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于解決口香糖污染問題的構思”的實驗報告課型:實驗研究課題目:“關于解決口香糖污染問題的構思”的實驗報告實驗目的:定性判斷口香糖在不同條件下粘性的變化教學目的:1、認識到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樹立環保意識。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掌握實驗的過程,得出科學的結論。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消滅口香糖的污染。教學重點:在小組成員的合作下,完成實驗操作流程,得出科學的認識。教學難點: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運用到消除口香糖的污染活動中去。實驗器材:口香糖、水、燒杯、酒精燈、溫度計、木板、砝碼(底面平整)、彈簧秤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1、師:在我們研究的課題《校園垃圾的有效管理》過程中,有一種污染物讓同學們感到很棘手,清理起來很傷腦筋,你們猜猜是什么?學生大膽猜想。學生各抒己見。獎勵表達好的學生六塊口香糖。2、師:口香糖確實清爽口腔,但處理不當會變成地面牛皮癬。請看老師收集到的畫面。指導看圖片。在生活中你看到或你親身經歷到與口香糖之間出現的尷尬事情呢?你們又是如何清理這些口香糖污跡的?二、教師演示學生分組實驗(一):明確子課題內容師:為了能有效清除口香糖的污染,我們來做個試驗,從中找出解決它的方法。這就是這節課學習的子課題“關于解決口香糖污染問題的構思”。(二)老師演示講明實驗要求師:老師演示現在溫度下口香糖的粘性。請看大屏幕:實驗提醒1、燒杯內的水不能超過容積的三分之二。2、酒精燈平放在桌面點火,燈帽放在右手邊,熄滅時用燈帽輕輕蓋住燈頭。3、溫度計在測量時,不能觸到燒杯壁和底部。觀察刻度時,眼睛要平視,保證數據的準確。4、取出的口香糖要用手擠一擠,使水分流出,除去表面的多余水分,盡可能粘住砝碼的底部,再用力壓在木板上,在其重力作用下,用彈簧秤下端勾住砝碼,砝碼底面與口香糖分離時,記下此時彈簧秤讀數。請兩名學生和老師一起讀出實驗統計結果。(三)、小組內明確分工,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操作。老師相信大家的能力,但磨刀不誤砍柴工,我這兒有實驗秘笈,想知道嗎?1天氣冷,酒精燈不必要每次都熄滅,但需要有人時刻監控溫度的變化,配合好操作同學進行下一次測試數據。2可以用兩塊口香糖進行輪流測試不同溫度下的粘性,不耽誤加熱時間。實驗步驟:1.將口香糖放入溫水中浸泡數分鐘,用溫度計測量水溫。2.取四塊去除糖分的口香糖,分別放入水溫各為20℃、30℃、40℃、50℃的水中浸泡5分鐘左右。3.在小組內,分別取出水溫為20℃、30℃、40℃、50℃的口香糖,吸去表面的多余水分,黏在砝碼上,再放在木板上。4.將一底面平整的砝碼輕輕壓在口香糖上面,在其重力作用下,使其和口香糖粘在一起。5.小組內分工合作,輕輕拉彈簧秤,砝碼底面與口香糖分離,記下此時彈簧秤讀數。(三)、各小組分別匯報數具,并進行分析。請1---2小組的匯報表進行實物展示。四、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實驗結果: 水溫正常體溫條件20℃30℃40℃50℃37℃拉力(牛頓) 我們的發現 小組的結論 有效清除口香糖污染的方法理想狀態下的數據 水溫正常體溫條件20℃30℃40℃50℃37℃拉力(牛頓)2.93.23.91.45.0相關的折線圖統計表1、分析與討論: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口香糖的粘性隨條件不同而發生變化。在水溫較低時,粘性較小,隨著水溫的上升而不斷加大,但超過一定溫度時卻迅速下降。2、根據小組總結的結論,再討論解決口香糖污染問題的方法。措施:可用冰塊、熱水來解決口香糖污染問題。五、通過實驗提倡環保意識開頭一幕中的小嫩芽在逐漸長大,它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當我睜眼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美好的這什么呢?就用學生的語言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