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最萌鞠躬禮”,這一瞬間,太暖!“最萌鞠躬禮”,這一瞬間,太暖!為什么這個小小的“鞠躬禮”能夠感動萬千網友?這張照片之所以讓人感動,是拍到了醫患之間溫馨的瞬間,詮釋著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給醫生的感激,也涌動著醫護人員,對病人的尊重和關愛;在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醫患關系時,一張普通的照片,復刻了百年前的禮儀,更傳出一種對醫生尊重、對禮儀的呼喚!禮儀文化更要代代傳承……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4.2以禮待人教學目標學習目標1.知道禮是什么,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2.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明白從語言、儀表、舉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并能在實踐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重點)3.體會文明有禮對個人的意義和對社會和諧的價值。(難點)1.禮的含義和表現?(是什么)2.文明有禮的重要性?(為什么)3.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怎么樣)請同學們在3分鐘之內閱讀完教材P37-40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并將答案在課本上劃出。自主學習小巖一家約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巖一家先到了就餐地點,找到了包間。進屋后,小巖搶先坐在沙發上,把腳放在茶幾上。自顧自玩手機。一會兒,幾位朋友來了,他們主動與小巖打招呼,小巖只是答應了一句,眼睛沒有離開他的手機。因為等的時間比較久,小巖有些餓了。菜剛上齊,他就拿起筷子夾菜吃。媽媽提醒他別著急,大人還沒有開始呢。小巖鼓著嘴,很生氣……第一幕你認為小巖同學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適?如果你是小巖一家的朋友,你會怎么想?小巖搶先在沙發上葛優躺,把腳放在茶幾上,自顧自玩手機朋友來了,不主動打招呼,眼睛沒離開手機菜剛上齊,他就拿起筷子夾菜吃媽媽提醒他,他“很生氣”,還頂嘴說明他不注意坐姿優雅,而且不注意幫家長操心聚餐安排說明他不尊重客人,缺乏待客之道說明他不注意待客禮儀、餐桌禮儀,沒有請客人先吃菜說明他對媽媽沒有禮貌,不懂得以禮待人正確做法是:客人來之前查看飲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來時主動與客人打招呼;就餐時應先請客人動筷子。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待人禮為先01這是對總書記的尊重,更是自己禮貌和修養的體現。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總書記彎腰頒獎致敬,夏森老人幾次欲奮力站起,總書記輕輕攔下老人,老人接過證書隨輪椅轉身向現場致意……夏森老人已經98歲高齡;這次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老人是中國社科院原外事局研究員,退休后心系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省吃儉用捐了203.2萬元,其中100萬元設立“夏森助學金”,截至目前資助182名貧困孩子圓了大學夢。思考:1.老人兩次想站起來接受證書,體現了什么?1、禮的含義及表現是什么?P37含義:禮體現了一個人的尊重、謙讓、為人為善等良好品質。表現: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2.為什么要文明有禮?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1)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P37)寵物隨地大小便高空拋物不愛護公物亂扔亂吐造成的影響:不文明行為不僅影響生活環境,還會傷害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特別是高空拋物、闖紅燈等行為更是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文明有禮促和諧誠懇、謙遜、平等、友善、傾聽的態度,能夠給對方親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P38)升旗手為什么要用精益求精的動作來完成每一次升旗任務?升國旗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2020年5月27日,孟晚舟在知道了宣判結果后依然自信微笑的走出來。這不僅顯示了他自己的強大與自信,更顯示了我們的中國骨氣!(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與外國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的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個人)P37(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社會)P38(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國家)P392、為什么文明有禮P37-39做文明有禮的人02程門立雪你如何看待楊時和游酢的行為?①楊時和游酢下雪天在門外靜候老師的行為是尊敬老師、文明有禮的表現。②他們的這種行為不僅贏得了老師的尊重與認可,也體現了他們的個人素質和教養,至今廣為流傳。③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禮貌待人的意識,日常生活中待人要態度謙恭,以禮相待。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至是,游酢、楊時見程頤于洛(今洛陽),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游酢(音zuò)與時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3、做文明有禮的人(如何成為文明有禮的人?)探望別人,要說“拜訪”。起身作別,要說“告辭”。中途先走,要說“失陪”。請人別送,要說“留步”。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請人幫助,要說“勞駕”。托人辦事,要說“拜托”。麻煩別人,要說“打擾”。求人諒解,要說“包涵”。禮貌用語(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方法與技能參加社會活動應注意的幾點容貌整潔。男生頭發要短而干凈,不留胡須,修剪好指甲。女生頭發要梳理有型、潔凈美觀,不能披頭散發。青春是自然的美,無須化妝,如果化妝也要自然淡雅。服裝整潔、美觀、大方。要符合民族習慣,不穿奇裝異服;要與年齡、性別、氣質相協調,適合社交場所。參加文藝晚會等演出活動,衣著可適當鮮艷些;參加重要集會,則要深沉莊重些。舉止規范。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與他人打鬧;與人交談時語調親切溫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舉止得體,體現行為美。123單擊此處輸入標題請在這里輸入您的主要敘述內容請在這里輸入您的主要敘述內容單擊此處輸入標題請在這里輸入您的主要敘述內容請在這里輸入您的主要敘述內容活動六:評選班級“禮儀之星”01020403穿戴整潔,衣著大方,正確佩戴紅領巾。語言文明,禮貌待人,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能和同學友好相處,知道謙讓,樂于助人。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刻苦勤奮。課間活動遵守秩序,不在樓道、樓梯追逐打鬧,主動維持班級秩序。(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3、做文明有禮的人(如何成為文明有禮的人?)(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3)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以禮待人重要性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待人禮為先做文明有禮的人①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課堂小結 怎樣認識禮?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閃爍著智慧光芒。以下對應不合理的是( )A.“梨雖無主,我心有主”——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以禮待人B.“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C.“交友投分,切磨箴規”——友誼需要精心養護D.“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A2、“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則不安寧。由此可見( )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文明程度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大小③文明有禮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會④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3.西班牙諺語說:“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么都值錢。”這告訴我們()A.禮貌禮儀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B.只要講文明有禮貌,任何事情都會成功C.講文明有禮貌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D.講文明有禮貌,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C4.斑馬線前機動車禮讓行人蔚然成風;一米線見證著對他人合法權益的尊重;自覺排隊安靜有序漸成風景…這樣的文明舉止,正是我們社會的亮麗底色,但生活中,少數人規則意識“跟不上趟”:高鐵“霸座”,景區泡腳,廢物順手拋…為了強化規則意識、提升文明素養,茂名市某中學準備舉行一次以“守規則,講文明”為主題的教育活動。(1)請你列舉兩個校園內外的不文明行為。(2)結合本次活動主題,就如何做一個守規則、講文明的中學生向同學們發出倡議。(至少三個方面)(1)示例:亂扔拉圾污染環境、制造噪聲擾民、鄰里糾紛。(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守禮、明禮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以禮待人.pptx 中餐禮儀,使用筷子的忌諱.mp4 升好祖國第一旗.mp4 因“無禮” 多走“五里”.mp4 文明有禮.wmv 最萌鞠躬禮-跨越百年的溫暖傳承_(浙江臺).mp4 脫貧攻堅表彰-夏森.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