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3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選擇題1.“日本式缺乏資源的國家,是用教育的作用開采人大腦力、心中的智慧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這是今天日本在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獲得發展的原動力。”材料所強調的“日本發展的原動力是指”( )A.重視發展教育 B.加強國家合作 C.擁有豐富的資源 D.占據廣闊的海外市場2.1999年,歐盟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問世。2002年,歐元在歐盟大多數成員國投入使用。這表明歐盟( )A.各國政治聯系日益密切 B.各國的經濟差異不復存在C.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加深 D.力求在外交方面步調一致3.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不得不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原因是由于( )A.歐盟成立提高了西歐地位 B.歐元啟用,西歐經濟實力增強C.歐共體成立提高了西歐地位 D.兩德統一,西歐軍事實力增強4.1948-1952年,西歐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25%,工業生產上升35%,農業生產提高10%。此時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直接得益于A.西歐實現政治經濟一體化 B.經濟全球化的發展C.戰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穩定 D.馬歇爾計劃的扶持5.發達國家先后實現了建立福利國家的目標是在20世紀A.40~50年代 B.50~60年代C.50~70年代 D.70~80年代6.下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①建立在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 ②為了保證公民基本經濟生活③通過立法等手段建立的各種保障 ④國家要負責彌補損失并提供醫療等服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縱觀二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得到的最主要的啟示是發展經濟必須A.重視科技和教育 B.借助國際援助C.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D.加強國際市場的開拓8.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最主要是通過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經濟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國的經濟援助 D.對殖民地的掠奪9.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由下列哪幾部分組成①社會保險 ②社會補貼 ③社會救濟 ④社會援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福利國家”的實質是一種國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即國家運用社會保障政策和社會服務開支,來保障個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證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較好的社會服務。能夠形象詮釋這一政策的成語是A.量入計出 B.劫富濟貧 C.開源節流 D.寅吃卯糧11.19世紀中期,英國修訂、完善了《濟貧法》,這是下列哪種事業的萌芽A.銀行事業 B.醫療事業 C.社會保險事業 D.教育事業12.有學者說:“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戰爭的可能性。”這表明建立“歐共體”的目的是( )A.對付蘇聯,防止威脅 B.擺脫美國,防止戰爭C.發展經濟,避免戰爭 D.提高地位,發展經濟13.據此可以說明日本(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計表時間 日本 美國 英國 聯邦德國 法國1952—1960年 8.2 2.8 2.7 7.5 4.81961—1970年 11.2 4.1 2.8 4.8 5.8A.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B.經濟實力超過美國C.成為第二經濟大國 D.成為世界政治大國14.20世紀50一70年代,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其經濟的發展還得益于( )A.美國的大力扶持 B.正確的經濟政策C.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D.重視對教育的投入15.1993年歐盟成立以來,歐洲護照、歐元、歐盟盟旗和盟歌等相繼出現,說明了目前歐洲( )A.社會制度根本變化 B.聯合程度大大提高C.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D.民族國家不復存在16.下面是部分年份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表。依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補填表中1975年的數據,最有可能的是A.9.5 B.8.9 C.-0.8 D.3.817.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其原因不包括A.朝鮮戰爭中美軍軍事訂貨的刺激 B.“科技立國”政策的推動C.大力發展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D.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18.雨果曾說:“總會有這么一天,到那時,你們法國、俄國、英國,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為“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打下堅實基礎的是A.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成立聯合C.成立歐盟 D.成立世界貿易組織19.對下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變化(%)》解讀正確的是國家年份 美國 西歐 日本 其他國家1951年 48.60 20.80 1.60 29.001970年 37.83 28.60 9.50 23.87A.美國工業發展停滯 B.日本經濟有了較大發展C.西歐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 D.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緩慢20.美國在70年代中期發生了經濟危機,這場危機主要表現為( )①經濟停滯 ②工人罷工 ③物價下跌 ④通貨膨脹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50~70年代,日本大量引進世界先進技術,主要手段是購買技術專利和圖紙,在短期內集中了其他國家長期以來開發的成就,然后結合本國特點進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長期堅持“教育先行”戰略,重視人才培養。教育經費1950年為1599億日元,1972年增至40244億日元,占當年政府預算的20%。材料二:“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材料三:“西歐和日本都是美國非常有力的競爭對手。朋友,是的。盟國,是的。但是他們正在與我們競爭。在經濟領域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同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想到過的那種挑戰。”——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講話(1)根據材料一,歸納這一時期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2)什么組織的成立使維克多·雨果的理想開始變成現實?歐洲國家為什么要聯合起來?(3)材料三中尼克松所講的“競爭”主要反映在哪一方面?尼克松所說的“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想到過的那種挑戰”是指什么?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教材圖5-25《水俁病患者》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后日本產生……包括汞中毒事件……,這些事件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和民眾運動,在大眾媒體的壓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轉變經濟發展思路,這一轉變成為日本社會、經濟和產業政策的分水嶺,從而環境問題成為核心。”通過一系列措施,公共健康和城市生活質量在短期內得到極大的改善。日本能夠有效地應對20世紀50、60年代的公共健康災難,主要得益于政治平等和言論自由。教育政策變化特別重視技術教育,對日本環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在環境方面,國家和地方的關系遵從傳統的關系,委托地方政府切實執行污染控制,建立當地的標簽和區域污染的控制方案。──《環境發展和戰略轉型》材料三:人類處于普受關注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他們有權過一種與自然相和諧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發展和保護環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關于環境與發展的里約熱內盧宣言》(1)根據材料一、二的信息,請為材料一中的圖片重新命名。(2)概述材料二中日本解決公共健康問題中“得益于”的一系列措施。再說說這些措施“更得益于”日本的哪項奇跡打下的堅實基礎。據材料二中所示時間,結合教材,描述日本該項奇跡的表現。(3)材料三中揭示的人和自然和諧的觀點是什么?它的提出基于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哪個文明時期,因為該文明時期的人類生產生活導致了嚴重的自然和環境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3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選擇題1.“日本式缺乏資源的國家,是用教育的作用開采人大腦力、心中的智慧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這是今天日本在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獲得發展的原動力。”材料所強調的“日本發展的原動力是指”( )A.重視發展教育 B.加強國家合作 C.擁有豐富的資源 D.占據廣闊的海外市場【答案】A【解析】“日本式缺乏資源的國家,是用教育的作用開采人大腦力、心中的智慧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可知強調的是日本重視發展教育,推動了現代日本在經濟、社會、文化上獲得發展,A項正確;題干強調的是日本重視教育的意義,沒有體現加強國家合作,排除B項;依據“日本式缺乏資源的國家”可見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排除C項;題干強調的是日本重視教育的意義,沒有體現日本占據廣闊的海外市場,排除D項。故選A項。2.1999年,歐盟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問世。2002年,歐元在歐盟大多數成員國投入使用。這表明歐盟( )A.各國政治聯系日益密切 B.各國的經濟差異不復存在C.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加深 D.力求在外交方面步調一致【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99年,歐盟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問世,2002年,歐元在歐盟大多數成員國投入使用,說明了歐盟成員國逐漸使用統一的貨幣,這表明歐盟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加深,C項正確;歐元作為貨幣屬于經濟范疇,不能表明歐盟各國政治聯系日益密切,排除A項;歐元的使用表明歐洲經濟一體化程度加深,但是不能表示各國的經濟差異已經完全消除,排除B項;歐元屬于貨幣范疇,表明歐盟在經濟方面的步調趨于一致,但不能體現出外交方面步調一致,排除D項。故選C項。3.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不得不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原因是由于( )A.歐盟成立提高了西歐地位 B.歐元啟用,西歐經濟實力增強C.歐共體成立提高了西歐地位 D.兩德統一,西歐軍事實力增強【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西歐國家為了擺脫美國的控制,提高國際地位,采取國家聯合的方式,于1967年成立了歐洲共同體,歐共體的成立,促進了歐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并提高了國際地位,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也促使美國不得不重新審視西歐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C項正確;歐盟成立于1993年,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1999年歐元啟用,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1990年兩德統一,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4.1948-1952年,西歐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25%,工業生產上升35%,農業生產提高10%。此時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直接得益于A.西歐實現政治經濟一體化 B.經濟全球化的發展C.戰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穩定 D.馬歇爾計劃的扶持【答案】D【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二戰后初期,美國為了對付蘇聯,給予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大量援助,在經濟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促進了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D項正確;1993年歐盟成立,標志著歐洲一體化向政治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排除A項;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排除B項;二戰后世界秩序趨于和平穩定,但不是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的直接原因,排除C項。故選D項。5.發達國家先后實現了建立福利國家的目標是在20世紀A.40~50年代 B.50~60年代C.50~70年代 D.70~80年代【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調整政策,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1948年,英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不久,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國也宣布成為“福利國家”,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日漸完善,C項正確,ABD項排除。故選C項。6.下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①建立在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 ②為了保證公民基本經濟生活③通過立法等手段建立的各種保障 ④國家要負責彌補損失并提供醫療等服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福利國家的相關知識。①②③④:發達國家在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這是國家為了保證公民的基本經濟生活,通過立法等手段設立的各種保障。也就是說,當公民因退休、失業、疾病、傷殘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損失的時候,國家負責彌補這些損失并提供醫療等服務。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縱觀二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得到的最主要的啟示是發展經濟必須A.重視科技和教育 B.借助國際援助C.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D.加強國際市場的開拓【答案】A【解析】二戰后,日本政府利用當時有利的外部環境,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重視科技和教育,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最主要的啟示是發展經濟必須重視科技和教育,A項正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因此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重視科技和教育,借助國際援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加強國際市場的開拓,雖然都是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CD項排除。故選A項。8.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最主要是通過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經濟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國的經濟援助 D.對殖民地的掠奪【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最主要是通過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成就代表了生產力的水平顯著提高,B項正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經濟,反映了戰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A項;美國的經濟援助是戰后西歐經濟得以恢復發展的外部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C項;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殖民體系逐漸走向瓦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排除D項。故選B項。9.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由下列哪幾部分組成①社會保險 ②社會補貼 ③社會救濟 ④社會援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社會保障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依據法律,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對公民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生活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由社會保險、社會補貼和社會救濟三部分組成,如養老保險、事業保險、家庭補貼等,①②③正確,④排除。A項正確,BCD項排除。故選A項。10.“福利國家”的實質是一種國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即國家運用社會保障政策和社會服務開支,來保障個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證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較好的社會服務。能夠形象詮釋這一政策的成語是A.量入計出 B.劫富濟貧 C.開源節流 D.寅吃卯糧【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福利國家。B:西方福利制度實際上是社會再分配的一種方式,是通過調節過高的收入以補貼低收入者的生活,這和成語劫富濟貧類似。B項劫富濟貧能夠形象詮釋這一政策,符合題意;ACD與題干不符;故本題選B。11.19世紀中期,英國修訂、完善了《濟貧法》,這是下列哪種事業的萌芽A.銀行事業 B.醫療事業 C.社會保險事業 D.教育事業【答案】C【解析】早在17世紀初,英國就頒布了《濟貧法》,將分散性、應激性的救濟事務轉化為國家的一項基本職能,19世紀中期,又修訂、完善了《濟貧法》,新濟貧法克服了舊濟貧法中的一些流弊,如濫施救濟,管理不善等,這成為英國社會保險事業的萌芽,C項正確,ABD項。排除故選項C。12.有學者說:“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戰爭的可能性。”這表明建立“歐共體”的目的是( )A.對付蘇聯,防止威脅 B.擺脫美國,防止戰爭C.發展經濟,避免戰爭 D.提高地位,發展經濟【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振興經濟”“降低戰爭”可知,“歐共體”建立的目的是發展經濟,避免戰爭,C項正確;A材料沒有涉及對付蘇聯、擺脫美國,排除AB項;D項概括不全面,排除D項。故選C項。13.據此可以說明日本(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計表時間 日本 美國 英國 聯邦德國 法國1952—1960年 8.2 2.8 2.7 7.5 4.81961—1970年 11.2 4.1 2.8 4.8 5.8A.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B.經濟實力超過美國C.成為第二經濟大國 D.成為世界政治大國【答案】A【解析】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可知,在兩個歷史時期內,日本的經濟增長率都居于各國的首位,所以體現了日本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A項正確;此題只體現了經濟增長率,并未體現各國經濟實際發展水平,排除BC項;D選項反映的是日本的政治地位,與數據圖表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4.20世紀50一70年代,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其經濟的發展還得益于( )A.美國的大力扶持 B.正確的經濟政策C.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D.重視對教育的投入【答案】A【解析】戰后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其外部原因是美國的援助,內部原因是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實行恰當的經濟政策,美國在日本實行非軍事化政策,故A項正確;BCD項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內部原因,故排除BCD項。故選A。15.1993年歐盟成立以來,歐洲護照、歐元、歐盟盟旗和盟歌等相繼出現,說明了目前歐洲( )A.社會制度根本變化 B.聯合程度大大提高C.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D.民族國家不復存在【答案】B【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二戰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20世紀團年代,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國成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了歐洲聯盟,1993年歐盟成立以來,歐洲護照、歐元、歐盟盟旗和盟歌等相繼出現,說明了目前歐洲聯合程度大大提高,故B項正確;歐盟成立沒有使社會制度發生變化,故排除A項;歐盟成立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故排除C項;民族國家不復存在表述與史實不符,故排除D項。故選B項。16.下面是部分年份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表。依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補填表中1975年的數據,最有可能的是A.9.5 B.8.9 C.-0.8 D.3.8【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持續發展;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了滯脹危機,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經濟地位下降,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美國經濟緩慢回升,但受通貨膨脹困擾,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美國政府調整統治政策,經濟形勢逐漸好轉,因此1975年的數據,最有可能的是-0.8,經濟出現衰退,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C。17.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其原因不包括A.朝鮮戰爭中美軍軍事訂貨的刺激 B.“科技立國”政策的推動C.大力發展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D.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答案】B【解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日本于20世紀80年代實行“科技興國”政策,不符合20世紀50年代中期后的近二十年間的時間范圍,故B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扶持日本作為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的橋頭堡。在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從日本購買軍用物資,排除A;二戰后,日本大力發展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推動了日本經濟騰飛,排除CD。故選B。18.雨果曾說:“總會有這么一天,到那時,你們法國、俄國、英國,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為“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打下堅實基礎的是A.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成立聯合C.成立歐盟 D.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結合所學可知,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基礎上成立了歐盟,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歐盟還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步調一致。反映了歐洲經濟政治一體化的發展。為西歐筑起了“友愛關系”的堅實基礎,故C項符合題意;一戰后建立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是帝國主義統治世界的新秩序。故A項不合題意;聯合國是二戰后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建立了國際組織,故B項不合題意;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是經濟全球化成立的重要表現,故D項不合題意。故選C。19.對下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變化(%)》解讀正確的是國家年份 美國 西歐 日本 其他國家1951年 48.60 20.80 1.60 29.001970年 37.83 28.60 9.50 23.87A.美國工業發展停滯 B.日本經濟有了較大發展C.西歐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 D.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緩慢【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可知,二戰結束以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西歐、日本到五十年代初,經濟得到恢復。隨著美國、日本、西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采用新技術等因素,經濟實現了穩定增長;到1968年,美國雖然仍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但日本卻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歐共體也成為一只重要力量,兩者沖擊了美國的霸主地位。故B符合題意;A選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不能得出西歐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的結論,C排除;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緩慢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故選B。【點睛】本題以表格為切入點,考查二戰以后到七十年代初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掌握到1968年,美國雖然仍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但日本卻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歐共體也成為一只重要力量,兩者沖擊了美國的霸主地位。20.美國在70年代中期發生了經濟危機,這場危機主要表現為( )①經濟停滯 ②工人罷工 ③物價下跌 ④通貨膨脹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70年代中期發生的經濟危機,一個重要原因是1973年中東的石油輸出國聯合起來大幅度提高油價,這對于高度依賴低廉的進口石油的美國經濟打擊巨大,引發經濟危機。這場經濟的表現是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①④符合題意;根據原因,選項中的“工人罷工”不是此次經濟危機的表現,而“物價下跌”與“通貨膨脹”相對,排除②③,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二、非選擇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50~70年代,日本大量引進世界先進技術,主要手段是購買技術專利和圖紙,在短期內集中了其他國家長期以來開發的成就,然后結合本國特點進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長期堅持“教育先行”戰略,重視人才培養。教育經費1950年為1599億日元,1972年增至40244億日元,占當年政府預算的20%。材料二:“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材料三:“西歐和日本都是美國非常有力的競爭對手。朋友,是的。盟國,是的。但是他們正在與我們競爭。在經濟領域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同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想到過的那種挑戰。”——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講話(1)根據材料一,歸納這一時期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2)什么組織的成立使維克多·雨果的理想開始變成現實?歐洲國家為什么要聯合起來?(3)材料三中尼克松所講的“競爭”主要反映在哪一方面?尼克松所說的“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想到過的那種挑戰”是指什么?【答案】(1)引進先進技術;與本國國情相結合;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答出其中兩點即可)(2)歐洲共同體。為提高國際地位,促進各成員國經濟的發展,擺脫美國的控制。(3)經濟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和日本的崛起,嚴重動搖了美國經濟霸主的地位。【解析】(1)材料一是日本經濟發展的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日本經濟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飛速發展,甚至超過了美國,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包括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美國扶持日本以及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等。(2)根據材料二中的信息““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這是歐共體的成立,歐洲人走向聯合的目的是恢復和發展西歐經濟,擺脫美國的控制,歐共體的成立對歐洲影響很大,有利于歐洲經濟的發展,后來成立了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促進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3)根據所學知識,尼克松說的“競爭”主要指經濟方面的競爭,挑戰是指日本和歐盟經濟的飛速發展對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戰。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教材圖5-25《水俁病患者》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后日本產生……包括汞中毒事件……,這些事件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和民眾運動,在大眾媒體的壓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轉變經濟發展思路,這一轉變成為日本社會、經濟和產業政策的分水嶺,從而環境問題成為核心。”通過一系列措施,公共健康和城市生活質量在短期內得到極大的改善。日本能夠有效地應對20世紀50、60年代的公共健康災難,主要得益于政治平等和言論自由。教育政策變化特別重視技術教育,對日本環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在環境方面,國家和地方的關系遵從傳統的關系,委托地方政府切實執行污染控制,建立當地的標簽和區域污染的控制方案。──《環境發展和戰略轉型》材料三:人類處于普受關注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他們有權過一種與自然相和諧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發展和保護環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關于環境與發展的里約熱內盧宣言》(1)根據材料一、二的信息,請為材料一中的圖片重新命名。(2)概述材料二中日本解決公共健康問題中“得益于”的一系列措施。再說說這些措施“更得益于”日本的哪項奇跡打下的堅實基礎。據材料二中所示時間,結合教材,描述日本該項奇跡的表現。(3)材料三中揭示的人和自然和諧的觀點是什么?它的提出基于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哪個文明時期,因為該文明時期的人類生產生活導致了嚴重的自然和環境問題?【答案】(1)答:具體答案略,建議只要能表達出戰后日本“高速經濟發展中忽視環境保護”的意思即可。(2)答:“得益于”的措施有:民主改革、科技和教育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調控。“更得益于”戰后日本經濟方面的堅實基礎。1968年,日本躍居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3)答:觀點是可持續發展。提出時期是工業文明時期。【解析】(1)根據材料一“水俁病患者”“20世紀50年代后日本產生……包括汞中毒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忽視了保護環境,所以題目命名只要能表達出戰后日本“高速經濟發展中忽視環境保護”的意思即可。(2)根據材料“主要得益于政治平等和言論自由。教育政策變化特別重視技術教育,對日本環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可歸納出措施是民主改革、科技和教育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在環境方面,國家和地方的關系遵從傳統的關系,委托地方政府切實執行污染控制,建立當地的標簽和區域污染的控制方案”可歸納出政府的調控。這些措施“更得益于”戰后日本經濟方面的堅實基礎。1968年,日本躍居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3)根據材料三“和平、發展和保護環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可歸納出觀點是可持續發展。它的提出基于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工業文明時期。因為該文明時期的人類生產生活導致了嚴重的自然和環境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3: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3: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