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2液體內部的壓強 學案(典例剖析+課練對接+課練全解)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2液體內部的壓強 學案(典例剖析+課練對接+課練全解)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章壓力壓強
液體內部的壓強
第2課時 液體內部的壓強
1、了解液體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的作用。
2、知道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3、定性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
學習重點: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學習難點: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及密度的關系。
1.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 _。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_ 有關, _大的液體內部壓強就大。
2.測量液體內部壓強的工具: 。當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內的液面出現高度差,液面高度差越大,壓強越 。21*cnjy*com
3.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 。當連通器中的水不流動時,各液面, (填“在”或“不在”)同- -水平面上。
知識點1:連通器
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水壺 B.鍋爐水位計
C.船閘 D.攔河大壩
如圖所示,兩端開口的U形玻璃管豎直放置,底部帶有一個閥門K,右管橫截面積是左管的兩倍,當閥門K關閉時,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別為h和2h,現將閥門K打開,液面穩定時,左管水面上升的距離是(  )
A.h B.h C.h D.h
知識點2:液體的壓強的計算
(2021春 沙坪壩區校級期末)如圖所示,裝滿水的密閉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上下底面積之比為1:2,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壓強為p;當容器倒置在水平桌面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F;2p B.F;p C.0.5F;p D.0.5F;2p
(2021 成都)如圖甲所示,薄壁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臺上,容器的底面積S容=100cm2,質量均勻的圓柱體物塊上表面中央用足夠長的細繩系住,懸掛于容器中。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緩慢注水(每分鐘注入100g),直至注滿容器為止,細繩的拉力大小與注水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ρ水=1g/cm3,常數g=10N/kg,物塊不吸水,忽略細繩體積、液體擾動等其它次要因素。
(1)求注水前圓柱體物塊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離L1;
(2)當細繩的拉力為0.9N時,求水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強;
(3)若改為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緩慢注入另一種液體(每分鐘注入100cm3,ρ液=1.5g/cm3),直至9.4min時停止。求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p與注液時間tx分鐘(0≤tx≤9.4)的函數關系式。www-2-1-cnjy-com
知識點3:利用平衡法求液體密度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液體的密度,將一個帶有閥門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兩個裝有液體的容器中,用抽氣機對U形管向外抽氣,再關閉閥門K,已知左邊液體的密度為ρ1,左右兩邊液柱高度分別為h1、h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
A.實驗中必須將U形管內抽成真空
B.若將U形管傾斜,左右兩邊液柱高度差會增大
C.右邊液體的密度ρ2=
D.右邊液體的密度ρ2=
小明用刻度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測鹽水的密度,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出現圖甲所示的現象,說明水對  有壓強。
②用刻度尺測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為h1(如圖甲所示)。
③將玻璃管緩慢插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與水平面相平,測出管底到鹽水液面的高度為h2(如圖乙所示)。【版權所有:21教育】
(1)用小明測得的物理量推導出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分析實驗過程,小明測得的鹽水密度值比真實值偏   ,這主要是操作中的第  步造成的。
1.(2021春 秦都區期末)下列裝置屬于連通器應用的是(  )
A.醫用注射器 B.鍋爐液位計 C.密度計 D.溫度計
2.(2021春 蒙陰縣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相同的量筒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量筒內盛有不同質量的水,比較兩量筒內同一高度上A、B兩點液體壓強pA和pB的大小,則(  )
A.pA>pB B.pA=pB C.pA<pB D.無法判斷
3.一個空心圓柱形玻璃管,兩端扎上橡皮膜,豎直放入水中一個圓柱形玻璃管,兩端扎上橡皮膜,豎直放入水中,如圖所示,則(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A.橡皮膜向內凹,說明水的壓力改變了橡皮膜的運動狀態
B.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點,水對A點只有向下的壓強
C.兩端橡皮膜都向內凹,下端橡皮膜凹進得更多
D.玻璃管側壁沒有明顯凹陷,因為水對側壁沒有壓強
4.(2021 渝北區校級模擬)已調零的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將裝滿水的薄壁溢水杯放在電子秤上,如圖所示。此時溢水杯中水深8cm,電子秤的示數是0.33kg。將一重為0.3N的物體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另一容器接收,不會流到電子秤上)。已知溢水杯的底面積為3×10﹣3m2,水的密度為1.0×103kg/m3,物體的體積是100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com
A.放入物體前,溢水杯底受到的液體壓強為8000Pa
B.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溢水杯對電子秤的壓強為1100Pa
C.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電子秤的示數為0.53kg
D.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增大了1N
5.(2021 平谷區一模)質量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積為700cm2。水桶內裝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水對水桶底的壓強比水桶對地面的壓強小1000Pa。當小明用豎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沒有提起來時,如圖乙所示,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1800Pa。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g取10N/kg)(  )21·cn·jy·com
A.水對水桶底的壓強是4000Pa
B.水桶內水的質量為28kg
C.F的大小為154N
D.F的大小為126N
6.(2021春 武侯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圓柱形容器的高度之比1:1,容器內部底面積之比1:3,都裝滿水,現將兩木塊a、b緩緩放入甲、乙兩容器中,則此時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  ,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   。
7.(2021春 番禺區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高分別為13cm和18cm,容器內都裝有水且液面相平,兩容器之間用帶有閥門K的斜管將兩容器相連。圖中A、B兩點到甲、乙容器底部的距離都是8cm。則A、B兩點受到的波體壓強大小分別為pA、pB,則pA=  ,pB=   ;當將閥門K打開時水將    流動(填“會”或“不會”)。(g取10N/kg)2·1·c·n·j·y
8.(2021 隆回縣二模)如圖所示,為探究連通器的原理的簡化圖,其中A的上端封閉。如果往D中緩慢倒進足夠水,當系統穩定后:21·世紀*教育網
(1)液面最低的是    (選填“A”或“B”或“C”或“D”或“一樣高”);
(2)如果把A的上端打開,則ABCD的液面    高(選填“一樣”或“不一樣”):
(3)如果再往B中適量倒入一些能浮于水面上的油,則能觀察到    液面最高(選填“A”或“B”或“C”或“D”或“一樣高”),通過以上實驗,請把實驗結論寫在草稿紙上。2-1-c-n-j-y
9.(2021 岳麓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厚度不計的鐵桶重為40N,桶的底面積為200cm2,往桶里倒入12kg的水,水的深度為15cm,水中有一點A,A點距離桶底10cm,鐵桶平放在面積為1m2的水平臺面上(g取10N/kg)。求:【來源:21cnj*y.co*m】
(1)A點處的水壓強。
(2)水對桶底的壓力。
(3)臺面受到桶的壓強。
10.(2021 北海二模)如圖甲所示,足夠高質量為8kg的長方體容器C置于水平地面,不吸水的AB兩物體疊放置于容器內,A為正方體,B為長方體,其中A的邊長為10cm,B的高為0.1m,緩慢向容器中加水,直到容器中水的深度為0.12m時停止加水,所加水的質量與容器中水的深度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cm3,g=10N/kg,求:
(1)停止加水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2)物體A和B的總質量為多少kg;
(3)停止加水后,將物體A拿開,物體B上升了1cm,接著繼續向容器中繼續注水,當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為1:2時,再將A物體放入水中,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多少N。(設物體上、下表面始終與水面平行)
1.(2021春 中原區期末)如圖甲所示,裝滿水的密閉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積之比為1:2,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
B.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1
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F2
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2
2.(2021春 河東區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0.4kg,底面積為20cm2的茶壺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壺中盛有0.6kg的水,水的深度為15cm,則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強是  Pa;茶壺對桌面的壓強是  Pa;將茶壺向壺嘴方向略微傾斜且靜止后,壺嘴和壺身中的水面    (選填“相平”或“不相平”)(g取10N/kg)。www.21-cn-jy.com
3.(2021春 武漢期末)三峽船閘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船閘,下圖是輪船通過三峽船閘的示意圖。
(1)船閘是利用   原理來設計建造的。
(2)三峽船閘的首級人字閘門每扇門高近40m,寬近20m。閘門一鐵釘位于水下25m深處,它受到水的壓強為    Pa;一艘輪船從長江駛入東海,它受到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船身將    (選填“上浮”、“下沉”或“不變”)。(g取10N/kg)21*cnjy*com
4.(2021春 永定區期末)底面積為800cm2的平底水桶,水桶內裝有質量為36kg、深30cm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5000Pa。當用豎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沒有提起來時(如圖乙所示),此時水桶對地面的壓強變為4000Pa。求:(g取10N/kg)
(1)桶底受到水的壓強;
(2)空水桶的重;
(3)拉力F的大小。
5.(2021春 德宏州期末)2020年11月10日,“地球第四極”——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載人深潛“奮斗者”號成功坐低“挑戰者深淵”,深度10909m,創下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深度記錄,標志著中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海試取得成功,意味著中國人駕駛自己的潛水器可以自由到達大洋任何深度并開展科學考察。(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
(1)“奮斗者”號下潛到10909m時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大?
(2)若“奮斗者”號上有一個50cm2的觀察窗,在10000m深度時觀察窗受到的海水壓力為多大?
(3)如果一頭大象的質量按5t計,則在10000米深處1m2的面積上受到水的壓力相當于多少頭大象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來源: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章壓力壓強
液體內部的壓強
第2課時 液體內部的壓強
1、了解液體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的作用。
2、知道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3、定性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
學習重點: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學習難點: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及密度的關系。
1.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_。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_密度有關,密度_大的液體內部壓強就大。
2.測量液體內部壓強的工具:壓強計。當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內的液面出現高度差,液面高度差越大,壓強越大。
3.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當連通器中的水不流動時,各液面,在(填“在”或“不在”)同- -水平面上。
知識點1:連通器
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水壺 B.鍋爐水位計
C.船閘 D.攔河大壩
:水壺、鍋爐水位計、船閘都是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即都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制成的;攔河大壩上窄下寬是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與連通器原理無關,故D符合題意,ABC不合題意。
故選:D。
如圖所示,兩端開口的U形玻璃管豎直放置,底部帶有一個閥門K,右管橫截面積是左管的兩倍,當閥門K關閉時,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別為h和2h,現將閥門K打開,液面穩定時,左管水面上升的距離是(  )21*cnjy*com
A.h B.h C.h D.h
:當打開開關K時,左右容器構成一個連通器;由于連通器內水面靜止時,水面相平,因此右邊水面將下降,左面水面將升高,
由于水的總體積不變,設左管橫截面積為S,則右管橫截面積為2S,
豎管中水的總體積V=Sh+2S 2h=5Sh,
因為右管橫截面積是左管的兩倍,則液面相平時,右管中水的體積是左管中水的體積的2倍,
即左管水的體積為V左=×5Sh=,右管水的體積為V右=×5Sh=,
左管水的體積的增大量為﹣Sh=Sh,
即左管水面上升的距離是h。
故選:C。
知識點2:液體的壓強的計算
(2021春 沙坪壩區校級期末)如圖所示,裝滿水的密閉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上下底面積之比為1:2,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壓強為p;當容器倒置在水平桌面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
A.F;2p B.F;p C.0.5F;p D.0.5F;2p
:由于密閉容器裝滿水,則由p=ρgh可知,容器倒置之后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不變,又由F=pS可知,當壓強不變時,壓力與受力面積成正比;
已知容器上下底面積之比為1:2,故倒置后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為F=0.5F,
所以倒置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0.5F、p。
故選:C。
(2021 成都)如圖甲所示,薄壁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臺上,容器的底面積S容=100cm2,質量均勻的圓柱體物塊上表面中央用足夠長的細繩系住,懸掛于容器中。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緩慢注水(每分鐘注入100g),直至注滿容器為止,細繩的拉力大小與注水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ρ水=1g/cm3,常數g=10N/kg,物塊不吸水,忽略細繩體積、液體擾動等其它次要因素。
(1)求注水前圓柱體物塊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離L1;
(2)當細繩的拉力為0.9N時,求水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強;
(3)若改為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緩慢注入另一種液體(每分鐘注入100cm3,ρ液=1.5g/cm3),直至9.4min時停止。求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p與注液時間tx分鐘(0≤tx≤9.4)的函數關系式。
:(1)分析圖象可知,第4min時,水面剛好接觸物塊下底面。注水質量為400g,水的體積V1===400cm3,水的深度L1===4cm;
(2)物塊的重力等于開始時的拉力,即:G物=2.4N,則m物===0.24kg,
第7min時水面剛好與物塊的上表面相平,則F浮=G物﹣F=2.4N﹣0.4N=2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V物=V排===2×10﹣4m3=200cm3,
從第4min到第7min注水質量為300g,根據密度公式可知注水體積V2===300cm3,
細繩拉力不為零,說明細繩一直處于拉直狀態,物塊位置沒有移動,
V物+V2=S容h物,代入數據得:h物=5cm,
S物===40cm2=4×10﹣3m2,
當細繩拉力為0.9N時,F浮=G物﹣F=1.5N,即為水對物塊底面的壓力F壓。
p===375Pa;
(3)從注水時的圖象看,第7min至第9min注水質量為200g,注水體積V3=200cm3,物塊的上表面距容器口距離:L3===2cm,
容器的高度:h容=L1+h物+L3=4cm+5cm+2cm=11cm,
由于每分鐘注水和注液的體積是相同的,所以第4min時液體剛好接觸物塊底面。
當0≤tx≤4時,p======150txPa,
第4min時,p=600Pa,
ρ物===1.2×103kg/m3,
由于ρ液>ρ物,所以繼續注液到某一時刻,物塊剛好漂浮。
此時:V排====1.6×10﹣4m3=160cm3,
物塊底面浸入深度:h浸===4cm,
從第4min到這一時刻的注液體積:V=(S容﹣S物)h浸=240cm3,
則注液時間為2.4min,
當4<tx≤6.4時,p=600Pa+△p=(250tx﹣400)Pa,
6.4min時,p=1200Pa,
6.4min至9.4min,物塊漂浮并隨液面一起上升。
這段時間注液體積V5=300cm3,假設無液體溢出,液面上升3cm。
9.4min時,液體深度為4cm+4cm+3cm=11cm=h容,所以假設成立。
當6.4<tx≤9.4時,p=1200Pa+△p'=(150tx+240)Pa。
故答案為:(1)注水前圓柱體物塊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離L1為4cm;
(2)當細繩的拉力為0.9N時,水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強為375Pa;
(3)當0≤tx≤4時,p=150txPa,當4<tx≤6.4時,p=(250tx﹣400)Pa,當6.4<tx≤9.4時,p=(150tx+240)Pa。www.21-cn-jy.com
知識點3:利用平衡法求液體密度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液體的密度,將一個帶有閥門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兩個裝有液體的容器中,用抽氣機對U形管向外抽氣,再關閉閥門K,已知左邊液體的密度為ρ1,左右兩邊液柱高度分別為h1、h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實驗中必須將U形管內抽成真空
B.若將U形管傾斜,左右兩邊液柱高度差會增大
C.右邊液體的密度ρ2=
D.右邊液體的密度ρ2=
:用抽氣機對U形管向外抽氣后關閉閥門K,管內氣體壓強(p氣)小于管外大氣壓(p0),在大氣壓作用下液體進入兩管中,待液體靜止兩管中壓強平衡:
p氣+p液1=p0=p氣+p液2,
ρ1gh1=ρ2gh2,
A、只要管內壓強小于管外大氣壓,就會有液體進入兩管中,沒必要將U形管內抽成真空,故A錯誤;
B、若將U形管傾斜,液柱高度減小,所以會有液體進入兩管中,U形管中空氣體積減小,管內氣體壓強增大,所以兩管中液體的深度減小,由于h1<h2,ρ1>ρ2,而減小相同的壓強,由p=ρgh可知△h2>△h1,所以兩管中液體高度差會減小,故B錯誤;
CD、由ρ1gh1=ρ2gh2,可得ρ2=,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小明用刻度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測鹽水的密度,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出現圖甲所示的現象,說明水對  有壓強。
②用刻度尺測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為h1(如圖甲所示)。
③將玻璃管緩慢插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與水平面相平,測出管底到鹽水液面的高度為h2(如圖乙所示)。
(1)用小明測得的物理量推導出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分析實驗過程,小明測得的鹽水密度值比真實值偏   ,這主要是操作中的第  步造成的。
:①玻璃管中不倒入水時,橡皮膜是平的。倒入水后,其向下突起,說明水對其有一個向下的壓強。
(1)當橡皮膜的表面相平時,鹽水對其向上的壓強與水對其向下的壓強相等。即:P鹽=P水。
利用測得的鹽水的深度h2和其密度ρ鹽,表示出P鹽;即:P鹽=ρ鹽gh2。
同理表示出P水,即:P水=ρ水gh1。
兩者相等即:ρ鹽gh2=ρ水gh1。
由此可以求得鹽水的密度:ρ鹽=ρ水。
(2)根據圖示的h1、h2的測量過程可知,甲圖中底部的橡皮膜裝的水在乙圖中被擠壓上去,那么乙中液面上升高度是小于甲中橡皮膜被擠壓上去的高度的,因為甲中橡皮膜的橫截面積小于玻璃管橫截面積,橡皮膜中的水體積一定,那么水上升高度就小。所以h1應該在圖乙中測,h1是玻璃管底部到玻璃管中液面的距離,所以本實驗中,小明測出的h1的值比真實值大,h2是對的,所以導致了ρ水的結果偏大。21·世紀*教育網
故答案為:①容器底部;(1)ρ水;(2)大;②。
1.(2021春 秦都區期末)下列裝置屬于連通器應用的是(  )
A.醫用注射器 B.鍋爐液位計 C.密度計 D.溫度計
:A、醫用注射器是一端開口的容器,不是連通器,故A不符合題意。
B、鍋爐和液位計上端都是開口,底部相互連通,是連通器,故B符合題意。
C、密度計是全封閉的,不是連通器,故C不符合題意。
D、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不是連通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021春 蒙陰縣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相同的量筒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量筒內盛有不同質量的水,比較兩量筒內同一高度上A、B兩點液體壓強pA和pB的大小,則(  )21cnjy.com
A.pA>pB B.pA=pB C.pA<pB D.無法判斷
:由圖知AB兩個點到水面的距離hA<hB,又因為液體的密度相同,由p=ρgh可知,pA<pB,故C正確。【出處:21教育名師】
故選:C。
3.一個空心圓柱形玻璃管,兩端扎上橡皮膜,豎直放入水中一個圓柱形玻璃管,兩端扎上橡皮膜,豎直放入水中,如圖所示,則(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橡皮膜向內凹,說明水的壓力改變了橡皮膜的運動狀態
B.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點,水對A點只有向下的壓強
C.兩端橡皮膜都向內凹,下端橡皮膜凹進得更多
D.玻璃管側壁沒有明顯凹陷,因為水對側壁沒有壓強
:A、橡皮膜向內凹,說明水的壓力改變了橡皮膜的形狀。故A錯誤;
B、根據液體壓強的特點可知,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所以水對A點不只有向下的壓強。故B錯誤;
C、上下兩端的橡皮膜都受到水的壓強而向內凹,因為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端橡皮膜凹進得更多。故C正確;
D、水對側壁有壓強,玻璃管側壁之所以沒有明顯凹陷,是因為水對玻璃管側壁產生的壓強較小,壓力較小,而玻璃管相對比較堅硬。故D錯誤。
故選:C。
4.(2021 渝北區校級模擬)已調零的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將裝滿水的薄壁溢水杯放在電子秤上,如圖所示。此時溢水杯中水深8cm,電子秤的示數是0.33kg。將一重為0.3N的物體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另一容器接收,不會流到電子秤上)。已知溢水杯的底面積為3×10﹣3m2,水的密度為1.0×103kg/m3,物體的體積是100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
A.放入物體前,溢水杯底受到的液體壓強為8000Pa
B.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溢水杯對電子秤的壓強為1100Pa
C.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電子秤的示數為0.53kg
D.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增大了1N
:A、放入物體前,溢水杯底受到的液體壓強為: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8×10﹣2m=800Pa,故A錯誤;www-2-1-cnjy-com
D、物體的質量:m===0.03kg=30g,物體的密度為:ρ物===0.3g/cm3<ρ水,可知物體放入水中后漂浮,F浮=G物=0.3N,【版權所有:21教育】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的浮力:F浮=G排=0.3N,故:G物=G排,
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的變化量為:△F=G物﹣G排=0,即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故D錯誤;
C、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故溢水杯對電子秤的壓力不變,可得電子秤的示數不變,為0.33kg,故C錯誤;
B、放入物體后,當物體靜止時,電子秤的示數為此時物體的總質量大小,故溢水杯對電子秤的壓力:
F=G總=m總g=0.33kg×10N/kg=3.3N,
溢水杯對電子秤的壓強為:p杯===1100Pa,故B正確。
故選:B。
5.(2021 平谷區一模)質量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積為700cm2。水桶內裝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水對水桶底的壓強比水桶對地面的壓強小1000Pa。當小明用豎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沒有提起來時,如圖乙所示,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1800Pa。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g取10N/kg)(  )
A.水對水桶底的壓強是4000Pa
B.水桶內水的質量為28kg
C.F的大小為154N
D.F的大小為126N
:A、水桶內水深h=30cm=0.3m,
水對桶底的壓強為:
p=ρ水gh=1×103kg/m3×10N/kg×0.3m=3000Pa,故A錯誤;
B、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
p′=3000Pa+1000Pa=4000Pa,
由p=可得,地面受到水桶的壓力大小:
F′=p′S=4000Pa×700×10﹣4m2=280N,
水和水桶的總重力為:
G總=F′=280N,
水和水桶的總質量為:
m總===28kg,
水的質量為:
m水=m總﹣m桶=28kg﹣1kg=27kg,故B錯誤;
CD、當小明用豎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時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p″=1800Pa,
則此時桶對地面的壓力:
F″=p″S=1800Pa×700×10﹣4m2=126N,
所以此時拉力:
F=G總﹣F″=280N﹣126N=154N,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6.(2021春 武侯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圓柱形容器的高度之比1:1,容器內部底面積之比1:3,都裝滿水,現將兩木塊a、b緩緩放入甲、乙兩容器中,則此時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  ,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   。
:(1)當兩木塊a、b緩緩放入甲、乙容器中的水都是滿的,甲、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相同,液體深度相同,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故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1:1。21教育網
(2)根據壓強公式得,F=pS,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水對容器底的壓力之比等于受力面積之比,故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1:3。2-1-c-n-j-y
故答案為:1:1;1:3。
7.(2021春 番禺區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高分別為13cm和18cm,容器內都裝有水且液面相平,兩容器之間用帶有閥門K的斜管將兩容器相連。圖中A、B兩點到甲、乙容器底部的距離都是8cm。則A、B兩點受到的波體壓強大小分別為pA、pB,則pA=  ,pB=   ;當將閥門K打開時水將    流動(填“會”或“不會”)。(g取10N/kg)
:(1)液體中某處的深度是指從液面到該處的垂直距離,故hA=13cm﹣8cm=5cm=0.05m,hB=18cm﹣8cm=10cm=0.1m,
A、B兩處壓強為:pA=ρ水ghA=1.0×103kg/m3×10N/kg×0.05m=500Pa,
pB=ρ水ghB=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閥門K處兩側水的深度一樣,由公式p=ρgh可知,兩側受到的壓強相等,故打開閥門時,水將保持靜止不動。
故答案為:500Pa;1000Pa;不會。
8.(2021 隆回縣二模)如圖所示,為探究連通器的原理的簡化圖,其中A的上端封閉。如果往D中緩慢倒進足夠水,當系統穩定后:
(1)液面最低的是    (選填“A”或“B”或“C”或“D”或“一樣高”);
(2)如果把A的上端打開,則ABCD的液面    高(選填“一樣”或“不一樣”):
(3)如果再往B中適量倒入一些能浮于水面上的油,則能觀察到    液面最高(選填“A”或“B”或“C”或“D”或“一樣高”),通過以上實驗,請把實驗結論寫在草稿紙上。
:(1)如果往D中緩慢倒進足夠水,BCD的頂端開口、底部連通,是連通器,三者中的液面是相平的;A的上端封閉,則A內的氣壓要大于外界的氣壓,所以A中的液面是最低的;
(2)如果把A的上端打開,則ABCD構成了連通器,液面是相平的,一樣高;
(3)如果再往B中適量倒入一些能浮于水面上的油,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B中的液面是最高的。
故答案為:(1)A;(2)一樣;(3)B。
9.(2021 岳麓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厚度不計的鐵桶重為40N,桶的底面積為200cm2,往桶里倒入12kg的水,水的深度為15cm,水中有一點A,A點距離桶底10cm,鐵桶平放在面積為1m2的水平臺面上(g取10N/kg)。求:
(1)A點處的水壓強。
(2)水對桶底的壓力。
(3)臺面受到桶的壓強。
:(1)由圖示可知,A點處水的深度:hA=15cm﹣10cm=5cm=0.05m,
A點處水產生的壓強:pA=ρ水ghA=1.0×103kg/m3×10N/kg×0.05m=500Pa;
(2)已知S=200cm2=2×10﹣2m2,
水對桶底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由p=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壓力:F=pS=1500Pa×2×10﹣2m2=30N;
(3)水平臺面受到的壓力:F=G桶+G水=G桶+m水g=40N+12kg×10N/kg=40N+120N=160N,
臺面受到的壓強:p′===8000Pa。
答:(1)A點處水的壓強為500Pa。
(2)水對桶底的壓力為30N。
(3)臺面受到桶的壓強為160N。
10.(2021 北海二模)如圖甲所示,足夠高質量為8kg的長方體容器C置于水平地面,不吸水的AB兩物體疊放置于容器內,A為正方體,B為長方體,其中A的邊長為10cm,B的高為0.1m,緩慢向容器中加水,直到容器中水的深度為0.12m時停止加水,所加水的質量與容器中水的深度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cm3,g=10N/kg,求:
(1)停止加水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2)物體A和B的總質量為多少kg;
(3)停止加水后,將物體A拿開,物體B上升了1cm,接著繼續向容器中繼續注水,當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為1:2時,再將A物體放入水中,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多少N。(設物體上、下表面始終與水面平行)
:(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2)由圖乙知,當水的深度為h1=0.06m時,容器中加入的水的質量為m水1=1.2kg,當水的深度為h2=0.12m時,容器中加入的水的質量為m水2=4.8kg,
當水的深度為h1=0.06m時,質量變化出現拐點,由于B的高度為10cm=0.1m,所以拐點時即為物體A、B恰好漂浮;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則水的深度由h1到h2時,深度增加量為:Δh=h2﹣h1=0.12m﹣0.06m=0.06m,容器中水的質量增加量為:Δm=m水2﹣m水1=4.8kg﹣1.2kg=3.6kg,21*cnjy*com
由ρ=得,增加的水的體積:
ΔV===3.6×10﹣3m3,
則容器的底面積:S容===0.06m2,
當水的深度為h1=0.06m時,
由ρ=得,V水1===1.2×10﹣3m3,
則B浸入水的體積:V排=S容h1﹣V水1=0.06m2×0.06m﹣1.2×10﹣3m3=2.4×10﹣3m3,
則B的底面積為:=.
由于A和B處于漂浮,則根據漂浮條件可知:
GAB=F浮=ρ水V排g=1.0×103kg/m3×2.4×10﹣3m3×10N/kg=24N;
則mAB==2.4kg。
(3)將A拿開后,B上升1cm=0.01m,此時B處于漂浮狀態,GB=F浮=ρ水V排B′g,則B的質量為:
所以,A 的質量為:
mA=m總﹣mB=2.4kg﹣2kg=0.4kg,
故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的受力面積與容器對桌面壓力的受力面積相同,故壓強之比與壓力之比也相同,當比值為1:2時,即:
故m水=6kg,
再把A放水中,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F=(mA+mB+m水)g=(0.4kg+2kg+6kg)×10N/kg=84N。
答:(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2×103Pa。
(2)物體A和B的總質量為2.4kg。
(3)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84N。
1.(2021春 中原區期末)如圖甲所示,裝滿水的密閉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積之比為1:2,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
B.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1
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F2
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2
:容器倒置后,水的深度不變,由p=ρgh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不變,仍然為p1,故A正確;
已知上、下底面積之比為1:2,容器倒置后,壓強不變,受力面積變成原來的,根據F=pS知水對容器底的壓力變為原來的,即F1,故B正確;
容器對水平面上壓力等于容器和水的總重力,容器倒置后,總重力不變,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仍為F2,受力面積變成原來的,根據p=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為原來的2倍,即2p2,故C正確,D錯誤。
故選:D。
2.(2021春 河東區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0.4kg,底面積為20cm2的茶壺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壺中盛有0.6kg的水,水的深度為15cm,則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強是  Pa;茶壺對桌面的壓強是  Pa;將茶壺向壺嘴方向略微傾斜且靜止后,壺嘴和壺身中的水面    (選填“相平”或“不相平”)(g取10N/kg)。
:(1)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p=ρ水gh=1×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桌面受到的壓力:
F=G=(m水+m容器)g=(0.6kg+0.4kg)×10N/kg=10N,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p′===5000Pa;
(3)茶壺的壺嘴與壺身是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連通器,若將茶壺略微傾斜、水不溢出且保持靜止后,根據連通器的特點可知,壺嘴和壺身中水面相平。
故答案為:1500;5000;相平。
3.(2021春 武漢期末)三峽船閘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船閘,下圖是輪船通過三峽船閘的示意圖。
(1)船閘是利用   原理來設計建造的。
(2)三峽船閘的首級人字閘門每扇門高近40m,寬近20m。閘門一鐵釘位于水下25m深處,它受到水的壓強為    Pa;一艘輪船從長江駛入東海,它受到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船身將    (選填“上浮”、“下沉”或“不變”)。(g取10N/kg)
:(1)由圖知道,船閘的閘室分別和上游或下游構成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的容器,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
(2)由p=ρgh知道,鐵釘處受到水的壓強:
p=ρgh=1×103kg/m3×10N/kg×25m=2.5×105Pa,
輪船由長江駛入東海后,依然漂浮在水面上,故浮力等于重力,即受到的浮力不變。
又因為F浮=ρ液gV排,海水的密度變大,所以排開水的體積變小,即船身相對于水面將上浮。
故答案為:連通器;2.5×105;不變;上浮。
4.(2021春 永定區期末)底面積為800cm2的平底水桶,水桶內裝有質量為36kg、深30cm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5000Pa。當用豎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沒有提起來時(如圖乙所示),此時水桶對地面的壓強變為4000Pa。求:(g取10N/kg)
(1)桶底受到水的壓強;
(2)空水桶的重;
(3)拉力F的大小。
:(1)水桶內水深h=30cm=0.3m,
水對桶底的壓強為:
p水=ρgh=1×103kg/m3×10N/kg×0.3m=3×103Pa;
(2)圖甲中,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4000Pa,
根據p=可得,水桶對地面的壓力:F地=p地S=5000Pa×800×10﹣4m2=400N,
水的重力:G水=m水g=36kg×10N/kg=360N,
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桶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水桶和水的重力之和,即F地=G總,
所以,空水桶的重力:G桶=F地﹣G水=400N﹣360N=40N;
(3)由題知,圖乙中水桶對地面的壓強:p地′=4×103Pa,
則此時水桶對地面的壓力:F桶=p地′S=4×103Pa×800×10﹣4m2=320N。
對水桶進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時水桶受到重力、地面對水桶的支持力和拉力的作用,且G總=F支+F,
因地面對水桶的支持力和水桶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則:F支=F桶=320N,
所以,小明對水桶的拉力:F=G總﹣F支=400N﹣320N=80N。
答:(1)桶底受到水的壓強為3×103Pa;
(2)空水桶的重為40N;
(3)拉力F的大小為80N。
5.(2021春 德宏州期末)2020年11月10日,“地球第四極”——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載人深潛“奮斗者”號成功坐低“挑戰者深淵”,深度10909m,創下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深度記錄,標志著中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海試取得成功,意味著中國人駕駛自己的潛水器可以自由到達大洋任何深度并開展科學考察。(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21·cn·jy·com
(1)“奮斗者”號下潛到10909m時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大?
(2)若“奮斗者”號上有一個50cm2的觀察窗,在10000m深度時觀察窗受到的海水壓力為多大?
(3)如果一頭大象的質量按5t計,則在10000米深處1m2的面積上受到水的壓力相當于多少頭大象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1)“奮斗者”號下潛到10909m時受到的海水壓強為: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909m=1.0909×108Pa;
(2)若“奮斗者”號上有一個S=50cm2=0.005m2的觀察窗,
在10000m深度潛水器受到的海水壓強為: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000m=108Pa,
根據壓強公式得,在10000m深度時觀察窗受到的海水壓力:F=p′S=108Pa×0.005m2=5×105N;
(3)一頭大象的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
在10000米深處1m2的面積上受到水的壓力:F′=p′S′=108Pa×1m2=108N;
相當于大象的頭數:n===2000。
答:(1)“奮斗者”號下潛到10909m時受到的海水壓強為1.0909×108Pa;
(2)若“奮斗者”號上有一個50cm2的觀察窗,在10000m深度時觀察窗受到的海水壓力為5×105N;2·1·c·n·j·y
(3)在10000米深處1m2的面積上受到水的壓力相當于2000頭大象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新丰县| 大宁县| 郓城县| 呼图壁县| 闻喜县| 巴彦淖尔市| 建昌县| 大荔县| 丹阳市| 福泉市| 曲松县| 定边县| 郁南县| 乐业县| 罗山县| 沛县| 德惠市| 天津市| 个旧市| 新安县| 积石山| 南岸区| 柳林县| 宜宾县| 凤翔县| 丁青县| 和顺县| 禹州市| 平昌县| 酒泉市| 平塘县| 威宁| 咸宁市| 潼南县| 临颍县| 金秀| 冕宁县| 新昌县| 增城市|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