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4中國區域地理之西北地區一、選擇題下圖為新疆綠洲坎兒井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坎兒井的水源主要來自(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大氣降水 D.冰雪融水2.在坎兒井分布地區,最有可能看到的農業景觀是( )A.柑橘園 B.葡萄園 C.甘蔗園 D.橡膠園【答案】1.D 2.B【解析】1.坎兒井位于新疆,新疆地處西北內陸,降水稀少,主要依靠高山冰川融水補給,汛期在夏季。D正確。新疆河流流量小,A錯誤。新疆距海遙遠,B錯誤。新疆降水稀少,C錯誤。故選D。2.在新疆的坎兒井地區,發展綠洲的灌溉農業,主要種植葡萄、長絨棉等,B正確。新疆緯度高,不適合種植柑橘、甘蔗和天然橡膠等熱帶和亞熱帶經濟作物,ACD錯誤。故選B。【點睛】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適用于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許許多多革命紅色紀念地成為網紅旅游打卡地。根據下面四地圖示信息,完成下面小題。3.上圖四地中,位于南方地區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4.關于上圖四地附近相關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干旱少雨,灌溉農業,棉田分布廣泛。B.②地,河湖密布,水鄉澤國,稻花飄香魚滿塘。C.③地,白山黑水,沃野千里,林海雪原。D.④地,巍巍寶塔山下可見黃土大地上碩果滿枝的蘋果園。【答案】3.A 4.D【解析】3.由圖可得,①圖浙江嘉興南湖屬于南方地區,②圖貴州遵義屬于南方地區,③圖甘肅會寧屬于西北地區,④陜北延安屬于北方地區的黃土高原地區。A符合題意。故選A。4.①地是南方浙江嘉興地區,氣候濕熱,主要耕地類型是水田,所以A錯誤。②地是云貴高原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所以B錯誤。③是西北甘肅,氣候干燥,以荒漠、草地為主,發展灌溉農業,所以C錯誤。④陜北延安,位于北方黃土高原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水果是蘋果,所以D正確。故選D。【點睛】南方氣候濕熱,以水田為主,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河湖密布,水鄉澤國,被稱為魚米之鄉。云貴高原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西北地區氣候干燥,發展灌溉農業。黃土高原地區主要種植水果是蘋果。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首先把中國分成東部與西部,再分別分成南、北兩部分,形成如圖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塊區域,并將這四塊區域命名為“金色中國”“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對應關系中,正確的是( )A.“金色中國”—北方地區—④ B.“銀色中國”—青藏地區—②C.“綠色中國”—南方地區—① D.“黃色中國”—西北地區—③6.下列地理區域及其區域特色主要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A.“金色中國”—海陸位置 B.“銀色中國”—緯度位置C.“綠色中國”—地形、地勢 D.“黃色中國”—海拔7.下列描述中,與④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相符的是( )A.河湖眾多,水網縱橫 B.氣候濕潤,降水充沛C.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D.深居內陸,氣候干旱8.下列描述與上圖所示區域的組合,正確的是( )A.“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①B.“青稞美酒鍋莊舞”—②C.“旱地麥浪泛金黃,大地籠罩青紗帳”一③D.“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一④【答案】5.B 6.A 7.C 8.B【解析】5.圖中①是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黃沙漫漫,為“金色中國”;②是青藏地區,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冰川廣布,雪山連綿,為“銀色中國;③是南方地區,位于我國東南,氣候濕潤,植被蔥綠,為“綠色中國”;④為北方地區,黃土廣布,為“黃色中國”。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6.圖中①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黃沙漫漫,為“金色中國”,是受海陸位置影響,A正確;②位于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冰川廣布、雪山連綿,為“銀色中國”,B錯誤;③位于我國東南,因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影響,氣候暖濕,植被蔥綠,為 “綠色中國”,C錯誤;④位于我國北方,有廣闊的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黃土廣布,為“黃色中國”,D錯誤。故選A。7.我國四大地理單元自然環境差異大,從圖中可知,④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河眾多,水網縱橫,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北方地區以平原、高原為主,地形平坦;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8.題中描述與圖片所示區域的組合對應關系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婦蛋,能不憶江南---③(南方地區);“青稞美酒鍋莊舞”---②(青藏地區);“旱地麥浪泛金黃,大地籠罩青紗帳”---④(北方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①(西北地區)。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我國四大單元自然景觀差異大: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部、南部臨東海、南海;西北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青藏地區位于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下圖示意天山牧場季節輪牧,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影響天山牧場季節輪牧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風力 B.光照 C.氣溫 D.土壤10.牧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進行輪牧,對應的牧場順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11.季節輪牧的主要優勢是( )A.減少牲畜病害 B.減輕草場壓力 C.躲避牲畜天敵 D.改良牲畜品神【答案】9.C 10.D 11.B【解析】9.由圖可知,天山牧場由于季節的不同而進行輪牧,天山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不同的季節在不同的海拔進行放牧,主要考慮的是氣溫對植被生長的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氣溫高,植被生長相對茂盛,氣溫低,植被生長相對不好。故選C。10.我國的天山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水熱條件較好,海拔相對較高的甲處植被生長也較好,可以進行放牧,而到了冬季,氣溫低,降水少,海拔較高的地方植被枯黃,不適宜進行放牧,海拔較低的丙處較為適宜放牧,而春季與秋季,水熱條件在夏季與冬季之間,分布適合在丁處與乙處進行放牧,依據題意可知,故選D。11.由圖可知,季節性輪牧有利于減輕草場的壓力,有利于進一步保護草場,可以說對自然的植被有一定的保護作用,B正確。故選B。【點睛】影響天山牧草季節放牧的主要是氣溫的影響,不同的季節在不同的海拔進行放牧,夏季水熱條件好,在高海拔地區放牧,冬季則相反,這樣有利于保護植被。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人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將飛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請結合圖和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2.有關圖中M山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山脈對寒冷氣流阻擋作用不大 B.阻擋了風沙C.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之一 D.該山脈西側年降水量大于400mm13.建設“金沙灘”重要舉措之一是種植枸杞,當地種植枸杞的優勢自然條件有( )A.光照充足 B.寒潮凍死害蟲 C.地形崎嶇 D.技術先進14.當時整體搬遷的困難之一是路途遙遠。根據圖中信息,推測西海固地區至閩寧鎮的直線距離約為( )A.800公里 B.80公里 C.230公里 D.600公里【答案】12.D 13.A 14.C【解析】本題以寧夏西海固為背景資料,涉及賀蘭山的地理意義、農業發展的優勢條件等知識,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能力。12.結合所學知識以及由圖可知,圖中山脈為賀蘭山,由于賀蘭山脈較短,對冬季的寒冷氣流阻擋作用不大,但是有利于阻擋來自于西部地區的風沙,我國的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賀蘭山的西側年降水量小于200mm,ABC對,D錯,故選D。13.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主要有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金沙灘”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枸杞的種植,地形崎嶇不利于種植,技術是社會經濟條件,寒潮能凍死害蟲,但冬季不種植枸杞,BCD錯,A對,故選A。14.由圖可知,西海固地區緯度約36°N,閩寧鎮緯度約38°N,兩地緯度相距約2°,同一條經線,緯度相差1°,距離約為111km,所以西海固地區至閩寧鎮的直線距離約為222km,C答案最為符合,故選C。【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賀蘭山的地理意義以及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優勢條件等知識。下圖為我國某區域2000年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及2000-2012年的變化率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5.該區域所在的省份最可能是( )A.黑龍江省 B.云南省 C.甘肅省 D.河北省16.該區域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可能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石漠化 B.沙漠化 C.黑土退化 D.水土流失【答案】15.C 16.B【解析】土地類型多種多樣,有林地、耕地、水體、建設用地、草地等。15.由圖可知,該地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以草地為主,其次是耕地,水域面積少,林地面積很少,可以推斷出該地氣候較為干旱,降水少,甘肅省是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符合以上特征,黑龍江、云南、河北不符合以上特征。故選C。16.由圖可知,2000-2012年的變化為耕地增多,建設用地增多,水域與未利用地面積減少。根據上題可知是我國的西北地區,西北地區的過度開墾與城市化建設,可能會帶來土地的荒漠化的土地沙漠化表現。故選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西北地區的土地利用問題以及產生的環境問題。家住山東省濟寧市的小明利用暑假到新疆旅游,在新疆境內所走的線路為由①城經②城到③城,參觀了沿途風光,考察了當地的風土民情。熱心的小明回到濟寧后,向他的同學講述了旅游見聞。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7.小明講述的見聞如下,與事實不符的是( )A.沿途到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B.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卻寒氣襲人C.舉目遠眺,經常看到連綿的雪山 D.沿途有的地方可見到坎兒井18.小明對沿途農業的說法,不可信的是( )A.①城附近農民在晾制葡萄干 B.②城郊區農民在給棉花施肥C.連綿的綠洲上,雨水充足,水稻茂盛 D.綠洲零星分布在山麓處【答案】17.A 18.C【解析】結合西北地區的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進行分析解答。17.圖示新疆塔里木地區沙漠廣布,植被稀少,沒有一望無際的草原,故A符合題意;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卻寒氣襲人--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的特點,故B不符合題意;舉目遠眺,能夠看到天山山脈連綿的雪山,故C不符合題意;新疆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在荒漠地區修建了獨特的水利工程“坎兒井”,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進行灌溉,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8.新疆的葡萄干不是曬干的,而用晾房晾制葡萄干,故A不符合題意;新疆是我國長絨棉的最大產區,故B不符合題意;新疆綠洲呈點狀或帶狀分布,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主要有小麥、棉花、瓜果等農作物,故C符合題意;綠洲農業指荒漠地區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進行灌溉的農業.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分布著較多的綠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干旱是西北地區的最顯著特征。讀“我國四種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據新能源分布的特點,圖中符號與所表示的新能源對應正確的是( )A. —地熱能 B.●—核能 C.—風能 D.—太陽能20.圖中 表示的新能源在西藏廣泛分布的原因是( )①氣溫的日較差小②海拔高,光照強③晴天多,日照時間長④氣溫年較差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9.C 20.B【解析】19.根據我國新能源的分布,我國地熱能最豐富的地區是青藏地區,風能最豐富的地區是西北地區,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是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核能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所以 -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所以選C。20.圖中 表示的新能源是太陽能,主要分布在西藏,主要原因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所以太陽能豐富。所以選B。二、非選擇題21.去年暑假小榕完成了一次“絲路之旅”,讀下圖回答問題。(1)小榕從蘭州乘坐火車到新疆,這條鐵路干線名稱是____線。(2)河西走廊綠洲片片,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____和地下水;天山草場牛羊成群,這里農業發展以____業為主。(3)小榕到新疆品嘗了當地的瓜果如____等,這兒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____。(4)小榕了解到西部大開發戰略后使新疆石油化學工業得到迅猛發展,“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____油氣田,東至上海,該工程采用的運輸方式是____。西氣東輸工程對西部地區的有利影響有____等。(答一點)(5)他參觀了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該引水工程在地下取水主要是為了____,當他看著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遺址時,不禁思考為防止綠洲退化成荒漠,人們可以采取的保護措施有____。(答一點)【答案】(1)蘭新(2) 冰雪融水 畜牧(3) 哈密瓜 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積累(4) 輪南 管道運輸 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等(5) 坎兒井 減少蒸發 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植被;不過度放牧;合理灌溉等【解析】本大題以“絲路之旅” 為材料,涉及新疆的交通、農業、氣候、西氣東輸和生態保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區域認知的素養。(1)小榕從蘭州乘坐火車到新疆,這條鐵路干線名稱是蘭新線,從蘭州到烏魯木齊。(2)河西走廊深居內陸,降水稀少,綠洲眾多,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天山草場牛羊成群,這里農業發展以畜牧業為主,夏季在云杉林以上放牧,冬季在云杉林以下放牧。(3)小榕到新疆品嘗了當地的瓜果如哈密瓜、葡萄等,這兒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新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晴天多,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積累。(4)“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其主要任務是將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送往豫皖江浙滬地區,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十個省市區。該工程采用的運輸方式是管道運輸。西氣東輸工程對西部地區的有利影響有: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等等。(5)坎兒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該引水工程在地下取水主要是當地光照強烈,蒸發旺盛,為了水分的蒸發,為防止綠洲退化成荒漠,人們可以采取的保護措施有:合理利用水資源;退耕還林還草,保護植被;不過度放牧,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合理灌溉,采用滴灌和噴灌等節水技術等。22.讀我國四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問題(1)A,地區的氣候夏季____冬季寒冷干燥,屬于____氣候。(2)B地區的氣候特征為高溫多雨,其原因是緯度____,瀕臨廣闊的____。(3)C地區與其他地區相比,在降水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因此,____是制約本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4)D地區與其他地區比較,夏季氣溫最突出特點是____,形成這種氣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___,這也是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5)烏蘇市古爾圖鎮屬于____氣候類型,氣候特征是____。【答案】(1) 高溫多雨 溫帶季風(2) 低 海洋(3) 年降水最少 水資源(4) 氣溫最低 海拔高(5)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解析】本題以我國四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為切入點,涉及我國的氣候分布、氣候特征、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知識,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讀圖分析能力,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1)圖中曲線代表氣溫,柱子代表降水,橫坐標是月份。讀圖可知A地的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2)讀圖B可知,B地區的氣候特征為高溫多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其原因是緯度低,瀕臨廣闊的海洋。(3)讀圖C可知,C所代表的氣候特征是冬冷夏熱,,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C地區與其他地區相比,其在降水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年降水最。C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所以水資源是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4)讀D圖的氣溫可知,該地氣溫全年較低,D地區與其他地區比較,夏季氣溫最突出特點是氣溫最低,這也是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D地區屬于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藏地區,形成這種氣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海拔高。(5)烏蘇市古爾圖鎮位于我國的新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氣候干旱,其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少雨,冬季寒冷少雨,全年降水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4中國區域地理之西北地區一、選擇題下圖為新疆綠洲坎兒井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坎兒井的水源主要來自(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大氣降水 D.冰雪融水2.在坎兒井分布地區,最有可能看到的農業景觀是( )A.柑橘園 B.葡萄園 C.甘蔗園 D.橡膠園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許許多多革命紅色紀念地成為網紅旅游打卡地。根據下面四地圖示信息,完成下面小題。3.上圖四地中,位于南方地區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4.關于上圖四地附近相關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干旱少雨,灌溉農業,棉田分布廣泛。B.②地,河湖密布,水鄉澤國,稻花飄香魚滿塘。C.③地,白山黑水,沃野千里,林海雪原。D.④地,巍巍寶塔山下可見黃土大地上碩果滿枝的蘋果園。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首先把中國分成東部與西部,再分別分成南、北兩部分,形成如圖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塊區域,并將這四塊區域命名為“金色中國”“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對應關系中,正確的是( )A.“金色中國”—北方地區—④ B.“銀色中國”—青藏地區—②C.“綠色中國”—南方地區—① D.“黃色中國”—西北地區—③6.下列地理區域及其區域特色主要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A.“金色中國”—海陸位置 B.“銀色中國”—緯度位置C.“綠色中國”—地形、地勢 D.“黃色中國”—海拔7.下列描述中,與④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相符的是( )A.河湖眾多,水網縱橫 B.氣候濕潤,降水充沛C.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D.深居內陸,氣候干旱8.下列描述與上圖所示區域的組合,正確的是( )A.“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①B.“青稞美酒鍋莊舞”—②C.“旱地麥浪泛金黃,大地籠罩青紗帳”一③D.“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一④下圖示意天山牧場季節輪牧,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影響天山牧場季節輪牧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風力 B.光照 C.氣溫 D.土壤10.牧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進行輪牧,對應的牧場順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11.季節輪牧的主要優勢是( )A.減少牲畜病害 B.減輕草場壓力 C.躲避牲畜天敵 D.改良牲畜品神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人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將飛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請結合圖和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2.有關圖中M山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山脈對寒冷氣流阻擋作用不大 B.阻擋了風沙C.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之一 D.該山脈西側年降水量大于400mm13.建設“金沙灘”重要舉措之一是種植枸杞,當地種植枸杞的優勢自然條件有( )A.光照充足 B.寒潮凍死害蟲 C.地形崎嶇 D.技術先進14.當時整體搬遷的困難之一是路途遙遠。根據圖中信息,推測西海固地區至閩寧鎮的直線距離約為( )A.800公里 B.80公里 C.230公里 D.600公里下圖為我國某區域2000年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及2000-2012年的變化率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5.該區域所在的省份最可能是( )A.黑龍江省 B.云南省 C.甘肅省 D.河北省16.該區域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可能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石漠化 B.沙漠化 C.黑土退化 D.水土流失家住山東省濟寧市的小明利用暑假到新疆旅游,在新疆境內所走的線路為由①城經②城到③城,參觀了沿途風光,考察了當地的風土民情。熱心的小明回到濟寧后,向他的同學講述了旅游見聞。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7.小明講述的見聞如下,與事實不符的是( )A.沿途到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B.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卻寒氣襲人C.舉目遠眺,經常看到連綿的雪山 D.沿途有的地方可見到坎兒井18.小明對沿途農業的說法,不可信的是( )A.①城附近農民在晾制葡萄干 B.②城郊區農民在給棉花施肥C.連綿的綠洲上,雨水充足,水稻茂盛 D.綠洲零星分布在山麓處讀“我國四種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據新能源分布的特點,圖中符號與所表示的新能源對應正確的是( )A. —地熱能 B.●—核能 C.—風能 D.—太陽能20.圖中 表示的新能源在西藏廣泛分布的原因是( )①氣溫的日較差小②海拔高,光照強③晴天多,日照時間長④氣溫年較差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21.去年暑假小榕完成了一次“絲路之旅”,讀下圖回答問題。(1)小榕從蘭州乘坐火車到新疆,這條鐵路干線名稱是____線。(2)河西走廊綠洲片片,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____和地下水;天山草場牛羊成群,這里農業發展以____業為主。(3)小榕到新疆品嘗了當地的瓜果如____等,這兒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____。(4)小榕了解到西部大開發戰略后使新疆石油化學工業得到迅猛發展,“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____油氣田,東至上海,該工程采用的運輸方式是____。西氣東輸工程對西部地區的有利影響有____等。(答一點)(5)他參觀了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該引水工程在地下取水主要是為了____,當他看著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遺址時,不禁思考為防止綠洲退化成荒漠,人們可以采取的保護措施有____。(答一點)22.讀我國四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問題(1)A,地區的氣候夏季____冬季寒冷干燥,屬于____氣候。(2)B地區的氣候特征為高溫多雨,其原因是緯度____,瀕臨廣闊的____。(3)C地區與其他地區相比,在降水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因此,____是制約本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4)D地區與其他地區比較,夏季氣溫最突出特點是____,形成這種氣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___,這也是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5)烏蘇市古爾圖鎮屬于____氣候類型,氣候特征是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4:中國區域地理篇之西北地區(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4:中國區域地理篇之西北地區(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