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素質檢測卷卷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1.201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71564億元,比上年增長 ▲ 。A. 9.2% B. 8.9% C.8.3% D.7.8 %2. 2012年2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 ▲ 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A. 基礎建設 B.水利建設 C. 科技創新 D.經濟發展3. 前不久,3.15晚會曝光麥當勞違規操作、銷售超過保存期食品等問題后,輿論嘩然,食品安全再次敲響了我們的警鐘,也再度引起人們對社會誠信的關注。此事件告誡我們①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 ②加強誠信教育迫在眉睫③一旦作出承諾,就要努力兌現 ④只要講誠信就能創造財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因犯受賄罪、貪污罪、濫用職權罪數罪并罰,已于2011年7月19日被執行死刑。許邁永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這體現了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④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起著規范、保護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右邊漫畫反映侵犯了他人A. 隱私權B. 肖像權C. 知識產權D. 人身自由權6.2011年3月,日本強震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件。一時間,搶購碘鹽之風波及我國大部分地區。面對這起搶購碘鹽風波,我國政府果斷應對,通過媒體辟謠、保障供給、嚴查哄抬物價的不法商戶,并依法給與重罰,搶購風波迅速得以平息,這說明①我國法律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②都是日本核泄漏惹的禍,與造謠者無關③政府各部門措施得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大大提高④搶購者辨別是非的能力令人堪憂,其行為已構成違法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7. 2011年中央財政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計8077.82億元,比2010年增加651.34億元,增長8.8%。這說明①國家重視社會公平 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③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④我國正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表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民族地區GDP變化表,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民族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變化表1952年 1978年 2000年 2011年民族地區GDP(億元) 57.9 324 8411 41800A.這離不開民族地區人民的艱苦創業 B.這離不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C.這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 D.這表明民族地區已實現全面小康9.今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這表明全國人大在行使A. 最高決定權 B. 最高監督權 C. 最高立法權 D. 最高任免權10.“十一五”期間,我國個體私營企業在冊登記超過4200萬戶,從業人員總數超過1.8億,較2005年底增加6000萬人,解決了社會就業人數75%以上,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率達到60%,稅收的貢獻率達到了50%。這表明①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②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體現了共同富裕的原則③非公有制經濟對增強我國經濟實力、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日益重要作用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蓬勃發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下圖是我國沿某線的地形剖面圖,據圖判斷11~12題。11.該線走向是A.東西走向 B.南北走向C.東北—西南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12.圖中②處為一大盆地,該盆地A.位于東部季風區 B.位于第二階梯C.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D.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13.下列關于自然景觀的敘述,屬于右圖④區是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B.降水稀少,沙漠眾多C.河網密布,水運發達D.地勢坦蕩,土壤肥沃14.從殘破的歷史地圖中,隱約可見遼東、隴西、象郡等文字。這幅地圖反映的歷史時期應該是A.春秋 B.戰國 C.秦國 D.秦朝15.對于印第安人而言,1492年哥倫布首次出航美洲意味著A.世界的發現和人的發現 B.大西洋變成一個啟程之地C.開啟了歐洲人擴張與征服的英雄歷史 D.開啟了可怕損失的歷史16.道教曾被國外一些學者稱譽為“世界上惟一不強烈反對科學的神秘主義”。以下能夠支持這一觀點的發明是A.活字印刷術 B.造紙術 C.火藥 D.指南針17.孫中山認為“土地就等于空氣一樣,應該為大家公共享受,所以土地不能歸諸私人,而應歸國家所有才對?!边@種思想屬于A.民權主義 B.民生主義 C.民族主義 D.三大政策18.羅斯福說:“我們到底有沒有實質的進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貧窮的人也能有足夠的生活來源?!睘榻鉀Q這一問題,提高就業率,“新政”采取的具體措施是A.政府進行直接干預 B.降低物價C.調節農業生產 D.以工代賑,規定最低工資標準19.循環經濟是對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下列有助于促進循環經濟的是①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②分類回收垃圾③拒絕過度包裝 ④控制污染排放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11年,中國迎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中國“入世”①有利于建立有序的市場秩序 ②消除了國際貿易中不公平現象③提高了國民競爭和進取意識 ④有利于中國經濟積極走向世界合作與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卷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 讀圖回答問題。(10分)(1)結合兩圖,比較A與B區域的地理位置異同點。(從半球、緯度、海陸位置來比較)(3分)(2)請指出A、B兩區域自然景觀有什么不同,分析原因。(3分)(3)請分析B地區主要農業生產的類型,試從地形、氣候、人口條件分析其原因。(4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秦漢統治者在建立統一帝國的同時,還致力于思想文化統一。這種統一對中國文化其后的歷程影響至深至巨,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作用。 ——摘編自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二:英國殖民者為了破壞中國統一,試圖撇開清政府,單獨與班禪六世立通商關系。班禪六世斷然拒絕,他明確表示:整個西藏在中國大皇帝主權管轄之下的地方,西藏的一切無不聽命于朝廷。 ——摘自人教版八年級《歷史》材料三:臺灣同胞可以真正實現當家作主的愿望,實行高度自治,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時可以同大陸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從安全上說,實現和平統一,就可以避免臺海緊張局勢,臺灣同胞就可以永享太平。從經濟來說,臺灣經濟將真正以祖國大陸為腹地,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摘編莫凡《實現祖國統一事關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1)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說材料一中秦漢時期思想文化趨向統一的措施及其積極影響。(5分)(2)請用元清時期的史實佐證材料二中“西藏在中國大皇帝管轄之下”。(2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說知識說明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最佳途徑及意義。(3分)23.下列兩則材料是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的信息。(10分)材料一:中國歷次人口普查數據圖 材料二:未來“人口、資源、環境”關系圖(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哪一人口問題?(2分)(2)根據材料二說明材料一所反映的問題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4分)(3)材料二中三條曲線的相互關系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哪一條?為此,我們應采取怎樣的對策?(4分)24.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于2012年2月3日揭曉,劉偉和阿里木被評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10分)材料一:劉偉10歲因事故被截去雙臂。12歲時他進入北京殘疾人游泳隊,兩年后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金一銀。他19歲學習用腳彈鋼琴,23歲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他說“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br/>材料二:2001年,新疆青年阿里木只身來到貴州畢節,擺起地攤賣烤羊肉串。這么多年來,阿里木把攢下的10多萬元錢全捐獻資助了上百名貧困學生。他說“我要掙更多的錢,蓋一所學校,專門招收農村留守兒童,找來最好的老師,給他們最好的教育?!?br/>(1)劉偉、阿里木的什么優秀品質感動了我們?(2分)(2)他倆的事跡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么?(4分)(3) 你準備如何向他們學習,成為有社會擔當的人?(4分)25.這是兩個發生在貴州山區農村留守兒童的真實故事。(10分)故事一: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有三個讀書的孩子。正讀九年級的大兒子卻經常逃學,弟弟怎樣勸說都無效。過年回家的爸爸拿到大兒子學習成績單時,氣憤地用竹鞭狠狠打了大兒子一頓,還罰他跪了兩個小時。故事二:某初中八年級一位男生本來學習成績不錯,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自從去年父母去了深圳打工,一個人在家孤獨無聊,就經常邀請游手好閑的小青年來家里喝酒、賭博,輸了好多錢。后來就在那幾個小青年的唆使下,竟干起了蒙面搶劫的勾當,很快被公安機關抓獲。(1)請從法律的角度評析故事一中大兒子和父親的行為。(4分)(2)故事二中這位男生為什么會被公安機關抓獲?從這故事中看出他走上了這條道路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結合故事,從權利與義務關系角度談談我們應如何履行義務?(3分)2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二:在今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溫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2011年中央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在2343個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3.58億人參保,覆蓋面擴大到60%以上。中央財政“三農”支出超過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839億元。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引導農民調整結構,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發生了哪些變化?(2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問題對我國會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2分)(3)根據材料二并從經濟制度角度談談如何解決材料一所反映的問題 (6分)1100E1200E200N北回歸線B130N430N400E600E北回歸線AA未開發資源人 口污染物190020002100年)材料一:浙江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表億元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素質檢測答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1)(2)(3)22. (1)(2)(3)23. (1)(2)(3)24. (1)(2)(3)25. (1)(2)(3)26. (1)(2)(3)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素質檢測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A D C B B D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D D C B D A C二、非選擇題:21. (10分)(1)都位于東半球、北半球,都處于低緯度 (1分)不同點: A點三面臨海、B點一面臨海或A點位于西亞、B點在東亞(2分)(2)A地:沙漠綿綿(1分) B地:植被茂盛(1分)原因:是否受季風的影響或分別寫氣候類型。(1分)(3)精耕細作的水稻生產為主。(1分) 位于平原,地勢平坦。(1分)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產。(1分)處于珠江流域,人口稠密(1分)22. (10分)(1)秦朝:統一文字,焚書坑儒,有利于實現國家的統一(3分);西漢: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2分)(2)元:設宣政院(1分)清:設立駐藏大臣或冊封“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1分)(3)途徑: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分)意義:有利于保障臺灣人民真正行使管理國家權利;有利于促進臺灣經濟發展;有利于避免戰爭給海峽兩岸人民帶來災難,實現各民族大團結;有利于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等。(2分)(任選2個即可)23. (10分)(1)人口數量大,且人口總量持續增長(2分)(2)隨著人口不斷增長,人均資源占有量不斷減少,資源短缺,也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4分)(4)人口曲線(2分)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2分)24. (10分)(1)自強不息、樂善好施(或樂于助人或無私奉獻)(2分)(2)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更好地活著。生命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在于對社會的貢獻。(4分)(3)珍愛自己的生命,悅納自己的生命;勇于面對困難挫折,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勇于承擔責任;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等。(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5. (10分)(1)大兒子逃學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沒有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或違反了《憲法》的規定:受教育既是權利,又是義務。(2分)父親毆打兒子的行為是違法行為,侵犯了兒子的生命健康權,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保護的規定(沒有履行家庭保護的責任)。(2分)(2)因為他做了違法犯罪的事——搶劫(或搶劫是犯罪),家庭教育缺乏、自身法律意識淡?。?分)(3)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每個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1分)法律所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2分)26. (10分)(1)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不斷增長,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2分)(2)這種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制約了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影響社會穩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受到極大地挑戰。(2分)(3)①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或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②加大對農村的財政投入,促進農民增收。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或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引導農民調整結構,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④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6分)(注:制度角度必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科目期中素質檢測卷.doc 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科目期中素質檢測卷參考答案.doc 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科目期中素質檢測答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