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趣的泥塑》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分析1.知識與技能:了解泥塑的幾種基本技法,感受創作的樂趣。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展示評比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與人協作的過程中,體驗團結的力量;在交流評價時,學會自我反思,懂得尊重他人。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泥塑的幾種基本技法,小組合作進行主題創作。2.教學難點:從美學角度賞析泥塑作品。教學方法分組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競賽評比法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學習法、討論交流法等教學過程設計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泥塑的發展歷程,并且用超輕粘土或者軟陶代替泥試著做了簡單的作品,這節課我們用超輕粘土或者軟陶來進行主題泥塑創作。教學過程:泥塑是我國民間傳統雕塑工藝,歷史悠久。自唐朝以來,民間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泥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泥塑作品。這些泥塑作品都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泥塑的基本技法。揉、捏、搓、壓。揉:將粘土放在兩只手心中間,雙手相對旋轉,用力均勻,用力不要太大。捏:雙手拇指和食指相配合,用力壓捏已成球型的粘土,擠壓成正方型。搓:將粘土放在手心中,兩手前后運動或一只手在桌面上壓搟來回運動。壓:用手指或壓石,將粘土壓成薄薄的餅片狀。(一邊介紹技法,一邊向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基本形狀,并請學生進行簡單的操作。)除了這些基本技法之外,在制作泥塑時還需要用到一些其它技法:剪:將粘土用剪刀剪出所需形狀。挑:用牙簽挑出毛茸茸的效果。(動物,毛絨玩具用此法)刻:用工具刀在粘土上劃壓出痕跡。切:用工具刀,將粘土切出所要的形狀,長短。利用這些泥塑技法,我們就可以制作出這些泥塑基本形狀:圓形、柱形、方形、線性、水滴形、梭形、扁狀等。掌握了這些技能后,我們就可以進行我們的主題泥塑創作了。在創作之前請同學欣賞一些主題泥塑作品,給同學一些靈感,作為參考。好朋友、小刺猬的家、龍貓一家、春暖花開、恐龍世界、花海中的女孩、美食誘惑等。接下來我們就以小組的形式開始主題泥塑創作,同時要看好老師的幾點小要求:1.每組選擇一個主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個作品2.填寫好學習任務單3.按學習任務單上的內容展示作品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組內創作,教師巡視,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或者對于表現突出的給予贊賞。學生完成作品后,分小組進行展示作品,并在班級范圍內評獎,請同學之間互相評價。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進行了泥塑創作,通過這節課的實際動手操作,你學到了什么?“揉捏搓捻,手腦并用”,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放飛我們的想象力,使我們的心靈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藝術審美的啟迪。作業請同學課后完成一個超輕粘土作品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板書設計有趣的泥塑基本技法:揉、捏、搓、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