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9:中國近現代史篇之新文化運動(原卷+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9:中國近現代史篇之新文化運動(原卷+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7
中國近現代史篇之新文化運動
一、選擇題
1.下面歷史事件中,北京、上海這兩個城市先后成為事件中心的是( )
①戊戌變法 ②新文化運動 ③五四運動 ④一二 九運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①戊戌變法主要在北京;②新文化運動先以上海為中心,后轉移到北京;③五四運動先以北京為中心,后轉移到上海;④1935年北平學生掀起一二·九運動。C項②③北京、上海這兩個城市先后成為事件中心,C項正確;排除A、B和D項。故選C項。
2.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 )
A.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 B.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對象不同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這是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B項正確;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是區別的根本標志,排除A項;革命前途和革命對象是相同的,排除CD項。故選B項。
3.“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運動中出現的標語,有因果聯系的是(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
【答案】A
【解析】巴黎和會上決定將中國山東割給日本,激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憤怒,國內爆發了愛國的五四運動,打出了“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口號,要求政府拒絕簽字,A項正確;BCD項會議是在題干口號出現之后召開,排除BCD項。故選A項。
4.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對此你認為最正確的理解是( )
A.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B.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
C.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 D.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答案】D
【解析】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顯示出強大的力量。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D項正確;思想解放運動不符合材料中“劃時代”的內涵,排除A項;“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強調的是領導作用,不符合“劃時代”的含義,排除B項;“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屬于五四運動的性質,排除C項。故選D項。
5.“自有民國,八年以來,未見真民意、真民權,有之,自學生此舉始耳。”康有為稱贊的“學生此舉”指的是( )
A.公車上書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北伐戰爭
【答案】C
【解析】1919 年 5 月,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起了國內的五四運動。材料中民國八年是指1919年,據此可知,“學生此舉”是指五四運動,C項正確;公車上書是1895年,民國尚未建立,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是1915年,屬于民國四年,排除B項;北伐戰爭是1926年,是民國十五年,排除D項。故選C項。
6.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從林則徐‘開眼看世界’開始,進而‘中體西用’與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這兩“步”應指( )
A.洋務運動與辛亥革命 B.洋務運動與新文化運動
C.維新變法與辛亥革命 D.維新變法與新文化運動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中體西用”與“進而自由、平等、博愛”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器物,使清朝富強起來,維護清朝的統治,故而其主張是“中體西用”。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提倡新道德,提倡民主,反對專制,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在社會上掀起了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故B正確;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制度,都與題意不符,故排除ACD。故選擇B。
7.《全球通史》中寫道:“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的“丟失的省份”指的是( )
A.遼寧 B.黑龍江 C.山東 D.浙江
【答案】C
【解析】1919年,巴黎和會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引發了五四運動。由材料“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可知反映的是五四運動,“丟失的省份”指的是山東省,故排除ABD,C符合題意。故選C。
8.周恩來總理曾說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五四運動是愛國運動 B.五四運動到開國大典
C.五四運動是民主革命 D.五四運動向現代轉折
【答案】B
【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學生的五四愛國運動,最后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并開始領導革命,所以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開國大典的地點是北京天安門,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結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確,ACD排除。故選B。
9.近代某思想家說:“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醒。”下列文章、雜志能反映類似思想觀點的是( )
①《革命軍》②《民報》③《新青年》④《狂人日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據材料中的“革命成功將近十年”可知是辛亥革命后。“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可以判斷出這是對人們的思想不夠解放表示不滿,故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新文化運動推動了人們的思想的進一步的解放。綜上判斷可知,該思想家是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家。③《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④《狂人日記》是新文化運動中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批判封建倫理道德。C正確;《革命軍》和《民報》反映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思想,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與題不符。①②錯誤。ABD錯誤。綜上故選C。
10.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個時間概念將中國革命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請你選擇出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的組合
①全面內戰爆發②五四運動的爆發③中國共產黨成立④鴉片戰爭的爆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三年以來”指1946-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6月,國民黨20多萬人,向中原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解放戰爭開始。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長江北岸嚴陣以待的百萬雄師,從西起江西湖口,東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①符合題意;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三十年以來”指1919-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②符合題意;“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④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成立在題干中沒有涉及,③排除。所以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擇D。
11.五四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人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①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 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 ④開創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據題干“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和所學知識可知,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創造了條件,故①②③符合題意。開創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辛亥革命,故④錯誤。A正確,BCD排除。故答案為A。
12.“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反映的史實是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護國運動 D.護法運動
【答案】B
【解析】1919年五四運動中提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誓死爭回青島” 等口號。故B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排除A;護國運動是反對袁世凱稱帝,排除C;護法運動是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排除D。故選B。
13.有學者研究,現代意義上的“資本家”一詞直至20世紀初仍極少使用,但該詞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現使用高峰,與對應的“勞動者”一詞使用頻率基本一致。這種現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觀念流行 B.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C.官僚資本不斷膨脹 D.社會主要矛盾改變
【答案】B
【解析】據“有學者研究,現代意義上的‘資本家’一詞直至20世紀初仍極少使用,但該詞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現使用高峰,與對應的‘勞動者’一詞使用頻率基本一致。”及所學知識可知,這種現象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的勝利發展,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不少知識分子開始走向工人群眾。他們幫助工人組織工會,開辦勞動補習學校和工人識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B符合題意;AC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故選擇B。
14.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了( )
A.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B.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C.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D.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答案】D
【解析】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階級主要是資產階級,而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該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主要反映了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D正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革命任務都是反帝反封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都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社會性質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BC項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15.學習歷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來“重建”歷史場景。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的情形有( )
①游行學生焚燒曹汝霖住宅 ②報紙上刊登北伐戰爭的消息
③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工 ④上海出現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①正確,1919年五四運動,游行學生焚燒曹汝霖住宅;北伐戰爭發生在1926—1927年,②錯誤;1919年五四運動,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運動,③正確;上海出現了共產黨早期組織——1920年8月,④錯誤。結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確,ABC排除。故選D。
16.歷史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下列歷史事件其相互聯系,最恰當的是( )
①新文化運動 ②五四運動 ③中共誕生
A. B.
C. D.
【答案】D
【解析】新文化運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階級基礎。最恰當,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
17.五四運動形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下列關于五四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運動中心從北京轉移到上海 ②提出“還我青島”等口號
③斗爭主力逐漸由工人轉為學生 ④促使中國代表團拒簽《凡爾賽條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集會、抗議等活動,五四運動爆發。五四運動的中心首先是在北京,主力是學生,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聲援學生運動,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主力由學生轉變為工人。因此③斗爭主力逐漸由工人轉為學生表述錯誤;B項①②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18.斯塔夫里阿諾斯說:“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作者所說的這場運動( )
①發生距今已有 101 周年 ②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③開啟中國革命的新歷程 ④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可知這是指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次運動發生距今已有 101 周年,無產階級在這次運動中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開啟中國革命的新歷程。①③說法正確,A正確;②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錯誤,CD排除;④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說法錯誤,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中國共產黨1921年成立,錯誤,B排除。故答案為A。
19.關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在思想方面的作用認識正確的有( )
①辛亥革命使中國人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②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了極大的解放
③五四運動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④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促進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人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故①認識錯誤;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啟發人們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故②認識正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故③認識錯誤;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促進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故④認識正確。結合上述分析可知C正確,ABD排除。故選C。
20.1918年11月,李大釗在《庶民的勝利》中指出:“勞工主義的勝利也是庶民的勝利”。1920年4月,陳獨秀發表演說強調,勞動者的覺悟第一步“要求待遇”,第二步“要求管理權”。據此可知
A.新文化運動開始向傳統思想和道德宣戰 B.國際工人運動在世界范圍蓬勃開展起來
C.此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已經被普遍接受 D.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
【答案】D
【解析】根據“……勞工主義的勝利也是庶民的勝利……勞動者的覺悟要求管理權”等可知,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在中國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無產階級斗爭思想。D正確;新文化運動向傳統思想和道德宣戰主要表現在提倡新道德,與題不符。A錯誤;李大釗、陳獨秀等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與國際工人運動蓬勃開展無關。B錯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后。C錯誤。綜上故選D。
二、非選擇題
21.中國人民是無畏無懼、堅忍不拔的,中國的發展得益于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奮斗。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思想覺醒]
材料一: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是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nore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1)材料一中的“本志”指的是什么雜志?材料中的“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什么?
[民主號角]
材料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救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它把救亡與啟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五四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去追求進步和光明。
(2)依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
[先鋒誕生]
材料三:“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青年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上的一條游艇中繼續討論。”
(3)材料三中的會議指的是哪次會議?這次會議上確定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答案】(1)《新青年》;民主、科學。
(2)性質: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和和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意義: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中共一大;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賽先生”指的是科學。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
(2)根據材料“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救運動”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和和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革命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3)根據材料“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青年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上的一條游艇中繼續討論”可知,這是中共一大的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表1:1913年 江蘇第一師范
——據《考師范之笑話》上海《時報》
表2:1923年 北京大學
——據朱務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紀念日之“民意測量”》
材料二 陳獨秀指出,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阻礙了中國人民覺醒和社會進步。李大釗發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對于不和時宜的舊道德,“雖冒毀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材料三 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是互為因果的。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們擺脫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對國家危亡境遇的警覺更使青年們認真考慮……以什么思想來救中國。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1)觀察材料一表一、表二,國人所崇拜的對象發生了什么變化?分析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2)據材料二,概括陳獨秀、李大釗對儒家思想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基于上述認識他們提出了什么觀點?
(3)據材料三,概括胡繩的觀點,綜合上述探究談談思想解放的作用。
【答案】(1)從崇拜孔子、孟子封建儒家思想代表占據主導到崇拜孫中山、陳獨秀、蔡元培等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占據主導。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抨擊了傳統儒家思想,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
(2)認識:他們認為儒家思想維護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阻礙了中國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觀點:他們提出了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或者宣傳民主和科學。
(3)觀點:新文化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傳播了民主科學思想,后期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提供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作用: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大解放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由此可見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解析】(1)根據材料一表一、表二票數的變化可知,國人所崇拜的對象發生的變化是從崇拜孔子、孟子封建儒家思想代表占據主導到崇拜孫中山、陳獨秀、蔡元培等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占據主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變化的原因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抨擊了傳統儒家思想,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
(2)根據材料二“ 陳獨秀指出,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阻礙了中國人民覺醒和社會進步。李大釗發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可知,他們對儒家思想的認識是儒家思想維護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阻礙了中國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他們提出的觀點是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或者宣傳民主和科學。
(3)根據材料三“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是互為因果的。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們擺脫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對國家危亡境遇的警覺更使青年們認真考慮……以什么思想來救中國”可以概括,胡繩的觀點是新文化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傳播了民主科學思想,后期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提供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綜合上述材料探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概括出,思想解放的作用是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大解放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由此可見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7
中國近現代史篇之新文化運動
一、選擇題
1.下面歷史事件中,北京、上海這兩個城市先后成為事件中心的是( )
①戊戌變法 ②新文化運動 ③五四運動 ④一二 九運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 )
A.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 B.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對象不同
3.“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運動中出現的標語,有因果聯系的是(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
4.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對此你認為最正確的理解是( )
A.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B.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
C.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 D.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5.“自有民國,八年以來,未見真民意、真民權,有之,自學生此舉始耳。”康有為稱贊的“學生此舉”指的是( )
A.公車上書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北伐戰爭
6.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從林則徐‘開眼看世界’開始,進而‘中體西用’與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這兩“步”應指( )
A.洋務運動與辛亥革命 B.洋務運動與新文化運動
C.維新變法與辛亥革命 D.維新變法與新文化運動
7.《全球通史》中寫道:“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的“丟失的省份”指的是( )
A.遼寧 B.黑龍江 C.山東 D.浙江
8.周恩來總理曾說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五四運動是愛國運動 B.五四運動到開國大典
C.五四運動是民主革命 D.五四運動向現代轉折
9.近代某思想家說:“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醒。”下列文章、雜志能反映類似思想觀點的是( )
①《革命軍》②《民報》③《新青年》④《狂人日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個時間概念將中國革命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請你選擇出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的組合
①全面內戰爆發②五四運動的爆發③中國共產黨成立④鴉片戰爭的爆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五四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人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①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 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 ④開創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反映的史實是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護國運動 D.護法運動
13.有學者研究,現代意義上的“資本家”一詞直至20世紀初仍極少使用,但該詞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現使用高峰,與對應的“勞動者”一詞使用頻率基本一致。這種現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觀念流行 B.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C.官僚資本不斷膨脹 D.社會主要矛盾改變
14.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了( )
A.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B.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C.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D.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15.學習歷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來“重建”歷史場景。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的情形有( )
①游行學生焚燒曹汝霖住宅 ②報紙上刊登北伐戰爭的消息
③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工 ④上海出現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6.歷史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下列歷史事件其相互聯系,最恰當的是( )
①新文化運動 ②五四運動 ③中共誕生
A. B.
C. D.
17.五四運動形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下列關于五四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運動中心從北京轉移到上海 ②提出“還我青島”等口號
③斗爭主力逐漸由工人轉為學生 ④促使中國代表團拒簽《凡爾賽條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斯塔夫里阿諾斯說:“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作者所說的這場運動( )
①發生距今已有 101 周年 ②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③開啟中國革命的新歷程 ④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關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在思想方面的作用認識正確的有( )
①辛亥革命使中國人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②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了極大的解放
③五四運動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④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促進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18年11月,李大釗在《庶民的勝利》中指出:“勞工主義的勝利也是庶民的勝利”。1920年4月,陳獨秀發表演說強調,勞動者的覺悟第一步“要求待遇”,第二步“要求管理權”。據此可知
A.新文化運動開始向傳統思想和道德宣戰 B.國際工人運動在世界范圍蓬勃開展起來
C.此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已經被普遍接受 D.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
二、非選擇題
21.中國人民是無畏無懼、堅忍不拔的,中國的發展得益于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奮斗。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思想覺醒]
材料一: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是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nore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1)材料一中的“本志”指的是什么雜志?材料中的“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什么?
[民主號角]
材料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救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它把救亡與啟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五四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去追求進步和光明。
(2)依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
[先鋒誕生]
材料三:“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青年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上的一條游艇中繼續討論。”
(3)材料三中的會議指的是哪次會議?這次會議上確定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表1:1913年 江蘇第一師范
——據《考師范之笑話》上海《時報》
表2:1923年 北京大學
——據朱務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紀念日之“民意測量”》
材料二 陳獨秀指出,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阻礙了中國人民覺醒和社會進步。李大釗發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對于不和時宜的舊道德,“雖冒毀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材料三 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是互為因果的。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們擺脫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對國家危亡境遇的警覺更使青年們認真考慮……以什么思想來救中國。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1)觀察材料一表一、表二,國人所崇拜的對象發生了什么變化?分析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2)據材料二,概括陳獨秀、李大釗對儒家思想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基于上述認識他們提出了什么觀點?
(3)據材料三,概括胡繩的觀點,綜合上述探究談談思想解放的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华池县| 额济纳旗| 山东| 宁强县| 东至县| 虞城县| 上杭县| 九寨沟县| 资源县| 郁南县| 广灵县| 吴堡县| 中西区| 枣庄市| 同心县| 潢川县| 吉木乃县| 靖西县| 航空| 宝山区| 南江县| 内丘县| 长葛市| 丽江市| 南开区| 旬邑县| 嫩江县| 嵊州市| 亳州市| 七台河市| 庆云县| 宁海县| 洛浦县| 汶川县| 安徽省| 武隆县| 彭阳县| 孝义市| 阿拉善盟|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