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7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一、選擇題1.下圖呈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其中“?”處最適合的是A.莫斯科保衛戰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諾曼底登陸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習近平在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時指出:中國和俄羅斯分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和歐洲的主戰場,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下列可以證明此觀點的歷史事件有①不列顛之戰②臺兒莊保衛戰③莫斯科保衛戰④斯大林格勒戰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邊是近現代中美關系變化年代尺,在“合作”階段體現兩國合作的歷史事件有①開辟駝峰航線②召開德黑蘭會議③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發表《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事件與其影響關聯正確的是A.A B.B C.C D.D5.關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事件和影響,下列搭配正確的有①《聯合國家宣言》——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②簽訂《慕尼黑協定》——給英國帶來了長期和平③諾曼底登陸戰——極大地打擊了德國的軍事力量④雅爾塔會議——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爾發表勝利宣言:“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這是盟軍的偉大勝利……法西斯德國的墳墓將就此挖掘。”他贊譽的這場戰役是A.不列顛戰役 B.珍珠港戰役 C.中途島戰役 D.諾曼底戰役7.以下內容屬于二戰后期德黑蘭會議的是( )A.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B.根據已商得同意的計劃,三國部隊將各自占領德國的一個區域C.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D.在西歐開辟歐洲第二戰場8.二戰后期,美、蘇、英三國首腦組織召開一次會議,做出決定:三國將共同擊敗德國;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這次國際會議的地點是下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9.1938—1941年,法西斯國家以一邊倒的優勢稱霸歐亞大陸。1942年,戰爭形勢開始發生逆轉,其原因是( )A.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取得勝利 B.美軍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C.英軍取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 D.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10.每一代人都從前人那里獲得智慧和經驗,吸取教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下列各項體現這一主題的有( )①西漢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換來空前的盛世②總結新中國成立后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失誤,為今天的經濟建設提供借鑒③世界人民反思戰爭帶來的災難,避免戰爭重演④農民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只能由資產階級領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在現代國際關系中,召開國際會議是協調國際爭端和沖突的常用方式,但由于被帝國主義操縱很多會議往往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下列明顯體現這一特點的會議成果有①《凡爾賽條約》②《慕尼黑協定》③《開羅宣言》④《雅爾塔協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②《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有史學家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勝利,以下行動中能體現中國為建立和維護該共同體作出直接貢獻的是( )①參加諾曼底登陸②參加雅爾塔會議③遠征軍赴緬作戰④簽署《聯合國家宣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歷史場景再現歷史事件。以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歷史場景與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直接相關的有( )①美國珍珠港海軍突然遭到日軍飛機的瘋狂轟炸②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達成共識并合影留念③盟軍部隊橫渡英吉利海峽發起大規模登陸戰役④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雅爾塔游說斯大林對日作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5.1942年,英美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他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A.推行綏靖政策 B.摧毀法西斯 C.規劃戰后格局 D.建立聯合國二、非選擇題16.牢記歷史,珍惜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圖二圖三分別反映了哪一事件。它們對這場戰爭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2)圖二中,“中國領銜”表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用所學知識解釋“中國領銜”的原因,并結合某次國際會議的相關內容闡明“中國領銜”、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表現。(3)從圖一到圖二,中國聯合抗戰的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三則圖片共同啟示我們,面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應如何解決?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4年12月13日,我國首次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2015年9月3日我國將舉行一系列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活動。材料二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戰事結束,蘇聯將5月9日定為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2015年5月9日習近平主席參加了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材料三 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馬上可以打下澳大利亞,打下印度……——美國前總統羅斯福(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課文,請寫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間和標志。(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課文,請寫出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重大轉折的戰役名稱及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戰役名稱。(3)根據材料三結合課文,說一說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什么貢獻。(4)請你談一談中俄隆重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17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一、選擇題1.下圖呈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其中“?”處最適合的是A.莫斯科保衛戰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諾曼底登陸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呈現的二戰的主要進程是戰爭爆發—戰爭達到最大規模—戰爭轉折—戰爭結束,因此“?”處最適合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1943年初,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此次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B正確;1942年初,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A排除;1944年6月,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形成兩面夾擊德國的態勢,C排除;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D排除。故選B。2.習近平在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時指出:中國和俄羅斯分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和歐洲的主戰場,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下列可以證明此觀點的歷史事件有①不列顛之戰②臺兒莊保衛戰③莫斯科保衛戰④斯大林格勒戰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德國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即“不列顛之戰”,排除;②臺兒莊保衛戰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符合題意;③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符合題意;④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符合題意。所以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擇D。3.下邊是近現代中美關系變化年代尺,在“合作”階段體現兩國合作的歷史事件有①開辟駝峰航線②召開德黑蘭會議③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發表《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駝峰航線”是1942年中美兩國共同在中國西南山區開辟的為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保障中國戰略物資運輸的空中通道,①符合題意;中國沒有參加德黑蘭會議,②排除;1942年中美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③符合題意;1945年7月 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④符合題意。所以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擇C。4.下列事件與其影響關聯正確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故選擇D;蘇德戰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次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所以A的說法錯誤,故排除A;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本宣戰,日本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難,所以B的說法錯誤,故排除B;諾曼底登陸,標志著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所以C的說法錯誤,故排除C。5.關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事件和影響,下列搭配正確的有①《聯合國家宣言》——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②簽訂《慕尼黑協定》——給英國帶來了長期和平③諾曼底登陸戰——極大地打擊了德國的軍事力量④雅爾塔會議——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聯合國家宣言》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諾曼底登陸戰極大地打擊了德國的軍事力量,雅爾塔會議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故①③④搭配正確,符合題意;簽訂《慕尼黑協定》并沒給英國帶來了長期和平,故②搭配不正確,故含有②的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6.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爾發表勝利宣言:“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這是盟軍的偉大勝利……法西斯德國的墳墓將就此挖掘。”他贊譽的這場戰役是A.不列顛戰役 B.珍珠港戰役 C.中途島戰役 D.諾曼底戰役【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此D正確,ABC排除。故選D。7.以下內容屬于二戰后期德黑蘭會議的是( )A.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B.根據已商得同意的計劃,三國部隊將各自占領德國的一個區域C.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D.在西歐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答案】D【解析】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二戰后期的德黑蘭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故D符合題意;1945年7月,反法法西斯國家美、蘇、英、中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進 一步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排除A;1945年初,發法西斯盟國美蘇英召開雅爾塔會議,強調: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分區占領,徹底摧毀德國軍國主義和納粹制度,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將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排除BC。故選D。8.二戰后期,美、蘇、英三國首腦組織召開一次會議,做出決定:三國將共同擊敗德國;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這次國際會議的地點是下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決定,三國將共同擊敗德國,迫使它無條件投降;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東后兩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題干中“三國將共同擊敗德國”“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是雅爾塔會議的決定,該會議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對應地圖可知選①,A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項不符,排除。故答案為A。9.1938—1941年,法西斯國家以一邊倒的優勢稱霸歐亞大陸。1942年,戰爭形勢開始發生逆轉,其原因是( )A.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取得勝利 B.美軍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C.英軍取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 D.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中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中、美、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壯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敗法西斯國家的基礎,戰爭形勢開始發生逆轉,D符合題意;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取得勝利是二戰的轉折點,A排除;BC項發生在戰爭形勢開始發生逆轉之后,排除。故選擇D。10.每一代人都從前人那里獲得智慧和經驗,吸取教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下列各項體現這一主題的有( )①西漢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換來空前的盛世②總結新中國成立后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失誤,為今天的經濟建設提供借鑒③世界人民反思戰爭帶來的災難,避免戰爭重演④農民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只能由資產階級領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漢初統治者總結了秦朝迅速滅亡的教訓,換來空前的盛世;新中國成立后經濟發展中出現了失誤,中國共產黨及時總結,為今天的經濟建設提供借鑒;世界人民不斷反思法西斯主義猖獗的歷史,以避免重演世界大戰的慘劇。可見,這些都說明了認識歷史、反思歷史、吸取歷史教訓的重要性,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能不斷前進。①②③體現“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一主題,符合題意。④農民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只能由資產階級領導不能體現“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一主題。應排除含④的選項BCD項。故選擇A。11.在現代國際關系中,召開國際會議是協調國際爭端和沖突的常用方式,但由于被帝國主義操縱很多會議往往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下列明顯體現這一特點的會議成果有①《凡爾賽條約》②《慕尼黑協定》③《開羅宣言》④《雅爾塔協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1919年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條約》無視中國主權,把山東的主權由德國直接轉讓給了日本,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①符合題意;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并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方應于十天之內從上述領土撤退完畢,英法應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邊界安全給予國際保證。《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②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英三國首腦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開羅會議上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沒有涉及到大國強權政治的內容,③不符合題意;而1945年雅爾塔會議由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其條件是維系外蒙古現狀,飛往南部及其鄰近島嶼,交還蘇聯,香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等內容,這未經中國同意,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中國等國的主權和利益,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④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確,ACD排除。故選B。12.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②《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所以①②③正確,故選A;二戰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一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所以④說法錯誤,故排除BCD。13.有史學家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勝利,以下行動中能體現中國為建立和維護該共同體作出直接貢獻的是( )①參加諾曼底登陸②參加雅爾塔會議③遠征軍赴緬作戰④簽署《聯合國家宣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中國參與的行動能體現為建立和維護“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的有③遠征軍赴緬作戰和④簽署《聯合國家宣言》;①參加諾曼底登陸的是美英盟軍,參加雅爾塔會議的有蘇美英三國,中國沒有參加,②④不符合題意。因此D正確,ABC排除。故選D。14.歷史場景再現歷史事件。以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歷史場景與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直接相關的有( )①美國珍珠港海軍突然遭到日軍飛機的瘋狂轟炸②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達成共識并合影留念③盟軍部隊橫渡英吉利海峽發起大規模登陸戰役④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雅爾塔游說斯大林對日作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為盡快打敗德日法西斯,早日結束戰爭,美英蘇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了首次會晤,史稱“德黑蘭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開辟第二戰場問題。1944年6月,經過長期周密準備,美英盟軍從英國出發,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盟國武裝力量開始從東西南三面圍攻德國,突破了希特勒所吹噓的“大西洋鐵壁”,使法西斯德國陷入了蘇聯和英、美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中,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粉碎德國法西斯的最后決戰階段。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15.1942年,英美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他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A.推行綏靖政策 B.摧毀法西斯 C.規劃戰后格局 D.建立聯合國【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摧毀法西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它們互相配合支援,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B項摧毀法西斯是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符合題意;ACD三項都不是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二、非選擇題16.牢記歷史,珍惜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圖二圖三分別反映了哪一事件。它們對這場戰爭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2)圖二中,“中國領銜”表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用所學知識解釋“中國領銜”的原因,并結合某次國際會議的相關內容闡明“中國領銜”、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表現。(3)從圖一到圖二,中國聯合抗戰的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三則圖片共同啟示我們,面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應如何解決?【答案】(1)圖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作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圖三:柏林戰役勝利。作用:宣告了法西斯德國的失敗,歐洲戰事結束。(2)原因: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表現:《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3)從國共兩黨聯合抗戰到與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協同作戰。啟示我們應加強國際合作【解析】(1)圖二反映的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極大地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3反映的是1945年4月,蘇聯軍隊對柏林發動了總攻,即柏林戰役,希特勒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蘇聯紅軍終于將勝利的旗幟插到了德國國會大廈樓頂,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結束。(2)據所學知,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牽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1943年12月《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開羅宣言》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3)圖一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國內國共兩黨的聯合抗戰,圖二反映了面對法西斯國家的進攻,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協同作戰。三則圖片共同啟示我們,面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應加強國際合作。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4年12月13日,我國首次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2015年9月3日我國將舉行一系列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活動。材料二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戰事結束,蘇聯將5月9日定為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2015年5月9日習近平主席參加了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材料三 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馬上可以打下澳大利亞,打下印度……——美國前總統羅斯福(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課文,請寫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間和標志。(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課文,請寫出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重大轉折的戰役名稱及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戰役名稱。(3)根據材料三結合課文,說一說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什么貢獻。(4)請你談一談中俄隆重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答案】(1)1937年;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2)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戰(3)中國軍隊牽制了日軍的大量主力,為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4)提醒人們牢記歷史,珍惜和維護世界和平,警示人們以史為鑒,避免類似戰爭的再度發生。【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7月7日,北平盧溝橋附近的日軍以軍事演習中士兵失蹤為名,要求進入中國軍隊駐扎的宛平城搜查,因遭到拒絕而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中國守軍奮起反擊,七七事變爆發。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標志著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開始。(2)1942年7月,希特勒下令德軍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最后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蘇德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從此德軍陷入東西兩線夾擊的境地。(3)根據材料三“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馬上可以打下澳大利亞,打下印度……可知,如果沒有中國的抗戰,日本就打下了澳大利亞和印度”可知中國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主力,減輕了英美等國的壓力,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4)本題為啟示類開放性試題。只要圍繞“珍愛和平”“以史為鑒”這個主題,如提醒人們牢記歷史,珍惜和維護世界和平,警示人們以史為鑒,避免類似戰爭的再度發生。言之有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9: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19: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