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九上第三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哪次戰役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br/>A.莫斯科保衛戰 B.不列顛之戰C.中途島海戰 D.斯大林格勒戰役【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40年,德軍轟炸英國,英國首相丘吉爾號召人民堅決同法西斯戰斗,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狂轟濫炸,英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最終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圖謀,史稱“不列顛之戰”,不列顛之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不列顛之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不列顛之戰的意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二戰中的重要戰役的相關史實。2.法國淪陷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繼續開展反德斗爭的是( )A.羅斯福 B.戴高樂 C.丘吉爾 D.斯大林【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二戰中,戴高樂將軍在法國淪陷后流亡英國,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 ,繼續開展反德斗爭。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戴高樂在法國淪陷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繼續開展反德斗爭,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知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的是戴高樂將軍。3.(2020九上·余杭月考)歷史事件的發展往往存在一定聯系。下列歷史事件按邏輯關系排列正確的是( )①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②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③資本主義政治危機的加劇④第二次世界 大戰的爆發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30年代的大危機【解析】【分析】1929~1933年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遭到巨大破壞,同時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危機,工人罷工,階級矛盾激化,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建立法西斯專制統治,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最終導致了二戰的爆發,因此按邏輯關系排列正確的是①→③→②→④。B項①→③→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和二戰的爆發,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 )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②英、法等國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④經濟危機的影響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英、法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經濟危機的影響.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項①②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5.二戰開始后,希特勒的侵略計劃第一次未能得逞的是( )A.敦刻爾克大撤退 B.不列顛之戰C.對波蘭的進攻 D.莫斯科保衛戰【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上臺,英國徹底放棄了綏靖政策,開始真正對德作戰。1940年,德軍轟炸英國,英國首相丘吉爾號召人民堅決同法西斯戰斗。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狂轟濫炸,英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最終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圖謀,史稱“不列顛之戰”。 不列顛之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AD兩項敦刻爾克大撤退、莫斯科保衛戰都要晚于不列顛之戰,不符合題意;B項不列顛之戰,符合題意;C項對波蘭的進攻德國是成功的,不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不列顛之戰的相關知識。準確識記不列顛之戰的相關史實。6.二戰爆發后,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不堪一擊,在短短的六個星期內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br/>①法國政府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缺乏充分的軍事準備②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③迷信陣地戰和馬奇諾防線,忽視航空兵和裝甲兵的作用④綜合國力不如德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內容可知,二戰爆發之前,英法推行綏靖政策,對德國警惕性不足,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而且法國迷信馬奇諾防線和陣地戰,最終導致失敗,故①②③說法正確。法國的戰敗并不是法國的綜合國力不如德國,故④說法錯誤。A項①②③是二戰爆發后,法國不堪一擊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中法國戰敗的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7.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是( )A.羅斯福 B.斯大林 C.丘吉爾 D.戴高樂【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故D正確。故排除A項。故排除B項,A項羅斯福是美國人,不符合題意;B項斯大林是蘇聯人,不符合題意;C項丘吉爾是英國人,不符合題意;D項戴高樂在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戴高樂的準確識記。準確識記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8.“奇怪的戰爭”指二戰全面爆發初期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狀態。之所以“宣而不戰”是因為( ?。?br/>A.英法認為二戰尚未全面爆發 B.德國“閃電戰”進展迅速C.蘇聯正在東線與德軍決戰 D.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二戰初期,英法只所以對德國“宣而不戰”,主要原因是因為英、法等國還沒有完全放棄綏靖政策,仍然對德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ABC三項都不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不符合題意;D項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初期的“奇怪的戰爭”。 識記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及表現。9.1938年,一個叫張伯倫的老人得意地揮舞著一紙協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帶來了我們時代的和平”。但事實上……協定加快了世界大戰的步伐。這一協定的簽訂是在( ?。?br/>A.開羅會議 B.慕尼黑會議 C.巴黎會議 D.德黑蘭會議【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慕尼黑會議后歸國的英國首腦張伯倫受到民眾的歡迎,他揮舞文件,稱其為“我們時代的和平”。故答案為:B。【點評】歷史類題目特別要注意時間,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時局,比較簡單。10.(2019九上·衢州期中)假如你是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攝影記者,你拍攝了許多國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攻擊的照片。在這些照片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A.英國倫敦 B.蘇聯莫斯科 C.美國華盛頓 D.中國南京【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英國的倫敦、蘇聯的莫斯科、中國的南京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法西斯的侵略,英國的倫敦遭受德軍空襲,蘇聯的莫斯科遭到德軍的進攻,而中國的南京當時遭到日軍的侵略。只有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處于中立狀態,珍珠港事件后參加對日作戰,但其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未遭到攻擊。ABD三項在照片中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題意;C項美國華盛頓在照片中不可能看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戰爭的所在地的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二戰的相關史實。11.(2018九上·麗水期末)關于二戰時期的某一戰役,《法國史》一書中提到:“英、法軍隊靜守在馬其諾防線鋼筋水泥工事后面,警戒的哨兵而對德軍陣地,眼看他們裝卸輜重槍炮、挖工事,也絲毫不去打擾他們,守兵既不進行軍事訓練,又不挖戰壕,而是躲在工事里聽音樂、下棋、寫家信?!痹搼鹨郏ā 。?br/>A.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B.促使德國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C.推動《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D.宣告了“自由法國”運動的興起【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 英、 法對德宣戰; 英、法對德宣戰后,卻靜坐西線、宣而不戰,出現了題干材料中描述的現象,被稱為“奇怪戰爭”,這是英、 法綏靖政策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 。A項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掌握綏靖政策的表現和影響。12.(2018九上·杭州期中)成語典故“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慕尼黑陰謀中,下列國家被當成“我為魚肉”中的“我”的是( )A.英國 B.法國C.意大利 D.捷克斯洛伐克【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 本小題考查的是慕尼黑陰謀。面對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國不去加以嚴厲制裁,反而推行綏靖政策,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圖禍水東流,引向蘇聯。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會議,簽訂慕尼黑協議,在沒有捷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不顧捷克的利益,強行把捷克的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一事件被稱為慕尼黑陰謀。所以題文中的“我”應指的是捷克。 答案為D。【點評】本題屬于一般難度,只要慕尼黑陰謀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二、材料分析題1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大戰爆發后,英、法兩國雖向德國宣戰,卻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致使波蘭軍民孤軍奮戰。法國和德國邊界上沒有戰爭的跡象……自從開戰以來,這條戰線上一直沒有打過一槍……對方的軍隊……在彼此的射程范圍內毫不遮掩的走來走去、各干各的事……真是奇怪的戰爭。(1)請寫出這場大戰全面爆發的時間、標志。(2)“奇怪的戰爭”反映了英法實行什么樣的政策 請你列舉兩個吏實說明這一政策導致的后果。【答案】(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2)綏靖政策。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2)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法也沒有徹底拋棄綏靖政策,戰時英法對德國消極抵抗,“奇怪的戰爭”正是其戰前綏靖政策的反映。綏靖政策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如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故答案為:(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2)綏靖政策。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時間、標志,綏靖政策的相關知識。要求準確識記基礎知識并靈活運用所學解決問題。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凡爾賽條約》的部分內容法國元帥福煦在看到上述文件內容后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材料二:1938年秋,受盡希特勒侮辱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從德國返回后對群眾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然睡覺去吧!”但是,希特勒卻不買賬……——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材料三:1940年7月,德國軍隊開始空襲倫敦。9月10日,一枚炸彈在白金漢宮爆炸。王室一家在第一時間站到媒體面前:“他們連我們也一起轟炸,這倒讓我們感到高興,因為我們親自體會到了老百姓所遭受的戰爭之苦?!睆拇?,《國王還在倫敦呢!》成了戰時廣為流傳的民謠。——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1)哪一事件驗證了材料一中福煦的預言?為什么福煦元帥會認為20年后會爆發新的戰爭?(2)根據材料二,“希特勒卻不買賬”是什么意思?英國對德國的行為采取的是什么政策?(3)根據材料三,回答英國對待法西斯德國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并指出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答案】(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原因:《凡爾賽條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必然激起德國人民的憤怒。(2)希特勒的野心不僅僅是蘇臺德區,不久德國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突襲波蘭之后,向西進攻了包括英、法在內的西歐和北歐。綏靖政策。(3)國的政策由綏靖政策改為堅決抵抗。原因:英國本土遭到德國猛烈的轟炸。【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凡爾賽條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必然激起德國人民的憤怒,所以福煦元帥會認為20年后會爆發新的戰爭。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驗證了材料一中福煦的預言。(2)由材料二“1938年秋,受盡希特勒侮辱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從德國返回后對群眾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然睡覺去吧!’但是,希特勒卻不買賬……”可知,“希特勒卻不買賬”是指希特勒的野心不僅僅是蘇臺德區,不久德國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突襲波蘭之后,向西進攻了包括英法在內的西歐和北歐。英國對德國的行為采取的是綏靖政策。(3)根據材料三“他們連我們也一起轟炸,這倒讓我們感到高興,因為我們親自體會到了老百姓所遭受的戰爭之苦?!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對待法西斯德國的態度由綏靖政策改為堅決抵抗。原因是英國本土遭到德國猛烈的轟炸。故答案為:(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原因:《凡爾賽條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必然激起德國人民的憤怒。(2)希特勒的野心不僅僅是蘇臺德區,不久德國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突襲波蘭之后,向西進攻了包括英、法在內的西歐和北歐。綏靖政策。(3)英國的政策由綏靖政策改為堅決抵抗。原因:英國本土遭到德國猛烈的轟炸。【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15.極右翼思潮是一種民族—民粹主義、排外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的綜合思想體系,其思想核心是種族優越論。20世紀30年代極右翼勢力(德國納粹黨、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今天極右翼思潮在歐洲、日本再次沉渣泛起,引起了國際主流社會的高度警惕。關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歐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一些學者做了如下的分析:(一)歐洲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倒退使各國財政預算吃緊,高額福利制度難以為繼,大量失業人群無所事事,又導致了種族沖突和暴力犯罪活動猖獗,社會治安環境惡化等。人們的安全感大幅下降,極右翼勢力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大做文章,以蠱惑人心獲得民眾支持。(二)移民問題所引起的利益、文化沖突。由于一體化、全球化、戰亂因素導致的大范圍大規模的移民、非法移民,對歐洲的就業和社會福利等形成沖擊,同時由于移民本身存在諸多負面影響、移民文化與主流文化的融合難等,尤其引起了中下層人士的強烈不滿。這些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尤其是失業者的排外情緒與極右翼勢力的反移民主張不謀而合。(三)歐洲各國主流政黨在解決當前經濟社會問題時表現不力,競選時的承諾大多是一紙空文,從而讓普通民眾失望。一些國家主流政黨經常陷入種種腐敗丑聞,對民眾的影響力下降。而與之相比,極右翼政黨大搞平民化、底層化形象,改變競選策略、淡化激進措施,更多借助于一些具體的經濟社會問題吸引右翼極端分子、小商人、部分原左翼政黨選民、青年失業人員甚至一定數量的上層選民的關注和選票,其中特別是工人階級的支持率上升。人們在惴惴不安中看到,2017年法國大選在即,極右翼政客勒龐在民調中處于領先地位;日本試圖修改和平憲法,不斷擴充軍隊,在學校對兒童推行“戰前教育”,教兒童唱軍歌,讓兒童背誦明治天皇教育敕語……(1)請從上述材料中任選兩個角度,概括極右翼思潮在歐洲泛起的原因。(2)你認為材料中關于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分析中最主要的是哪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論證你的觀點。【答案】(1)經濟衰退引發的社會危機;移民問題所引起的利益、文化沖突;主流政黨在解決經濟社會問題時表現不力。(2)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社會危機、主流政黨的執政方向,結合現在的日本試圖修改和平憲法,不斷擴充軍隊等,言之有理即可。【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信息:極右翼思潮是一種民族—民粹主義、排外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的綜合思想體系,其思想核心是種族優越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歐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有許多:包括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倒退使,人們的安全感大幅下降,右翼勢力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大做文章,以蠱惑人心獲得民眾支持;移民問題所引起的利益、文化沖突,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尤其是失業者的排外情緒與極右翼勢力的反移民主張不謀而合;歐洲各國主流政黨在解決當前經濟社會問題時表現不力,競選時的承諾大多是一紙空文,從而讓普通民眾失望。(2)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社會危機、主流政黨的執政方向,結合現在的日本試圖修改和平憲法,不斷擴充軍隊等,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極右翼思潮的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九上第三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哪次戰役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A.莫斯科保衛戰 B.不列顛之戰C.中途島海戰 D.斯大林格勒戰役2.法國淪陷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繼續開展反德斗爭的是( ?。?br/>A.羅斯福 B.戴高樂 C.丘吉爾 D.斯大林3.(2020九上·余杭月考)歷史事件的發展往往存在一定聯系。下列歷史事件按邏輯關系排列正確的是( ?。?br/>①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②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③資本主義政治危機的加劇④第二次世界 大戰的爆發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4.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 ?。?br/>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②英、法等國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④經濟危機的影響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二戰開始后,希特勒的侵略計劃第一次未能得逞的是( ?。?br/>A.敦刻爾克大撤退 B.不列顛之戰C.對波蘭的進攻 D.莫斯科保衛戰6.二戰爆發后,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不堪一擊,在短短的六個星期內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br/>①法國政府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缺乏充分的軍事準備②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③迷信陣地戰和馬奇諾防線,忽視航空兵和裝甲兵的作用④綜合國力不如德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是( ?。?br/>A.羅斯福 B.斯大林 C.丘吉爾 D.戴高樂8.“奇怪的戰爭”指二戰全面爆發初期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狀態。之所以“宣而不戰”是因為( )A.英法認為二戰尚未全面爆發 B.德國“閃電戰”進展迅速C.蘇聯正在東線與德軍決戰 D.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9.1938年,一個叫張伯倫的老人得意地揮舞著一紙協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帶來了我們時代的和平”。但事實上……協定加快了世界大戰的步伐。這一協定的簽訂是在( )A.開羅會議 B.慕尼黑會議 C.巴黎會議 D.德黑蘭會議10.(2019九上·衢州期中)假如你是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攝影記者,你拍攝了許多國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攻擊的照片。在這些照片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A.英國倫敦 B.蘇聯莫斯科 C.美國華盛頓 D.中國南京11.(2018九上·麗水期末)關于二戰時期的某一戰役,《法國史》一書中提到:“英、法軍隊靜守在馬其諾防線鋼筋水泥工事后面,警戒的哨兵而對德軍陣地,眼看他們裝卸輜重槍炮、挖工事,也絲毫不去打擾他們,守兵既不進行軍事訓練,又不挖戰壕,而是躲在工事里聽音樂、下棋、寫家信?!痹搼鹨郏ā 。?br/>A.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B.促使德國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C.推動《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D.宣告了“自由法國”運動的興起12.(2018九上·杭州期中)成語典故“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慕尼黑陰謀中,下列國家被當成“我為魚肉”中的“我”的是( ?。?br/>A.英國 B.法國C.意大利 D.捷克斯洛伐克二、材料分析題1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大戰爆發后,英、法兩國雖向德國宣戰,卻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致使波蘭軍民孤軍奮戰。法國和德國邊界上沒有戰爭的跡象……自從開戰以來,這條戰線上一直沒有打過一槍……對方的軍隊……在彼此的射程范圍內毫不遮掩的走來走去、各干各的事……真是奇怪的戰爭。(1)請寫出這場大戰全面爆發的時間、標志。(2)“奇怪的戰爭”反映了英法實行什么樣的政策 請你列舉兩個吏實說明這一政策導致的后果。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凡爾賽條約》的部分內容法國元帥福煦在看到上述文件內容后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材料二:1938年秋,受盡希特勒侮辱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從德國返回后對群眾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然睡覺去吧!”但是,希特勒卻不買賬……——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材料三:1940年7月,德國軍隊開始空襲倫敦。9月10日,一枚炸彈在白金漢宮爆炸。王室一家在第一時間站到媒體面前:“他們連我們也一起轟炸,這倒讓我們感到高興,因為我們親自體會到了老百姓所遭受的戰爭之苦?!睆拇?,《國王還在倫敦呢!》成了戰時廣為流傳的民謠。——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1)哪一事件驗證了材料一中福煦的預言?為什么福煦元帥會認為20年后會爆發新的戰爭?(2)根據材料二,“希特勒卻不買賬”是什么意思?英國對德國的行為采取的是什么政策?(3)根據材料三,回答英國對待法西斯德國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并指出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15.極右翼思潮是一種民族—民粹主義、排外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的綜合思想體系,其思想核心是種族優越論。20世紀30年代極右翼勢力(德國納粹黨、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今天極右翼思潮在歐洲、日本再次沉渣泛起,引起了國際主流社會的高度警惕。關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歐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一些學者做了如下的分析:(一)歐洲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倒退使各國財政預算吃緊,高額福利制度難以為繼,大量失業人群無所事事,又導致了種族沖突和暴力犯罪活動猖獗,社會治安環境惡化等。人們的安全感大幅下降,極右翼勢力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大做文章,以蠱惑人心獲得民眾支持。(二)移民問題所引起的利益、文化沖突。由于一體化、全球化、戰亂因素導致的大范圍大規模的移民、非法移民,對歐洲的就業和社會福利等形成沖擊,同時由于移民本身存在諸多負面影響、移民文化與主流文化的融合難等,尤其引起了中下層人士的強烈不滿。這些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尤其是失業者的排外情緒與極右翼勢力的反移民主張不謀而合。(三)歐洲各國主流政黨在解決當前經濟社會問題時表現不力,競選時的承諾大多是一紙空文,從而讓普通民眾失望。一些國家主流政黨經常陷入種種腐敗丑聞,對民眾的影響力下降。而與之相比,極右翼政黨大搞平民化、底層化形象,改變競選策略、淡化激進措施,更多借助于一些具體的經濟社會問題吸引右翼極端分子、小商人、部分原左翼政黨選民、青年失業人員甚至一定數量的上層選民的關注和選票,其中特別是工人階級的支持率上升。人們在惴惴不安中看到,2017年法國大選在即,極右翼政客勒龐在民調中處于領先地位;日本試圖修改和平憲法,不斷擴充軍隊,在學校對兒童推行“戰前教育”,教兒童唱軍歌,讓兒童背誦明治天皇教育敕語……(1)請從上述材料中任選兩個角度,概括極右翼思潮在歐洲泛起的原因。(2)你認為材料中關于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分析中最主要的是哪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論證你的觀點。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40年,德軍轟炸英國,英國首相丘吉爾號召人民堅決同法西斯戰斗,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狂轟濫炸,英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最終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圖謀,史稱“不列顛之戰”,不列顛之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不列顛之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不列顛之戰的意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二戰中的重要戰役的相關史實。2.【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二戰中,戴高樂將軍在法國淪陷后流亡英國,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 ,繼續開展反德斗爭。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戴高樂在法國淪陷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繼續開展反德斗爭,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知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的是戴高樂將軍。3.【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30年代的大危機【解析】【分析】1929~1933年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遭到巨大破壞,同時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危機,工人罷工,階級矛盾激化,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建立法西斯專制統治,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最終導致了二戰的爆發,因此按邏輯關系排列正確的是①→③→②→④。B項①→③→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和二戰的爆發,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4.【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英、法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經濟危機的影響.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項①②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5.【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上臺,英國徹底放棄了綏靖政策,開始真正對德作戰。1940年,德軍轟炸英國,英國首相丘吉爾號召人民堅決同法西斯戰斗。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狂轟濫炸,英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最終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圖謀,史稱“不列顛之戰”。 不列顛之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AD兩項敦刻爾克大撤退、莫斯科保衛戰都要晚于不列顛之戰,不符合題意;B項不列顛之戰,符合題意;C項對波蘭的進攻德國是成功的,不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不列顛之戰的相關知識。準確識記不列顛之戰的相關史實。6.【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內容可知,二戰爆發之前,英法推行綏靖政策,對德國警惕性不足,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而且法國迷信馬奇諾防線和陣地戰,最終導致失敗,故①②③說法正確。法國的戰敗并不是法國的綜合國力不如德國,故④說法錯誤。A項①②③是二戰爆發后,法國不堪一擊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中法國戰敗的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7.【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故D正確。故排除A項。故排除B項,A項羅斯福是美國人,不符合題意;B項斯大林是蘇聯人,不符合題意;C項丘吉爾是英國人,不符合題意;D項戴高樂在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戴高樂的準確識記。準確識記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8.【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二戰初期,英法只所以對德國“宣而不戰”,主要原因是因為英、法等國還沒有完全放棄綏靖政策,仍然對德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ABC三項都不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不符合題意;D項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初期的“奇怪的戰爭”。 識記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及表現。9.【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慕尼黑會議后歸國的英國首腦張伯倫受到民眾的歡迎,他揮舞文件,稱其為“我們時代的和平”。故答案為:B。【點評】歷史類題目特別要注意時間,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時局,比較簡單。10.【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英國的倫敦、蘇聯的莫斯科、中國的南京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法西斯的侵略,英國的倫敦遭受德軍空襲,蘇聯的莫斯科遭到德軍的進攻,而中國的南京當時遭到日軍的侵略。只有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處于中立狀態,珍珠港事件后參加對日作戰,但其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未遭到攻擊。ABD三項在照片中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題意;C項美國華盛頓在照片中不可能看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戰爭的所在地的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二戰的相關史實。11.【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 英、 法對德宣戰; 英、法對德宣戰后,卻靜坐西線、宣而不戰,出現了題干材料中描述的現象,被稱為“奇怪戰爭”,這是英、 法綏靖政策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 。A項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掌握綏靖政策的表現和影響。12.【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 本小題考查的是慕尼黑陰謀。面對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國不去加以嚴厲制裁,反而推行綏靖政策,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圖禍水東流,引向蘇聯。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會議,簽訂慕尼黑協議,在沒有捷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不顧捷克的利益,強行把捷克的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一事件被稱為慕尼黑陰謀。所以題文中的“我”應指的是捷克。 答案為D。【點評】本題屬于一般難度,只要慕尼黑陰謀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13.【答案】(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2)綏靖政策。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2)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法也沒有徹底拋棄綏靖政策,戰時英法對德國消極抵抗,“奇怪的戰爭”正是其戰前綏靖政策的反映。綏靖政策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如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故答案為:(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2)綏靖政策。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時間、標志,綏靖政策的相關知識。要求準確識記基礎知識并靈活運用所學解決問題。14.【答案】(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原因:《凡爾賽條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必然激起德國人民的憤怒。(2)希特勒的野心不僅僅是蘇臺德區,不久德國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突襲波蘭之后,向西進攻了包括英、法在內的西歐和北歐。綏靖政策。(3)國的政策由綏靖政策改為堅決抵抗。原因:英國本土遭到德國猛烈的轟炸。【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凡爾賽條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必然激起德國人民的憤怒,所以福煦元帥會認為20年后會爆發新的戰爭。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驗證了材料一中福煦的預言。(2)由材料二“1938年秋,受盡希特勒侮辱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從德國返回后對群眾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然睡覺去吧!’但是,希特勒卻不買賬……”可知,“希特勒卻不買賬”是指希特勒的野心不僅僅是蘇臺德區,不久德國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突襲波蘭之后,向西進攻了包括英法在內的西歐和北歐。英國對德國的行為采取的是綏靖政策。(3)根據材料三“他們連我們也一起轟炸,這倒讓我們感到高興,因為我們親自體會到了老百姓所遭受的戰爭之苦?!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對待法西斯德國的態度由綏靖政策改為堅決抵抗。原因是英國本土遭到德國猛烈的轟炸。故答案為:(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原因:《凡爾賽條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必然激起德國人民的憤怒。(2)希特勒的野心不僅僅是蘇臺德區,不久德國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突襲波蘭之后,向西進攻了包括英、法在內的西歐和北歐。綏靖政策。(3)英國的政策由綏靖政策改為堅決抵抗。原因:英國本土遭到德國猛烈的轟炸。【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15.【答案】(1)經濟衰退引發的社會危機;移民問題所引起的利益、文化沖突;主流政黨在解決經濟社會問題時表現不力。(2)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社會危機、主流政黨的執政方向,結合現在的日本試圖修改和平憲法,不斷擴充軍隊等,言之有理即可。【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信息:極右翼思潮是一種民族—民粹主義、排外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的綜合思想體系,其思想核心是種族優越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歐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有許多:包括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倒退使,人們的安全感大幅下降,右翼勢力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大做文章,以蠱惑人心獲得民眾支持;移民問題所引起的利益、文化沖突,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尤其是失業者的排外情緒與極右翼勢力的反移民主張不謀而合;歐洲各國主流政黨在解決當前經濟社會問題時表現不力,競選時的承諾大多是一紙空文,從而讓普通民眾失望。(2)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極右翼思潮再度興起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社會危機、主流政黨的執政方向,結合現在的日本試圖修改和平憲法,不斷擴充軍隊等,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極右翼思潮的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九上第三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九上第三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