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05:地理基礎篇之認識區域的常用途徑-社會調查(原卷+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05:地理基礎篇之認識區域的常用途徑-社會調查(原卷+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05
地理基礎篇之認識區域的常用途徑:社會調查
一、選擇題
溫州二中學生會為了深入了解二中學子中午在校用餐情況,開展了一次校園調查,請據此回答問題。
1.為了讓本次調查圓滿成功,學生會的同學需要遵循的步驟先后依次是( )
①擬定提綱②撰寫調查報告③實施調查④確定主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2.針對如何展開調查,學生會中兩位同學各自提出了以下建議,兩位同學的建議表明我們進行社會調查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①實地考察 ②問卷調查 ③查閱文獻 ④訪談調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社會調查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認識社會了解家鄉的主要渠道。哈尼族小姑娘丹依為了解家鄉的生產生活設計了如如圖問題,你認為她要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
A.個別訪談法 B.問卷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實地考察法
4.2018年5月,海曙區某校學生組成“海絲·尋蹤”調查小分隊,對12處寧波“海上絲綢之路”遺跡進行探訪、拍攝照片并撰寫調查報告,這種調查方法屬于(  )
A.訪談法 B.文獻調查法 C.實地考察法 D.問卷調查法
5.社會調查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訪談法 B.文獻調查法 C.實地考察法 D.問卷調查法
到2018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也即“限塑令”)執行已滿10周年。某校七年級王睿同學決定利用雙休日就“塑料袋的使用”進行一次社會調查。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6.王睿同學除了上網查閱大數據外,還走進超市,在收銀處拍照。這種調查方法屬于
①訪談交流法②文獻查閱法 ③問卷調查法④實地考查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限塑令屬于
①風俗習慣②成文規則③新的規則④單位規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麗水市青瓷、畫鄉、石雕、禽鄉四個小鎮被列入省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小超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合適的調查方法是( )
A.問卷調查法 B.實地考察法
C.訪問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
9.以下能讓我們感受到區域的歷史變化的有 ( )
①人口的遷移 ②歷史的變化 ③交通的發展 ④人們的方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記者小魏聽說今天上午西南山區某地遭遇暴雨,發生泥石流災害,沖毀了道路和房屋,還造成村民傷亡。于是,他查找了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然后,駕車到該山區實地考察,采訪受災群眾,獲得受災的資料。據此回答以下各題。
10.記者小魏在調查該區受災情況的過程中,屬于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有(  )
①到災區拍攝照片 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 ③采訪受災群眾 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相比較,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是(  )
A.更直接、不可靠 B.更直接、更可靠
C.間接、不可靠 D.間接、更可靠
12.下面是小魏撰寫的報道中的內容摘要,其中屬于災后情況描述的是(  )
①洪水沖毀民房70多間,沖毀橋梁3座,造成20人受傷
②災區村民現在情緒穩定,各方面的救援已經有序展開
③正是各方面的及時救援,讓受災群眾感受到了溫暖;正是社會各界的救助,讓受災群眾的心靈不再感到孤單
④現在醫務人員、救護隊員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著工作,村民還互幫互助,積極地進行著自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了,金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同的人對此發表了不同的言論。下列言論中不是事實的是(  )
A.小藍:“金華的通濟橋是越修越寬了,南北通車很方便。”
B.小紅:“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樓層越來越高,人們的居住環境很舒適。”
C.小青:“金華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
D.小綠:“解放東路上開了一家銀泰·天地共享,購物更方便了。”
14.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浙江省水質環境的調查,資料的來源可以是(  )
①對水域周邊居民的調查訪談 ②檔案館中有關浙江水質的文獻檔案 
③對浙江水域的實地考察數據 ④根據自己的想象撰寫的調查報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小明針對桃園村的變化進行了調查,以下調查中,屬于獲取第二手資料的是(  )
A.通過實地走訪,深入村莊進行調查 B.通過面對面的采訪,搜集資料
C.通過跟隨新聞記者走進村莊,與村民交流 D.通過新聞媒體的相關資料,了解該村的情況
16.探尋區域變化的步驟一般是(  )
①搜集資料 ②分析資料 ③分類整理資料 ④用適當的形式展示成果
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17.某校七年級“愛家鄉”社團活動小組在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他們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實地調查法 B.問卷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
18.某班同學以“家鄉的人文環境”為主題開展社會調查。針對主題,這次調查的內容應選擇家鄉的
①氣候特征 ②農業生產 ③名勝古跡 ④位置范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該條例內容,以下哪種社會調查方法最佳
A.文獻調查法 B.實地調查法 C.問卷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
20.做社會調查,首先要有明確的(  )
A.調查對象 B.調查提綱 C.調查方法 D.調查主題
二、非選擇題
21.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小紅了解了我國不同區域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下,人們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方面的主要特點。她決定對自己的家鄉展開一次調查,以了解其家鄉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及其顯著變化。小紅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也許有了你的幫助,小紅能進行一次成功的社會調查。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鄉,她打算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進行調查。
(1)她可以調查家鄉自然環境的哪些方面?她可以調查家鄉人文環境的哪些方面?
(2)她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取文字資料?她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實地狀況?
(3)開展類似了解家鄉的調查活動對于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何積極意義?
22.觀察下圖鄉村道路的變化,回答問題。
(1)以上兩幅圖片的對比,說明了什么?
(2)請你列舉你所在的農村或城市發生的一些顯著的變化。
(3)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感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05
地理基礎篇之認識區域的常用途徑:社會調查
一、選擇題
溫州二中學生會為了深入了解二中學子中午在校用餐情況,開展了一次校園調查,請據此回答問題。
1.為了讓本次調查圓滿成功,學生會的同學需要遵循的步驟先后依次是( )
①擬定提綱②撰寫調查報告③實施調查④確定主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2.針對如何展開調查,學生會中兩位同學各自提出了以下建議,兩位同學的建議表明我們進行社會調查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①實地考察 ②問卷調查 ③查閱文獻 ④訪談調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D 2.C
【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調查設計報告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調查計劃,然后通過多種途徑開展調查活動,搜集相關資料,在整理,分析資料,最后撰寫調查報告,因此D選項正確。
2.根據兩位通過的建議可知分別屬于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C選項正確。
3.社會調查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認識社會了解家鄉的主要渠道。哈尼族小姑娘丹依為了解家鄉的生產生活設計了如如圖問題,你認為她要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
A.個別訪談法 B.問卷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實地考察法
【答案】B
【解析】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據題分析,哈尼族小姑娘為了了解家鄉的生產生活設計了問題,采用問卷的形式去獲取信息,即采用了問卷調查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
【點睛】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
4.2018年5月,海曙區某校學生組成“海絲·尋蹤”調查小分隊,對12處寧波“海上絲綢之路”遺跡進行探訪、拍攝照片并撰寫調查報告,這種調查方法屬于(  )
A.訪談法 B.文獻調查法 C.實地考察法 D.問卷調查法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地考查法是指為明白一個事物的真相,勢態發展流程,而去實地進行直觀的,局部進行詳細的調查。因此材料中的調查法是實地考察法。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項。故選C。
5.社會調查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訪談法 B.文獻調查法 C.實地考察法 D.問卷調查法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社會調查方式的認識和理解。根據所學知識,社會調查方式主要包括訪談法、文獻調查法、實地考察法以及問卷調查法等。材料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法,D說法正確,ABC與題意不符;故選D。
到2018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也即“限塑令”)執行已滿10周年。某校七年級王睿同學決定利用雙休日就“塑料袋的使用”進行一次社會調查。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6.王睿同學除了上網查閱大數據外,還走進超市,在收銀處拍照。這種調查方法屬于
①訪談交流法②文獻查閱法 ③問卷調查法④實地考查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限塑令屬于
①風俗習慣②成文規則③新的規則④單位規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6.D 7.C
【解析】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網查閱大數據屬于文獻查閱法。走進超時,在收銀處拍照屬于實地考查法。故D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故排除ABC項。故選D。
7.根據材料“《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也即‘限塑令’)”是一項成為規則,是以前沒有的規則,是新的規則。故C正確。國務院頒發的文件,不屬于單位規章,也不屬于風俗習慣。故①③錯誤。排除ABD項。故選C。
8.麗水市青瓷、畫鄉、石雕、禽鄉四個小鎮被列入省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小超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合適的調查方法是( )
A.問卷調查法 B.實地考察法
C.訪問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
【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據題干“小超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可知,這次調查實地考察法、訪問調查法、文獻調查法均不實用,在景區進行問卷調查最適合。
9.以下能讓我們感受到區域的歷史變化的有 ( )
①人口的遷移 ②歷史的變化 ③交通的發展 ④人們的方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可以從人口的遷移,環境的變遷、交通的發展等方面感受到區域的變化;人們的方言是長期傳承和演化的結果,一般不變;①②③符合題意,④排除。故本題選D。
記者小魏聽說今天上午西南山區某地遭遇暴雨,發生泥石流災害,沖毀了道路和房屋,還造成村民傷亡。于是,他查找了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然后,駕車到該山區實地考察,采訪受災群眾,獲得受災的資料。據此回答以下各題。
10.記者小魏在調查該區受災情況的過程中,屬于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有(  )
①到災區拍攝照片 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 ③采訪受災群眾 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相比較,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是(  )
A.更直接、不可靠 B.更直接、更可靠
C.間接、不可靠 D.間接、更可靠
12.下面是小魏撰寫的報道中的內容摘要,其中屬于災后情況描述的是(  )
①洪水沖毀民房70多間,沖毀橋梁3座,造成20人受傷
②災區村民現在情緒穩定,各方面的救援已經有序展開
③正是各方面的及時救援,讓受災群眾感受到了溫暖;正是社會各界的救助,讓受災群眾的心靈不再感到孤單
④現在醫務人員、救護隊員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著工作,村民還互幫互助,積極地進行著自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0.B 11.B 12.D
【解析】10.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來自自己實踐、經歷或者直接觀察所獲得的資料是一手資料,因此①②④是一手資料,B選項符合題意;二手資料指的是從當事人或目擊者那里轉述得來的資料,③是二手資料,因此ACD選項排除。
11.與二手資料相比,第一手資料是實地考察獲取的,更加直接、更加可靠,時效性強,因此B選項符合題意,ACD選項排除。
12.①②④屬于災后情況描述,D選項符合題意;③屬于災后救助的意義,ABC選項排除。
13.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了,金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同的人對此發表了不同的言論。下列言論中不是事實的是(  )
A.小藍:“金華的通濟橋是越修越寬了,南北通車很方便。”
B.小紅:“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樓層越來越高,人們的居住環境很舒適。”
C.小青:“金華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
D.小綠:“解放東路上開了一家銀泰·天地共享,購物更方便了。”
【答案】C
【解析】事實是指客觀世界所直面的情況,包括事物、事件、事態,即客觀存在的一切物體與現象、社會上發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勢及情況的變異態勢,ABD選項屬于事實,排除;C選項屬于對事實的評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4.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浙江省水質環境的調查,資料的來源可以是(  )
①對水域周邊居民的調查訪談 ②檔案館中有關浙江水質的文獻檔案 
③對浙江水域的實地考察數據 ④根據自己的想象撰寫的調查報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調查報告的特點調查報告所反映的內容必須是調查研究的結果,經過調查所親自了解到的情況,決不能是道聽途說,東拼西湊的東西,也要絕對真實,不能有半點浮夸和虛假,進行調查研究,撰寫調查報告,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要有針對性,故A選項符合題意,BCD選項排除。
15.小明針對桃園村的變化進行了調查,以下調查中,屬于獲取第二手資料的是(  )
A.通過實地走訪,深入村莊進行調查 B.通過面對面的采訪,搜集資料
C.通過跟隨新聞記者走進村莊,與村民交流 D.通過新聞媒體的相關資料,了解該村的情況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手資料指的是指自己直接經過搜集整理和直接經驗所得;二手資料是指在某處已經存在并已經為某種目的或發生過的事情編輯起來的資料。ABC選項均屬于一手資料范圍,排除;D選項屬于二手資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16.探尋區域變化的步驟一般是(  )
①搜集資料 ②分析資料 ③分類整理資料 ④用適當的形式展示成果
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探究區域變化的步驟主要分為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展示成果四步,因此正確排序是①③②④,B選項符合題意,ACD選項排除。
17.某校七年級“愛家鄉”社團活動小組在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他們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實地調查法 B.問卷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
【答案】B
【解析】問卷調查法指的是通過問卷作為資料收集的工具,進行社會研究的一種方式,收集數據樣本進行分析是問卷調查法的特征之一,故B符合題意;實地調查法 、文獻調查法、訪問調查法與題干的“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不符,排除ACD。故選B。
18.某班同學以“家鄉的人文環境”為主題開展社會調查。針對主題,這次調查的內容應選擇家鄉的
①氣候特征 ②農業生產 ③名勝古跡 ④位置范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根據題意,這次調查的內容主要是家鄉的人文環境。①氣候特征是自然條件特征,排除;②農業生產和③名勝古跡是人文環境特征,符合題意;④位置范圍是自然特征,排除。ABD不符合題意,C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9.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該條例內容,以下哪種社會調查方法最佳
A.文獻調查法 B.實地調查法 C.問卷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一些情況下,案頭調研無法滿足調研目的,收集資料不夠及時準確時,就需要適時地進行實地調研來解決問題,取得第一手的資料和情報,使調研工作有效順利地開展。所謂實地調研,就是指對第一手資料的調查活動。 如果想快速了解該條例內容,可以采用實地調查法是最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
【點睛】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
20.做社會調查,首先要有明確的(  )
A.調查對象 B.調查提綱 C.調查方法 D.調查主題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社會調查的認識和把握。根據所學知識,做社會調查,首先要有明確的調查主題,知道是圍繞哪一方面的內容展開調查,D說法正確;ABC也是調查需要明確的內容,但不是首要的問題,與題意不符;故選D。
二、非選擇題
21.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小紅了解了我國不同區域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下,人們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方面的主要特點。她決定對自己的家鄉展開一次調查,以了解其家鄉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及其顯著變化。小紅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也許有了你的幫助,小紅能進行一次成功的社會調查。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鄉,她打算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進行調查。
(1)她可以調查家鄉自然環境的哪些方面?她可以調查家鄉人文環境的哪些方面?
(2)她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取文字資料?她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實地狀況?
(3)開展類似了解家鄉的調查活動對于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何積極意義?
【答案】(1)自然環境方面: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土壤等。人文環境方面: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家鄉主要的物產、名勝古跡等。
(2)獲取文字資料的方式:去圖書館搜集、上網搜索等。了解實地狀況的方式:實地調查、走訪、與村民交流等。
(3)可以幫助我們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了解社會,培養和提高我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增強我們愛國愛鄉的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解析】(1)本問考查對相關社會調查的認識和把握。根據所學知識,小紅要了解其家鄉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及其顯著變化等內容,她可以調查家鄉自然環境的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土壤等內容,可以調查家鄉人文環境的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家鄉主要的物產、名勝古跡等內容。據此作答。
(2)本問考查對獲取文字資料的方式以及了解實地狀況的方式的認識和把握。根據所學知識,對獲取文字資料的方式的認識,從去圖書館搜集、上網搜索等方面進行說明;對了解實地狀況的方式,從實地調查、走訪、與村民交流等角度進行說明。
(3)本問考查對開展了解家鄉的調查活動的意義的認識和理解。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從幫助我們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了解社會,培養和提高我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我們愛國愛鄉的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等角度進行概括說明。
22.觀察下圖鄉村道路的變化,回答問題。
(1)以上兩幅圖片的對比,說明了什么?
(2)請你列舉你所在的農村或城市發生的一些顯著的變化。
(3)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1)兩幅圖片的對比說明了人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符合題意即可)
(2)農村:村子里的道路大多都已變成水泥路、柏油路;廁所已大多變成標準的公廁;秸稈統一規劃,用來發電,發展新能源等。城市:立交橋多了;私家車多了;高樓多了等。(符合題意即可)
(3)示例: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黨的惠民政策好等。(符合題意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區域變化的認識。第一小題較為簡單,可從兩幅圖片的對比中清晰得出結論。第二小題列舉城市霍農村還有那些顯著變化,可以讓學生聯系實際情況,所以學生深有體會,得出答案也較為容易。第三小題通過認識這些變化得出社會進步。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阜南县| 偏关县| 邵阳县| 张北县| 临汾市| 沙坪坝区| 元阳县| 延安市| 讷河市| 松潘县| 察雅县| 长沙市| 乌兰察布市| 泗阳县| 福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太和县| 夹江县| 图木舒克市| 寿宁县| 海宁市| 武胜县| 平罗县| 元江| 天峻县| 翁牛特旗| 东台市| 永泰县| 齐齐哈尔市| 洪湖市| 朝阳市| 台中县| 舞钢市| 吕梁市| 新余市| 太康县| 中宁县| 牙克石市| 凤凰县|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