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02地理基礎篇之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選擇題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字母A處代表的地形名稱為( )A.山峰 B.鞍部 C.山谷 D.盆地2.下列關于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此山的海拔低于1400米 B.甲、乙兩村的海拔一定相等C.甲村位于乙村的東北方向 D.設計中兩村間的公路M比N更易于施工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地形地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所示地區地形地勢的基本特點是( )①以丘陵、平原為主②中部高,西南、東北低③以平原、盆地為主④中部低,西南、東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4.圖中甲、乙兩條虛線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5.圖中陡崖高差可能為( )A.100m B.299m C.400m D.550m閱讀圖文資料:日本中部有一條經典觀光路線——“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每年冬季,在日本海沿岸地勢陡峭的地方,會形成一段“雪墻”公路,公路兩側“雪墻”高度最高可達20米,身處其中,有抬頭僅見一線藍天的震撼之感。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6.“雪墻公路”景觀最可能位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7.如果要在山頂附近修建一個供游人休憩的廣場,應選在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讀“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示意圖”(下圖)(單位:米),完成下面小題。8.圖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 )A.自東北向西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西南向東北流 D.自南向北流9.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最大不超過( )A.500米 B.700米 C.600米 D.400米想圖中,圖甲為“等高線地形圖”,圖乙為“泥石流活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判讀等高線地形圖中各地形部位名稱正確的是( )A.A——山頂 B.B——山谷 C.C——陡崖 D.D——山脊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兩山峰的相對高度是51米B.圖甲中沿甲、乙兩條路線登山,比較容易的是甲路線C.圖甲中河流主干大致流向是西北向東南,李莊和吳莊的村民都能看見D處的火車D.E處容易發生泥石流,當泥石流發生時,應沿圖乙中②方向逃生聯合國將2020年5月21日確定為首個“世界茶日”。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茶種植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全、茶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國家。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該地茶園中茶樹種植的海拔范圍是( )A.150至400米之間 B.150至450米之間 C.200至450米之間 D.200至500米之間13.圖中河流流向及瀑布景觀位置分別是( )A.自西向東①處 B.自西北向東南②處C.自東北向西南③處 D.自西南向東北④處暑假期間,薛城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到我國南方某地區進行研學活動。讀該地區等高殘地形圖,完成下列小題。14.圖示區域出發地與山頂處的溫差大約是( )A.2.5℃ B.3.5℃ C.6℃ D.6.5℃15.從出發地到山頂的四條線路中,最便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研學小組在這里最有可能看到的農業景觀是( )A.坎兒井 B.大豆田 C.山地牧場 D.茶園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7.關于團中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A.①③兩處的相對高度為400米 B.②處為山脊處比④處坡陡C.③處比④處坡緩 D.⑤處為該區域最高峰18.為發展經濟,溪水村規劃了多項旅游開發項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A.A處開發攀巖項目 B.B處開發漂流體驗項目C.C處修建觀景臺 D.溪水村周邊種植果樹,發展生態旅游農業讀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甲的海拔是( )A.300米 B.500米 C.800米 D.1300米20.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A.300米 B.600米 C.800米 D.1300米二、非選擇題21.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____;B____;C____。(2)E、F兩地相比較,地形坡度較陡的是____地,理由____。(3)圖中李莊大致位于周莊的____方向。若李莊與周莊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村莊的實地距離為____千米。若D的氣溫為10℃,則F地的氣溫約為____℃。(4)圖中小河干支流匯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5)該地計劃修筑一座水庫,壩址應選在____處(填寫圖中字母)附近。22.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周莊的海拔在__________—__________米之間,周莊位于李莊的__________方向。(3)如要在圖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庫大壩,應在__________(選填B或D)處最合適。(4)若周莊與李莊兩村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為_________千米。(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當他發現一條小溪時,果斷沿著小溪下游前進以走出叢林脫險。他的做法正確嗎?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02地理基礎篇之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選擇題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字母A處代表的地形名稱為( )A.山峰 B.鞍部 C.山谷 D.盆地2.下列關于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此山的海拔低于1400米 B.甲、乙兩村的海拔一定相等C.甲村位于乙村的東北方向 D.設計中兩村間的公路M比N更易于施工【答案】1.D 2.A【解析】1.讀圖可知,A位于等高線閉合,中間低,周圍高的部位,是盆地。山峰位于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部位,鞍部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洼部位,山谷位于等高線凸向高處,所以根據題意選D。2.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200米,由此判斷山頂最高處不高于1400米,故A正確;甲乙兩村都在400米-600米之間,但是海拔不一定相等,故B不正確;根據指向標判斷,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故C不正確;兩條公路中N比M更容易施工,因為N經過地區地勢平坦,D不正確。根據題意選A。【點睛】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地形地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所示地區地形地勢的基本特點是( )①以丘陵、平原為主②中部高,西南、東北低③以平原、盆地為主④中部低,西南、東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4.圖中甲、乙兩條虛線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5.圖中陡崖高差可能為( )A.100m B.299m C.400m D.550m【答案】3.C 4.D 5.C【解析】3.圖中等高線海拔高度在0~500m之間,200m以下地區,等高線稀疏,地形為平原,200m以上的地區,等高線較稀疏,地形為丘陵,所以該地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故①正確、③錯誤。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可以看出,中部等高線數值大,地勢高,為山丘分布,而且呈西北-東南走向,而該山丘西南、東北兩側,地勢較低,地勢特征為中部高,西南、東北低,故②正確、④錯誤。故答案選C。4.圖中甲乙兩虛線所示位置,等高線分布特征相同,即等高線都向高值方向凸出,兩側部位都比中間部位地形高,所以應該同為山谷,D正確,ABC錯誤,故選D。5.由圖推知,陡崖靠近海岸線的一側(東北側)海拔為100m-200m,而靠近高點的一側(西南側)海拔為500m-600m,最大高差600-100=500m,最小高差500-200=300m。在四個選項中,僅有C項處于300-500m范圍內,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海拔高度200m以下,地形平坦(等高線稀疏)的地形為平原,海拔高度200m--500m之間,地形有一定起伏,但起伏比較和緩(等高線較為稀疏)的地形為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的為山地。閱讀圖文資料:日本中部有一條經典觀光路線——“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每年冬季,在日本海沿岸地勢陡峭的地方,會形成一段“雪墻”公路,公路兩側“雪墻”高度最高可達20米,身處其中,有抬頭僅見一線藍天的震撼之感。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6.“雪墻公路”景觀最可能位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7.如果要在山頂附近修建一個供游人休憩的廣場,應選在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6.A 7.C【解析】6.“雪墻公路”景觀最可能位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甲地,判斷依據是甲處靠近日本海,降水豐富,且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具有“雪墻公路”的形成水分和坡度條件。A正確,乙丙丁都不符合水分和坡度條件,BCD錯誤,故選A。7.如果要在山頂附近修建一個供游人休憩的廣場,應選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丙地,理由是丙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開闊,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雪墻,又要有“雪”,所以需要水分,又要有“墻”,所以需要坡度大的地形。等高線稀 疏,地形平坦,等高線密集,坡度陡。讀“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示意圖”(下圖)(單位:米),完成下面小題。8.圖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 )A.自東北向西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西南向東北流 D.自南向北流9.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最大不超過( )A.500米 B.700米 C.600米 D.400米【答案】8.C 9.D【解析】8.根據指向標箭頭指向北向從而確定方向,圖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東北。故選C。9.陡崖高度:(3- 1)X100≤H<(3+1)X 100,即200≤H<400,故圖中陡崖高度最大不超過400 米。故選D。【點睛】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想圖中,圖甲為“等高線地形圖”,圖乙為“泥石流活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判讀等高線地形圖中各地形部位名稱正確的是( )A.A——山頂 B.B——山谷 C.C——陡崖 D.D——山脊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兩山峰的相對高度是51米B.圖甲中沿甲、乙兩條路線登山,比較容易的是甲路線C.圖甲中河流主干大致流向是西北向東南,李莊和吳莊的村民都能看見D處的火車D.E處容易發生泥石流,當泥石流發生時,應沿圖乙中②方向逃生【答案】10.D 11.B【解析】10.由圖可知,圖中A是位于兩座山之間的鞍部,故A錯誤。B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故B錯誤。C處沒有等高線重合,不是陡崖,故C錯誤。D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故D正確。故選D。11.圖甲中兩山峰的相對高度是663-512=151米,故A錯誤。圖甲中沿甲、乙兩條路線登山,比較容易的是甲路線,此處等高線更稀疏,坡度更緩,故B正確。圖甲中河流主干大致流向是東北向西南,李莊和吳莊的村民都能看見D處的火車,故C錯誤。E處容易發生泥石流,當泥石流發生時,應沿圖乙中①方向逃生,故D錯誤。故選B。【點睛】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八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私: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聯合國將2020年5月21日確定為首個“世界茶日”。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茶種植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全、茶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國家。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該地茶園中茶樹種植的海拔范圍是( )A.150至400米之間 B.150至450米之間 C.200至450米之間 D.200至500米之間13.圖中河流流向及瀑布景觀位置分別是( )A.自西向東①處 B.自西北向東南②處C.自東北向西南③處 D.自西南向東北④處【答案】12.C 13.B【解析】12.根據圖例結合圖中等高線數值可知,該地茶園中茶樹種植的海拔范圍是200米—450米,C正確。故選C。13.根據圖中指向標結合結合水往低處流的常識可知,圖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瀑布的形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是要有陡崖,二是陡崖處有河流。圖中②處和④處等高線都重合,表明②處和④處都是陡崖,但②處有河流經過,所以②處會形成瀑布,B正確。故選B。【點睛】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不僅可以確定某點的海拔、山體的部位、河流的流向、還可以確定某點的地形、坡度的陡緩、推算兩點的實際距離,考點較多,需加強訓練。暑假期間,薛城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到我國南方某地區進行研學活動。讀該地區等高殘地形圖,完成下列小題。14.圖示區域出發地與山頂處的溫差大約是( )A.2.5℃ B.3.5℃ C.6℃ D.6.5℃15.從出發地到山頂的四條線路中,最便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研學小組在這里最有可能看到的農業景觀是( )A.坎兒井 B.大豆田 C.山地牧場 D.茶園【答案】14.B 15.C 16.D【解析】14.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圖中出發地海拔約100米,山頂海拔600~700米之間,出發地與山頂間的相對高度約為500~600米,則500÷100m×0.6°C=3℃<兩地氣溫差<600÷100m×0.6°C=3.6℃ ,圖示區域出發地與山頂間的溫差在3~3.6℃之間,B正確。故選B。15.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因此山洪應該發生在山谷地帶,所以圖中②和④發生的可能性較大,不適合爬山,B、D不合題意。①線路雖為山脊,但接近出發地時,仍要經過②所在的山谷,且①線路較遠,A不合題意。③則全程都為山脊,可避開洪水,且③路徑最短,等高線較稀疏坡度更緩,故③線路上山更理想,C符合題意。故選C。16.依據材料,這是我國南方某地區,坎兒井在我國西北地區,A錯誤。大豆主要是我國北方地區的油料作物,B錯誤。山地牧場主要在我國非季風區,C錯誤。茶園在我國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帶非常常見,D正確。故選D。【點睛】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山谷易發育河流;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爬山比較費力;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適合爬山。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7.關于團中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A.①③兩處的相對高度為400米 B.②處為山脊處比④處坡陡C.③處比④處坡緩 D.⑤處為該區域最高峰18.為發展經濟,溪水村規劃了多項旅游開發項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A.A處開發攀巖項目 B.B處開發漂流體驗項目C.C處修建觀景臺 D.溪水村周邊種植果樹,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答案】17.B 18.B【解析】17.該圖的等高距為100米,①處海拔為800米,③海拔為500米,兩處的相對高度300米,A錯誤。②處為山脊,等高線比④處更稀疏,坡度更緩,B錯誤。③處等高線稀疏,坡度緩,④處等高線密集,坡度陡,C正確。C處海拔900米以上,為該區域最高峰,D錯誤。故選C。18.讀圖可得,A處等高線重合,是陡崖,該部位適宜做攀巖運動,故A敘述正確。B處為山脊,不可以開發漂流體驗項目,故B敘述錯誤。C處為山頂,可修建觀景臺,故C敘述正確。溪水村位于緩坡上,周邊可以種植果樹,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故D敘述正確。故選B。【點睛】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讀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甲的海拔是( )A.300米 B.500米 C.800米 D.1300米20.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A.300米 B.600米 C.800米 D.1300米【答案】19.C 20.A【解析】19.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地高出海平面800m,即甲地的海拔為800m,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20.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地海拔800m,乙地海拔500m,則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為300m。A正確,BCD錯誤。所以選A。【點睛】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選某一指定參考平面為基準面,物體重心在空中距離指定參考平面的垂直距離。二、非選擇題21.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____;B____;C____。(2)E、F兩地相比較,地形坡度較陡的是____地,理由____。(3)圖中李莊大致位于周莊的____方向。若李莊與周莊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村莊的實地距離為____千米。若D的氣溫為10℃,則F地的氣溫約為____℃。(4)圖中小河干支流匯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5)該地計劃修筑一座水庫,壩址應選在____處(填寫圖中字母)附近。【答案】(1) 陡崖 山脊 鞍部(2) F F處等高線密集,坡度陡(3) 西北 4 8.8℃(4)自西向東(5)D【解析】本大題以某地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地形部位名稱、地形坡度、方向、實地距離、選址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1)讀圖,A是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B是山脊,等高線數值向低處凸出。C是鞍部,位于兩峰之間。(2)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E等高線稀疏,坡度緩,F等高線密集,坡度陡。(3)圖中沒有指向標,沒有經緯網就用一般指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李莊大致位于周莊的西北方向。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上一厘米等于實地距離100000,那么4*100000=400000cm=4km。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氣溫下降6℃,D的氣溫為10℃,則F地的氣溫約為8.8℃,D是100米,F是300米,300-100=200米,海拔上升200米氣溫下降1.2℃,10-1.2=8.8℃。(4)讀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小河干支流匯合后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東。(5)水庫應該修建在D處,河流交匯處,又是口袋型的山谷,利于蓄水。22.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周莊的海拔在__________—__________米之間,周莊位于李莊的__________方向。(3)如要在圖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庫大壩,應在__________(選填B或D)處最合適。(4)若周莊與李莊兩村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為_________千米。(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當他發現一條小溪時,果斷沿著小溪下游前進以走出叢林脫險。他的做法正確嗎?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____________。【答案】(1) 山脊 陡崖(2) 100米 200米 東南(3)D(4)15(5) 正確 小溪下游地形平坦,有人居住【解析】本題以等高線地形簡圖為材料,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部位、等高線的特點和比例尺進行比較,考查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1)依據位置,字母C所表示的地形部位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E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2)海拔是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該等高線地圖中等高距為100米,可判定,周莊的海拔在100-200米之間;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可判定,周莊位于李莊的東南方向。(3)圖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從西往東流。如要在圖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庫大壩,應在D處最合適,原因在于D處位于盆地的出口處,建大壩省力、省時。(4)由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得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比例尺為:1:500000,若周莊與李莊兩村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為15千米。(5)某徒步旅行者送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當他發現一條小溪時,果斷沿著小溪下游前進以走出叢林脫險,他的做法是正確的。理由是小溪下游地形平坦,有人居住,可以脫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02:地理基礎篇之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02:地理基礎篇之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