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1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一、選擇題1.1947年,英國議會通過《印度獨立方案》,承認印度獨立,但又宣布將“印度分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國家和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國家”。這一材料反映了英國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據是( )A.宗教信仰 B.地區差異 C.人口多少 D.制度優劣【答案】A【解析】二戰后,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高漲。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但決定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從題文“印度分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國家和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國家”材料來看,英國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據是宗教信仰,A項正確; 地區差異、人口多少都不是材料中“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據,排除B和C項;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制度一樣,沒有優劣之分,排除D項。故選A項。2.“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失落。”說這句話的是前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與這句話有關的歷史背景是( )A.科索沃問題 B.海灣戰爭 C.巴以沖突 D.古巴革命【答案】C【解析】二戰后,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的決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1948年猶太人的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但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國未能誕生。以色列國成立后至1982年,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國之間發生了多次中東戰爭,矛盾沖突不斷,1993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和解,中東和平邁出重要一步,C項正確;科索沃問題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發,排除A項;海灣戰爭是冷戰結束后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沖突,材料沒有涉及,排除B項;古巴革命是古巴爆發的反對親美獨裁統治的民族民主革命戰爭,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C項。3.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席卷亞、非、拉。下列符合史實的一項認識是( )A.法國殖民政策造成獨立的印度就是一個嚴重分裂的印度B.拉美地區許多國家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紛紛走上社會主義道路C.中東地區動蕩不安和域外大國在該地區的爭奪密不可分D.1990年,非洲大批國家宣布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東地區動蕩不安的外部因素是大國的干涉,和域外大國在該地區的爭奪密不可分,C項正確;造成印度獨立的是英國而不是法國,排除A項;拉美地區許多國家并不是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排除B項;1960年,非洲大批國家宣布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不是1990年,排除D項。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了中東問題。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國建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矛盾尖銳起來。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中東問題的相關史實。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非洲獨立年”“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等的一系列歷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亞洲獨立與振興 B.拉美獨立運動 C.非洲獨立浪潮 D.亞非拉的奮起【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非洲獨立年”“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等的一系列歷史事件,都屬于亞非拉的奮起,D項正確;亞洲獨立與振興不與非洲獨立年、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不符,排除A項;拉美獨立運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非洲獨立年”不符,排除B項;非洲獨立浪潮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5.小張在期末復習梳理歷史人物、國家、歷史事件時,做了筆記。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埃及扎格魯爾領導華夫脫運動 B.印度甘地領導暴力不合作運動C.中國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 D.加拿大白求恩支援抗日戰爭【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這場運動中印度國民大會黨逐漸成為了領導者。B項印度甘地領導暴力不合作運動不正確,符合題意;AC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6.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經濟進行了不懈的斗爭,殖民體系崩潰。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的是A.萬隆會議的召開 B.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C.納米比亞的獨立 D.收回了巴拿馬運河主權【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二戰”后,非洲的獨立浪潮首先在北非興起,1990年,納米比亞贏得了獨立,這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故C符合題意;萬隆會議的召開、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收回了巴拿馬運河主權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掀起了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其中,影響深遠,頗具特色的是①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②扎格魯爾領導埃及人民開展的華夫脫運動③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④卡德納斯領導墨西哥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掀起了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其中,影響深遠,頗具特色的是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故①③符合題意;華夫脫運動發生在非洲,故②不符合題意;墨西哥改革發生在美洲,故④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1948年5月,就在以色列宣告建國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國組成阿拉伯聯軍,宣布對以色列進行“圣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由此爆發,中東地區矛盾錯綜復雜,“圣戰”的旗號主要體現了A.宗教信仰的不同 B.大國勢力的插手C.石油資源的爭奪 D.領土劃分的糾紛【答案】A【解析】中東地區矛盾錯綜復雜,“圣戰”的旗號主要體現了宗教信仰的不同,以色列人信仰基督教,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故A符合題意;“圣戰”的旗號與大國勢力、石油爭奪和領土爭端沒有關系,排除BCD。故選A。9.被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三種宗教根據各自的傳說尊奉為圣地的是A.麥加 B.麥地那 C.耶路撒冷 D.黎巴嫩【答案】C【解析】中東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歐、亞、非三洲各民族遷移的通途,東西方交流的要道。這里是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耶路撒冷是這三種宗教根據各自的傳說尊奉的圣地,故排除ABD,C符合題意。故選C。10.二戰以來,海灣戰爭、巴以沖突、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等使中東地區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導致中東地區長期動蕩不安的外部因素是A.領土爭端 B.宗教沖突 C.民族矛盾 D.大國干涉【答案】D【解析】中東地區戰火頻仍,一直動蕩不安,主要是中東地區矛盾錯綜復雜。大國的爭奪,歷史、宗教種族等因素使中東地區矛盾復雜。對水資源的爭奪,對耶路撒冷的爭奪。ABC屬于內部原因,不符合題意,排除;D屬于外部原因,符合題意。故選D。11.小明是個軍事迷,他正在研究二戰后的世界某項軍事行動,他認為該行動挑戰了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尤其是使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受到嚴重挑戰。小明所研究的是A.朝鮮戰爭 B.科索沃戰爭 C.蘇軍占領阿富汗 D.美國執意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答案】B【解析】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是一場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發、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推動下、發生在20世紀末的一場重要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它使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受到嚴重挑戰,故C符合題意;朝鮮戰爭從1950年到1953年,蘇軍占領阿富汗是1979年,時間不符,排除AC;美國執意部署導彈防御系統是美國霸權主義的體現,排除D。故選B。12.古代,非洲有著燦爛輝煌的文明;近代,非洲不只書寫著屈辱和辛酸,更有不屈不撓的抗爭和自強不息的改革;今天,非洲雄獅正在加速奔跑,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二戰以后,非洲大陸掀起了民族獨立浪潮,曾在一年里就出現了17個獨立國家,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這一年是( )A.1952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90年【答案】C【解析】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個國家取得獨立。其中,僅1960年一年就出現17個獨立國家,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C項1960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C。13.二戰后的非洲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在哪里展開?( )A.北非 B.西非 C.南非 D.東非【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非洲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開展的地區是北非,A符合題意,BCD排除。故選擇A。14.非洲曾有400多年在西方國家的殖民統治之下,二戰后整個非洲到處響起獨立的呼聲。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的事件是( )A.古巴獨立 B.埃及獨立 C.埃塞俄比亞獨立 D.納米比亞獨立【答案】D【解析】通過回顧課本知識,可知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殖民時代的終結,D符合題意;ABC項與“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不符,排除。故選D。15.中東的動蕩不安與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格格不入,巴以雙方和國際社會為中東問題的解決一直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從而推動中東和平。但至今中東問題仍未有效解決的原因有( )①以色列政局變幻無常、政治派別眾多②巴勒斯坦內部存在不同意見和主張③以色列周邊阿拉伯國家在對以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④大國干涉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以色列由于受國內外復雜因素的影響,政治派別眾多,政局變幻無常,故①正確;巴勒斯坦內部存在著法塔赫、哈馬斯等不同派別的不同意見與主張,故②正確;;由于中東地區處于突出的戰略地位,受各種力量及因素的影響,以色列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在對以政策上存在著較大的分歧,故③正確;大國干涉是造成中東問題的外部因素,④符合題意。故選①②③④組合,排除BCD,A符合題意。故選A。16.中東問題的關鍵是哪兩方之間的沖突( )A.美國與巴基斯坦 B.以色列與巴基斯坦C.以色列和美國 D.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答案】D【解析】一戰后,獲得巴勒斯坦地區“委任統治權”的英國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大批流亡的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二戰后,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巴勒斯坦地區“分治”、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的決議。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建立,圍繞巴勒斯坦主權問題,中東地區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矛盾尖銳.中東問題的關鍵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沖突 ,故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17.下列屬于二戰后拉丁美洲爭取獨立與振興史實的是( )A.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B.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歷史上稱這一年為“非洲獨立年”C.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世界殖民體系崩潰D.1999年巴拿馬人民從美國手里收回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權【答案】D【解析】印度屬于亞洲,非洲17國獨立和納米比亞獨立均屬于非洲獨立運動,巴拿馬屬于美洲國家,故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18.戰后亞洲國家迎來了獨立和振興。體現這一主題的歷史事件是A.章西女王領導民族大起義 B.印度獨立C.納米比亞獨立 D.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印度獨立是二戰后亞洲國家迎來了獨立和振興,故B正確;章西女王領導民族大起義是1857-1859年,時間不符,故排除A項;納米比亞是非洲國家,故排除C項;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發生在美洲,故排除D項。故選B。19.在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與事件搭配正確的是( )A.玻利瓦爾——阿爾及利亞獨立 B.納賽爾——利比亞獨立C.卡斯特羅——古巴革命 D.章西女王——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答案】C【解析】卡斯特羅是古巴共和國、古巴共產黨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被譽為“古巴國父”,故C符合題意;玻利瓦爾是19世紀解放南美大陸的英雄人物,是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先驅,排除A;納賽爾是埃及第二任總統,也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之一,排除B;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義領導人,排除D。故選C。20.九年級某班以“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下他們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①萬隆會議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②l962年阿爾及利亞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③1959年古巴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④1999年底,巴拿馬收回運河區的全部主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62 年,阿爾及利亞人民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②錯誤,ACD排除;①③④均是關于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的正確描述,B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21.2011年,中東地區發生了稱為“中東之春”的民主運動。西方勢力乘機興風作浪,持續空襲利比亞。在這一事件中,美國和西歐國家表現了較強的文明認同感和行為協同性,令人關注。探究歷史,回答下列問題。(1)中東主要指西亞和北非地區。這里先后誕生了兩大文明古國。請寫出這里的古代著名建筑一個和著名法典。(2)世界三大宗教中有兩個在中東地區創立,請寫出這兩個宗教的名稱。阿拉伯人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舉出古代阿拉伯人把東方文化傳至西方的一個事例。(3)二戰后中東地區長期動蕩不安,中東問題的關鍵是什么?中東地區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列強的必爭之地。石油是怎樣成為重要戰略資源的?(4)中東和平之路曲折反復,步履維艱,請你寫一條建議。【答案】(1)建筑:金字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2)伊期蘭教、基督教。把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西方(或把印度計數符號西傳,被稱為阿拉伯數字)。(3)巴以問題;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內燃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4)以土地換和平;履行聯合國的各項決議;各方加強和平對話。【解析】(1)據所學知識,中東先后誕生了兩大文明古國,即北非地區的古埃及和西亞地區的古巴比倫王國。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大約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法律匯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2)第一問:據所學知識,伊期蘭教在麥加創立、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創立,故中東地區創立了伊期蘭教和基督教。第二問:據所學知識任舉一例古代阿拉伯人把東方文化傳至西方的史實即可,如:古代阿拉伯人把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西方;把印度計數符號西傳,被稱為阿拉伯數字。(3)第一問:據所學知識,巴以問題(或巴勒斯坦問題)是影響中東和平的最大問題,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矛盾的癥結所在。第二問:主要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這一角度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內燃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使得石油成為了重要的戰略資源。(4)開放型試題,回答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從幾次中東戰爭所造成的危害來看,中東地區各國應加強和平對華,通過和平談判的形式解決問題,而不應訴諸武力。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天我們結束了一個厄運的時代,印度再次發現了自己。”——尼赫魯材料二 1991年至1996年的印度,外貿出口額從222.38億美元增至317.97億美元;改革前的80年代,外國人在印度的投資不足一億美元,1996年外國在印度的投資已達103.2億美元,增長了100多倍——金重遠《20世紀的歷史》(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這一事件的歷史背景是什么?(2)依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末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3)我們應當如何借鑒印度發展經濟的做法?【答案】(1)印度獨立;二戰后,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英國殖民統治出現危機;英國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被迫同意印度的獨立。(2)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3)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結合國情,制定適合本國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但過度依賴國際資本和國外市場,也增加了經濟發展的風險。【解析】(1)事件:材料“印度再次發現了自己”是對印度獨立事件的描述。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度獨立的背景主要有: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英國殖民統治出現危機;英國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被迫同意印度的獨立。(2)特點:材料“1991年至1996年的印度,外貿出口額從222.38億美元增至317.97億美元”體現的是印度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3)做法: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知識可知,如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結合國情,制定適合本國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但過度依賴國際資本和國外市場,也增加了經濟發展的風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1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一、選擇題1.1947年,英國議會通過《印度獨立方案》,承認印度獨立,但又宣布將“印度分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國家和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國家”。這一材料反映了英國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據是( )A.宗教信仰 B.地區差異 C.人口多少 D.制度優劣2.“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失落。”說這句話的是前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與這句話有關的歷史背景是( )A.科索沃問題 B.海灣戰爭 C.巴以沖突 D.古巴革命3.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席卷亞、非、拉。下列符合史實的一項認識是( )A.法國殖民政策造成獨立的印度就是一個嚴重分裂的印度B.拉美地區許多國家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紛紛走上社會主義道路C.中東地區動蕩不安和域外大國在該地區的爭奪密不可分D.1990年,非洲大批國家宣布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非洲獨立年”“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等的一系列歷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亞洲獨立與振興 B.拉美獨立運動 C.非洲獨立浪潮 D.亞非拉的奮起5.小張在期末復習梳理歷史人物、國家、歷史事件時,做了筆記。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埃及扎格魯爾領導華夫脫運動 B.印度甘地領導暴力不合作運動C.中國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 D.加拿大白求恩支援抗日戰爭6.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經濟進行了不懈的斗爭,殖民體系崩潰。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的是A.萬隆會議的召開 B.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C.納米比亞的獨立 D.收回了巴拿馬運河主權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掀起了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其中,影響深遠,頗具特色的是①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②扎格魯爾領導埃及人民開展的華夫脫運動③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④卡德納斯領導墨西哥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1948年5月,就在以色列宣告建國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國組成阿拉伯聯軍,宣布對以色列進行“圣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由此爆發,中東地區矛盾錯綜復雜,“圣戰”的旗號主要體現了A.宗教信仰的不同 B.大國勢力的插手C.石油資源的爭奪 D.領土劃分的糾紛9.被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三種宗教根據各自的傳說尊奉為圣地的是A.麥加 B.麥地那 C.耶路撒冷 D.黎巴嫩10.二戰以來,海灣戰爭、巴以沖突、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等使中東地區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導致中東地區長期動蕩不安的外部因素是A.領土爭端 B.宗教沖突 C.民族矛盾 D.大國干涉11.小明是個軍事迷,他正在研究二戰后的世界某項軍事行動,他認為該行動挑戰了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尤其是使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受到嚴重挑戰。小明所研究的是A.朝鮮戰爭 B.科索沃戰爭 C.蘇軍占領阿富汗 D.美國執意部署導彈防御系統12.古代,非洲有著燦爛輝煌的文明;近代,非洲不只書寫著屈辱和辛酸,更有不屈不撓的抗爭和自強不息的改革;今天,非洲雄獅正在加速奔跑,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二戰以后,非洲大陸掀起了民族獨立浪潮,曾在一年里就出現了17個獨立國家,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這一年是( )A.1952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90年13.二戰后的非洲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在哪里展開?( )A.北非 B.西非 C.南非 D.東非14.非洲曾有400多年在西方國家的殖民統治之下,二戰后整個非洲到處響起獨立的呼聲。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的事件是( )A.古巴獨立 B.埃及獨立 C.埃塞俄比亞獨立 D.納米比亞獨立15.中東的動蕩不安與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格格不入,巴以雙方和國際社會為中東問題的解決一直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從而推動中東和平。但至今中東問題仍未有效解決的原因有( )①以色列政局變幻無常、政治派別眾多②巴勒斯坦內部存在不同意見和主張③以色列周邊阿拉伯國家在對以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④大國干涉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6.中東問題的關鍵是哪兩方之間的沖突( )A.美國與巴基斯坦 B.以色列與巴基斯坦C.以色列和美國 D.以色列與巴勒斯坦17.下列屬于二戰后拉丁美洲爭取獨立與振興史實的是( )A.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B.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歷史上稱這一年為“非洲獨立年”C.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世界殖民體系崩潰D.1999年巴拿馬人民從美國手里收回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權18.戰后亞洲國家迎來了獨立和振興。體現這一主題的歷史事件是A.章西女王領導民族大起義 B.印度獨立C.納米比亞獨立 D.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19.在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與事件搭配正確的是( )A.玻利瓦爾——阿爾及利亞獨立 B.納賽爾——利比亞獨立C.卡斯特羅——古巴革命 D.章西女王——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20.九年級某班以“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下他們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①萬隆會議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②l962年阿爾及利亞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③1959年古巴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④1999年底,巴拿馬收回運河區的全部主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選擇題21.2011年,中東地區發生了稱為“中東之春”的民主運動。西方勢力乘機興風作浪,持續空襲利比亞。在這一事件中,美國和西歐國家表現了較強的文明認同感和行為協同性,令人關注。探究歷史,回答下列問題。(1)中東主要指西亞和北非地區。這里先后誕生了兩大文明古國。請寫出這里的古代著名建筑一個和著名法典。(2)世界三大宗教中有兩個在中東地區創立,請寫出這兩個宗教的名稱。阿拉伯人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舉出古代阿拉伯人把東方文化傳至西方的一個事例。(3)二戰后中東地區長期動蕩不安,中東問題的關鍵是什么?中東地區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列強的必爭之地。石油是怎樣成為重要戰略資源的?(4)中東和平之路曲折反復,步履維艱,請你寫一條建議。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天我們結束了一個厄運的時代,印度再次發現了自己。”——尼赫魯材料二 1991年至1996年的印度,外貿出口額從222.38億美元增至317.97億美元;改革前的80年代,外國人在印度的投資不足一億美元,1996年外國在印度的投資已達103.2億美元,增長了100多倍——金重遠《20世紀的歷史》(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這一事件的歷史背景是什么?(2)依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末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3)我們應當如何借鑒印度發展經濟的做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1: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亞非拉地區的發展(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1:世界近現代史篇之亞非拉地區的發展(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