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7:中國區域地理篇之河西走廊(原卷+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7:中國區域地理篇之河西走廊(原卷+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7
中國區域地理之河西走廊
一、選擇題
河西走廊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文物古跡眾多,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近年來,該地制種業結構不斷變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種規模迅速擴大。下圖示意甘肅省地形與降水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甘肅天水的小明,暑假乘汽車到敦煌旅行,看到沿途植被景觀變化很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降水量 B.熱量 C.地形類型 D.光照強度
2.與華北平原制種基地相比,河西走廊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的優勢條件是( )
A.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 B.地形平坦,利于耕種
C.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 D.雨熱同期,利于作物生長
讀“我國河西走廊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
3.該區域的城市主要分布特征是( )
A.沿河 B.沿山脈 C.沿海 D.沿鐵路線
4.圖中敦煌屬于( )
A.濕潤區 B.半濕潤區 C.干旱區 D.半干旱區
5.河西走廊的農業類型主要是( )
A.水田農業 B.旱作農業 C.灌溉農業 D.河谷農業
6.河西走廊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要道,與周圍地區相比,這里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水源豐富 ④煤炭和石油資源豐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1年我國唯一的申遺名額已確定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巴丹吉林沙漠不僅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還有144個湖泊像藍寶石灑落在沙漠中,并隱藏著從地下涌出的萬千泉眼。據觀測,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積還在不斷擴大,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東南延伸。讀“河西走廊示意圖”和巴丹吉林“沙漠千湖”遙感圖,完成下面小題。
7.對于河西走廊綠洲的形成,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
A.水資源 B.地形 C.交通線 D.海陸位置
8.如果申遺成功,將直接有利于( )
A.擴大“水沙共生”的獨特環境規模 B.將沙漠改良成綠洲,放牧更多牛羊
C.利于遏制沙漠擴大,減少風沙源 D.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
甘肅省西部的河西走廊,因位居距海遙遠的內陸,且受到山脈的阻擋,境內沙漠廣布,沙漠內有水源的地方,成為農牧和人口集中的地區。回答:
9.河西走廊的農田多集中在山麓綠洲,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氣候較冷 C.土壤肥沃 D.灌溉雪水充足
10.河西走廊農業和人口大多分布于( )
A.湖泊沿岸 B.盆地中央 C.山中谷地 D.山麓地帶
11.河西走廊綠洲農業土壤沙化,其有效解決方法有( )
(甲)開辟梯田,(乙)防風固沙,(丙)振興農田水利,(丁)控制濫墾、濫牧。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讀“我國某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2.圖示區域中,主要的農耕區集中在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塞上江南 D.關中平原
13.上述農耕區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要道,與周圍地區相比,這里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水源豐富④煤炭和石油資源豐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西昌、酒泉、太原是我國內陸的三大衛星發射基地。讀圖,回答以下小題。
14.衛星發射中心與所在省區的組合,正確的是( )
A.①——甘 B.②——蜀
C.③——晉 D.④——豫
15.酒泉是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比西昌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是( )
A.附近有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 B.緯度較低,可節省原料
C.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干燥少雨 D.蘭新線通過,交通便捷
讀“我國河西走廊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6.該區域的城市分布主要是( )
A.沿河 B.沿省界 C.沿海 D.沿交通線
17.圖中甲為( )
A.長江 B.黃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18.河西走廊的農業類型主要是( )
A.水田農業 B.旱作農業 C.灌溉農業 D.河谷農業
19.古代 “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所在省區的簡稱是( )
A.寧 B.川 C.隴 D.內蒙古
20.河西走廊兩側相鄰的省區( )
A.青海、內蒙古 B.寧夏、陜西 C.青海、西藏 D.新疆、內蒙古
21.河西走廊地區的灌溉水源主要指( )
A.黃河水 B.祁連山冰川、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長江水
二、非選擇題
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河西走廊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我國西北地區的重要“糧倉”。這里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經這里可以通向中亞、西亞等地區。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沉寂了數百年后,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材料二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圖(下圖)
(1)根據上圖簡述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甘肅省降水量分布有何規律?
(3)河西走廊城市分布的主要特點。
(4)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請結合材料說明該地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5)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如何抓住這一機遇促進河西走廊地區生態、經濟良性發展,請為當地政府獻計獻策。
23.讀西北地區和東北三省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植被景觀呈現 --荒漠草原-- 的變化。
(2)甲、乙兩地區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比較兩地發展種植業的自然條件,完成下列。
位于甘肅省境內的“河西走廊”,是我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沉寂了數百年后,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結合甘肅省降水量分布圖,回答(3)、(4)題。
(3)“河西走廊”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征是 。
(4)將下列代表地理事物的數字代碼填入相應空格,完成結構示意圖。
①夏季冰川融水 ②形成季節性河流 ③地處西北內陸
(5)甲地區 資源豐富,該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對本地區發展的好處是 (任寫一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7
中國區域地理之河西走廊
一、選擇題
河西走廊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文物古跡眾多,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近年來,該地制種業結構不斷變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種規模迅速擴大。下圖示意甘肅省地形與降水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甘肅天水的小明,暑假乘汽車到敦煌旅行,看到沿途植被景觀變化很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降水量 B.熱量 C.地形類型 D.光照強度
2.與華北平原制種基地相比,河西走廊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的優勢條件是( )
A.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 B.地形平坦,利于耕種
C.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 D.雨熱同期,利于作物生長
【答案】1.A 2.C
【解析】1.我國西北地區地處內陸,遠離海洋,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從天水到敦煌,降水越來越少,導致沿途植被景觀變化很大。故選A。
2.與華北平原制種基地相比,該地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最明顯的優勢是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C正確;A、B、D項是華北平原的優勢。故選C。
【點睛】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抵玉門關,南依祁連山,北靠合黎山,全長約一千公里,寬度從幾公里至二百公里不等。整體形狀如帶,又位于黃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俯瞰河西走廊,北面是阿拉善高原,戈壁遍布,人跡罕至,南面是青藏高原,環境惡劣,交通不便,河西走廊處于兩者之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讀“我國河西走廊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
3.該區域的城市主要分布特征是( )
A.沿河 B.沿山脈 C.沿海 D.沿鐵路線
4.圖中敦煌屬于( )
A.濕潤區 B.半濕潤區 C.干旱區 D.半干旱區
5.河西走廊的農業類型主要是( )
A.水田農業 B.旱作農業 C.灌溉農業 D.河谷農業
6.河西走廊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要道,與周圍地區相比,這里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水源豐富 ④煤炭和石油資源豐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A 4.C 5.C 6.A
【解析】3.讀圖可知,該區域的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主要是因為該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冰雪融水和河流對該地區綠洲的形成、人口的分別不及城鎮的興起和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故選A。
4.讀圖中降水量線可知,敦煌的降水量在50mm以下, 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屬于干旱區,因此敦煌屬于干旱區。故選C。
5.根據圖中降水量線可知,河西走廊的降水稀少,農業生產必須依靠冰雪融水和河流水的灌溉,因此其農業類型是灌溉農業。故選C。
6.讀圖可知,河西走廊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底,與周圍地區相比,其有利條件是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充足的水源補給,①②③正確;河西走廊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周圍地區的資源也豐富,不是其有利條件。故選A。
【點睛】河西走廊自古以來就是一條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021年我國唯一的申遺名額已確定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巴丹吉林沙漠不僅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還有144個湖泊像藍寶石灑落在沙漠中,并隱藏著從地下涌出的萬千泉眼。據觀測,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積還在不斷擴大,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東南延伸。讀“河西走廊示意圖”和巴丹吉林“沙漠千湖”遙感圖,完成下面小題。
7.對于河西走廊綠洲的形成,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
A.水資源 B.地形 C.交通線 D.海陸位置
8.如果申遺成功,將直接有利于( )
A.擴大“水沙共生”的獨特環境規模 B.將沙漠改良成綠洲,放牧更多牛羊
C.利于遏制沙漠擴大,減少風沙源 D.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
【答案】7.A 8.D
【解析】7.讀圖可知,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旱,綠洲主要分布在祁連山北麓冰雪融水豐富的地區,因此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是水資源。故選A。
8.巴丹吉林刪么如果申遺成功,將有利于:保護“水沙共生”的獨特地理環境;采取措施遏制沙漠擴大,減少風沙源;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D項正確,A、C項錯誤;如果放牧更多的牛羊,會導致沙漠面積擴大,生態環境惡化,B項錯誤。故選D。
【點睛】河西走廊地區,人們利用祁連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甘肅省西部的河西走廊,因位居距海遙遠的內陸,且受到山脈的阻擋,境內沙漠廣布,沙漠內有水源的地方,成為農牧和人口集中的地區。回答:
9.河西走廊的農田多集中在山麓綠洲,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氣候較冷 C.土壤肥沃 D.灌溉雪水充足
10.河西走廊農業和人口大多分布于( )
A.湖泊沿岸 B.盆地中央 C.山中谷地 D.山麓地帶
11.河西走廊綠洲農業土壤沙化,其有效解決方法有( )
(甲)開辟梯田,(乙)防風固沙,(丙)振興農田水利,(丁)控制濫墾、濫牧。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答案】9.D 10.D 11.C
【解析】9.由于河西走廊位于祁連山山麓地帶,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河西走廊綠洲處,農業發達,所以河西走廊的農田多集中在山麓綠洲,主要原因是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灌溉,ABC錯誤,故選D。
10.由于河西走廊位于祁連山山麓地帶,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河西走廊綠洲處,農業發達,人口較多,所以河西走廊農業和人口大多分布于祁連山山麓地帶,故選D。
11.河西走廊日照時間較長,晝夜溫差大,發展農業的氣候條件優越,由于居民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使土壤沙化、鹽堿化嚴重,為解決河西走廊綠洲農業土壤沙化,可以采取控制濫墾、濫、防風固沙的措施,河西走廊深居內陸降水較少,開辟梯田和振興農田水利是行不通的,故選C。
讀“我國某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2.圖示區域中,主要的農耕區集中在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塞上江南 D.關中平原
13.上述農耕區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要道,與周圍地區相比,這里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水源豐富④煤炭和石油資源豐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2.B 13.A
【解析】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于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于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
12.據圖可知,圖示區域位于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間、祁連山以北的狹長地帶的河西走廊,該地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其農業生產必須依靠灌溉,該區域依靠冰雪融水灌溉農田,農業發達,是西北著名的農耕區。故選:B。
13.河西走廊介于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堆積平原,因位于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而得名,與周圍地區相比,其有利條件是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充足水源補給,雖礦產資源豐富,但周圍其它地區煤炭和石油資源也很豐富,與周圍地區相比不是有利條件。故選:A。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河西走廊的位置、農業和自然環境,理解解答即可。
西昌、酒泉、太原是我國內陸的三大衛星發射基地。讀圖,回答以下小題。
14.衛星發射中心與所在省區的組合,正確的是( )
A.①——甘 B.②——蜀
C.③——晉 D.④——豫
15.酒泉是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比西昌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是( )
A.附近有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 B.緯度較低,可節省原料
C.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干燥少雨 D.蘭新線通過,交通便捷
【答案】14.B 15.C
【解析】(1)讀圖可知:①是位于山西省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山西省簡稱晉;②是四川的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四川省的簡稱是川或蜀;③是甘肅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甘肅省的簡稱是甘或隴;④是海南省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海南的簡稱是瓊,故選B。
(2)酒泉是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該地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常年干旱少雨,一年四季多為晴天,云量小,日照時間長,生活環境艱苦,但可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酒泉比西昌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是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干燥少雨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的省區以及酒泉比西昌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等相關知識,需要識記三大衛星發射中心的省區及其具體位置和酒泉比西昌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
讀“我國河西走廊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6.該區域的城市分布主要是( )
A.沿河 B.沿省界 C.沿海 D.沿交通線
17.圖中甲為( )
A.長江 B.黃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18.河西走廊的農業類型主要是( )
A.水田農業 B.旱作農業 C.灌溉農業 D.河谷農業
【答案】16.D 17.B 18.C
【解析】16.據圖可知:圖示地區為我國的河西走廊,該地區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降水少,水資源不足,而祁連山北麓有來自祁連山的冰雪融水,水資源相對較多且土壤較肥沃,適宜人類的生活,因此該地區人口較多交通線也沿此修建,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得這里形成了很多的城市,故本題選D。
17.據圖可知;圖中的甲為黃河,黃河流經該地給這里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因此發展了灌溉農業,故本題選B。
18.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我國水熱條件配合較好的南方地區;旱作農業主要分布在我國降水相對較少的北方地區;灌溉農業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氣候高寒的青藏高原地區,故本題選C。
19.古代 “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所在省區的簡稱是( )
A.寧 B.川 C.隴 D.內蒙古
【答案】C
【解析】河西走廊是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于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之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于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根據分析,“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省會蘭州,故本題選C。
20.河西走廊兩側相鄰的省區( )
A.青海、內蒙古 B.寧夏、陜西 C.青海、西藏 D.新疆、內蒙古
【答案】A
【解析】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與甘肅省相鄰的省區中在河西走廊兩側的是青海和內蒙古自治區,故選A。
21.河西走廊地區的灌溉水源主要指( )
A.黃河水 B.祁連山冰川、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長江水
【答案】B
【解析】河西走廊都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黃河之西,被稱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干燥,少雨,由于河西走廊位于祁連山山麓地帶,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河西走廊綠洲處,農業發達,所以河西走廊地區的灌溉水源主要指祁連山冰川、冰雪融水,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河西走廊地區的灌溉水源相關知識,需要識記河西走廊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干燥,少雨,其灌溉水源來自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灌溉。
二、非選擇題
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河西走廊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我國西北地區的重要“糧倉”。這里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經這里可以通向中亞、西亞等地區。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沉寂了數百年后,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材料二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圖(下圖)
(1)根據上圖簡述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甘肅省降水量分布有何規律?
(3)河西走廊城市分布的主要特點。
(4)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請結合材料說明該地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5)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如何抓住這一機遇促進河西走廊地區生態、經濟良性發展,請為當地政府獻計獻策。
【答案】(1)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黃河以西,在35°—41°N,95°—105°E之間,是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的一個水草豐茂、農業發達、人口稠密的狹長地帶,自古以來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2)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3)多分布在祁連山北麓蘭新鐵路沿線和河流沿岸
(4)該地區地形平坦,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光照強,晝夜溫差大;該地區有祁連山的夏季冰雪融水,灌溉便利。
(5)在祁連山區植樹造林種草,涵養水源,恢復生態;在山麓的灌溉農業區大規模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農業;大力發展旅游業等……
【解析】本題以甘肅省河西走廊的圖文為 材料,設置 了五道小題,涉及了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圍、降水和城市的分布特點、影響農業的發展條件、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考察了學生對河西走廊的掌握情況。
【解析】(1)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西北部,黃河以西,在35N°—41°N,95°E—105°E之間,是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的一個水草豐茂、農業發達、人口稠密的狹長地帶,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聯系我國東部地區與新疆、中亞、西亞和歐洲等地重要經貿通道,其中嘉峪關是重要的軍事要塞;現在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蘭新鐵路線)經過此地。
(2)甘肅省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大致是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東南多,西北少,蘭州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3)河西走廊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蘭新鐵路沿線和河流沿岸。因為甘肅省氣候干旱缺水,而河西走廊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作為水源,農業發達。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4)河西走廊地區地處祁連山的北麓,地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晝夜溫差大;灌溉水源較豐富,因此有利于該地農業的發展。
(5)河西走廊地區應在祁連山區植樹造林種草,涵養水源,恢復生態;在山麓的灌溉農業區大規模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農業;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積極開發當地旅游資源;加強物流基地建設;發展特色農業等以促進河西走廊地區生態、經濟良性發展。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河西走廊的相關知識。
23.讀西北地區和東北三省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植被景觀呈現 --荒漠草原-- 的變化。
(2)甲、乙兩地區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比較兩地發展種植業的自然條件,完成下列。
位于甘肅省境內的“河西走廊”,是我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沉寂了數百年后,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結合甘肅省降水量分布圖,回答(3)、(4)題。
(3)“河西走廊”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征是 。
(4)將下列代表地理事物的數字代碼填入相應空格,完成結構示意圖。
①夏季冰川融水 ②形成季節性河流 ③地處西北內陸
(5)甲地區 資源豐富,該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對本地區發展的好處是 (任寫一條)。
【答案】(1)草原 荒漠 (2)水源不足 氣候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4)③ ① ②
(5)天然氣 增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當地的財政收入等
【解析】整體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相關知識,需要識記西北地區的植被自東向西的變化、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和限制性因素、河西走廊、西氣東輸工程等相關知識。
(1)讀圖可知:A—B—C植被景觀受降水的影響,A—B—C植被景觀呈現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
(2)讀圖可知:甲地區是我國的西北地區,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該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少,故水源不足是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乙地區位于我國的東北地區,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氣候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由于緯度位置較高,熱量不足是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3)河西走廊氣候干旱,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征是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4)河西走廊地處西北內陸地區,遠離海洋,受夏季風影響小,氣候干旱;河西走廊南靠祁連山,祁連山夏季冰雪融水豐富,形成季節性河流,故依次是③ ① ②。
(5)讀圖可知:甲地區位于西北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該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對本地區發展的好處是增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當地的財政收入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泽库县| 孟村| 花莲市| 涪陵区| 九龙坡区| 醴陵市| 胶南市| 扶余县| 云霄县| 榆树市| 汝阳县| 尖扎县| 义乌市| 毕节市| 房山区| 武平县| 瓦房店市| 东安县| 衡阳市| 永修县| 磴口县| 伊通| 株洲县| 土默特右旗| 卢湾区| 大荔县| 葫芦岛市| 乐东| 杭州市| 灵宝市| 静海县| 中山市| 班戈县| 唐山市| 涿州市| 凤山市| 沙洋县| 南丰县| 太仓市|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