資源簡介 晝夜和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情境引入:(一)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影響1.游戲,師說特征,學生猜:含羞草出示含羞草圖片,晚上會閉合,2.其他有沒有這樣的生物?學生舉例(二)四季變化對生物的變化1.PPT梧桐的四季2.學生舉例:生1:銀杏的變化生2:動物的四季變化,如棕熊生3:草本植物的四季不同變化師提示:可以說具體什么動物和什么植物?探索晝夜和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一)15:05七分鐘制作展板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影響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我們已知道的信息我們新知道的信息15:08師發放新資料(信封)15:10視頻:角馬遷徙、睡蓮開合、蝸牛夏眠、松鼠冬眠、北極熊換毛、(二)15:12把展板放在畫架上,交流參觀展板,了解更多晝夜和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PPT呈現活動要求,5分鐘閱讀展示內容(評:活動組織很高效)12塊(每人有彩色便利貼)投票(每人有3票,選出自己認為最奇妙的現象)2.交流評價信息:用一兩句話說你推薦的信息,并說說推薦理由3.討論,生物如果不這樣會有怎樣的結果?學生解釋:生1:動物這樣是為了適應環境,舉例梅花鹿生2:除了適應環境,還會依賴環境,生3:生物這樣也是為了偽裝生4:比如貓,冬天毛多,賴沙發生5:更好地覓食師概述:生物這樣的行為,最終目的是活下去,“適者生存”。晝夜是怎么形成的討論地球自轉特點:方向、特點四季變化是怎么形成的?公轉特點(評:跨學科概念,學科融合的教學)板書呈現思維導圖結構課堂整理學了本課有什么收獲?總評:【思考與建議】思考:1.應當在“生物現象”與“地球運動”之間建立聯結,探討影響因子。這是單元總結課,在沒有學習前面知識的情況下學生學習《晝夜與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不容易,同時也說明生物的這些變化與“地球運動”之間的關系還是沒有被深刻聯系起來。也就是學生在這一課里只是知道現象,而沒有探究現象背后的機制,地球自轉造成晝夜交替,晝夜交替如何影響生物?2.應當關注身邊的生物,而不是極地等特殊個例,從而發現“四季變化”幾乎影響所有生物,晝夜變化也影響生物。本教學在制作展板過程中,第一個小活動是寫自己已知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3分鐘后教師就提供了給定的信息,信封資料卡閱讀,學生普遍被新奇的信息吸引,“畫廊漫步”閱讀、投票。我不清楚教師給的閱讀材料不同組是否有不同,學生在“畫廊漫步”閱讀中是否會讀到更多新的信息,這種閱讀是有趣的,形式新穎的,但對學生理解“晝夜和四季變化影響生物”這一概念幫助還是不夠的。我們的目標是要兒童理解“晝夜和四季變化幾乎影響所有生物”。建議:讓兒童就寫家里、校園里的花草樹木、花鳥蟲魚,它們在晝夜交替中行為、身體特征有變化嗎?學生會發現校園中的一草一木四季都是變化的,家里的花草也是會變化的,發芽、生長、開花、結果、落葉、枯萎等都與季節有關,有什么關系?是溫度、水分、光照等因素影響了生物。鄉村的雞鴨、貓狗、豬羊晝夜交替它們有變化嗎?探究身邊的科學現象,孩子就會思考,這些動物晚上也睡覺,雞早上還會打鳴,白天也會活動、吃食,晚上休息。貓狗有時晚上會活動,但大多也是睡覺的,寵物貓狗晚上也是睡覺的。是什么讓它們覺知是夜晚了?說明晝夜對動物有影響。理解大概念“環境影響生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