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只要做到不違法,這樣的事情就可以避免。(1)毛球和丁子田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他們的行為觸犯了法律。(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如何理解“法不可違”?(1)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P46第一句)(2)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P46第二段第一句)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違學習目標學習內容1.如何理解“法不可違”2.法律的作用4.身邊違法行為有哪些3.違法行為的含義和類型5.怎么做到遵章守法一、違法無小事嬰兒期《戶口登記條例》《居民身份證法》《國籍法》少年期《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成年期《勞動法》《婚姻法》老年期《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繼承法》這些法律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你的一生中會接觸到哪些法律?走進法律第六十六條:網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依法懲處利用網絡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學校應當合理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六條: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未成年人保護法》行為規范法律①指引作用②評價作用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合法的×非法的法律的兩大作用P46法律的作用(1)法律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指引作用)(P46第一段)(2)法律還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評價作用)(P46第一段)(1)預測作用:法律通過其規定,告知人們某種行為所具有的、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質以及它所導致的法律后果,使人們可以預先估計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為的趨向與后果。(2)強制作用:法律能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違法和犯罪,保障法律得以實施。(3)教育作用:法律通過其規定和實施而影響人們的思想培養和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引導人們依法行事。法律的其他作用延伸拓展1.吳某凡的犯罪,說明他缺乏什么意識?缺乏規則意識,法律觀念不強。2.吳某凡的行為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3.吳某凡的行為屬于哪一種違法行為?刑事違法,指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違法行為的含義: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P48第一段)解讀違法行為 P48違法行為的原因:缺乏規則意識,法律觀念不強。(P48第一段)違法行為的分類: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P48第二段第一句)種類 定義民事違法 指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如欠債不還的行為。行政違法 指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的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刑事違法 指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如故意殺人的行為。違法行為的分類王某與劉某因一件小事發生爭執,王某一怒之下,把劉某打成重傷,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李某用彈弓把沿街路燈打破了4、5盞,被公安機關處于200元罰款。醉駕。影樓私自將別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小明的爸爸開車闖紅燈。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12345小試牛刀:判斷以下屬于哪種違法行為?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具體內容一般違法行為 犯罪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區別 對社會的危害性違反的法律承擔的法律責任聯系 較小較小嚴重民事法律法規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刑法民事責任行政制裁刑罰處罰都屬于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承擔法律責任。犯罪必然是違法行為,而違法行為不一定是犯罪,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區別與聯系思考:違法與犯罪是什么關系?√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違法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邊有人做過這些事嗎?上述違法嫌疑人的行為有著怎樣的危害性?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務員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條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行政法規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身邊違法行為有哪些(1)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生活中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行為。(P49第一段)(相關鏈接)鏡頭一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卻只發放一半貨物。合同違約鏡頭二照相館沒有經過他認同同意,將其藝術照片展出,以招徠顧客。侵犯了肖像權鏡頭三他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出版了我寫的書!侵犯了著作權民事違法根據你的經驗,下列行為違法嗎?說說你的理由。身邊違法行為有哪些(1)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生活中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行為。(P49第一段)(相關鏈接)(2)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經常從事各種民事活動,如購置財產、簽訂合同,勞動就業、經營創業、結婚等等,這些活動都是民法來規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P50第一段)民事權利財產權人身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繼承權股權其他投資性權利……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相關鏈接P51法律遵守在社會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針對行政違法行為)2在社會交往中,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法行為。(針對民事違法行為)3如何遠離違法行為,做到遵章守法?P51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1【課堂小結】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法不可違含義違法無小事生活中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分類生活中常見的民事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在生活中應自覺遵章守法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稱權。”這直接體現了法律( )A.告知我們可以做什么B.告訴我們必須做什么C.告知我們不應當做什么D.提示我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C課堂練習2.根據違反法律的不同,下列違法行為中屬于同一類的是( )①拾到別人丟失的東西拒絕歸還②毆打他人致人重傷③在網上制造、傳播謠言④欠別人的債,到期不還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B3.在全國抗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張某某不戴口罩、拒絕配合防疫人員核查,還辱罵工作人員,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張某某的行為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B.行政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D.嚴重違法行為B4.在我們身邊,有的人實施了一些行為,卻自以為只是犯了小錯,全然不知已經違法。違法無小事,下列需要我們警惕的違法行為有( )①班里有個唱歌好的同學,大家都叫她“小百靈”②在私家車的后視鏡上,懸掛妨礙視線的玩偶③被同學透露個人隱私,忍無可忍毆打同學④在家無聊,撥打119謊報附近有商場著火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D5.遵章守法要求我們做到( )①認清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抵制各種誘惑②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③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④既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法不可違.pptx 預防青少年犯罪教育短片.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