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被動運輸—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1.掌握滲透作用的概念及原理。2.掌握水進出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原理【知識探究】一、滲透作用1.概念:是指 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 的擴散。2.滲透作用發生的條件3.滲透作用發生的原理(1)以半透膜為界面,單位體積清水中的水分子數 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數,所以在單位時間內由清水進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數 由蔗糖溶液進入清水的水分子數。因此,一段時間后,漏斗管內的液面會 。(2)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由 濃度溶液向 濃度溶液擴散。例1 如圖1所示的甲、乙、丙三個滲透裝置中,三個漏斗頸的內徑相等,漏斗內盛有濃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內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個水槽的清水中。三個滲透裝置的半透膜面積和蔗糖溶液的體積不同,如下表所示。裝置編號 甲 乙 丙半透膜面積 S S/2 S蔗糖溶液體積 T T 2T圖2中曲線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則曲線1、2、3與甲、乙、丙三個裝置的對應關系是(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例2 如圖,甲、乙為兩個滲透裝置。甲圖是發生滲透作用時的初始狀態,乙圖是較長時間之后,漏斗內外的水分子達到動態平衡時的狀態。判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③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過B.圖甲中溶液②的濃度大于溶液①的濃度C.圖乙中溶液①的濃度與溶液②的濃度相等D.圖甲中溶液①和②濃度差越大,圖乙中的水柱越高易錯提醒 有關滲透作用的三個誤區(1)半透膜兩側的水分子進行的是雙向運動,而不是單向運動,觀測到的現象是由雙向水分子運動的差別所導致的液面改變。(2)當半透膜兩側的溶液達到平衡時,是指兩側的水分子運動達到平衡,而兩側溶液的濃度并不一定相同,兩側的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3)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由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擴散。此處的濃度是指物質的量濃度,是單位體積中微粒的多少,不是質量分數。二、水進出細胞的原理1.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半透膜 濃度差 細胞狀態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外界溶液濃度 > 的濃度< 膨脹=2.水進出植物細胞(1)半透膜:植物細胞的細胞膜、 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 ,稱為 ,具有選擇透過性,相當于一層半透膜。(2)濃度差: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是指植物液泡內部的 ,當它和外界溶液有濃度差時,發生吸水或失水。(3)原理和現象①外界溶液濃度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發生 現象。②外界溶液濃度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發生 現象。例3 若如圖表示植物細胞滲透作用的圖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B.一定條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細胞能發生滲透失水或吸水C.當溶液濃度甲>乙時,細胞發生滲透失水,當溶液濃度乙>甲時,細胞發生滲透吸水D.當溶液濃度甲=乙時,細胞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不發生滲透作用【課堂鞏固】1.下列敘述,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發生滲透作用的兩個條件是存在半透膜、膜兩側存在濃度差( )(2)達到滲透平衡時,半透膜兩側的水分子進行的是雙向運動( )(3)成熟紅細胞在低濃度溶液中一定會吸水漲破( )(4)原生質層是指細胞膜和液泡膜( )(5)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細胞液顏色變淺( )(6)物質通過細胞膜的跨膜運輸都必須是順相對含量梯度進行的( )(7)同一細胞對不同離子的吸收量不同,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8)用培養液培養植物,一段時間后培養液中離子的濃度都比初始濃度低( )(9)動植物細胞都能吸水漲破( )(10)水分子、離子、小分子物質都能通過細胞膜( )2.如圖甲燒杯中是5%的淀粉液,圖乙燒杯中是5%的葡萄糖液,將裝有蒸餾水的透析袋分別放入圖甲、乙燒杯中(水和葡萄糖分子能通過透析袋的膜)放置一小時后( )A.圖甲燒杯中透析袋外的淀粉液濃度不變B.圖乙燒杯中透析袋外的葡萄糖液濃度降低C.圖甲燒杯中透析袋內的液體加入碘液后呈藍色D.圖乙燒杯中透析袋內的液體加入斐林試劑后呈磚紅色3.當你連續吃咸菜時,你的口腔黏膜會有干澀的感覺。其原因是( )A.口腔黏膜細胞質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失水B.口腔黏膜細胞質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失水C.口腔黏膜細胞質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吸水D.口腔黏膜細胞質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吸水4.1 被動運輸—第二課時[學習目標] 1.掌握關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和操作。2.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對探究活動進行設計。3.舉例說明被動運輸的方式。【知識探究】三、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1.實驗原理(1)植物細胞的 相當于半透膜,細胞壁與原生質層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原生質層的伸縮性 細胞壁的伸縮性。(2)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 ,原生質層 →發生 。(3)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 →已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發生 現象。2.實驗步驟3.實驗結論(1)成熟植物細胞能與外界溶液進行滲透作用,當細胞外溶液濃度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2)當細胞外溶液濃度 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發生質壁分離復原。4.注意事項(1)實驗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實驗材料的選擇。要選取 的植物組織進行實驗,便于觀察實驗現象。(2)滴加蔗糖溶液或清水時,應在 上操作,通過前后對比觀察某個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情況。(3)選用的蔗糖溶液濃度要適宜。過低,不足以引起質壁分離或質壁分離所需時間 ;過高,可能造成植物細胞 而死亡,不能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4)判斷細胞能否發生質壁分離及復原①具有 的成熟植物細胞才能發生質壁分離現象。②死細胞、動物細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細胞(如根尖分生區細胞) (填“能”或“不能”)發生質壁分離現象。5.質壁分離實驗的應用(1)判斷成熟植物細胞的死活+ ↓鏡檢(2)測定細胞液濃度范圍+ ↓鏡檢細胞液濃度介于 的蔗糖溶液濃度之間(3)比較不同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鏡檢發生質壁分離所需時間越 ,質壁分離程度越 ,細胞液濃度越小,反之則細胞液濃度越大。例4 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過程中,某同學在視野中看到生活著的洋蔥表皮細胞正處于如圖所示的狀態。a、b表示該部位的溶液濃度,由此可推測( ).A.a>b,細胞滲透吸水B.a=b,滲透系統保持動態平衡C.a例5 用0.5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一定濃度的尿素溶液分別處理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10min,三組細胞體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a曲線為0.5g/mL蔗糖溶液處理組B.a、b、c三組洋蔥細胞失水的方式相同C.若將細胞轉移到蒸餾水中,有兩組能夠發生質壁分離復原D.若實驗繼續進行,只有一組細胞能夠發生質壁分離復原思維啟迪 從溶液角度分析質壁分離及復原(1)在一定濃度的溶液(溶質不能穿膜)中只發生質壁分離現象。(2)在一定濃度的溶液(溶質可穿膜)中發生質壁分離后可自動復原,如甘油、尿素、乙二醇、KNO3溶液等。(3)在高濃度溶液中質壁分離現象明顯,但溶液濃度過高時不能發生質壁分離復原,因為溶液濃度過高,細胞會因過度失水而死亡。(4)鹽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殺死細胞,不適于做質壁分離實驗的溶液。四、被動運輸:(丙) (乙) (甲)1.兩種方式比較:自由擴散也叫 擴散 協助擴散也叫 擴散圖示條件 不需要 ,不消耗能量 需要 ( 蛋白),不消耗能量運輸方向 濃度一側→ 濃度一側2.轉運蛋白:分為 蛋白和 蛋白,載體蛋白只容許 的分子或離子通過,而且會發生 的改變,通道蛋白只容許 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例6.判斷對錯(1)相對分子質量小的物質或離子都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內。( )(2)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過程不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3)組織細胞吸收氧的速率取決于細胞內外氧的濃度差。( )(4)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轉運分子和離子時,其作用機制是一樣的。( )[思考交流]1.試從物質運輸動力角度分析,為什么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被稱為被動運輸?2.水分子進出細胞都是通過自由擴散方式進行的嗎?O2、CO2、苯等進入細胞、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別是?3.甘油、乙醇等分子為什么能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歸納總結] 影響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的因素:方式 影響因素 影響趨勢 曲線自由 擴散 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 與濃度差呈正相關協助 擴散 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②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 當轉運蛋白達到飽和時,物質濃度增加,物質的運輸速率也不再增加高一生物導學案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