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5:中國近現代史篇之回顧近代中國的百年歷程(原卷+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 25:中國近現代史篇之回顧近代中國的百年歷程(原卷+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5
中國近現代史篇之回顧近代中國的百年歷程
一、選擇題
1.小林有一張“商務印書館”的紀念郵票,如果要參加郵票主題展,它最適合的主題是( )
A.“變法圖強"區 B.“富國強兵”區
C.“文化革新”區 D.“抗擊侵略”區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C項正確;戊戌變法主張變法圖強,排除A項;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實現富國強兵,排除B項;“商務印書館”屬于文化方面的,排除D項。故選C項。故選C項。
2.下列現象和近代前期的社會生活有關,其中有一項的敘述與當時的史實不符合,它是
A.張某在閱讀《申報》時獲知日本強占臺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B.戊戌變法期間,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
C.《辛丑條約》簽訂后,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
D.劉某乘坐火車,沿著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科舉考試是在1905年被廢除的,D符合題意;《申報》是1872年上海創辦,日本強占臺灣的消息是1895年,敘述與當時的史實符合,A排除;1897年在上海創辦商務印書館,戊戌變法是1898年進行的,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是敘述與當時的史實符合,B排除;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不容許中國人居住,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符合史實,C排除。故選擇D。
3.下列有關中國近代史的評述最全面的是( )
A.是一部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 B.是一部反抗侵略爭取光明的前途的歷史
C.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 D.是一部科學技術文明高度發展的歷史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開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后來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因此,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史。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近代中國人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抗爭,從農民階級到地主階級再到資產階級都相繼失敗,最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C評述最全面,符合題意;ABD評述不全面,排除。故選C。
4.某電視劇攝制組布置清朝著名思想家魏源的書房場景,對于書架上擺放的書籍你認為合適的有
①《海國圖志》②《天演論》③《制堿》④《四洲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魏源(1794--1857),《海國圖志》由有魏源于1842年寫成,①符合題意;《天演論》是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著作,最初發表于1893年,1895年嚴復開始翻譯此書,并于1897年發表在天津出版的《國聞匯編》中,②排除;《制堿》一書由我國科學家侯德榜于1933年發表,③排除;《四洲志》為1836年林則徐組織人員而成,④符合題意。所以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擇D。
5.與北京大學一起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文化的“雙子星座”的是
A.北京師范大學 B.京師同文館
C.商務印書館 D.京師大學堂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與北京大學一起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文化的“雙子星座”。故C符合題意;北京師范大學明顯不符合題意,排除A;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新式學堂,排除B;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的前身,排除D。故選C。
6.1919年5月6日,之江大學的學生連夜召開全校學生大會,通報北京運動情況。浙江其他各地青年學生也隨之響應。1937年11月,之江大學1000多人撒離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來遷到重慶。1945年8月,之江大學東歸杭州。據此回答,1945年,之江大學“東歸”,表明( )
A.德國法西斯失敗了 B.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C.新中國成立了 D.中國向日本宣戰了
【答案】B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從材料中的關鍵時間“1937年之江大學撤離”到“1945年之江大學東歸”可以看出,之江大學“東歸”表明日本無條件投降,所以ACD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B。
7.以下正確反映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一項是(  )
A.五四運動→土地革命→國民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B.新文化運動→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C.新文化運動→土地革命→國民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D.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答案】D
【解析】【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期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其中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D選項符合題意,A選項排除;新文化運動不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組成部分,BC選項排除。
8.下列關于歷史事實及影響表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戊戌變法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科學革命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③徐光啟編寫的《天工開物》,國外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④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標志著中國近代教育體制的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傳播了資產階級啟蒙思想,是我國近代第一場思想解放運動;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標志著中國近代教育體制的確立,④正確。故C正確。思想啟蒙運動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②錯誤;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國外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③錯誤,故排除ABD項。故選C。
9.人民英雄紀念碑漢白玉浮雕概括的表現了( )
A.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解放的三十年的歷史 B.中國人民爭取民主的五十多年的歷史
C.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一百年多來的歷史 D.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解放的一百多年的歷史
【答案】D
【解析】【解析】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鑲嵌著八塊巨大漢白玉浮雕,概括地表現了列強侵華及中國人民的不屈斗爭歷程;描繪了八大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愛國運動、五州運動、八一南昌起義、抗日敵后游擊隊、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勝利渡長江;大約經過了一百多年,故答案選D。
10.毛澤東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其中的“轉折點”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它是( )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遼沈戰役 C.千里躍進大別山 D.渡江戰役
【答案】C
【解析】【解析】從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開始,經過半年作戰,人民解放軍內外線配合,共殲敵75萬余人,戰爭已經主要不是在解放區內進行,而是在國民黨統治區內進行。毛澤東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故答案選C。
11.歷史課上老師畫圖(如下圖)反映了我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假如圖中的F1為動力,F2為阻力,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A.F2包括實業救國 B.1912~1918年之間F1>F2
C.1947~1949年之間F2【答案】B
【解析】F1為動力是指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展,F2為阻力是指帝國主義國家對于民族工業的壓迫,一戰期間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中國經濟侵略,導致民族工業獲得初步發展,B正確;A、C和D項表述錯誤,排除。
12.下表為19世紀末中國重要商辦企業情況。這些信息可以印證
時間 重要企業
1895年 樓景輝在浙江蕭山縣創辦合義和絲廠;張振勛在山東煙臺創辦張裕酒廠
1896年 嚴信厚在寧波創辦通久源紗廠
1898年 祝大椿在上海創辦源昌碾米廠;朱幼鴻在上海創辦裕通紗廠
1899年 張謇創辦南通大生紗廠
①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②近代民族工業已受到清政府保護
③近代民族工業主要是日用輕工業 ④當時商辦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題干表格中的“合義和絲廠”“ 張裕酒廠”“ 通久源紗廠”“ 源昌碾米廠”“ 裕通紗廠” “大生紗廠”表明近代民族工業主要是日用輕工業,③符合題意;題干表格中的“浙江蕭山縣”“ 山東煙臺”“ 寧波”“ 上海”“ 南通”表明當時商辦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①排除;表格沒有體現近代民族工業已受到清政府保護,②排除。所以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擇D。
13. 他是晚清狀元,主張實業救國,甲午戰爭后,他憤而辭官從商,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民族資本主義企業。這位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則徐 B.張謇 C.孫中山 D.魯迅
【答案】B
【解析】從材料中“晚清狀元”、“實業救國”、“大生紗廠”等信息可以判斷此人是張謇,故B項符合題意;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A排除;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C排除;魯迅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代表人物,D排除。故選擇B。
14.下面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你能推斷他探究的主題是( )
A.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 B.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
C.抗日戰爭的勝利 D.中共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因此根據年代尺,能推斷他探究的主題是中共與新民主主義革命。選項D符合題意;1840年鴉片戰爭后,近代中國人民不斷抗爭,A排除;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題干內容沒有體現,B排除;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在年代尺中沒有體現,C排除。故選D。
15.下列節日的產生與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關的有( )
①勞動節 ②青年節 ③建軍節 ④國慶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青年節是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學生舉行的游行示威,被定為五四青年節;建軍節是1927年8月1日中共發動了八一南昌起義,被定為建軍節;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慶節。故D正確;勞動節是國際節日,與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無關,故排除ABC項。故選D。
16.某歷史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通過這一歷史文獻的最可能是( )
A.遵義會議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C.國民黨一大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里的內容,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大會還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B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最可能通過題干歷史文獻,符合題意;A項遵義會議就是在中國革命處在危急關頭于1935年1月召開的。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不符合題意;C項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不符合題意;D項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問題,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17.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
①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②渡江戰役 ③三大戰役 ④政治協商會議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是1949年3月召開的,②渡江戰役發生在1949年4月,③三大戰役發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④政治協商會議是1945年至1946年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及各民主黨派(民盟、青年黨等)為抗戰后的和平建國大業在重慶召開的會議。按發生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是④③①②,因此D正確,ABC排除。故選D。
18.“中國、中國人,將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隸的代名詞,而要永遠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正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這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
A.形成了政治協商制度 B.使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C.增強了社會主義的力量 D.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答案】B
【解析】根據“要永遠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正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人民當家做主。B正確;1949年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標志中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A錯誤;CD都是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但是材料反映的新中國成立的國內意義,CD與題不符。CD錯誤。綜上故選B。
19.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每年“十一”長假成為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旅游的時節,規定十一長假依據的歷史事件是( )
A.新中國成立 B.占領南京,推翻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一長假是國慶節假期,國慶節慶祝新中國誕生,因此規定十一長假依據的歷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A正確;1949年4月解放軍占領南京,但當時尚未建國。B錯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與題不符。C錯誤;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反映的是我國的民族政策,與題不符。D錯誤。綜上故選A。
20.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就不斷追求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富強。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在
A.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
B.1949年,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成立之后
C.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后
D.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
【答案】B
【解析】1949年,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故B符合題意;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大地上得以真正確立,排除A;1945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尚未建立,排除C;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直到1949年才建立人民民主專制的新中國,排除D。故選B。
二、非選擇題
21.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解放軍報刊發長篇通訊“英雄屹立喀喇昆侖”,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邊境對峙事件詳細過程。在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的情況下,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交涉過程中,對方無視我方誠意,早有預謀地潛藏、調動大量兵力,企圖憑借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戌邊官兵趕到前沿后與對手殊死搏斗,堅決逼退越線人員。
(1)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關系的理解。
材料二:94年浴血榮光,94年紅旗漫卷。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軍隊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卓著功勛。
(古田軍號嘹亮)——1929年12月28日,古田會議制定了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促進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進一步吹響了工農武裝割據的號角。
(投身全面抗戰)——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號召人員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把侵略者驅逐出中國。不久,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解放全中國)——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軍殲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其殘余勢力退守臺灣。南京解放標志著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被徹底推翻,一個新生的革命政權即將誕生。
(2)綜合以上材料,提煉一個觀點,并加以論證。(溫馨提示:本小題分層給分,要求觀點鮮明,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材料三:在我國的邊境線上,有一種最可愛的人,他們長年累月駐守邊疆,用忠誠奉獻、使命擔當,為祖國邊防筑起固若金湯的戰斗堡壘。他們時刻牢記習近平主席“為祖國站好防,放好哨,守好邊”的殷殷囑托,始終踐行戍邊衛國的崇高使命。
(3)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將如何以實際行動向這些可愛的人學習。
【答案】(1)在我們國家,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在行動上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我們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
(2)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人意識到掌握武裝對于中國革命的重要性。經歷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必須放棄打大城市,走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毛澤東等共產黨人在井岡山確立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是一條正確的中國革命道路。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1946年, 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發動了全面內戰。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標志著國民黨反動統治在大陸結束。人民軍隊成為解放戰爭勝利的有力保障。綜上所述,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重要保證。
(3)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在祖國邊疆守國士,忠誠奉獻的軍人,我們要學習他們吃苦耐勞,不怕艱苦,勇往直前,報效祖國的熱血精神,同時不斷地中的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在能夠發揮出自己力量的地方報效祖國。
【解析】(1)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情況下會產生矛盾。一般情況下,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互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互促進而共同發展。面對外敵挑釁,國家和人民的共同目標就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要堅持以國家利益為重,并愿意放棄或犧牲一些個人利益。從長遠看,堅持集體主義是對個人利益的最大保護。捍衛國家尊嚴,會發生-些犧牲,但保衛了國家安全,換來的是更多個人的幸福安全。堅持集體主義并不意昧著只顧國家利益而不顧個人利益,正當、合理的個人利益是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的。當戍邊戰士寡不敵眾,遭遇危險時,國家就是最大的后盾,給予保護和嘉獎。
(2)依據材料“中國共產黨人 是在付出了血的代價后,才懂得了創建人民軍隊、武裝奪取政權的真諦”說明要想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隊伍的序幕。依據材料“古田軍號嘹亮” “投身 全面抗戰”“解放全中國”結合所學,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都是攻打大城市的戰役,最后都失敗了,毛澤東根據中國的實際,從國情出發,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的革命道路,古田會議后,進一步吹響了工農武裝割據的號角。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1946年, 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中共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三大戰役后,長江以北基本解放。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標志著國民黨反動統治結束。可見,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重要保障。
(3)本題主要考察學生愛國主義的認識,要求學生對捍衛國家安全的邊防戰士保持崇高的敬意,學習他們優秀品質,同時要從之吸取營養,激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決心。
2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貫穿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陳獨秀認為:進步的城市力量應充當運動先鋒………農民難以參加革命運動。李大釗則認為:“在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農民占人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當我們估計革命力量時,我們必須強調農民是重要一部分。”李的觀點深刻影響了年輕助手毛澤東的思維。李犧牲后,毛澤東將其導師的理念付實踐。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1)材料一中陳獨秀所說的“進步的城市力量”指哪個階級 他和李大釗在革命力量判斷上有何分歧
(2)結合所學,闡述毛澤東是如何“將其導師的理念付諸實踐”的。(要求:層次清晰,邏輯嚴密)
材料二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上述重大時代課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把握時代大趨勢,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摘編自韓振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3)綜合上述信息,概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
【答案】(1)“進步的城市力量”指工人階級。分歧:陳獨秀認為農民難以成為革命力量,李大釗則認為農民是重要的革命力量。
(2)示例: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在進攻城市受挫后,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根據地革命實踐的基礎上,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農村革命根據地廣泛建立。隨著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土地革命廣泛開展起來,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逐步開創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通過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斗爭,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3)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趨勢。
【解析】(1)“進步的城市力量”指工人階級。分歧:陳獨秀認為農民難以成為革命力量,李大釗則認為農民是重要的革命力量。陳獨秀認為農民“自然是國民革命之偉大的勢力,中國之國民革命若不得農民之加入,終不能成為一個大的民眾革命”。但他同時認為農民居住分散不易集中,文化素質低且易于遷徙茍安,這些原因造成農民難以加入革命運動。加上農民私有觀念極其堅固,與共產的社會觀念有很大的沖突。李大釗很重視農民問題,他認為“大多數的勞工階級就是那些農民,他們若是不解放,就是我們國民全體不解放,他們的苦痛,就是我們國民全體的苦痛,他們的黑暗,就是我們國民全體的黑暗,他們的生活的利病,就是我們政治全體的利病”。
(2)分層評價過程中,重點闡述在“在根據地革命實踐的基礎上,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通過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斗爭,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是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具體化。二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上升為馬克思理論。三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優秀的中華文化之中。概括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趨勢。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過關練25
中國近現代史篇之回顧近代中國的百年歷程
一、選擇題
1.小林有一張“商務印書館”的紀念郵票,如果要參加郵票主題展,它最適合的主題是( )
A.“變法圖強"區 B.“富國強兵”區
C.“文化革新”區 D.“抗擊侵略”區
2.下列現象和近代前期的社會生活有關,其中有一項的敘述與當時的史實不符合,它是
A.張某在閱讀《申報》時獲知日本強占臺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B.戊戌變法期間,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
C.《辛丑條約》簽訂后,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
D.劉某乘坐火車,沿著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3.下列有關中國近代史的評述最全面的是( )
A.是一部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 B.是一部反抗侵略爭取光明的前途的歷史
C.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 D.是一部科學技術文明高度發展的歷史
4.某電視劇攝制組布置清朝著名思想家魏源的書房場景,對于書架上擺放的書籍你認為合適的有
①《海國圖志》②《天演論》③《制堿》④《四洲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與北京大學一起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文化的“雙子星座”的是
A.北京師范大學 B.京師同文館
C.商務印書館 D.京師大學堂
6.1919年5月6日,之江大學的學生連夜召開全校學生大會,通報北京運動情況。浙江其他各地青年學生也隨之響應。1937年11月,之江大學1000多人撒離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來遷到重慶。1945年8月,之江大學東歸杭州。據此回答,1945年,之江大學“東歸”,表明( )
A.德國法西斯失敗了 B.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C.新中國成立了 D.中國向日本宣戰了
7.以下正確反映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一項是(  )
A.五四運動→土地革命→國民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B.新文化運動→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C.新文化運動→土地革命→國民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D.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
8.下列關于歷史事實及影響表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戊戌變法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科學革命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③徐光啟編寫的《天工開物》,國外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④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標志著中國近代教育體制的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人民英雄紀念碑漢白玉浮雕概括的表現了( )
A.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解放的三十年的歷史 B.中國人民爭取民主的五十多年的歷史
C.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一百年多來的歷史 D.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解放的一百多年的歷史
10.毛澤東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其中的“轉折點”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它是( )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遼沈戰役 C.千里躍進大別山 D.渡江戰役
11.歷史課上老師畫圖(如下圖)反映了我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假如圖中的F1為動力,F2為阻力,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A.F2包括實業救國 B.1912~1918年之間F1>F2
C.1947~1949年之間F212.下表為19世紀末中國重要商辦企業情況。這些信息可以印證
時間 重要企業
1895年 樓景輝在浙江蕭山縣創辦合義和絲廠;張振勛在山東煙臺創辦張裕酒廠
1896年 嚴信厚在寧波創辦通久源紗廠
1898年 祝大椿在上海創辦源昌碾米廠;朱幼鴻在上海創辦裕通紗廠
1899年 張謇創辦南通大生紗廠
①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②近代民族工業已受到清政府保護
③近代民族工業主要是日用輕工業 ④當時商辦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他是晚清狀元,主張實業救國,甲午戰爭后,他憤而辭官從商,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民族資本主義企業。這位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則徐 B.張謇 C.孫中山 D.魯迅
14.下面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你能推斷他探究的主題是( )
A.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 B.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
C.抗日戰爭的勝利 D.中共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15.下列節日的產生與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關的有( )
①勞動節 ②青年節 ③建軍節 ④國慶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某歷史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必須負責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通過這一歷史文獻的最可能是( )
A.遵義會議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C.國民黨一大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7.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
①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②渡江戰役 ③三大戰役 ④政治協商會議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18.“中國、中國人,將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隸的代名詞,而要永遠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正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這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
A.形成了政治協商制度 B.使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C.增強了社會主義的力量 D.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19.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每年“十一”長假成為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旅游的時節,規定十一長假依據的歷史事件是( )
A.新中國成立 B.占領南京,推翻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20.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就不斷追求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富強。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在
A.各級人民民主政權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
B.1949年,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成立之后
C.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后
D.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
二、非選擇題
21.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解放軍報刊發長篇通訊“英雄屹立喀喇昆侖”,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邊境對峙事件詳細過程。在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的情況下,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交涉過程中,對方無視我方誠意,早有預謀地潛藏、調動大量兵力,企圖憑借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戌邊官兵趕到前沿后與對手殊死搏斗,堅決逼退越線人員。
(1)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關系的理解。
材料二:94年浴血榮光,94年紅旗漫卷。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軍隊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卓著功勛。
(古田軍號嘹亮)——1929年12月28日,古田會議制定了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促進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進一步吹響了工農武裝割據的號角。
(投身全面抗戰)——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號召人員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把侵略者驅逐出中國。不久,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解放全中國)——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軍殲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其殘余勢力退守臺灣。南京解放標志著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被徹底推翻,一個新生的革命政權即將誕生。
(2)綜合以上材料,提煉一個觀點,并加以論證。(溫馨提示:本小題分層給分,要求觀點鮮明,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材料三:在我國的邊境線上,有一種最可愛的人,他們長年累月駐守邊疆,用忠誠奉獻、使命擔當,為祖國邊防筑起固若金湯的戰斗堡壘。他們時刻牢記習近平主席“為祖國站好防,放好哨,守好邊”的殷殷囑托,始終踐行戍邊衛國的崇高使命。
(3)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將如何以實際行動向這些可愛的人學習。
2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貫穿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陳獨秀認為:進步的城市力量應充當運動先鋒………農民難以參加革命運動。李大釗則認為:“在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農民占人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當我們估計革命力量時,我們必須強調農民是重要一部分。”李的觀點深刻影響了年輕助手毛澤東的思維。李犧牲后,毛澤東將其導師的理念付實踐。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1)材料一中陳獨秀所說的“進步的城市力量”指哪個階級 他和李大釗在革命力量判斷上有何分歧
(2)結合所學,闡述毛澤東是如何“將其導師的理念付諸實踐”的。(要求:層次清晰,邏輯嚴密)
材料二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上述重大時代課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把握時代大趨勢,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摘編自韓振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3)綜合上述信息,概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称多县| 五台县| 滨州市| 弋阳县| 永胜县| 乡宁县| 恩平市| 隆德县| 拉孜县| 海伦市| 涞水县| 阳江市| 保定市| 遂溪县| 陇西县| 水富县| 龙南县| 潼南县| 镇原县| 恭城| 银川市| 米易县| 泌阳县| 九台市| 林西县| 裕民县| 濮阳县| 盐山县| 凤凰县| 兴山县| 新营市| 田东县| 柳州市| 攀枝花市| 滁州市| 平湖市| 宜昌市| 枝江市| 上杭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