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5中國區域地理之紅松之鄉一、選擇題1.東北三省包括( )A.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 B.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C.黑龍江省、遼寧省、東北省 D.長春省、吉林省、遼寧省2.“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形容的地區是( )A.東北三省 B.華北平原 C.東南丘陵 D.西北地區3.我國東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其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A.一年兩熟 甘蔗 B.兩年三熟 甜菜 C.一年三熟 大豆 D.一年一熟 甜菜4.下列人類活動,不合理利用的是 ( )A.在黃土高原植樹造林 B.在草原上開墾耕地C.北大荒退耕還濕地 D.營造“三北”防護林5.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因素是( )A.雨熱同期 B.春旱嚴重 C.熱量不足 D.土地貧瘠6.下列地形區被稱為"黑土地"的是( )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黃土高原 D.東北平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再回到北大荒”兩個迥然不同的發展階段。請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7.三江平原由北大荒開發為北大倉,又回到北大荒的原因是( )A.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第二個階段是因為水源不足B.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木材不足,第二個階段是因為熱量不足C.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第二個階段是為了保護環境D.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礦產不足,第二個階段是因為資源日趨枯竭8.關于東北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B.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該地山河大勢C.圖中①地區因為降水豐富,所以為濕潤區D.圖中②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9.東北地區土壤肥沃,糧食商品率高、品質優良是我國著名的糧倉,其熟制為( )A.一年一熟 B.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C.一年兩到三熟 D.一年三熟讀美國本土和東北三省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0.對比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中國東北工業區,兩地發展工業共同的優勢條件有( )①氣候暖濕,地形平坦②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③交通便利,沿海有良港④水源充足、歷史悠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兩區域農業發展良好,共同的優勢條件有( )①耕地面積廣大,大型機械化工具的使用②專業化生產③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較高④氣候雨熱同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兩國東北部工業區都存在礦產資源日趨枯竭、污染嚴重等問題,對兩處后續工業發展方向描述錯誤的是( )A.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B.研發新的開采技術應對資源日趨枯竭現狀C.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 D.發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工業如圖是東北三省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和降雪最終日期之間的天數)和積雪厚度分布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關于東北三省雪期和積雪厚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多年平均雪期山南向北逐漸變短 B.最大積雪厚度山南向北逐漸減小C.最大積雪厚度出現在漠河 D.緯度位置、地形、距海遠近對雪期和積雪厚度都有影響14.B平原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地廣人稀③機械化程度高④農作物生長周期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下列現象多出現在東北地區的是( )A.傳統民居墻體厚,北窗較大,以平原為主B.冬季人們喜歡在戶外溜冰、滑雪C.當地的風味食品多以米制品為主,如湯圓、過橋米線等D.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種著冬小麥、青稞等作物讀東北地區氣溫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6.圖中①、②兩地氣溫相差20℃以上,主要原因是( )A.緯度差異 B.地形差異 C.海陸差異 D.人類活動17.對圖中②地與圖示其它地區相比,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低平 B.水稻的主產區C.冬季積雪最厚的地區 D.河流封凍時間最長的地區18.圖中③處濕地廣布,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最適宜的發展方向是( )A.開墾濕地,擴大糧食種植 B.平整土地,開發房地產C.加強保護,適度發展生態旅游 D.保留濕地,大力發展內河航運二、非選擇題19.讀東北地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①河流是我國與________(國家)的界河,與我國南方河流相比,其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2)②市多年來利用天然紅松林資源發展木材加工業,經濟蒸蒸日上的同時,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其解決措施是________。(3)③地區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目前,該工業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20.“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基地,下圖為東北地區簡圖及沿 AB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大興安嶺東西兩側降水差異顯著,B地比A地年降水量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2)伊春地處_______(山脈),森林資源豐富,有“祖國林都”、“紅松故鄉”之稱。(3)阜新以重工業為主,位于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中的_______工業基地。豐富的煤炭資源,使阜新經歷“興起——輝煌”的發展歷程,目前阜新經濟的衰退,是因為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5中國區域地理之紅松之鄉一、選擇題1.東北三省包括( )A.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 B.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C.黑龍江省、遼寧省、東北省 D.長春省、吉林省、遼寧省【答案】B【解析】東北三省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B正確;內蒙古自治區屬于西北地區,A錯誤;我國沒有東北省和長春省,長春是吉林省的省會,A、C、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屬基礎題,容易,學習時注意加強記憶即可。2.“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形容的地區是( )A.東北三省 B.華北平原 C.東南丘陵 D.西北地區【答案】A【解析】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山環”是指東北三省的西、北、東三面為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所環繞,南端瀕臨遼東灣;“水繞”是指其周圍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等河流;“沃野千里”是指其中部的東北平原,其南北長約1000千米,東西寬300~400千米,面積約35萬平方千米,是中國最大的平原,并且平原多黑土和黑鈣土,十分肥沃,A項正確。故選A。【點睛】東北地區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3.我國東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其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A.一年兩熟 甘蔗 B.兩年三熟 甜菜 C.一年三熟 大豆 D.一年一熟 甜菜【答案】D【解析】北方地區農業以旱作為主。因氣候關系,長城以北的東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農作物有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甜菜屬于糖料作物)等。故D符合題意。選D。4.下列人類活動,不合理利用的是 ( )A.在黃土高原植樹造林 B.在草原上開墾耕地C.北大荒退耕還濕地 D.營造“三北”防護林【答案】B【解析】黃土高原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主要防治措施是保持水土,在黃土高原植樹造林,不符合題意,A錯誤。干旱的氣候很容易使開墾的草原荒漠化,在草原上開墾耕地,生態環境遭破壞,符合題意,B正確。圍湖造田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北大荒退耕還濕地,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不符合題意,C錯誤。三北工程東西橫跨近9000里,擔負著保護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南護北京、天津等要地的重要任務,三北工程在防沙治沙、保護農田、保持水土、發展生態經濟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不符合題意,D錯誤。故選:B。5.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因素是( )A.雨熱同期 B.春旱嚴重 C.熱量不足 D.土地貧瘠【答案】C【解析】結合教材知識可知,東北地區主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暫。自南向北跨暖溫帶、中溫帶與寒溫帶,冬季南北溫度差異明顯。由于熱量不足,對農業生產不利,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冬季降雪較多,地表積雪時間長,是中國降雪最多的地區。故選C。【點睛】考查東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要理解記憶。6.下列地形區被稱為"黑土地"的是( )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黃土高原 D.東北平原【答案】D【解析】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黑土面積廣大,土壤肥沃,農業發展較好,是我國的商品糧基地之一,被稱為“黑土地”,D項正確;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主要是黃土地,四川盆地主要是紫土地。故選D。【點睛】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平原地勢坦蕩,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再回到北大荒”兩個迥然不同的發展階段。請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7.三江平原由北大荒開發為北大倉,又回到北大荒的原因是( )A.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第二個階段是因為水源不足B.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木材不足,第二個階段是因為熱量不足C.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第二個階段是為了保護環境D.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礦產不足,第二個階段是因為資源日趨枯竭8.關于東北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B.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該地山河大勢C.圖中①地區因為降水豐富,所以為濕潤區D.圖中②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9.東北地區土壤肥沃,糧食商品率高、品質優良是我國著名的糧倉,其熟制為( )A.一年一熟 B.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C.一年兩到三熟 D.一年三熟【答案】7.C 8.B 9.A【解析】7.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量增大,人們加大了對三江平原的開發,使往日的“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成為我國的重要糧食基地,因此第一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糧食不足。三江平原是我國主要的濕地保護區之一,分布在大片沼澤,由"北大荒到北大倉”,人們的過度開墾使得濕地面積大量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氣候變差、 水源變少等等生態環境問題凸顯,沼澤是濕地種類之一, 為了保護濕地,采取了停止濕地開荒和退耕地還濕地的措施,使得”北大倉又回到北大荒" ,因此第二個階段是為了保護環境。故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選擇C。8.東北地區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地表結構大致呈半環狀的三帶,外圍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內部則是廣闊的平原,所以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故A錯誤,B正確。①地區為濕潤區,不是因為降水豐富,主要是因為氣候寒冷,蒸發弱說導致,故C錯誤。②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故D錯誤,故答案選擇B。9.我國的東北地區屬于溫芾季風氣候,在中溫帶,由于緯度高,氣溫低,熱量條件差,所以生長期長,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的熟制為一年一熟。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三江平原位于東北平原的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沼澤分布區,由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沖積而成,由于此地土壤肥沃,三江平原一度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為了保護生態系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三江平原也開始注重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由"北大倉回到北大荒’。讀美國本土和東北三省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0.對比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中國東北工業區,兩地發展工業共同的優勢條件有( )①氣候暖濕,地形平坦②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③交通便利,沿海有良港④水源充足、歷史悠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兩區域農業發展良好,共同的優勢條件有( )①耕地面積廣大,大型機械化工具的使用②專業化生產③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較高④氣候雨熱同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兩國東北部工業區都存在礦產資源日趨枯竭、污染嚴重等問題,對兩處后續工業發展方向描述錯誤的是( )A.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B.研發新的開采技術應對資源日趨枯竭現狀C.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 D.發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工業【答案】10.B 11.C 12.A【解析】10.對比美國工業區分布示意圖和中國東北三省示意圖可以看出,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中國東北工業區氣候都比較冷濕,屬于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①錯誤,根據圖例可知,兩地都有豐富的煤、鐵等礦產資源,屬于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②正確;美國東北部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中國東北有松花江、嫩江、遼河等河,兩國都靠近海洋,水運便利,沿海有優良港灣,屬于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③正確;水源充足、歷史悠久與發展工業關系不大,④錯誤。綜上所述,②③正確,B項正確,故選B。11.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東北地區都有大面積的耕地,可以使用大型機械化工具進行耕作,有利于農業生產,①正確;美國農業生產專業化,但是東北地區沒有進行專業化生產,②錯誤;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不屬于農業發展的優勢條件,③錯誤;兩區域都是雨熱同期,能滿足作物的正常生長,④正確。故選C。12.面對兩區域存在的問題,在往后的發展中可以:不斷調整制造業結構,大力開拓出口市場,大力發展服務性行業等;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工業;發展科技,更新設備,研發新的開采技術應對資源日趨枯竭現狀,B、C、D項正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該地區工業的發展方向無關,A項錯誤。故選A。【點睛】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可以采取優化經濟結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調整工業結構,項節能型工業轉型;加快技術改造,培養科技人才等措施。如圖是東北三省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和降雪最終日期之間的天數)和積雪厚度分布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關于東北三省雪期和積雪厚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多年平均雪期山南向北逐漸變短 B.最大積雪厚度山南向北逐漸減小C.最大積雪厚度出現在漠河 D.緯度位置、地形、距海遠近對雪期和積雪厚度都有影響14.B平原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地廣人稀③機械化程度高④農作物生長周期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3.D 14.B【解析】13.由圖可得,東北三省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逐漸變長,所以A錯誤。最大積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漸增大,所以B錯誤。最大積雪厚度出現在延吉,所以C錯誤。雪期和積雪厚度受到緯度位置、地形、距海遠近等因素的影響,所以D正確。故選D。14.B平原是三江平原。這里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是地廣人稀,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等。地形平坦、農作物生長周期長屬于自然屬于自然條件。因此②③正確,①④錯誤。故選B。【點睛】雪期和積雪厚度受到緯度位置、地形、距海遠近等因素的影響。三江平原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是地廣人稀,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等。15.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下列現象多出現在東北地區的是( )A.傳統民居墻體厚,北窗較大,以平原為主B.冬季人們喜歡在戶外溜冰、滑雪C.當地的風味食品多以米制品為主,如湯圓、過橋米線等D.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種著冬小麥、青稞等作物【答案】B【解析】東北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受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影響大,北窗較小, A錯誤;東北地區冬季積雪量大,人們喜歡在戶外溜冰、滑雪,B正確;我國南方的風味食品多以米制品為主,如湯圓,過橋米線等,C錯誤;東北地區緯度較高,種春小麥,青稞為青藏高原的作物,D錯誤。故選B。讀東北地區氣溫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6.圖中①、②兩地氣溫相差20℃以上,主要原因是( )A.緯度差異 B.地形差異 C.海陸差異 D.人類活動17.對圖中②地與圖示其它地區相比,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低平 B.水稻的主產區C.冬季積雪最厚的地區 D.河流封凍時間最長的地區18.圖中③處濕地廣布,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最適宜的發展方向是( )A.開墾濕地,擴大糧食種植 B.平整土地,開發房地產C.加強保護,適度發展生態旅游 D.保留濕地,大力發展內河航運【答案】16.A 17.D 18.C【解析】16.①處緯度低,②處緯度高,因為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因此導致①處氣溫高,②處氣溫低,①、②兩地氣溫相差20℃以上,A正確。地形差異、海陸差異、人類活動都不是影響兩地溫差的主要因素,BCD錯誤。故選A。17.東北地區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②地不是平原,所以地勢不是低平的,A錯誤。②地緯度高,氣溫低,不適宜水稻生長,東北地區水稻的主產區在遼寧和吉林,B錯誤。根據材料,無法判斷②地冬季積雪厚度,C錯誤。②地緯度最高,氣溫最低,河流封凍時間最長,D正確。故選D。18.開墾濕地,擴大糧食種植,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A錯誤。當地人口少,不適宜平整土地,開發房地產,B錯誤。加強保護,適度發展生態旅游可以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可持續發展,C正確。當地人口少,運輸需求量小,不適宜大力發展內河航運,D錯誤。故選C。【點睛】濕地可以凈化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保持地區生態平衡,因此要保護濕地。二、非選擇題19.讀東北地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①河流是我國與________(國家)的界河,與我國南方河流相比,其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2)②市多年來利用天然紅松林資源發展木材加工業,經濟蒸蒸日上的同時,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其解決措施是________。(3)③地區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目前,該工業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答案】俄羅斯 結冰期長(有結冰期);有春汛和夏汛 調整產業結構;采育結合;植樹造林 煤、鐵、石油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 工業基礎雄厚;國家政策支持 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解析】本大題以東北地區為材料,涉及河流、水文特征、如何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工業的優勢和面臨的問題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東北地區位置、自然環境、工業的掌握情況。(1)讀圖可知①位于我國最北端河流是黑龍江河,是中國和俄羅斯的分界河。水文特征指流量、水位、汛期。黑龍江位于我國的北方,北方地區的河流有結冰期而且緯度越高結冰期越長。黑龍江水量季節變化比較明顯,一年有兩次汛期,分別是春汛和夏汛。春季黑龍江流域氣溫回升,去年冬季的積雪融化補給河流,河流大約在三四月份形成春汛。這一段時間河流水位有上漲,但是水位上漲幅度不是很大。四月份以后積雪融化完,河流水位回落,春汛結束。到了七八月份,夏季風到來,黑龍江流域降水豐富,河流水位明顯上漲,形成夏汛,這一段時間黑龍江水量最大水位最高(汛期指河流水位上漲的時候)。(2)②是位于小興安嶺鶴崗市,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下滲、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發展木材加工業砍伐森林嚴重,可以調整產業結構,種樹種草,應注意貫徹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緊密結合的原則。(3)③是遼中南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讀圖可知發展的有利條件:靠近海、公路、鐵路,交通便利;有豐富的煤、鐵、石油;以及東北三省工業發展早,基礎雄厚;國家相關政府的支持。煤、鐵、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長時間的開采使得資源日趨枯竭,同時發展重工業加劇了環境污染;設備長時間的使用日趨老化得不到更新;長期以往做這種產業比較單一。20.“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基地,下圖為東北地區簡圖及沿 AB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大興安嶺東西兩側降水差異顯著,B地比A地年降水量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2)伊春地處_______(山脈),森林資源豐富,有“祖國林都”、“紅松故鄉”之稱。(3)阜新以重工業為主,位于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中的_______工業基地。豐富的煤炭資源,使阜新經歷“興起——輝煌”的發展歷程,目前阜新經濟的衰退,是因為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答案】多 夏季風迎風坡 小興安嶺 遼中南【解析】東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東部為長白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西倚大興安嶺,在山地之間分布著東北平原,形成“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地貌特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1)大興安嶺東西兩側降水差異顯著,B地比A地年降水量多,原因在于B地位于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A地位于山地的背風坡、降水少。(2)由圖示信息可知,伊春地處小興安嶺,森林資源豐富,有“祖國林都”、“紅松故鄉”之稱。(3)阜新有100多 年煤炭開采歷史,是我國最早的能源基地之一。位于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中的遼中南工業基地。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資源逐漸枯竭、技術落后、產業結構單一、污染嚴重等問題出現,經濟發展滯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6:中國區域地理篇之紅松之鄉(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6:中國區域地理篇之紅松之鄉(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