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教學設計一、教學思路二、教材分析《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物質的輸入與輸出》的第2節內容。本節內容是上節內容被動運輸的延續,在本節課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的新知識,還要讓學生能辨別這三者之間的區別。同時理解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的過程需要前面細胞器功能的知識做基礎,學好本節內容也為更好理解下章內容——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做鋪墊。三、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已經學習過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相關知識,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深刻理解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四、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物質主動運輸的過程,能夠說出部分離子和小分子有機物出入細胞的方式,結合實例分析不同運輸方式的意義,認同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理解結構和功能相適應。2、通過學習胞吞胞吐的過程,能夠舉例說出胞吞胞吐的運輸過程、特點和意義,認同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物質運輸,理解物質運輸方式對細胞生活的意義。3、通過學習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能夠繪制出以“物質進出”為中心的思維導圖,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發散思維,增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五、教學重點1、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的特點、實例和意義。2、區分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胞吞和胞吐的區別。六、教學難點區分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胞吞和胞吐的區別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引入:日本福島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大概是2011年,當時福島地震,導致核泄漏,對中國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搶鹽。 核輻射的時候會產生放射性的碘,這些放射性的碘會被我們人體吸收,一般濃度都很低,影響都很小,但是在甲狀腺就會特別高,甲狀腺激素含碘,缺碘會得大脖子病,如果真的發生輻射,我們就需要服用正常的碘,把甲狀腺填滿,就不會再吸收外面的碘了,就會避免放射性的碘在這個部位集中。但是靠吃鹽是不行的,鹽里面含碘太低了。 我們的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會從血液中吸收大量的碘,它的碘濃度比血液中高20-25倍。 這個例子中,①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中的碘濃度和血液中的碘濃度誰高? ②那么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中的碘從哪來的? 我們把這種濃度的運輸稱為逆濃度梯度的運輸。 ③既然是逆濃度,就像逆水行舟,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細胞提供能量? 展示人的紅細胞和血漿的各種離子濃度表 紅細胞內鉀離子濃度高,紅細胞外濃度低,紅細胞內濃度高,細胞吸收鉀離子,并紅保持著這樣的離子濃度差。除了向內吸收,細胞還有向外排除鈉離子, 除了進來還有出去 ④這些離子都是逆濃度梯度運輸,這個過程符合被動運輸的動力嗎? 就得靠主動運輸來實現。 ①甲狀腺濾泡上皮中高 ②血液中來 ③需要能量 ④不符合 利用福島核電站導入,通過生活創設情境使主動運輸 1、概念:像這樣,物質逆濃度梯度進行跨膜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2、主動運輸的三個特征。 特征一:逆濃度梯度; 特征二:需要載體蛋白:具有特異性所以通常一種載體蛋白通常只與一種或一類離子或分子結合; 它與協助擴散有點相似,但又有點不同,協助擴散是兩種蛋白,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而主動運輸只有載體蛋白。運輸物質的時候是不是隨便哪個物質都可以運?(不是,與蛋白的結合部位相適應)解釋穿過的過程:上面這個物質會與蛋白的特定部位相結合,ATP提供能量,磷酸化后,蛋白質就會發生構象改變,運輸過來,蛋白質的形狀會恢復。 特征三:需要能量。 就像是一個保險柜,需要兩把鑰匙,只有對應的鑰匙才能打開,因為這個鑰匙的齒與鎖里面的部位相適應。 人的紅細胞和血漿的各種離子濃度表 除了向內吸收,細胞還有向外排除鈉離子和氯離子 除了逆濃度吸收進來出去的。 3、主動運輸的實例: ①甲狀腺細胞吸收碘離子 ②Na+、K+、Ca2+、Mg2+等離子逆濃度通過細胞膜 ③小腸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葡萄糖吸收的兩種方式:紅細胞協助擴散吸收葡萄糖,小腸上皮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葡萄糖) 4、逆濃度梯度運輸的意義是什么? 保證了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 5、解釋囊性纖維化病 展示圖片,對比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這幾種運輸過程。 學生思考 用類比的方法解釋主動運輸的過程 與第一章的知識相聯系胞吞胞吐 過渡:剛剛我們提到的都是離子、小分子物質,可自由擴散或借助轉運蛋白穿過細胞膜,但對于像蛋白質、多糖這樣的大分子物質無法穿過細胞膜如何出入細胞呢? 胞吞 1、概念:當細胞攝取大分子時,首先是大分子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從而引起這部分細胞膜內陷形成小囊,包圍著大分子。然后小囊從細胞膜上分離下來,形成囊泡,進入細胞內部。(三步,且開始需要蛋白的識別) 2、舉例:變形蟲攝食獲取營養物質;巨噬細胞吞噬病原體,吞噬體與溶酶體相結合,溶酶體釋放酶、有毒物質等,對里面的物質進行處理,維持細胞的穩態。 胞吐 1、概念:細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細胞內形成囊泡,囊泡移動到細胞膜處,與細胞膜融合,將大分子排出細胞。 2、舉例:乳腺細胞合成的蛋白質、內分泌腺分泌細胞合成的蛋白質類激素、消化腺細胞分泌的消化酶等排出。 痢疾內變形蟲 [問題]: 需要轉運蛋白的幫助嗎? 需要蛋白質的參與嗎? 需要能量嗎?小結 不帶電荷的小分子可以自由擴散方式進出細胞,離子和較小的有機分子(如 和 等)的跨膜運輸必須借助于轉運蛋白。一種轉運蛋白往往只適合轉運特定的物質,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 ,或轉運蛋白的 ,對許多物質的跨膜運輸起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細胞膜具有 的結構基礎。 像蛋白質這樣的生物大分子,通過 進出細胞,其過程也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更離不開膜上磷脂分子的 。 葡萄糖和氨基酸; 種類和數量;空間結構變化;選擇透過性; 胞吞或胞吐 流動性 進一步鞏固本課所學作業 繪制本章的思維導圖八、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