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散步》教學反思中山市東區松苑中學 李紫軍上完《散步》這篇課文,心里還蕩漾著幸福感。一方面我被孩子們課上活躍的表現感到幸福,另一方面被文中處處流露的人情美而感受到幸福。 《散步》是一篇文辭恬淡、感情雋永的散文。這樣的散文讓學生讀懂并不難,但要讓學生感悟到在如此恬淡的文辭下所蘊含的作者的情感便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通過歌聲預熱、感受親情,個性閱讀、領悟親情,寫法借鑒、我手寫我情,細節渲染、升華親情等方面引導學生在聽、讀、賞、寫等方面品悟文章的人情美。[歌聲預熱、感受親情]對于一堂新課,老師們都非常重視這堂課的導入部分,因為導入部分做的好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為即將要上的新課做鋪墊。在上《散步》這篇文章前,我思前想后都沒有想到好的導入,后來也是在聽音樂時頓時萌發的想法,用一首歌引入,歌聲往往能把人帶入遐想的天空,沉浸在美妙的音符中。于是在上課之前我便在教室里播放了《家》這首歌曲:家是溫柔港灣,你我停泊的港灣。風雨再大都不怕,只要有個溫暖的家。愛是溫柔港灣,你我渴望擁有它。旅途再苦也不怕,只要有個溫暖的家。[個性閱讀、領悟親情]《語文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感悟。”基于這樣的認識,在教學關鍵環節,我設計了美點尋蹤環節,讓學生在自由朗讀、小組討論、合作的基礎上通過賞析文章語言的美來感悟美的語言下所蘊含的濃濃的人情美。師:一個溫馨和美家庭大家都喜歡,當然如此溫馨的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可見,人們常說往往平平淡淡的生活里蘊含著親情的瓊漿,這一家人,一次極平常的散步卻讓我們體會到了這家人濃濃的親情。那么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文章去感受初春的田野,去感受這篇文章的美。下面請用你的一雙慧眼找一找文中有哪些美點,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對美文的賞讀,大處看可以欣賞其中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細處看可以欣賞美的詞、美的句式、美的細節等語言美。你們找到一句,在書上先標出來,然后采用句式:“我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寫出了……”。大家先用三分鐘的時間自己找找,待會我們小組再一起分享。生1:第三自然段: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里美在親情,母子親情,美在關懷。師:哪一個字可以看出母子親情。生1:熬。師:“熬”,是誰在熬。生1:母親。師:母親為什么在熬?生1:身體不好師:母親年紀大,身體不好,所以在熬;其實,換個角度看也可以看出我在熬,我為什么在熬?生1:擔心母親的身體。師:這里可以看出美在親情。生2:我喜歡最后一自然段: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里寫出了他的兒子和母親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加起來就相當于整一個世界。師:我想問問,前面說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后面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怎么前面輕,后面重呢?生2:意義上的重。師:前面輕說的是哪方面的輕。生2:體重。師:那后面呢?生2:責任。當“我”作出“走大路”的決定時,母親卻改變了主意:摸摸孫兒的腦瓜說:還是走小路吧。如果我的決定容易理解的話,那么母親的決定則體現了三代人的和美、謙讓與體貼。這種那個血濃于水的親情融進了這深深的愛之中。我的母親和我的兒子在我的妻子和我心目的地位非常重。當然這也包括責任,我作為一個中年人的責任。母親生我養我,現在需要我的照顧,兒子是我生命的延續,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因此在過不去的地方我的妻子和我不約而同地背起了兒子和我的母親,走得很慢、很穩、很仔細。這些行動體現了濃濃的中華民族比黃金還要珍貴的親情之美。[寫法借鑒、我手寫我情]這篇文章本是一片自讀課文,但我當時挑選它作為公開課,因為我認為這篇文章在寫作上可以作為親情類敘述文的一個寫作藍本。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讀導寫,讀寫結合,不斷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這篇敘述文選材角度小,內容卻非常豐富,主題深刻且文章的結構精巧。針對 初中生一拿起筆就不知道寫什么或者寫出來的總是那些陳詞濫調,因此在教學時,我有意識地讓教學與寫作掛上鉤,讓學生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在寫法上獲得幾點啟示。(一)多角度確定題目。現在的中學生作文全命題作文很少,大多是半命題作文,或者是根據所給出的材料自擬題目。因此題目擬的好不好是讀者有沒有興趣看下去的關鍵,如果題目一點新意都沒有,估計讀者認為這是一片索然無趣的文章而放棄閱讀。根據前面所學的幾篇散文如《風箏》、《羚羊木雕》是從選擇一事物的線索作為題目,《散步》這篇文章是從主要事件提煉出來的,簡潔明了,又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總之,文章的題目可以從多角度去考慮,一個好的題目的確立,既為整篇文章的展開打下了基礎,又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二)選材以小見大。現在很多的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不知道如何下筆,腦海里一片空白,沒有儲存生活的任何片段。因為在他們看來,每天上學、回家、吃飯、睡覺等日常生活過于單調和平乏。自己接觸的人也不過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同學和老師而已,這些人雖然每天都照面,但在他們看來沒有發生什么重大的事件,就沒有值得可以寫的生活材料。其實,這就是學生不懂得關注生活,不懂如何獲取作文材料。《散步》在選材方面值得我們借鑒,《散步》所選取的材料不過是平常的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段或細節,表現的卻是一家人真摯而深沉的愛。每次布置主題為親情類的文章時,學生寫的最多的就是生病了父母帶我去看病,天冷了父母給我送衣服。在學生看來,這樣的材料才能體現父母對子女的愛,事實上生活中最常見卻最易被人忽視。父母對子女的愛和子女對父母的愛往往停留在這些細節上:一杯水”、“一個鉛筆盒”、“一次微笑”、“一個眼神”、“一根頭發”……都能寄托一種感情。生活中這些愛的細節需要我們用心觀察,細細體會,才能有所發現,有所觸動。(三)巧妙地構思。《散步》本是一個很簡單的情節,初春,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情。作者在開頭就來了個開門見山,開門見山后并沒有平鋪直敘地交代事件,而是一波三折。在波谷和波峰上折射出親情、人性的亮麗色彩。[細節渲染、升華親情]總結完這篇文章在寫作上給我們的借鑒后,我當場讓學生和來談談自己日常生活中父母對我的愛的一個片段或者細節。有同學談到自己摔傷腿時父母細心的照顧;有同學談到放學回家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的片段。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愛的細節,其實愛的細節遠不止這些。為了讓學生更能深刻體會這種濃濃的親情同時能達到一種共鳴,我配樂朗誦了下面的一段話。當你父母清晨起床準備早餐時當你父母下午下班趕到學校門口時當你父母強打精神挑燈陪讀時當你父母小心翼翼給老人端茶水時當你父母拼命工作為多賺薪水時當你父母舍命喝酒為多簽合同時他只有一個簡單的愿望:孩子的笑容、老人的安康!同學們,請打開你的心窗和眼窗,去感受每一個細節,去感受父母給我們的愛,然后拿起手中的比寫下自己心中的感動。總之,這堂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作為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課上只作點撥、指導。在設計問題時我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課上引導多讀文段,盡可能使他們從文中找到答案。就是“品讀文段,美點尋蹤”之時,學生的回答非常出彩,可能是預習比較認真的原因,賞析美的段落、美的句子時,沒想到學生會賞析得這么深入和全面。學生討論發言較積極,課堂氣氛很活躍,達到預期效果。但是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只是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關注到整體,這是以后備課的時候還要關注到全體,要備好學生。另外這篇文章在講的時候對學生的情感渲染不夠,雖然結尾感染了我自己,但學生沒有這么深的體悟,因此在情感渲染方面還需要多下功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散步》課堂練習中山市東區松苑中學 李紫軍一、課堂練習1、認一認,寫一寫。分歧( ) 信服( )拆散( )霎( )時 水波粼粼( )嫩( )芽 熬( )過2、內容感知,回答問題。A、散步的人有: B、散步的地點是: C、散步的季節是: D、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的奶奶( )的爸爸( )的媽媽( )的兒子( )的一家二、課后作業1、口頭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本文。2、實踐作業:比較閱讀,學法實踐。要求:讀課后“‘研討與練習三’”短文:《三代》,試著實踐學法:(1)重擬標題;(2)品讀文句,美點尋蹤(3)這兩篇文章,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你的理由。3、書面作業: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修改上次的作文,并自己給出不少于50的評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散步》課堂實錄中山市東區松苑中學 李紫軍師:課前播放《家》歌曲。師:上課。生:老師您好!師:同學們上午好!請坐。剛才老師放了一首什么歌?生:《家》師: 家一個幸福的字眼,家,一個溫馨的港灣,家是我們幸福的搖籃,無論風吹雨打,它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它給予了我們無盡的關懷,今天讓我們步入一個這樣的家庭,去感受一家四口濃濃的親情。好,我們今天學的課文是——板書:散步)生:散步師:作者?生:莫懷戚。師:我們一起打開課文,老師放背景音樂,請同學們跟著背景音樂的節奏輕讀,試著把文中一家四口那濃濃的親情讀出來。生:齊讀課文。師:現在我們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搶答開始,(學生舉手)我們給第一位回答問題的同學愛的鼓勵。(鼓掌)生:認讀生字詞。師:好,同學們一起來,每個詞語讀兩遍。讀完課文,回答問題,分組回答。散步的人?(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書)生:我、母親、妻子和兒子師:散步的地點?生:田野。師:散步的季節?生:初春。師:散步的過程當中發生了什么事?生:分歧。師:分歧是什么呢,最后又是怎樣解決的?生:分歧是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整;兒子要走小路,因為小路好玩。師:分歧是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那這個分歧是怎樣解決的?生:最后我決定走大路,母親卻說還是走小路吧,她順從了孫子。師:我的主張是什么?生:走大路。師:順從了誰的意見?生:母親。師:在母親和小孩之間我首先考慮到的還是尊重母親(板書:尊老),但祖母疼愛孫子,最后把選擇權給了孫子,選擇走小路。本來是有分歧的事情,但很快得到了解決。那這個家庭的每個成員你能給個形容詞來形容他\她嗎?生:奶奶是個慈祥的奶奶。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她慈祥?生: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師:雖然母親知道小路很難走,但奶奶愛孫兒,還用了一個“摸”字。生:我說兒子,兒子是個活潑可愛,天真善良的人。師:從哪里可以看出他的活潑可愛和天真善良?生: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師:小家伙發現了規律,可以看出他的天真活潑。生:爸爸是個孝順、尊老愛幼的爸爸師:回答非常貼切,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生: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可以看出對母親身體的關心。從他選擇走大路可以看出他的尊老。師:說的非常到位,那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呢?生:溫馨和睦。師:一個溫馨和美家庭大家都喜歡,當然如此溫馨的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可見,人們常說往往平平淡淡的生活里蘊含著親情的瓊漿,這一家人,一次極平常的散步卻讓我們體會到了這家人濃濃的親情。那么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文章去感受初春的田野,去感受這篇文章的美。下面請用你的一雙慧眼找一找文中有哪些美點,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對美文的賞讀,大處看可以欣賞其中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細處看可以欣賞美的詞、美的句式、美的細節等語言美。你們找到一句,在書上先標出來,然后采用句式:“我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寫出了……”。大家先用三分鐘的時間自己找找,待會小組再一起分享。生:默讀課文,尋找美點。小組討論師:哪位同學把你找到的跟大家一起分享生:我找到的是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句很好地寫出了初春美景。師:這句美在初春的景色。這初春的景色給人的感覺怎樣?生:生機勃勃。師:一片生機盎然,那么我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生:輕快。師:請女同學用輕快的語調齊讀這一段。生:齊讀。師:我們繼續分享。生:我喜歡的是第七自然段的: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旁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這句話用凝練的語句寫出了初春的生機,告訴我們小路很有意思。師:小路有意思,也是美在景色,是嗎?給人的感覺是充滿生機,這也是兒子選擇走小路的原因。還有誰來分享。生:我喜歡的句子是: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因為這里寫出了兒子天真、可愛的形象。師:美在人,孩子說的話誰來讀讀。你就用孩子的語氣。生: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師:讀得怎么樣?生:很好。師:掌聲。把兒子那天真的語氣讀出來了,還有誰來分享?生:我喜歡最后一自然段: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里寫出了他的兒子和母親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加起來就相當于整世界。師:我想問問,前面說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后面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怎么前面輕,后面重呢?生:意義上的重。師:前面輕說的是哪方面的輕。生:體重。師:那后面呢?生:責任。師:我的母親和我的兒子在我的妻子和我心目的地位非常重。當然這也包括責任,我作為一個中年人的責任。母親生我養我,現在需要我的照顧,兒子是我生命的延續,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板書責任,)如果說這是個天平,那個是天平的兩端?生:母親和兒子。師:如果讓這個天平平起來需要的是什么?生:我和妻子的責任。師:我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要用什么語氣來讀呢?生:前輕后重師:男同學用男低音來一次,我們女同學掌聲鼓勵。生:齊讀最后一段。師:女同學評價一下,讀得怎么樣?有沒有讀出那種厚重感?生:有一點。師:整個世界,“整個”要用非常肯定的語氣,把音拉長一點,好我們一起來一次。(放背景音樂)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師:這一家人什么樣的情景出現在你腦海里。生:充滿溫馨。師:這就是美在親情。再請兩位同學來分享一下。生:第三自然段: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里美在親情,母子親情,美在關懷。師:哪一個字可以看出母子親情?生:熬。師:“熬”,是誰在熬?生:母親。師:母親為什么在熬?生:身體不好。師:母親年紀大,身體不好,所以在熬;其實,換個角度看也可以看出我在熬,我為什么在熬?生:擔心母親的身體。師:這里可以看出美在親情。這段的最前一句: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們讀一段的時候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生:前面用擔憂的語氣。師:天平要平起來,除了需要責任外,還需要什么?生:親情,后面用輕快還有一點慶幸的語氣。(學生齊讀)師:還有同學來分享嗎?生:第六自然段: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我喜歡這句是因為這里體現了我對母親的關懷。師:在面對母親和兒子時,我先選擇尊重母親,再才是愛護兒子。同學們,家就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除了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外,還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承擔。家既是一個幸福的搖籃,也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和愛去撐起一個家。其實營造一個幸福的家是如此,那么面對一個民族、面對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呢?一篇短小的文章,一件不經意的小事,就能給我們這么多的感觸。我們再看看這篇文章在寫作上能給我們什么借鑒呢,小組討論三分鐘。生:看書,討論。生:開頭開門見山。生:語言上的對稱: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于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生:這是文章句式上的對稱美。生:這篇文章通過細節描寫,展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師:剛才同學從開頭、從細節和句式上找到了這篇文章寫作方面的特點。我想問問同學,散步這件事是大事還是小事。生:小事師:一件這么小的事情卻能給我們這么大的感觸。這篇文章在選材方面有什么特點?生:以小見大。師:這篇文章寫法上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借鑒。(展示PPT)一、題目(從事件、從主題)。二、選材(以小見大)。三、結構(開頭:開門見山,結尾:主題升華)。散步是一件不經意間的小事,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家人的濃濃的親情,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細節也常常出現,父親一個鼓勵的目光,母親一句安慰的話語等等,我想請兩個同學來分享一下你家庭里打動你內心的細節。生:我發高燒時,媽媽的焦急擔憂。生:我跌傷之后,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師:我們寫文章時,很多同學就不知道找哪些材料來寫,其實平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細節,只是我們蒙蔽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和心。我現在也算是一個中年人的身份,上有父母親下有女兒,我能夠體會到你父母的感受。當他清晨起床準備早餐時當他下午下班趕到學校門口時當他強打精神挑燈陪讀時當他小心翼翼給老人端茶水時當他拼命工作為多賺薪水時當他舍命喝酒為多簽合同時他只有一個簡單的愿望:孩子的笑容、老人的安康!同學們,請打開你的心窗和眼窗,去感受每一個細節,去感受父母給我們的愛,然后拿起手中的比寫下自己心中的感動。接下來是今天的作業。(出示PPT)1、口頭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本文。2、實踐作業:比較閱讀,學法實踐。要求:讀課后“‘研討與練習三’”短文:《三代》,試著實踐學法:(1)重擬標題;(2)品讀文句,美點尋蹤(3)這兩篇文章,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你的理由。3、書面作業: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修改上次的作文,并自己給出不少于50的評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散步》教學設計中山市東區松苑中學 李紫軍[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設計思想]我們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他們積極投身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本課的教學提倡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交流,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親情。識記并積累課文生字詞,理解文中關鍵句的含義。2、方法與過程目標 :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及自主、合作、探究課文內容能力。學習開門見山、細節描寫和以小見大、結尾點題的寫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細讀品味課文,讓學生從文章中美的自然、美的語言、美的親情中接受美的熏陶,理解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教學重難點]1、整體感知、品味課文,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味課文表現的人情美。2、理解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3、課堂遷移,學以致用。[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 歌聲預熱、感受親情。(播放《家》這首歌曲)聽著這溫馨甜美的音樂,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想到溫暖的家。家一個幸福的字眼,家,一個溫馨的港灣,家是我們幸福的搖籃,無論風吹雨打,它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它給予了我們無盡的關懷,今天讓我們步入一個這樣的家庭,去感受一家四口濃濃的親情。好,我們今天學的課文是。板書:散步)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1、認一認,寫一寫。分歧( ) 信服( )拆散( )霎( )時 水波粼粼( )嫩( )芽 熬( )過2、內容感知,回答問題。A、散步的人有: B、散步的地點是: C、散步的季節是: D、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三、品讀課文,體會親情。1、文中的分歧是怎么解決?2、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給這個家庭以及每個家庭成員一個恰當的評價。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 看來大家都喜歡這樣的家庭。當然,如此溫馨家庭,是數不勝數,人們常說,家是愛的港灣,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蘊含著親情的瓊漿,即使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溫馨的親情。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那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相親相愛、和和美美……四、探究合作,美點尋蹤。1、美點尋蹤:學生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并說說為何喜歡?一個溫馨和美家庭大家都喜歡,當然如此溫馨的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可見,人們常說往往平平淡淡的生活里蘊含著親情的瓊漿,這一家人,一次極平常的散步卻讓我們體會到了這家人濃濃的親情。那么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文章去感受初春的田野,去感受這篇文章的美。下面請用你的一雙慧眼找一找文中有哪些美點,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對美文的賞讀,大處看可以欣賞其中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細處看可以欣賞美的詞、美的句式、美的細節等語言美。你們找到一句,在書上先標出來,然后采用句式:“我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寫出了……”。大家先用三分鐘的時間自己找找,待會我們小組再一起分享。2、學生發言,師生評價。(以下舉一些學生發言的例子)例1: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魚塘,你看……例2: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例3:美在那無言的細節,你看: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 ……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就是愛,這就是責任,這就是尊老愛幼美好家庭,,結尾點明題旨。句式整齊、對稱)例4: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寫出孩子的活潑、可愛,聰明) 3、小組合作、問題探究:⑴當散步發生分歧時我是怎樣處理的?我為什么這樣決定?(委屈孩子決定走大路,兒子小我可以背他,母親老小路不好走。)⑵“我”本來決定走小路,后來為何又走大路?(走小路應該愛是母親的決定,我尊重母親。這個決定更完美,這才是作者的創作意圖。)⑶文章結尾作者說“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你如何理解這句話?(我的母親和我的兒子在我的妻子和我心目的地位非常重。當然這也包括責任,我作為一個中年人的責任。母親生我養我,現在需要我的照顧,兒子是我生命的延續,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五、寫法借鑒,我手寫我情。1、題目(從事件、從主題)。2、選材(以小見大)。3、結構(開頭:開門見山,結尾:主題升華)。4、細節描寫。六、小結課文,升華親情。親情往往凝聚著在一件細小的東西中,只要你是一個細心的人,在生活中都能找一個細小是能抨動你心弦的東西。所以說,我們的生活不是平淡枯燥,,而是我們缺少積極觀察生活的態度。我們要學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發現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所蘊含的感人之處,善于捕捉自己內心的每一次細膩、微妙的情緒和感情的波動,還要經常咀嚼這些情緒和波動,以加深對生活的認識。上帝是公平的,只有那些對生活有心的人 。教師配樂朗誦了下面的一段話:當你父母清晨起床準備早餐時,當你父母下午下班趕到學校門口時,當你父母強打精神挑燈陪讀時,當你父母小心翼翼給老人端茶水時,當你父母拼命工作為多賺薪水時,當你父母舍命喝酒為多簽合同時,他只有一個簡單的愿望:孩子的笑容、老人的安康!同學們,請打開你的心窗和眼窗,去感受每一個細節,去感受父母給我們的愛,然后拿起手中的比寫下自己心中的感動。七、作業布置。1、口頭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本文。2、實踐作業:比較閱讀,學法實踐。要求:讀課后“‘研討與練習三’”短文:《三代》,試著實踐學法:(1)重擬標題;(2)品讀文句,美點尋蹤(3)這兩篇文章,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你的理由。3、書面作業: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修改上次的作文,并自己給出不少于50的評語。八、板書設計母親(尊老)兒子(愛護)我和妻子(責任、親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4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散 步》給劃線的漢字注音。分歧( )信服( )拆散( )霎( )時水波粼粼( )嫩( )芽熬( )過fēn qíxìn fúchāi sànshàlínnènáo內容感知A、散步的人有: B、散步的地點是: C、散步的季節是: D、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母親、我、妻子、兒子田野初春分歧的奶奶的爸爸的媽媽的兒子孝敬善良慈愛親切溫柔賢惠聰明乖巧( )的一家溫馨和美學海導航:對美文的賞讀,大處看可以欣賞其中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細處看可以欣賞美的詞、美的句式、美的細節等語言美。1、 請用你的一雙慧眼找一找文中有哪些美點,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美點尋蹤2、采用句式:“我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寫出了……”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相親相愛小 事中 心以小見大散步(開門見山)尊老愛幼(最后升華主題)寫法體悟一、題目(從事件、從主題)。二、選材(以小見大)。三、結構(開頭:開門見山,結尾:主題升華)。寫法體悟當他清晨起床準備早餐時當他下午下班趕到學校門口時當他強打精神挑燈陪讀時當他小心翼翼給老人端茶水時當他拼命工作為多賺薪水時當他舍命喝酒為多簽合同時他只有一個簡單的愿望:孩子的笑容、老人的安康!作業布置1、口頭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本文。2、實踐作業:比較閱讀,學法實踐。要求:讀課后“‘研討與練習三’”短文:《三代》,試著實踐學法:(1)重擬標題;(2)品讀文句,美點尋蹤(3)這兩篇文章,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你的理由。3、書面作業: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修改上次的作文,并自己給出不少于50的評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散步》教學反思.doc 《散步》教學設計.doc 《散步》教學課件.ppt 《散步》李老師 教學實錄.doc 《散步》練習.doc 《散步》視頻課堂實錄(人教版·李老師).flv ege.mp3 家.mp3 童年的回憶.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