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05中國自然地理之自然災害一、選擇題“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蛆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引自沈從文《邊城》)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茶峒所在地區( )A.水運發達,一年中有春、夏兩次汛期 B.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C.山高林密,主要是熱帶雨林 D.小溪沿岸地勢低平,農業發達2.茶峒地區的居民可能會遇到的自然災害有( )A.臺風洪水 B.海嘯龍卷風 C.沙塵暴寒潮 D.泥石流山體滑坡3.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源區的總稱,被譽為“中華水塔”。下列描述能反映三江源地區景觀的是( )A.雪山連綿,沼澤密布 B.小橋流水,綠樹成蔭C.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火險天氣等級是根據每天的主要火險要素,氣溫、濕度、風、降水、可燃物含水率和連續干旱情況等,按特定方法計算得出的。我國森林火險目前普遍使用五級制。讀我國森林火險等級表,完成下面小題。級別 名稱 危險程度 易燃程度 蔓延擴散程度 表征顏色一級 低火險 低 難 難 綠色二級 較低火險 較低 較難 較難 藍色三級 較高火險 較高 較易 較易 黃色四級 高火險 高 易 易 橙色五級 極高火險 極高 極易 極易 紅色4.我國森林火險天氣等級為紅色時,最容易出現的季節是( )A.春夏季節 B.冬春季節 C.夏秋季節 D.秋冬季節5.當火險等級較高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燃放孔明燈放飛心愿 B.吸煙后隨地扔煙蒂C.在戶外燃放煙花表示慶祝 D.嚴禁帶火種進入山區、林區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某公路的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線設計主要是受哪種因素的影響( )A.氣候因素 B.居民點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業分布7.圖示區域多發生的地質災害是( )A.臺風 B.寒潮 C.滑坡 D.梅雨地震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下圖是過去百年間10次大地震相關信息及所在位置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8.下列與地震同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A.寒潮 B.臺風 C.洪澇 D.泥石流9.比較10次大地震,可以發現( )A.震級越大,傷亡越多 B.我國地震頻發,傷亡嚴重C.日本地震死亡人數最多 D.近20年地震次數明顯減少10.10次大地震主要發生在( )A.兩極地區 B.板塊內部 C.南極洲板塊 D.板塊交界11.若發生地震,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用枕頭等物品保護好頭部 B.若不能及時撤離,可躲在小開間墻角C.乘坐電梯,快速撤離至樓下空曠地帶 D.若不幸被困,不要盲目呼救,注意保存體力圖示意我國某區域一年中的農事安排和我國東部雨帶移動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該區域最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太湖平原(長江下游)C.華北平原 D.河套平原13.當地芒種(6月6日前后)期間天氣大概率出現( )A.天氣悶熱、陰雨連綿 B.暑熱難耐、旱情嚴重C.天高氣爽、陽光燦爛 D.臺風肆掠、防澇減災14.影響第一季育秧的不利條件主要是( )A.光照不足 B.日較差小 C.低溫凍害 D.降水較多今年3月15號,我國20多個省份經歷了來自蒙古國的沙塵天氣,這是今年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沙塵。從這次沙塵暴開始到目前不到兩個月時間,我國又經歷了多次沙塵天氣。沙塵暴是荒漠化的標志之一,兩個要素就是要有荒漠和大風,才能形成沙塵暴。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沙塵暴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沙塵暴發生時,空氣混濁,能見度低 B.沙塵暴發生最多的季節是冬季,常因寒潮入侵引發C.沙塵暴發生時往往能帶來雨雪天氣 D.我國南方地區不會發生沙塵暴16.在我國東部成功阻擋沙塵暴南下,不愧為我國的重要地理界線。此山脈是( )A.秦嶺 B.祁連山 C.昆侖山 D.太行山17.此次近10年以來最強沙塵,說明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仍然有限,我國生態脆弱問題依然嚴重,生態環保任重道遠。以下行為踐行了“生態文明”的是( )A.增加牲畜的數量,提高草場利用率 B.毀林開荒,增加耕地面積C.開墾陡坡,減少糧食壓力 D.退耕還林還草,修建防護林體系讀圖華北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甲、乙所示的地形區分別是( )A.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C.云貴高原和東南丘陵 D.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19.圖所示山脈除了劃分我國兩大地形區外,還作為的分界線是( )A.中國人口分布地理界線 B.水田、旱田分界線C.二三階梯分界線 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20.圖中,乙地形區在每年的春季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A.水災 B.旱災 C.臺風 D.冰雹二、非選擇題21.我國是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下圖為“2015年我國部分主要自然災害分布圖”,讀回答下列問題。(1)受冰雪災害最嚴重的兩個省份主要位于我國的____(季風區、非季風區),①省受冰雪災害影響最嚴重的農業部門是____業。(2)②省簡稱是____,該省易發生旱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3)從圖中可以看出,臺風主要主要影響我國的____地區,持續暴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有____。(4)受旱災影響,西南五省區(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的____(填:主要糧食作物)大量減產。除旱災影響外,該地區農業生產不利的條件還有____(任答1點)。請你為應對旱災提供一個合理化建議:____。22.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015年6月1日,從南京駛往重慶的“東方之星”游輪突遇龍卷風,在長江湖北荊江段傾覆。(1)長江東流注入____海,長江因____價值高,被譽為“黃金水道”。(2)救援期間,該地區正處于夏季,降水____(多/少)。為此,國家對長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____水利樞紐進行了三次調度,減少出庫流量,為救援創造了有利條件。(3)渾濁的江水也給救援帶來困難,這表明長江____(水文特征)較大,主要是由于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帶來嚴重的____(生態問題)所致。(4)在氣象災害中,我國每年夏季沿海地區還可能遭受類似于龍卷風的災害是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05中國自然地理之自然災害一、選擇題“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蛆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引自沈從文《邊城》)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茶峒所在地區( )A.水運發達,一年中有春、夏兩次汛期 B.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C.山高林密,主要是熱帶雨林 D.小溪沿岸地勢低平,農業發達2.茶峒地區的居民可能會遇到的自然災害有( )A.臺風洪水 B.海嘯龍卷風 C.沙塵暴寒潮 D.泥石流山體滑坡3.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源區的總稱,被譽為“中華水塔”。下列描述能反映三江源地區景觀的是( )A.雪山連綿,沼澤密布 B.小橋流水,綠樹成蔭C.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答案】1.B 2.D 3.A【解析】1.讀題干可知,茶峒位于湘西邊境,這里的河流一年中有一次汛期(即夏汛), 故A錯誤。茶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故B正確。茶峒山高林密,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C錯誤。題干中提到“溪流如弓背”,說明小溪沿岸地勢崎嶇不平,農業不發達,故D錯誤。故選B。2.讀題干可知,茶峒地區位于我國南方地區,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地形多山地,地勢起伏大,經常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該地區雪山連綿,沼澤密布,選項B是南方地區的景觀,選項C是西北地區的景觀,選項D是橫斷山區的景觀。故選A。【點睛】養育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長江黃河均發源于三江源地區,雪山連綿,冰川高懸,湖泊星羅,沼澤密布,小溪潺潺,細草如氈,蹄類競驕,這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長江、黃河、瀾滄江就像一條條“輸水管道”,源源不斷地向下游地區輸水。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均來源于這一地區該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這里還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濕地。火險天氣等級是根據每天的主要火險要素,氣溫、濕度、風、降水、可燃物含水率和連續干旱情況等,按特定方法計算得出的。我國森林火險目前普遍使用五級制。讀我國森林火險等級表,完成下面小題。級別 名稱 危險程度 易燃程度 蔓延擴散程度 表征顏色一級 低火險 低 難 難 綠色二級 較低火險 較低 較難 較難 藍色三級 較高火險 較高 較易 較易 黃色四級 高火險 高 易 易 橙色五級 極高火險 極高 極易 極易 紅色4.我國森林火險天氣等級為紅色時,最容易出現的季節是( )A.春夏季節 B.冬春季節 C.夏秋季節 D.秋冬季節5.當火險等級較高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燃放孔明燈放飛心愿 B.吸煙后隨地扔煙蒂C.在戶外燃放煙花表示慶祝 D.嚴禁帶火種進入山區、林區【答案】4.B 5.D【解析】4.讀表中的材料可知,我國森林火險天氣等級為紅色時,是極高火險,危險程度最高,最容易出現的季節是冬春季節,因為這時是我國降水最少,氣候最干燥的季節,最容易發生森林火災,B對,ACD錯。故選B。5.根據生活經驗可知,當火險等級較高時,燃放孔明燈放飛心愿、吸煙后隨地扔煙蒂、在戶外燃放煙花表示慶祝都是不可取的,容易發生火災。當火險等級高時,應嚴禁帶火種進入山區、林區,D對,ABC錯。故選D。【點睛】我國林區目前普遍使用五級制,一級—不燃;二級—難燃;三級—可燃;四級—易燃;五級—強燃。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某公路的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線設計主要是受哪種因素的影響( )A.氣候因素 B.居民點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業分布7.圖示區域多發生的地質災害是( )A.臺風 B.寒潮 C.滑坡 D.梅雨【答案】6.C 7.C【解析】6.在公路設計時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在山區由于地勢險峻,為了方便汽車爬坡,會將山路設計為盤旋而上,以降低坡度。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7.在山區,由于開路或是采石采礦等活動可能會導致水土流失、山體不穩,一旦遇上雨水天氣很容易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我國山區面積廣大,不利于發展種植業,地勢崎嶇,交通不便;利于發展林業、牧業、旅游業、采礦業,但是交通不便,容易發生崩塌、泥石流等災害。地震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下圖是過去百年間10次大地震相關信息及所在位置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8.下列與地震同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A.寒潮 B.臺風 C.洪澇 D.泥石流9.比較10次大地震,可以發現( )A.震級越大,傷亡越多 B.我國地震頻發,傷亡嚴重C.日本地震死亡人數最多 D.近20年地震次數明顯減少10.10次大地震主要發生在( )A.兩極地區 B.板塊內部 C.南極洲板塊 D.板塊交界11.若發生地震,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用枕頭等物品保護好頭部 B.若不能及時撤離,可躲在小開間墻角C.乘坐電梯,快速撤離至樓下空曠地帶 D.若不幸被困,不要盲目呼救,注意保存體力【答案】8.D 9.B 10.D 11.C【解析】8.題目中地震、泥石流都屬于地質災害,而寒潮、臺風、洪澇都屬于氣象災害,D對,ABC錯。故選D。9.由材料和圖可知,地震的震級越大,傷亡不一定越多,A錯;我國地震頻發,傷亡嚴重,B對;我國地震死亡人數最多,C錯;近20年地震次數明顯增加,D錯。故選B。10.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所以題目中10次大地震主要發生在板塊交界處,D對,ABC錯。故選D。11.若發生地震,在室內,如果不能及時撤離,可躲在小開間墻角,用枕頭等物品保護好頭部,若不幸被困,不要盲目呼救,注意保存體力,ABD不符合題意,若發生地震,不能乘坐電梯,C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地震是一種地質災害,是由于板塊的運動產生的;地震多發生在地殼比較活躍的板塊交界處;要了解和掌握預防地震發生時的避震措施,能及時的正確的逃生,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損失。圖示意我國某區域一年中的農事安排和我國東部雨帶移動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該區域最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太湖平原(長江下游)C.華北平原 D.河套平原13.當地芒種(6月6日前后)期間天氣大概率出現( )A.天氣悶熱、陰雨連綿 B.暑熱難耐、旱情嚴重C.天高氣爽、陽光燦爛 D.臺風肆掠、防澇減災14.影響第一季育秧的不利條件主要是( )A.光照不足 B.日較差小 C.低溫凍害 D.降水較多【答案】12.B 13.A 14.C【解析】12.由圖可知,圖中該區域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題目中松嫩平原和河套平原都是一年一熟,華北平原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太湖平原為一年兩熟,題目中插秧等田間管理屬于水稻生產,華北平原以種植小麥為主,太湖平原以種植水稻為主,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3.由題意可知,該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6月正值長江中下游的“梅雨”季節,氣溫高,天氣悶熱,陰雨連綿,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4.由圖可知,題目中第一季育秧為2月至3月,此時正值初春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不高,有可能遭受低溫凍害,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光照較為充足,降水較少,氣溫日較差較大,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我國從南到北,種植農作物不一樣,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也不一樣。今年3月15號,我國20多個省份經歷了來自蒙古國的沙塵天氣,這是今年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沙塵。從這次沙塵暴開始到目前不到兩個月時間,我國又經歷了多次沙塵天氣。沙塵暴是荒漠化的標志之一,兩個要素就是要有荒漠和大風,才能形成沙塵暴。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沙塵暴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沙塵暴發生時,空氣混濁,能見度低 B.沙塵暴發生最多的季節是冬季,常因寒潮入侵引發C.沙塵暴發生時往往能帶來雨雪天氣 D.我國南方地區不會發生沙塵暴16.在我國東部成功阻擋沙塵暴南下,不愧為我國的重要地理界線。此山脈是( )A.秦嶺 B.祁連山 C.昆侖山 D.太行山17.此次近10年以來最強沙塵,說明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仍然有限,我國生態脆弱問題依然嚴重,生態環保任重道遠。以下行為踐行了“生態文明”的是( )A.增加牲畜的數量,提高草場利用率 B.毀林開荒,增加耕地面積C.開墾陡坡,減少糧食壓力 D.退耕還林還草,修建防護林體系【答案】15.A 16.A 17.D【解析】15.讀圖和材料,聯系實際可知,沙塵暴發生時,空氣混濁,能見度低,故A正確,沙塵暴發生最多的季節是春季,故B不正確;沙塵暴發生時往往能帶來大風揚沙天氣,故C不正確;我國沙塵暴主要發生在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南方地區很少發生沙塵暴,故D不正確。故根據題意選A。16.讀圖可知,我國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呈東西走向,對來自西北地區的沙塵暴有阻擋作用。昆侖山、祁連山在我國西北地區,太行山不能阻擋沙塵暴南下。故A正確,BCD不正確。17.聯系實際可知,增加牲畜的數量,提高草場利用率會造成土地沙漠化,毀林開荒,增加耕地面積,開墾陡坡,減少糧食壓力,會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所以ABC不符合“生態文明”做法。退耕還林還草,修建防護林體系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沙塵暴也是一種災害性天氣,主要影響我國的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讀圖和材料分析解答即可。讀圖華北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甲、乙所示的地形區分別是( )A.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C.云貴高原和東南丘陵 D.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19.圖所示山脈除了劃分我國兩大地形區外,還作為的分界線是( )A.中國人口分布地理界線 B.水田、旱田分界線C.二三階梯分界線 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20.圖中,乙地形區在每年的春季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A.水災 B.旱災 C.臺風 D.冰雹【答案】18.A 19.C 20.B【解析】18.讀圖,根據我國地形區的分布可知,圖中甲位于太行山脈以西,是黃土高原,乙位于太行山脈以東,是華北平原。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9.中國人口分布地理界線是黑龍江黑河到云南省騰沖一線,故A不正確;我國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故B不正確;我國二三階梯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C符合題意;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一線。故D不符合題意。故根據題意選C。20.讀圖可知,乙是華北平原,位于我國北方地區,春季氣溫升高快,降水少,是小麥返青的季節,農業需水量大,所以春旱嚴重。故根據題意選B。水災主要發生在夏季,臺風主要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冰雹主要發生在夏季。所以ACD不正確。根據題意選B。【點睛】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許多山脈構成地形區的分界線,有的也是階梯分界線。記住我國山脈、地形區的分布及主要分界線解答即可。二、非選擇題21.我國是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下圖為“2015年我國部分主要自然災害分布圖”,讀回答下列問題。(1)受冰雪災害最嚴重的兩個省份主要位于我國的____(季風區、非季風區),①省受冰雪災害影響最嚴重的農業部門是____業。(2)②省簡稱是____,該省易發生旱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3)從圖中可以看出,臺風主要主要影響我國的____地區,持續暴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有____。(4)受旱災影響,西南五省區(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的____(填:主要糧食作物)大量減產。除旱災影響外,該地區農業生產不利的條件還有____(任答1點)。請你為應對旱災提供一個合理化建議:____。【答案】(1) 非季風區 畜牧(2) 甘(或隴) 地處內陸,距海較遠(3) 東南沿海 山體滑波、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4) 水稻 山區面積廣大、耕地不足 建議: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修建水庫、蓄水池、灌溉渠道等)【解析】本題組主要以我國部分主要自然災害分布圖為材料,考查我國各種自然災害的分布和影響等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和區域認知的地理素養。(1)受冰雪災害最嚴重的兩個省份是內蒙古和新疆,主要位于我國的非季風區;①內蒙古自治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受冰雪災害影響最嚴重的農業部門是畜牧業。(2)②是甘肅省簡稱是甘(或隴),該省易發生旱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地處內陸,距海較遠,降水稀少,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補給。(3)從圖中可以看出,臺風主要主要影響我國的廣東、臺灣、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持續暴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有山體滑波、泥石流、崩塌、堰塞湖等。(4)西南五省區(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位于我國的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種植水稻,受旱災影響,水稻大量減產。除旱災影響外,該地區農業生產不利的條件還有西南屬于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嶇,山區面積廣大、耕地不足。為應對旱災,可以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等。22.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015年6月1日,從南京駛往重慶的“東方之星”游輪突遇龍卷風,在長江湖北荊江段傾覆。(1)長江東流注入____海,長江因____價值高,被譽為“黃金水道”。(2)救援期間,該地區正處于夏季,降水____(多/少)。為此,國家對長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____水利樞紐進行了三次調度,減少出庫流量,為救援創造了有利條件。(3)渾濁的江水也給救援帶來困難,這表明長江____(水文特征)較大,主要是由于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帶來嚴重的____(生態問題)所致。(4)在氣象災害中,我國每年夏季沿海地區還可能遭受類似于龍卷風的災害是____。【答案】(1) 東 航運(2) 多 三峽(3) 含沙量 水土流失(4)臺風【解析】本題以長江為材料,考查學生對長江的概況、長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各河段存在的問題以及氣象災害等知識的理解與掌握。(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曲折東流注入東海;長江四季通航,因航運價值高,被譽為“黃金水道”。(2)救援期間(6月份),該地區正處于高溫多雨的季節,使得長江河水上漲,流量增大。依據位置,圖中三峽是長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水利樞紐, 國家對該水利樞紐進行三次調整。(3)長江水渾濁,表明長江含沙量較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帶來嚴重的水土流失所致。(4)在氣象災害中,我國每年夏季沿海地區還可能會遭受類似龍卷風的臺風,屬于熱帶氣旋,會帶來大風、暴雨等天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05:中國自然地理篇之自然災害(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05:中國自然地理篇之自然災害(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