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新航路的開辟教學反思——賈艷麗課程分析:本課為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一課,為世界近代史及世界市場形成開端,屬高考重點內容。本科課程線索清晰,新航路開辟的史實和影響、世界市場的形成是高考 ( http: / / t. / Special / gk / )的熱點。教學目標:1、概述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認識地理 ( http: / / www. / DL / " \t "_blank )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歷史 ( http: / / www. / LS / " \t "_blank )意義。2、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教學優點:1. 課前準備——對應學案。學案內容包括課標要求、知識梳理、高考真題、鞏固練習幾個板塊。學案在上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先完成知識梳理部分的填空,達到預習效果。鞏固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后鞏固知識點,進行考點訓練,更明確、更具體的理解課程知識和高考考點。2. 收集材料——課前搜集的大量材料,力求課件中挑選的視頻和材料全面、切題、新穎,通過材料解析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3. 講授——線索清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考點明確。4. 講練結合——高三復習課應注意課堂上、知識點間的練習,可在每個知識點后穿插高考題或練習題,起到及時學及時練地效果,鞏固知識點,讓學生明白考點。5. 教師教學基本功扎實。6. 課堂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存在問題:1. 時間安排——在講述影響時用時稍長(5分鐘)。影響小結時間。2. 內容——對于進幾年高考題和模擬題總結不夠全面,對于與考點分析沒有形成體系。3. 教師語言——不應說“一些人的苦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代價”,這樣的表述過于武斷。教師表達應客觀,否則可能會對學生產生錯誤的引導。改進計劃:1. 習題戰術——多找、多練、多瀏覽高三習題,包括近幾年高考真題、各地精選模擬題以及過去積累地學生易錯題。多練習題可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亦可以提高命題能力。2. 聽課學習——作為歷史組唯一一名新晉高三教師,我會經常去聽各位前輩教師的課,多多吸收各位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尤其是高三復習課的教學能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42張PPT)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二《新航路的開辟》精品教學課件第7課 新航路的開辟(the Age of Discovery)概述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認識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第一章:轉危為機簡介哥倫布材料一:1500年左右,隨著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貨幣日益取代土地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標志,貨幣成為普遍的交換手段。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使得人們對黃金狂熱追求經濟根源材料二:貴金屬黃金成為人人都渴求的東西。哥倫布說過:”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了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馬可 波羅(1254--1342)17歲時從意大利來到中國,回國后發表《馬可 波羅游記》。《馬可·波羅行紀》中譯本封面《馬可.波羅行游記》中說:東方某國“據有黃金,其數無限……君主有一大宮,其頂皆用精金為之……宮廷房室地鋪金磚,以代石板,一切窗櫳亦用精金……秦海(南海)中:“共有7459座島…亦有調味香料,種類甚多。例如胡椒,色白如雪,產額甚巨,即在此類島嶼也。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為黃金寶石,或為一切種類香料,多至不可思議。”東方尋金熱材料三: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領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及克里木等地區,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而且帝國當局還規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這實際上等于堵死了這一條重要商道。商路受阻——引發危局14世紀中西交流的路線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奧斯曼土耳其占領,阻斷傳統商路由中國或印度出發,經過中亞或西亞,經地中海轉往歐洲的貿易路線傳統商路材料四:葡萄牙國土是一塊狹長的沿海土地,幾乎沒有什么內陸地區。東部的卡斯蒂萊堵塞了它在陸地上的任何擴張圖謀。15世紀初,歐洲幾乎所有大國都有嚴重的內部問題尚需處理,唯獨葡萄牙國內矛盾已經緩和,國家組織已經健全,已經準備好向擴張殖民地和締造殖民帝國這一步驟前進。西葡擴張領土——王室支持材料五:在歐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復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后一個據點。信奉基督教的西班牙人從長期的穆斯林統治下獲得了解放,但在斗爭中也產生了強烈的宗教情緒:熱衷于傳播基督教,使穆斯林和其他異教徒皈依基督教。傳播基督教——宗教動力多桅帆船星盤技術支持第7課 新航路的開辟一、背景危局商品經濟發展→到東方“尋金熱”奧斯曼土耳其→阻斷傳統商路王室支持:強化王權→積極擴張宗教動力:傳播基督教技術條件:造船、航海、地圓學說( 根本原因)機會轉危為機( 直接原因)思想: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和冒險精神1、一位美國歷史學家這樣總結道:在歐洲的海外擴張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們。對這一點最恰當的解釋是A.否認了航海家們的貢獻B.企業家為航海活動提供了物質支持C.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具有冒險、探索精神D.資本的發展和需求是海外擴張的根本原因2、(2000年天津、江西卷)人類曾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后來世界逐步連成一體,在此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交通事業的發展 B.地理知識的積累C.資本主義因素的出現 D.航海探險家的貢獻3、恩格斯說:“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新航路開辟前,歐洲人迫切地尋找黃金從根本上反映A.黃金是歐洲人解決商業危機的主要途徑B.掠奪黃金是新航路開辟的唯一動力C.《馬可·波羅行紀》對歐洲人的強大影響D.商品經濟對掠奪財富加速積累的需求4、 (2007廣東卷)16世紀一位外交官說:“在對東方的探險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黃金提供動機”。這反映了當時A.尋找黃金是為了傳播基督教B.輸出黃金是殖民擴張的重要方式C.黃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黃金是新航路開辟的推動力之一5、15世紀“西歐人的發財夢做得很是時候”,這樣評論主要是因為A.當時了解到東方有很多財富B.當時已具備了海外探險和擴張的條件C.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D.東西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6、(2009·江蘇歷史14)新航路開辟前,人類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發展,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少、相互影響小。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A.人類對世界尚缺乏整體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觀念差異C.人類技術水平難以克服地理障礙D.缺少富有冒險精神的偉大航海家第二章:走出歐洲自主學習——準確掌握基礎知識新航路開辟的過程航海家 航行時間 支持國 到達地點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葡萄牙葡萄牙西班牙西班牙好望角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到達美洲環球航行1487--14881497—14981492—15031519—1522自主學習——準確掌握基礎知識新航路開辟的過程迪 哥 達 麥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亞 洲歐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一個中心兩個方向兩條航線四個人物歐洲東西西歐→非洲(好望角)→印度西歐←亞洲←美洲←西歐哥倫布、麥哲倫迪亞士、達·伽馬7、15-16世紀,西歐國家開辟的新航路主要有①由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②由歐洲繞道亞洲到美洲的新航路③由歐洲到澳洲的新航路④由歐洲繞道非洲到亞洲的新航路A.①④ B .②③ C.②③④ D .③④8、新航路開辟過程中,首先橫越大西洋的是A 麥哲倫 B 達 · 伽馬 C 迪亞士 D 哥倫布9、開辟新航路的環球航行,先后經過的海洋是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0.(09廣東.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如圖所示的分界線。這意味著A.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B. 大西洋是兩國爭奪的焦點C. 其他國家被永遠排除在殖民爭奪之外D. 開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基督教第三章:走向世界菲律賓拉普拉普紀念公園合作探究:“百家爭鳴”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歷史的重大事件,對于它的評價也有著多種角度——有人認為“它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航海家們是世界英雄”;但也有人認為“它給很多人帶來了災難,航海家們是罪惡的侵略者”。你怎樣認為?6人一組,分學習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后推選小組代表發言。第7課 新航路的開辟三、影響對歐洲初步形成歐洲中心的世界市場商路貿易中心轉移對美洲和非洲:滅頂之災對亞洲:從發展到落后對世界:分散孤立→整體世界資本原始積累,刺激資本主義發展客觀有利于舊制度瓦解,促進發展11、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集中表現為A.資產階級人數增多 B.資本積累速度加快C.雇傭勞動力增加 D.封建地主階級衰落12、開辟新航路所帶來的后果中,不包括A 意大利的商業地位削弱 B 西葡兩國擴大了資本積累C 擴大了歐洲與亞洲、非洲之間的貿易D 加速了西歐封建制的衰落13、“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這里的“新天地”主要是指A、開辟了通向美洲、非洲的航路B、為資本原始積累創造了條件C、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D、資產階級開始了殖民擴張(2011廣東高考)材料三: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對世界近現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現兩種主要做法:①近代史開始于1640年,現代史開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開始于1500年前后,現代史開始于1900年前后。(3)任選材料三種的一種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實依據。開辟新航路背 景條件原因過 程影 響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對美洲對非洲對亞洲對世界經濟社會商業宗教客觀主觀對歐洲第7課 新航路的開辟尾聲:傳承在太平洋上,他們有3個月零20天里,只能吃碎成粉末、滿是蛀蟲的餅干。老鼠、木屑、令人作嘔的臭水成為生存的支柱,孤獨無時不在,許多船員得了壞血病,紛紛倒斃,但是麥哲倫對探險事業一直沒有動搖。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航海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不斷探索的歷史,永不磨滅的精神。沒有什么力量能泯滅人類赴湯蹈火追求新知的熱情,沒有什么力量能折滅人類不斷探索的勇氣!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如果是中國人最先發現了世界,能不能產生如新航路開辟同樣的歷史影響?為什么?鄭和 哥倫布時間 1405-1433 1492人數 27800人 87人船數 寶船62艘 3艘船只載重 1500噸 100噸材料二: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國富強。(敕鄭和)等通使西洋……材料三:據《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來”政策,對竭誠朝貢者“皆倍償其價”;……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計算)。 材料一: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封閉性宣揚國威開放性發財致富結論:自然經濟基礎上的中國遠洋航行雖然加強了與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但它不可能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更不可能將人類帶入資本主義時代。新時代的開端舊時代的輝煌鄭和下西洋 哥倫布航行目的性質用作初步形成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掠奪財富擴張領土、市場傳播基督教宣揚國威獲得外國的珍寶特產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政治行為貢賜貿易經濟行為資本主義的海外殖民國力不堪重負遠洋航海業衰落想一想,為什么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小國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了航海的前列?兩國都處在大西洋沿岸,擁有地理優勢。兩國是歐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國家,國家統一,中央集權強大。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必修二第7課 新航路的開辟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1、概述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認識地理 ( http: / / www. / DL / " \t "_blank )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歷史 ( http: / / www. / LS / " \t "_blank )意義。2、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教學分析】本科作為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一課,是世界近代史以及世界市場形成的開端,地位重要。作為高三歷史一輪復習課,應該通過復習課程和高考習題,使學生認識到-新航路開辟的史實和影響、世界市場的形成是高考 ( http: / / t. / Special / gk / )的熱點。對“新航路的開辟”要掌握其史實,理解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市場形成產生的影響,正確評價世界市場的形成。【重點、難點】本課重點: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及影響。本課難點:新航路開辟的背景與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教學方法】情景創設發,講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課前準備】教師搜集相關史料,設計制作多媒體復習課件;搜集近幾年廣東高考題及全國高考題,總結本課高考考點。【教學過程】課前渲染氣氛:播放電影《哥倫布》主題曲《sailing》——渲染課堂氣氛。(1) 導入新課播放CCTV《大國崛起》中關于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一段視頻。(2分鐘)教師設問: “剛才我們看了一段視頻,視頻描述了什么事件?發生在何時?”學生: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公元前1500年前后。”教師過渡: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公元前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從那時起,人類歷史才成為真正的世界史,人類有分散孤立走向一個聯系的整體。 那么公元前1500年前后到底發生了什么重要事件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進入必修二第7課的復習——The Age of Discovery,新航路的開辟,一個時代的開始。”(2) 講述課程創設情境: “正如剛才我們在視頻中所看到的,一望無際的大海、生死未卜的艱難航行,為什么航海家們要冒死開辟新航路呢?讓我們首先復習一下新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一、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危局 危機:轉為危機”教師設問: “如果用從危局轉向危機來形容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那么當時的歐洲出現了怎樣的危局,又在其中孕育了怎樣的機會?”PPT打出五則材料: 讓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并請幾名學生單獨回答概括。(背景分析是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閱讀歷史材料,感受歷史,論從史出,同時鍛煉高三學生材料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材料一:1500年左右,隨著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貨幣日益取代土地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標志,貨幣成為普遍的交換手段。貴金屬黃金成為人人都渴求的東西。哥倫布說過:”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了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學生分析得出:商業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及對黃金的需求是新航路開辟的經濟動力。)教師重點解析: 14、15世紀,歐洲的商品經濟不斷發展,資本主義萌芽也已經產生,人們需要更多貨幣來擴展商業規模并從東方購買奢侈品,因而對黃金的雪球急劇增加,而歐洲本身黃金產量很小。一時間,黃金奇缺,出現了光熱追求黃金的“尋金熱”。這是促使新航路開辟的經濟動力和根本原因。材料二:《馬可.波羅行游記》中說:東方某國“據有黃金,其數無限……君主有一大宮,其頂皆用精金為之……宮廷房室地鋪金磚,以代石板,一切窗櫳亦用精金……秦海(南海)中:“共有7459座島…亦有調味香料,種類甚多。例如胡椒,色白如雪,產額甚巨,即在此類島嶼也。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為黃金寶石,或為一切種類香料,多至不可思議。”(學生分析:《馬可.波羅行游記》告訴大家,東方是一個“黃金遍地,香料盈野”的地方。為歐洲人指明了到東方去尋金的方向。)材料三: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領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及克里木等地區,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而且帝國當局還規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這實際上等于堵死了這一條重要商道。(學生分析:東西方間商路受阻是引發新航路開辟的直接原因。)教師重點解析: 原來,東方到歐洲的貿易主要由中國或印度出發,經路上、海上絲綢之路到中亞或西亞,最后經由地中海轉口到歐洲。15世紀,地中海東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他們對過路商人收取極高稅額,阻斷了上路。這是引發新航路開辟的直接原因。過渡: “危局已經產生,歐洲人不得不開辟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具有了必要性。”材料四:葡萄牙國土是一塊狹長的沿海土地,幾乎沒有什么內陸地區。東部的卡斯蒂萊堵塞了它在陸地上的任何擴張圖謀。15世紀初,歐洲幾乎所有大國都有嚴重的內部問題尚需處理,唯獨葡萄牙國內矛盾已經緩和,國家組織已經健全,已經準備好向擴張殖民地和締造殖民帝國這一步驟前進。(學生分析:西、葡率先走上擴張領土、強化王權的道路,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政治支持。)材料五:在歐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復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后一個據點。信奉基督教的西班牙人從長期的穆斯林統治下獲得了解放,但在斗爭中也產生了強烈的宗教情緒:熱衷于傳播基督教,使穆斯林和其他異教徒皈依基督教。(學生分析:基督教徒為傳播基督教開辟新航路,是新航路開辟的精神動力。)材料六:圖片——多桅帆船、羅盤針、星盤、地圓說。(學生分析:當時歐洲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和地理知識的進步,為遠洋航行提供了技術支持。)教師補充: “當時,新航路開辟具備怎樣的思想背景呢?在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下,歐洲社會提倡人文主義,鼓勵人們去冒險、探索新知,這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思想氛圍。“教師總結:“綜上,王室支持、宗教動力、技術支持和思想氛圍等條件的成熟,為歐洲人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新航路開辟成為可能。從危局到危機,轉為危機后,歐洲人扼住歷史的咽喉,把握歷史機遇,走上了開辟新航路的征程。”PPT總結:練習題(高考題及模擬題)——講練結合:1、一位美國歷史學家這樣總結道:在歐洲的海外擴張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們。對這一點最恰當的解釋是A.否認了航海家們的貢獻B.企業家為航海活動提供了物質支持C.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具有冒險、探索精神D.資本的發展和需求是海外擴張的根本原因2、 (2007廣東卷)16世紀一位外交官說:“在對東方的探險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黃金提供動機”。這反映了當時A.尋找黃金是為了傳播基督教B.輸出黃金是殖民擴張的重要方式C.黃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黃金是新航路開辟的推動力之一3、15世紀“西歐人的發財夢做得很是時候”,這樣評論主要是因為A.當時了解到東方有很多財富B.當時已具備了海外探險和擴張的條件C.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D.東西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過渡: “當所有條件都已經具備,是那些航海家率先踏上了開辟新航路的征程,下面通過一段教學視頻回憶一下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二、新航路開辟的過程——“走出歐洲”播放教學視頻教師總結: “一共有四位航海家率先踏上了新航了開辟的征程。我們用一張表格總結他們的航海過程,請大家一起將它填寫完整。請同學們注意4位航海家出行的時間、支持國家和路線。”教師總結:“最終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沿著2個方向,途經2條航線,由4位航海家帶領,率先走出歐洲,走向世界。”練習題(高考題及模擬題)——講練結合:4、15-16世紀,西歐國家開辟的新航路主要有①由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②由歐洲繞道亞洲到美洲的新航路③由歐洲到澳洲的新航路④由歐洲繞道非洲到亞洲的新航路A.①④ B .②③ C.②③④ D .③④5、新航路開辟過程中,首先橫越大西洋的是A 麥哲倫 B 達 · 伽馬 C 迪亞士 D 哥倫布6、開辟新航路的環球航行,先后經過的海洋是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7、(09廣東.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如圖所示的分界線。這意味著A.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B. 大西洋是兩國爭奪的焦點C. 其他國家被永遠排除在殖民爭奪之外D. 開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基督教過渡: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走出歐洲,走向世界,人類歷史也因此發生逆轉。”三、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走向世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活動:投影“菲律賓拉普拉普紀念公園2座紀念雕像”的圖片。 文字介紹:“這是菲律賓海濱的一座公園,名為拉普拉普紀念公園。公園中有2座紀念雕像,一座是當年西班牙殖民者為紀念麥哲倫而建,而在它對面的另一座就是后來菲律賓人民為紀念當時殺死麥哲倫的民族英雄拉普拉普而建。兩座雕像相對而立,相伴存在,成為一道引人遐思的著名風景和歷史遺跡。” 教師設問: “從這則材料中,我們體會到:對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和評價,歷來有著多種角度和觀點,‘有人認為它是一種歷史的進步,航海家們是世界英雄。’‘但也有人認為它帶來的是災難,航海家們是侵略者。’對于這個問題,你怎么認為?——6人一組,進行分組討論,時間3分鐘,每組請代表發言,總結你們組的觀點。”學生:略。教師總結: 以上是大家對于新航路開辟的認識,大家從不同角度、以不同觀點說出了對于它的評價和認識,基本能做到獨立思考、史論結合,相信大家從這次討論中也受益匪淺。對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老師有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教師總結: “老師認為,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應該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史觀,分角度客觀評價,對于歐洲-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歐州的商業革命,最終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進行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和崛起;對于亞非美-新航路的開辟給他們帶來了侵略和災難,造成他們長久的落后。但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在客觀上也瓦解了舊制度,在客觀上有利于他們的近代化;對于世界-一個世界范圍內的市場正在形成,它就是世界市場。從此之后,人類最終由分散孤立開始聯系成一個整體,這是歷史的巨大進步。”“究竟該怎樣看待人類的文明與進步?歷史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文明之間的沖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一定要以殺戮、戰爭、掠奪為最終訴求方式。同時,我們也應該懂得,有時評判歷史的進步與否不能以道德為標準,有時人類的災難成為了歷史進步的代價。”練習題(高考題及模擬題)——講練結合:8、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集中表現為A.資產階級人數增多 B.資本積累速度加快C.雇傭勞動力增加 D.封建地主階級衰落9、開辟新航路所帶來的后果中,不包括A 意大利的商業地位削弱 B 西葡兩國擴大了資本積累C 擴大了歐洲與亞洲、非洲之間的貿易D 加速了西歐封建制的衰落10、“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這里的“新天地”主要是指A、開辟了通向美洲、非洲的航路B、為資本原始積累創造了條件C、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D、資產階級開始了殖民擴張【課程小結】【課后作業】(2011廣東高考)材料三: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對世界近現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現兩種主要做法:①近代史開始于1640年,現代史開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開始于1500年前后,現代史開始于1900年前后。(3)任選材料三種的一種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實依據。商品經濟發展→到東方“尋金熱”奧斯曼土耳其→阻斷傳統商路王室支持:強化王權→積極擴張宗教動力:傳播基督教技術條件:造船、航海、地圓學說(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思想: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和冒險精神轉危為機危局機會1519—1522到達地點支持國航行時間航海家1492—1503西班牙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好望角西班牙葡萄牙葡萄牙1497—14981487--1488麥哲倫哥倫布迪亞士達·伽馬到達美洲環球航行資本原始積累,刺激資本主義發展對歐洲初步形成歐洲中心的世界市場商路貿易中心轉移對美洲和非洲:滅頂之災對亞洲:從發展到落后對世界: 分散孤立→整體世界災難和貧窮;客觀有利于舊制度瓦解,促進發展開辟新航路背 景條件原因過 程影 響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對美洲對非洲對亞洲對世界經濟社會商業宗教客觀主觀對歐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航路的開辟》反思.doc 《新航路的開辟》教案.doc 《新航路的開辟》視頻課堂實錄(岳麓版·賈老師).flv 《新航路的開辟》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