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4: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科技和社會生活(原卷+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4: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科技和社會生活(原卷+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4
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科技和社會生活
一、選擇題
1.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下列圖片中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主要受哪一科學技術的影響?( )
A.原子能技術 B.生物工程技術 C.空間技術 D.計算機網絡技術
【答案】D
【解析】根據圖片“慕課、微信、滴滴打車、騰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因此以上圖片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原子能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和空間技術,排除ABC項;故選D項。
2.空間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之一。標志著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事件是
A.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C.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
D.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成功發射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標志著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故B正確;原子彈屬于原子能工業,不屬于空間技術領域,故排除A;神舟五號和嫦娥一號屬于空間技術領域,但是它們都在東方紅一號之后,故排除C和D。故選擇B。
3.人臉識別技術如今已在支付轉賬、實名登記、解鎖解密等場景中廣泛應用。對于人臉信息收集,同學們看法不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規范人臉信息采集將阻礙相關技術的創新②個人信息被侵害時必須通過訴訟維護自身權利
③國采集人臉等個人信息時要征得當事人同意④不規范的人臉信息采集可能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創新改變人們的生活。③④:人臉識別技術如今已經普及,我們要學會正確利用先進的技術,如采集人臉等個人信息時要征得當事人同意;不規范的人臉信息采集可能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故③④正確;①:錯誤,歪曲了規范人臉信息的作用,故排除①;②:不是必須通過訴訟維護自身權利,故排除②;故本題選D。
4.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安全關系國家安全。我國主要農作物中,水稻、小麥種子基本國產,大豆種子國產化率也較高。但是,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不少蔬菜品種也依賴“洋種子”。為保障種源安全,需要
①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②推動農產品出口銷售
③加強科研與市場的對接④加快打造創新型國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創新。①③④:分析題干可知,我國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不少蔬菜品種也依賴“洋種子”,這體現了我國在種子研發方面還缺乏一些核心技術。為保障種源安全,需要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加強科研與市場的對接,加快打造創新型國家,①③④正確;②:推動農產品出口銷售,有利于促進我國的對外貿易,但與保障種源安全無關,②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5.科技改變了世界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
A.使人類進入信息社會 B.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
C.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莫定了基礎 D.為原子能技術的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答案】D
【解析】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為原子能技術的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打開了原子時代的大門,故D符合題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信息社會,故A不符合題意;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故B不符合題意;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的成就與愛因斯坦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
6.十九世紀誕生于英國的一項偉大理論,重創了教會的神創說,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以往對人類在生物界位置的看法。該理論是( )
A.浮力定律 B.相對論 C.經典力學 D.生物進化論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的達爾文著有《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觀點,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以往對人類在生物界位置的看法。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7.“科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以下關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改良和使用
B.電子計算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
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其中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式,故排除ACD,B符合題意。故選B。
8.科技進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長城內外,微信紅包”與下列哪一生活方式屬于同一次科技革命成果
A.機器轟鳴,火車奔馳 B.車馬勞頓,家書萬金
C.網絡購物,在線買票 D.樓上樓下,電報電話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中的“微信紅包”,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的是第三次科舉革命的信息時代,故C符合題意;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車馬時代是在工業革命之前,電話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ABD。故選C。
9.下列成為“互聯網+”行動計劃技術基礎的是
A.空間技術 B.原子能技術 C.生物工程技術 D.計算機技術
【答案】D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以電子計算機、為主要標志,促進了網絡技術的發展,可見計算機技術是“互聯網+”行動計劃技術基礎的,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
10.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新突破,微信、QQ、臉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交往、生活的重要內容。此次人類生活方式重要改變,與下列歷史概念最密切相關的是
A.“蒸汽時代” B.“汽車時代” 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科技革命的正確認識。ABCD:據材料“微信、QQ、臉書”可知,此信息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20世紀四五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科學技術領域;將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D說法正確,A、B、C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11.三位同學在一起討論有關科技革命的話題,以下是他們談話內容的片斷: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乙:新技術之間聯系密切,相互促進,丙:在經濟增長的因素中,科技進步的因素占80%。他們討論這一話題的中心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內容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科技革命的正確認識。ABCD:根據題干中甲同學的講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了,乙同學的講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丙同學的講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中,科技進步所占比重大,這都是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A、C、D說法與題不符,B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
12.下列一組標志所涉及的產業,最能體現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術的是( )
A.中國李寧(服裝) B.德國奔馳(汽車)
C.美國麥當勞(快餐) D.美國微軟公司(計算機)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美國微軟公司和電子計算機有關。D符合題意;ABC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D。
13.可視農業是“互聯網+農業”中的一種特色農業電子商務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觀看動植物的整個養殖、種植過程,了解和監督生產活動。由此可見“互聯網+”( )
①日益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②是促進農產品銷售的核心渠道
③對人類的文明進步起決定性作用④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依據題干的“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觀看動植物的整個養殖、種植過程,了解和監督生產活動。”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科技改變了生活,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①④符合題意;農產品銷售的渠道有很多,比如超市,②錯誤;互聯網不是對人類的文明進步起決定性作用,③錯誤。仔細審查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
14.旅游拍照發到朋友圈,逛街掃掃二維碼,上個陌陌聊聊天,這種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航天技術的進步 B.生物技術的突破
C.新材料技術的應用 D.網絡技術的發展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史實。ABCD:據“旅游拍照發到朋友圈,逛街掃掃二維碼,上個陌陌聊聊天”可知,這種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由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組成的國際互聯網,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人類由此進入信息化的時代。D符合題意;ABC與題干無關,應排除;故本題選D。
1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不包括( )
A.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之間互相滲透
C.新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D.經濟結構中重工業的比重越來越大
【答案】D
【解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下,第三產業蓬勃發展,重工業的比重逐漸下降,故D符合題意;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快了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 縮短了知識變為物質財富的過程,科技的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中最活躍的因素,排除ABC。故選 D 。
16.在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袖珍小電筒、折疊雨傘等,它們都是通過“縮一縮”的技法研制出來的。縮小后的東西體積小,便于攜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②創新特指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
③創新可以是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 ④青少年是社會創新的主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創新對生活的影響。①②③:在生活中一些小的發明創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可以看出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更加美好;創新可以是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①③說法正確,②錯誤;④: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④錯誤;故本題選B。
17.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此期間,各國學生通過各種直播平臺居家學習,部分企業職工實行在線上班,許多商家加大線上營銷,眾多會議采用視頻方式。這說明
A.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出現 B.計算機互聯技術的產生
C.科學技術改變人類生活 D.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創新的正確認識。C:根據材料“各國學生通過各種直播平臺居家學習,部分企業職工實行在線上班,許多商家加大線上營銷,眾多會議采用視頻方式”,可知,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購物方式發生了變化,故C符合題意;A:材料中未涉及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出現,故A不符合題意;B:互聯網始于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故B不符合題意;D: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的時間是1945年而非2020年,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1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春季學期開學延遲,“空中課堂”成為全國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的學習新方式。這說明
①互聯網改變了此界,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 ②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
③信息化正在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和途徑 ④通過網絡我們可以獲取實用的信息和知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把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空中課堂”成為全國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的學習新方式。這說明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信息化正在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和途徑,通過網絡我們可以獲取實用的信息和知識。故②③④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互聯網改變了此界,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的說法錯誤,排除①,排除含有①的ABC選項。故選D。
19.2019年5月, 華為副總裁魯勇在《5G 智聯萬物,數字慧通未來》的高端對話中稱∶“5G是一個革命,未來的網絡一定是一個平臺,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其直接“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包括
①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
③婦女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④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②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③婦女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與計算機網絡發展沒有必然的聯系,④計算機網絡對人類的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由此可知C符合題意;ABD錯誤,排除。故選C。
20.紀錄片《輝煌中國——創新活力》中說:在中國,每三個手機用戶,就有兩個在使用移動支付,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這說明我們的社會進入了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鋼鐵時代 D.信息時代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代化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是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項正確;蒸汽時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排除A項;電氣時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排除B項;沒有鋼鐵時代的說法,排除C項。故選D。
二、非選擇題
21.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實現了中國探月工程中“繞”、“落”、“回”三部走戰略。新華社記者樊華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帶你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未來。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權威訪談)
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您覺得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里?
吳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隨后,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進行蓋房子、打磚、3 D.打印等工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月球上開采礦;物,還可以借助月球做跳板,前往更遠的深空,更遠的星球。
記者:您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有什么期許?
吳總設計師: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從跟跑、并跑到走向部分領跑,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有困難、有問題、有挫折,我們前進的步伐沒有中斷,我對我們國家成為航天強國,成為航天世界的“領頭羊”,充滿信心。
(1)結合訪談材料,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中國開展探月工程的原因。
(2)航天事業從跟跑、并跑到走向部分領跑,體現我國正在實施哪--戰略?談談我國為什么要實施這戰略。
【答案】(1)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訪談中,吳設計師說可以在月球建房子、開礦等,這說明中國開展探月工程不僅促進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能緩解土地和礦產資源的壓力,從而有利于提升我國維護國家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2)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答案一: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因此國家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同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科技進步、經濟競爭、軍事競爭乃至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度重視人才問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當今國際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們能否在科技發展中取得優勢,增強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決定我國在國際的地位。現階段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因此,我國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答案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解析】(1)本問考查正確認識中國開展探月工程的原因,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注意回答本問時要按照題目要求作答,依據所學知識,可圍繞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中國開展探月工程不僅促進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能緩解土地和礦產資源的壓力,從而有利于提升我國維護國家生存和發展的能力等角度作答。
(2)本問考查正確認識我國的發展戰略。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體現的是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原因可圍繞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等角度作答。
2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近幾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
鏈接: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達2.21萬億元,為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23%,超過歐盟平均水平。
材料二 奮斗者號團隊創下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靠的是20多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余家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攜手奮進,共同努力。“奮斗者”號的成功背后是國家近20年來對載人深潛事業矢志不渝的鼎力支持。
材料三 2020年11月28日,習近平致信勉勵“奮斗者”號團隊:你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范。希望你們繼續弘揚科學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概括材料一中表格與鏈接所反映的信息之間的關系。
(2)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奮斗者”號深潛成功的原因。
(3)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談談習主席的致信對我國科技發展有何意義。
【答案】(1)材料一表格體現出從2016年到2020年,我國創新指數排名不斷提升,也正好呼應了鏈接中的我國對研究與試驗發展的投入,經費不斷增多。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是互相呼應、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2)奮斗者號深潛成功的原因離不開國家對載人深潛事業的技術和經濟支持;奮斗者號深潛成功更離不開眾多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以及幾千名科研人員的團結一致和努力奮斗;奮斗者號團隊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以及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3)習近平的致謝會增強我國科技發展的信心和動力,為我國科技發展提供更多的信念支持;習近平的致謝會大力弘揚我國科技發展中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奮斗的科學精神。
【解析】(1)本問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聯系所學知識,觀察圖表中的數據以及鏈接中我國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可以看出,從2016年到2020年,我國創新指數排名不斷提升,也正好呼應了鏈接中的我國對研究與試驗發展的投入,經費不斷增多。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是互相呼應、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2)本問考查正確認識我國科技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對學生認知能力的考查。聯系所學知識,可從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國家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斗等角度作答。
(3)本問考查正確認識重視科技發展的意義,是對學生認知能力的考查。聯系題文中總習近平主席的致信,對我國科技發展的意義可圍繞增強我國科技發展的信心和動力,為我國科技發展提供更多的信念支持;會大力弘揚我國科技發展中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奮斗的科學精神等角度作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4
世界近現代史篇之當代科技和社會生活
一、選擇題
1.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下列圖片中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主要受哪一科學技術的影響?( )
A.原子能技術 B.生物工程技術 C.空間技術 D.計算機網絡技術
2.空間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之一。標志著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事件是
A.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C.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
D.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成功發射
3.人臉識別技術如今已在支付轉賬、實名登記、解鎖解密等場景中廣泛應用。對于人臉信息收集,同學們看法不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規范人臉信息采集將阻礙相關技術的創新②個人信息被侵害時必須通過訴訟維護自身權利
③國采集人臉等個人信息時要征得當事人同意④不規范的人臉信息采集可能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安全關系國家安全。我國主要農作物中,水稻、小麥種子基本國產,大豆種子國產化率也較高。但是,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不少蔬菜品種也依賴“洋種子”。為保障種源安全,需要
①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②推動農產品出口銷售
③加強科研與市場的對接④加快打造創新型國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科技改變了世界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
A.使人類進入信息社會 B.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
C.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莫定了基礎 D.為原子能技術的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6.十九世紀誕生于英國的一項偉大理論,重創了教會的神創說,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以往對人類在生物界位置的看法。該理論是( )
A.浮力定律 B.相對論 C.經典力學 D.生物進化論
7.“科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以下關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改良和使用
B.電子計算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
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8.科技進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長城內外,微信紅包”與下列哪一生活方式屬于同一次科技革命成果
A.機器轟鳴,火車奔馳 B.車馬勞頓,家書萬金
C.網絡購物,在線買票 D.樓上樓下,電報電話
9.下列成為“互聯網+”行動計劃技術基礎的是
A.空間技術 B.原子能技術 C.生物工程技術 D.計算機技術
10.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新突破,微信、QQ、臉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交往、生活的重要內容。此次人類生活方式重要改變,與下列歷史概念最密切相關的是
A.“蒸汽時代” B.“汽車時代” 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
11.三位同學在一起討論有關科技革命的話題,以下是他們談話內容的片斷: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乙:新技術之間聯系密切,相互促進,丙:在經濟增長的因素中,科技進步的因素占80%。他們討論這一話題的中心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內容
12.下列一組標志所涉及的產業,最能體現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術的是( )
A.中國李寧(服裝) B.德國奔馳(汽車)
C.美國麥當勞(快餐) D.美國微軟公司(計算機)
13.可視農業是“互聯網+農業”中的一種特色農業電子商務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觀看動植物的整個養殖、種植過程,了解和監督生產活動。由此可見“互聯網+”( )
①日益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②是促進農產品銷售的核心渠道
③對人類的文明進步起決定性作用④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旅游拍照發到朋友圈,逛街掃掃二維碼,上個陌陌聊聊天,這種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航天技術的進步 B.生物技術的突破
C.新材料技術的應用 D.網絡技術的發展
1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不包括( )
A.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之間互相滲透
C.新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D.經濟結構中重工業的比重越來越大
16.在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袖珍小電筒、折疊雨傘等,它們都是通過“縮一縮”的技法研制出來的。縮小后的東西體積小,便于攜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②創新特指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
③創新可以是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 ④青少年是社會創新的主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此期間,各國學生通過各種直播平臺居家學習,部分企業職工實行在線上班,許多商家加大線上營銷,眾多會議采用視頻方式。這說明
A.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出現 B.計算機互聯技術的產生
C.科學技術改變人類生活 D.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
1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春季學期開學延遲,“空中課堂”成為全國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的學習新方式。這說明
①互聯網改變了此界,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 ②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
③信息化正在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和途徑 ④通過網絡我們可以獲取實用的信息和知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2019年5月, 華為副總裁魯勇在《5G 智聯萬物,數字慧通未來》的高端對話中稱∶“5G是一個革命,未來的網絡一定是一個平臺,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其直接“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包括
①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
③婦女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④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紀錄片《輝煌中國——創新活力》中說:在中國,每三個手機用戶,就有兩個在使用移動支付,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這說明我們的社會進入了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鋼鐵時代 D.信息時代
二、非選擇題
21.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實現了中國探月工程中“繞”、“落”、“回”三部走戰略。新華社記者樊華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帶你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未來。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權威訪談)
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您覺得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里?
吳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隨后,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進行蓋房子、打磚、3 D.打印等工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月球上開采礦;物,還可以借助月球做跳板,前往更遠的深空,更遠的星球。
記者:您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有什么期許?
吳總設計師: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從跟跑、并跑到走向部分領跑,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有困難、有問題、有挫折,我們前進的步伐沒有中斷,我對我們國家成為航天強國,成為航天世界的“領頭羊”,充滿信心。
(1)結合訪談材料,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中國開展探月工程的原因。
(2)航天事業從跟跑、并跑到走向部分領跑,體現我國正在實施哪--戰略?談談我國為什么要實施這戰略。
2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近幾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
鏈接: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達2.21萬億元,為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23%,超過歐盟平均水平。
材料二 奮斗者號團隊創下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靠的是20多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余家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攜手奮進,共同努力。“奮斗者”號的成功背后是國家近20年來對載人深潛事業矢志不渝的鼎力支持。
材料三 2020年11月28日,習近平致信勉勵“奮斗者”號團隊:你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范。希望你們繼續弘揚科學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概括材料一中表格與鏈接所反映的信息之間的關系。
(2)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奮斗者”號深潛成功的原因。
(3)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談談習主席的致信對我國科技發展有何意義。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马关县| 武山县| 庄河市| 民和| 庄河市| 介休市| 泰安市| 安庆市| 唐山市| 织金县| 井冈山市| 福建省| 奉化市| 广西| 安远县| 海口市| 乐亭县| 临汾市| 苏州市| 寻乌县| 阜阳市| 合肥市| 金溪县| 沛县| 佳木斯市| 容城县| 昌宁县| 湖南省| 洪洞县| 壤塘县| 五大连池市| 永善县| 南平市| 丰原市| 黑龙江省| 和静县| 塔城市| 西乌| 青河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