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1:世界區域可持續發展篇之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原卷+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1:世界區域可持續發展篇之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原卷+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1
世界區域可持續發展篇之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
一、選擇題
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全球氣候變暖、空氣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鹽堿化、土地污染、草場退化、生活垃圾成堆等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關于環境問題的認知正確的是( )
A.過度放牧和不合理安排生產活動會導致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
B.濫砍濫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空氣污染,土地鹽堿化
C.工業廢水隨意排放,導致水污染,土地污染,生活垃圾成堆
D.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過程中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過度放牧和不合理安排生產活動會導致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濫砍濫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不會導致空氣污染,土地鹽堿化。工業廢水隨意排放,導致水污染,土地污染,不會導致生活垃圾成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的排放,故選A。
【點睛】本題考查環境問題。
今年,“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熱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下面是世界部分國家承諾的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統計表,據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國家 英國 法國 德國 瑞士 美國 西班牙 加拿大 南非 中國
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年) 77 77 77 49 43 43 42 42 30
A.表中多數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間隔在40-50年之間
B.表中歐洲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間隔普遍較長
C.美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間隔最長
D.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間隔,遠遠短于其他各國
3.以下行為不利于早日實現碳中和的是( )
A. B.
C. D.
【答案】2.B 3.C
【解析】2.由圖可以看出,表中多數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間隔在40-50年之間,故A正確。表中歐洲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間隔普遍較長,故B正確。英國、法國和德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間隔最長,故C錯誤。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間隔,遠遠短于其他各國,故D正確。故選C。
3.以上四種行為中,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綠色出行和光盤行動都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利于早日實現碳中和,而亂砍濫伐是破壞森林資源、加重碳排放量的做法,不可取,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碳高峰與碳中和有關知識,要知道如何實現從碳高峰轉變為碳中和。
2016年6月,美國某公司推出一款新能源電動汽車,一次充電續航345公里,售價3.5萬美元。消息一出,網上預定數量持續增長。該公司還將在50多個國家設立組裝分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根據材料有同學做出了以下推測,不正確的是(   )
A.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前景較好 B.網上訂購產品的形式會普遍增加
C.國家合作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領域 D.參與新能源電動汽車開發的國家會越來越多
5.新能源的大量開發利用會使能源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將對以常規能源出口為經濟支柱的國家和地區產生很大影響,下列地區受此影響最明顯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歐洲西部 C.中東 D.東南亞
【答案】4.C 5.C
【解析】4.由材料可知,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較好,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故A正確。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網上訂購產品的形式會普遍增加,故B正確。能源合作在國家合作中只是一方面,并不是主要的,故C錯誤。參與新能源電動汽車開發的國家會越來越多,故D正確。故選C。
5.新能源的大量開發利用,將會使靠常規能源出口的國家和地區遭受重大的打擊,以上四個地區中,中東地區受此影響是最大的,中東地區以出口石油為主,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新能源的開發與合作。
6.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下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解讀正確的是( )
A.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B.環境污染不斷加重
C.人均糧食不斷上升 D.自然資源數量持續增加
【答案】B
【解析】由圖中各要素變化圖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數量在2050年后開始減少,故A錯誤。但環境污染在不斷的加重,故B正確。人均糧食在2000年前開始下降,故C錯誤。自然資源的數量持續減少,故選B。
碳中和是指中立的(即零)總碳量釋放,透過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抵銷措施,來達到平衡,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丹麥政府開始大力倡導自行車出行,自行車逐漸取代汽車成為他們的重要交通工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關于倡導“碳中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能鼓勵人們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活動
C.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D.有利于應對全球變暖
8.丹麥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車普及率、發展風力發電,可以( )
①減少石油消耗②減少環境污染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促進制造業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7.A 8.A
【解析】7.由材料可知,碳中和是指中立的(即零)總碳量釋放,透過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抵銷措施,來達到平衡,因此不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A錯誤。倡導“碳中和”能鼓勵人們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活動,B正確。碳中和能夠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C正確。“碳中和”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因此有利于應對全球氣候變暖,D正確。故選A。
8.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丹麥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車普及率、發展風力發電,對于節約傳統的石油等化石能源,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減少環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不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促進制造業的發展。①②正確,③④錯誤。故選A。
【點睛】新能源是指在新技術的基礎上系統開發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氫能等。與傳統能源相比,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小、儲量大、分布廣的特點。
據報道,日本政府決定把福島核電站百萬噸核廢水直接排入大海!這些廢水共計123萬噸,里面含有巨量的放射物質氚,降解至少要半個世紀以上。結合圖,完成下面小題。
9.核廢水排入的海域名稱最可能是( )
A.日本海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10.日本大力發展核電,這主要是立足于下列國情中的( )
A.日本是一個多山地的國家 B.日本是一個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
C.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 D.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缺少煤、石油等能源
11.針對日本排放核廢水這一事件,你認為不正確的看法是( )
A.核廢水會污染海水,進而污染海洋水產品
B.對距離日本較近的周邊國家,如韓國、中國等影響大
C.將核廢水排放到海洋是最安全的處理方法
D.是一種缺乏全球意識和責任感的表現
【答案】9.C 10.D 11.C
【解析】9.由圖可知,福島第一核電站靠近太平洋,所以核廢水最有可能排入太平洋,C對,A錯;日本不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BD錯。故選C。
10.日本大力發展核電的原因是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缺少煤、石油等能源,日本多山地、人口密度大、四面環海這些表述都對,但與日本發展核電無關,D對,ABC錯。故選D。
11.核廢水會污染海水,進而污染海洋水產品,對距離日本較近的周邊國家,如韓國、中國等影響大,是一種缺乏全球意識和責任感的表現,日本將核廢水排放到海洋是十分不安全的處理方法,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睛】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個多山的島國,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4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最大的島嶼是本州島,西隔日本海和中國、韓國等隔海相望。
12.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題:“保護地球,綠色行動”中國區主題:“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A.大力推廣一次性餐具用品 B.逐步關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廠
C.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 D.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答案】A
【解析】大力推廣一次性餐具用品,會加大森林的破壞,環境的污染,不利于低碳環保,不符合世界地球日的主題,A不符合主題。逐步關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廠、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等都有利于節約資源、減低能耗、減少污染、提高低碳水平,符合地球日的主題。BCD錯誤。根據題意,答案選A。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北極航運的“助推器”,未來航行在北冰洋上的商船數量將會迅速增加。讀北極東北航道示意圖和北極熊漫畫圖,完成下面小題。
13.關于北極地區描述正確的是( )
A.人類活動是北極熊溺亡的唯一原因 B.緯度高氣溫極低,無常住居民
C.常年冰雪覆蓋,無動植物資源 D.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地區環境惡化
14.北極航道的開辟( )
A.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 B.取代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作用
C.可促進東亞國家間貿易往來 D.不會對全球貿易產生影響
【答案】13.D 14.A
【解析】13.人類活動是北極熊溺亡的人為原因,還有地球處于溫暖期等自然原因 ,A錯誤。北極地區緯度高、氣溫極低,但有常住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B錯誤。北極常年冰雪覆蓋,但有非常豐富的動植物資源,C錯誤。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地區的環境惡化,D正確。故選D。
14.北極航道的開辟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A正確。緩解馬六甲海峽的壓力,不能取代,B錯誤。可促進東亞和歐洲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東亞國家間不用使用北極航道,C錯誤。對全球貿易產生深遠影響,D錯誤。故選A。
【點睛】北極航道是由兩條航道構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東北航道也稱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離岸海域。
15.近年來許多歐美游客熱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標鎖定在他們認為即將消失的景觀。游客把乞力馬扎羅山作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全球變暖,可能導致“赤道雪峰”景觀消失 B.當地黑種人數量減少
C.過度開墾、放牧、導致生態失衡 D.該地區工業發達,酸雨危害嚴重
【答案】A
【解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乞力馬扎羅山的“赤道雪峰”景觀位于熱帶地區,隨著氣候變暖可能會消失,所以A正確。黑種人的數量與此景觀無關,并且非洲的人口在持續增加,所以B錯誤。人類的過渡開墾、放牧導致生態失衡,與此景觀變化關系不大,所以C錯誤。該地區經濟落后,工業不發達,所以D錯誤。故選A。
16.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圖示為該地區三大問題的關系圖,下面選項中與①②③對應正確的是( )
A.①人口問題②環境問題③糧食問題 B.①人口問題②糧食問題③環境問題
C.①環境問題②人口問題③糧食問題 D.①糧食問題②環境問題③人口問題
【答案】B
【解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①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②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毀林開荒、破壞生存的環境,出現嚴重的③環境問題,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其解決的措施主要是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B符合題意,故選B。
在距離地面20~50千米的高空存在著臭氧,臭氧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臭氧減少或出現臭氧空洞會導致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加,危害人體健康。結合如圖完成下題。
17.據觀測,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現象最為嚴重的地方出現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極附近上空 C.南極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陸上空
18.造成臭氧空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異常變化 B.火山、地震頻繁
C.煤炭、石油等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氣體 D.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排放的氟利昂氣體
【答案】17.C 18.D
【解析】17.讀圖可知,該地區是南極地區,據觀測,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現象最為嚴重的地方出現在南極附近上空,故答案選C。
18.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造成臭氧空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排放的氟利昂氣體,故答選D。
二、非選擇題
19.讀“世界部分地區氣候分布圖”,回答問題。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1)從圖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氣候分布有一定的規律性,尤其在非洲大陸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請據圖填寫氣候類型:A熱帶雨林氣候、B________、C________,導致這些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同為亞歐大陸,在西岸主要分布著地中海氣候和________氣候兩種;而東岸氣候則相對復雜,自南向北依次為D________、E亞熱帶季風氣候、F________,G寒帶氣候,而廣大的內陸則為H________氣候。
(3)近年來,世界的氣候變暖了,就你的認識說一說氣候變暖主要的人為原因是什么 為了防止這一問題人類應該做好哪些工作 (2分)
【答案】(1)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緯度位置
(2)溫帶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3)燃燒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減少對二氧化碳的吸收(1分)。植樹造林,增加植被;減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積極開發新能源;提高環保意識,節能減排(1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
【解析】(1)我們根據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分布狀況,及地表有無太陽直射現象、極晝極夜現象將地球表面劃分為熱帶、溫帶和寒帶。通常利用“五帶”來命名氣候。據圖可知:非洲的氣候類型基本上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對稱分布。A是熱帶雨林氣候、B是熱帶季風氣候、C是熱帶沙漠氣候。其影響因素是緯度因素。
(2)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同為亞歐大陸,但因海陸位置不同,在西岸主要分布地中海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兩種,而東岸則相對復雜,自南向北依次為:D熱帶季風氣候,E亞熱帶季風氣候,F溫帶季風氣候,G寒帶氣候,而廣大的內陸則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3)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生存環境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形成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升高。近一百多年來,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礦物燃料,不斷地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大量砍伐森林減少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溫室氣體的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明顯升高。我們可以通過我們自身的行動,采取合理的措施來防止這一問題。如:植樹造林,增加植被;減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積極開發新能源;提高環保意識,節能減排。
20.城鎮化是指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農業活動轉變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但是,城鎮化也會加大生態環境壓力,使人類與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讀“世界城鎮化和主要環境問題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英國是世界最早進入工業革命的國家,其中蒸汽機、媒、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國倫敦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濃厚的煙霧籠罩,市民不僅生產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侵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等不適感,發病軍和死亡率急劇增加,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1)讀圖可知,酸雨多發生于____(填“高度”或“中等”或“初步”)城鎮化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早期工業以____(填“輕”或“重”)工業為主,發展過程中多以____為燃料,該燃料燃燒后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加劇酸雨的形成。
(2)世界現有沙漠主要分布在大陸內部和____(填緯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地區。
(3)圖示a、b兩地海岸都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脅,結合圖示信息分析,若海平面持續上升,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____地,原因是該地____。
(4)隨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國積極采取行動改善生態環境,下列不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的措施是( )(填選項)。
A.建立國際合作機制,攜手應對突發的環境破壞及問題
B.堅持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外出多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C.積極倡導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
D.工業都應該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
【答案】(1) 高度 重 煤炭(煤)
(2)南、北回歸線(回歸線)
(3) a 城鎮化程度高(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經濟發達)
(4)D
【解析】本題以世界城鎮化和主要環境問題示意圖為切入點,涉及酸雨發生的地區、沙漠的分布、環境問題等知識,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讀圖分析能力,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所造成的。由圖可知,酸雨多發生于高度城鎮化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的工業化起步早,早期工業以重工業為主,發展過程中多以煤炭為燃料,煤炭的燃燒后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釋放出的這些氣體會加劇酸雨的形成。
(2)由圖可知,世界現有沙漠主要分布在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的大陸內部地區和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地區,這些地區氣候炎熱,降水少。
(3)由圖可知,a地區位于美國東北部地區,b地區位于中南半島地區,ab兩地區相比,a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高,b地區屬于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地區,經濟相對落后;所以圖示a、b兩地海岸都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若海平面持續上升,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a地。
(4)地球只有一個,地球家園的保護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隨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國積極采取行動改善生態環境。建立國際合作機制,攜手應對突發的環境破壞及問題、堅持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外出多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積極倡導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等措施都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工業都應該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會導致廢水、廢氣、廢渣等三廢的排放增多,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ABC對,D錯;故選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1
世界區域可持續發展篇之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
一、選擇題
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全球氣候變暖、空氣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鹽堿化、土地污染、草場退化、生活垃圾成堆等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關于環境問題的認知正確的是( )
A.過度放牧和不合理安排生產活動會導致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
B.濫砍濫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空氣污染,土地鹽堿化
C.工業廢水隨意排放,導致水污染,土地污染,生活垃圾成堆
D.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過程中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
今年,“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熱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下面是世界部分國家承諾的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統計表,據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國家 英國 法國 德國 瑞士 美國 西班牙 加拿大 南非 中國
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年) 77 77 77 49 43 43 42 42 30
A.表中多數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間隔在40-50年之間
B.表中歐洲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間隔普遍較長
C.美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間隔最長
D.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間隔,遠遠短于其他各國
3.以下行為不利于早日實現碳中和的是( )
A. B.
C. D.
2016年6月,美國某公司推出一款新能源電動汽車,一次充電續航345公里,售價3.5萬美元。消息一出,網上預定數量持續增長。該公司還將在50多個國家設立組裝分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根據材料有同學做出了以下推測,不正確的是(   )
A.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前景較好 B.網上訂購產品的形式會普遍增加
C.國家合作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領域 D.參與新能源電動汽車開發的國家會越來越多
5.新能源的大量開發利用會使能源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將對以常規能源出口為經濟支柱的國家和地區產生很大影響,下列地區受此影響最明顯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歐洲西部 C.中東 D.東南亞
6.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下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解讀正確的是( )
A.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B.環境污染不斷加重
C.人均糧食不斷上升 D.自然資源數量持續增加
碳中和是指中立的(即零)總碳量釋放,透過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抵銷措施,來達到平衡,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丹麥政府開始大力倡導自行車出行,自行車逐漸取代汽車成為他們的重要交通工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關于倡導“碳中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能鼓勵人們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活動
C.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D.有利于應對全球變暖
8.丹麥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車普及率、發展風力發電,可以( )
①減少石油消耗②減少環境污染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促進制造業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據報道,日本政府決定把福島核電站百萬噸核廢水直接排入大海!這些廢水共計123萬噸,里面含有巨量的放射物質氚,降解至少要半個世紀以上。結合圖,完成下面小題。
9.核廢水排入的海域名稱最可能是( )
A.日本海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10.日本大力發展核電,這主要是立足于下列國情中的( )
A.日本是一個多山地的國家 B.日本是一個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
C.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 D.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缺少煤、石油等能源
11.針對日本排放核廢水這一事件,你認為不正確的看法是( )
A.核廢水會污染海水,進而污染海洋水產品
B.對距離日本較近的周邊國家,如韓國、中國等影響大
C.將核廢水排放到海洋是最安全的處理方法
D.是一種缺乏全球意識和責任感的表現
12.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題:“保護地球,綠色行動”中國區主題:“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A.大力推廣一次性餐具用品 B.逐步關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廠
C.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 D.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北極航運的“助推器”,未來航行在北冰洋上的商船數量將會迅速增加。讀北極東北航道示意圖和北極熊漫畫圖,完成下面小題。
13.關于北極地區描述正確的是( )
A.人類活動是北極熊溺亡的唯一原因 B.緯度高氣溫極低,無常住居民
C.常年冰雪覆蓋,無動植物資源 D.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地區環境惡化
14.北極航道的開辟( )
A.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 B.取代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作用
C.可促進東亞國家間貿易往來 D.不會對全球貿易產生影響
15.近年來許多歐美游客熱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標鎖定在他們認為即將消失的景觀。游客把乞力馬扎羅山作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全球變暖,可能導致“赤道雪峰”景觀消失 B.當地黑種人數量減少
C.過度開墾、放牧、導致生態失衡 D.該地區工業發達,酸雨危害嚴重
16.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圖示為該地區三大問題的關系圖,下面選項中與①②③對應正確的是( )
A.①人口問題②環境問題③糧食問題 B.①人口問題②糧食問題③環境問題
C.①環境問題②人口問題③糧食問題 D.①糧食問題②環境問題③人口問題
在距離地面20~50千米的高空存在著臭氧,臭氧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臭氧減少或出現臭氧空洞會導致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加,危害人體健康。結合如圖完成下題。
17.據觀測,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現象最為嚴重的地方出現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極附近上空 C.南極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陸上空
18.造成臭氧空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異常變化 B.火山、地震頻繁
C.煤炭、石油等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氣體 D.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排放的氟利昂氣體
二、非選擇題
19.讀“世界部分地區氣候分布圖”,回答問題。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s/down/test/1980/20/13/19513.jpg" \* MERGEFORMATINET
(1)從圖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氣候分布有一定的規律性,尤其在非洲大陸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請據圖填寫氣候類型:A熱帶雨林氣候、B________、C________,導致這些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同為亞歐大陸,在西岸主要分布著地中海氣候和________氣候兩種;而東岸氣候則相對復雜,自南向北依次為D________、E亞熱帶季風氣候、F________,G寒帶氣候,而廣大的內陸則為H________氣候。
(3)近年來,世界的氣候變暖了,就你的認識說一說氣候變暖主要的人為原因是什么 為了防止這一問題人類應該做好哪些工作 (2分)
20.城鎮化是指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農業活動轉變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但是,城鎮化也會加大生態環境壓力,使人類與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讀“世界城鎮化和主要環境問題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英國是世界最早進入工業革命的國家,其中蒸汽機、媒、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國倫敦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濃厚的煙霧籠罩,市民不僅生產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侵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等不適感,發病軍和死亡率急劇增加,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1)讀圖可知,酸雨多發生于____(填“高度”或“中等”或“初步”)城鎮化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早期工業以____(填“輕”或“重”)工業為主,發展過程中多以____為燃料,該燃料燃燒后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加劇酸雨的形成。
(2)世界現有沙漠主要分布在大陸內部和____(填緯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地區。
(3)圖示a、b兩地海岸都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脅,結合圖示信息分析,若海平面持續上升,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____地,原因是該地____。
(4)隨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國積極采取行動改善生態環境,下列不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的措施是( )(填選項)。
A.建立國際合作機制,攜手應對突發的環境破壞及問題
B.堅持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外出多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C.積極倡導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
D.工業都應該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卢湾区| 米林县| 大方县| 奈曼旗| 林州市| 贡嘎县| 金溪县| 天等县| 乐平市| 宜兴市| 遵义县| 崇义县| 佛学| 灵山县| 潞城市| 灵山县| 紫阳县| 自贡市| 申扎县| 贵德县| 正阳县| 刚察县| 临桂县| 咸阳市| 万宁市| 黄平县| 盱眙县| 山西省| 炉霍县| 青岛市| 壶关县| 赤峰市| 通渭县| 永新县| 广汉市| 定边县| 柞水县| 桂平市| 福鼎市|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