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生物學導學案 編號: 編制人: 使用時間第一章第二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班級 姓名使用說明:首先通讀課本,然后在此基礎上自主完成預習案,并根據任務設置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共同完成。【學習目標】:1、在低倍顯微鏡使用方法的基礎上,會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2、通過觀察和比較,能說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預習先學】一、顯微鏡的使用1.使用程序:取鏡安放→ →放置玻片標本→低倍鏡觀察→ 。2、高倍顯微鏡操作的“四步曲”?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1.分類依據及分類?2.常見原核細胞的結構[據圖填空](1)名稱:甲為 ,乙為 。(2)結構:①為 ,②為細胞壁,③為 ,④為 ,⑤為 ,⑥為鞭毛。(3)生活方式:甲生物細胞中因含有 和 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 生物;乙生物絕大多數營寄生生活,屬于 生物。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統一性和差異性。(1)統一性。都有相似的 和 ,它們都以 作為遺傳物質。(2)差異性。①原核細胞:無以核膜為界限的 ,無染色體,但有 ,位于細胞特定區域,這個區域叫 。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 ,如 。②真核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 ,在細胞核中DNA和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 ,如 。【新知導學】任務1: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初中的學習及課本的探究實踐和手中材料制備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同時回答下列問題并完成課本上的談論1、2、31.回憶初中階段對顯微鏡的學習并思考以下問題。(1)觀察寫有“b”字母的玻片,你能看到的物像是什么?試總結物像與實物之間的位置關系。(2)若左眼注視著物像,向上、下、左、右四個不同方向移動玻片,視野中的物像分別會向哪個方向移動?試總結物像移動方向與玻片移動方向之間的關系。2.從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后視野發生了哪些變化?請列表比較。3、如何判斷污物位置?4.隨放大倍數的變化,視野內細胞數目如何變化?例1、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圖甲中d條件下觀察到的視野,如果不改變載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A.b條件下比c條件下看到的細胞數多B.a條件下視野的亮度比d條件下大C.a條件下可能觀察不到細胞D.由d條件下轉變為c條件下觀察時,應先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任 務 2:1、小組討論,如何對下列細胞進行分類,分類依據是什么?2、總結真原核細胞的異同點(1)相同點(2)不同點3.你如何解讀“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的“原”字和“真”字?據此推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進化上的聯系。例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有( ),是原核生物的有( ),是真核細胞生物的有( )。⑴大腸桿菌 ⑵乳酸菌 ⑶酵母菌 ⑷發菜 ⑸放線菌 ⑹青霉菌 ⑺蘑菇 ⑻HIV⑼乙肝病毒【課堂小結】【課堂達標檢測】1、洋蔥表皮細胞被顯微鏡發達50倍這里的“50倍”是指放大該細胞的( )A.體積 B.像的面積 C.表面積 D.長度或寬度2、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生物細胞與組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cm,若改用3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調整在1.5cm左右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呈現p字母C.觀察向日葵葉片的保衛細胞時,若將玻片標本向右方移動,則視野下保衛細胞向左方移動D.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3、下列四組生物中,都屬于真核生物的一組是( )A. 病毒和柳樹 B. 細菌和草履蟲 C. 藍細菌和酵母菌 D. 青蛙和酵母菌4、衣藻和藍細菌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它們在細胞結構上存在著的根本區別主要是( )A. 是否有DNA B. 是否有核膜 C. 是否有細胞膜 D. 是否有核糖體答案:例1、C 例2. 8.9 1.2.4、5 3.6.7課堂檢測:DADB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