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4.1夯實法治基礎第四課建設法治中國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什么是法治?2、我國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3、法治的要求是什么?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地位、總目標。5、怎樣建設法治中國?能力目標:梳理中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理解建設法治中國的要求。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建設法治中國的時代要求。增強法治意識,自覺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教學重點:理解法治的兩個要求,理解法治的作用。教學難點:感受我國的法治進程;增強自己的法治意識;自覺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自學導航1.法治的含義是什么?2.法治的作用?3.實行法治的要求4.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6.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7.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8.如何建設法治中國?第一板塊選擇法治道路思考:在這些公職人員的辛勤付出的背后,是什么保證社會生活安全、有序、自由?交通井然有序法庭審判現場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1.法治的含義是什么?法治,意味著依法治理選擇法治道路1法治法制是指法律制度,側重于立法層面區別:法治強調的是通過法律對國家和社會事物的管理,側重于執法、司法層面。聯系:知識拓展:法制與法治的聯系與區別“法制” 是法治的前提,“法治” 是法制的體現和保障。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良法善治。有“典“少“憂”結合民法典與公民的一生,思考法治對公民的重要作用?(1)個人角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P45思考:2、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美國憲法》古羅馬《十二銅表法》《法國民法典》《中國憲法》(2)國際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思考:2、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思考:法治對國家的意義? 新華社北京2021年1月10日電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2.法治的作用?(3)國家角度: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P47中國法治歷史大事記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歷史1840年后,變法改制,救亡圖存新中國成立,探索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更加重視法治建設人治社會變法改制依法治國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1)個人角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2)國際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3)國家角度: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2.我國為什么要選擇法治的道路?(法治的作用)3、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良法3.法治的要求:【P45-46AB】良法反映最廣大要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實行法治要有好的法律。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香港國安法生效以來,香港警方已拘捕超過20位涉嫌違反該法的人士。目前,香港國安法已生效約兩個月。在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鄧炳強鄧炳強看來,這一法律發揮了很強的威懾力?!耙环矫妫┝κ录头欠ㄓ涡屑瘯褞缀鯙榱悖涣硪环矫?,不少反中亂港分子陣腳大亂,有的宣稱與暴力‘割席’,還有的悄悄潛逃。大家都能看到香港國安法對維護社會治安起到重要作用?!?br/>思考:1.國安法的出臺有什么意義?2.一個國家制定了良法,就是“法治”的國家?探究與分享P45我國十分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制定并頒布了多部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思考:有了法律制度是否就意味著就有了法治呢?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善治1.實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反映社會的發展規律,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2.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法治的要求描繪法治藍圖第二板塊君主專制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歷史01變法改制近代一百年救亡圖存02依法治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黨和政府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03中國探索法治的歷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君主專制近代100年變法改制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黨和政府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結論2: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P47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978頒布并實施現行憲法1982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法略依法治國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小康目標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繪就法治藍圖依法治國載入憲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1999199720022007201220182014提出建設依法治國的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201020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公布,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2020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納入“四個全面”布局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提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4.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我國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的核心,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全面依法治國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②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又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推進實現科學立法(前提)、嚴格執法(關鍵)、公正司法(防線)、全民守法(基礎)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5、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基本要求2021年8月2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個人信息保護法、監察官法、法律援助法、醫師法、新修訂的兵役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新聞時刻:科學立法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群眾的普遍擁護新聞時刻:嚴格執法2021年8月27日,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已查明鄭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報個人收入1.91億元,偷稅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元,并依法作出對鄭爽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2.99億元的處理處罰決定。2020年3月5日,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野生動物專項檢查行動。每一部法律都要嚴格執行新聞時刻:公正司法2021年9月9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中級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勞榮枝故意殺人、搶劫、綁架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被告人勞榮枝犯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綁架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全民守法每一個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的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全面依法治國嚴格執法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6.如何建設法治中國?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決定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民法典誕生: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和立法任務;我國的每一項重大決策,都要經過“黨委提出→政治協商→人大審議通過→政府執行”的法定程序,這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6.如何建設法治中國?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群眾的普遍擁護每一部法律都要嚴格執行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每一個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衛者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6.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2)遵法守法,依法維權;(3)敢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為我國的法治建設做貢獻。1、建設法治中國,我們青少年怎么做呢?2、掃黑除惡反腐敗的意義?①有利于保障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②有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③有利于政府勤政廉潔取信于民,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拓展延伸夯實法治基礎選擇法治道路描繪法治藍圖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法治的內涵?2.為什么選擇法治道路?3.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4.全面依法治國(地位、總目標、基本要求)課堂小結:1.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習主席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初三鄒同學和周同學在觀看新聞報道后,發起關于法治中國的討論。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br/>A.法治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生活秩序,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B.法治要求實行善治,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C.建設法治中國必須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全體人民群眾的擁護D.建設法治中國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做到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C課堂練習2.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多項規定,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受侵害問題。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①良法可以適應社會、國家的發展需要②法治能保障人們在各個領域享有自由③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④修訂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可以避免未成年學生遭受侵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與題意不符說法過于絕對B3.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我國走法治道路,是因為( )A.法治道路能保證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B.法治能解決我國目前社會存在的一切問題C.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D.法治要求實行良法善治說法過于絕對與題意不符C4.“治民無常,唯法為治?!背鲎詰饑n非《韓非子 心度》。這兩句大意是:治理百姓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只有實行法治才能夠把百姓管理好。這意味著建設“法治中國”( ?。?br/>①要求實行良法善治②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③要做到科學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④要做到公正司法,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要做到嚴格執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B5.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該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法典的頒布實施有助于( ?。?br/>①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②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③推進全面依法治國④以法律為主道德為輔,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D6.2021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該法律的出臺有利于( ?。?br/>A.夯實法治基礎,提高糧食產量B.凝聚法治共識,減少糧食浪費C.明確法定義務,加強民主協商D.擴大公民權利,拓寬民主渠道B7.2021年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這體現了()A.科學立法B.嚴格執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A8.道路決定命運,道路引領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持、、有機統一。()A.黨的領導、政府主導、全民參與B.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C.依法治黨、依法治國、依法治軍D.從嚴治黨、公平正義、人民當家作主B非常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4.1 夯實法治基礎(45張).pptx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mp4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mp4 有“典“少“憂”.mp4 民法典:新時代人民的法典.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