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九上第四單元第一課第二目土地改革與三大戰役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九上第四單元第一課第二目土地改革與三大戰役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九上第四單元第一課第二目土地改革與三大戰役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再看一眼大別山,萬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見了,大別山》再現丁劉鄧大軍挺進大別由時的壯舉.渲染了重回大別山激動難舍的心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軍開始了(  )
A.戰略防御 B.戰略相持 C.戰略進攻 D.戰略決戰
2.為了加快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中共中央抓住時機,作出戰略決戰的決策。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是(  )
①遼沈戰役 ②淮海戰役 ③平津戰役 ④渡江戰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毛澤東曾稱贊傅作義是“民族的功臣”“為和平解決各地戰事問題和減輕人民的戰爭痛苦樹立了榜樣”。上述評價和下列哪次戰役有關(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4.徐州“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接江淮,北扼齊魯”,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徐州地區的著名戰役是(  )
A.渡江戰役 B.淮海戰役 C.遼沈戰役 D.臺兒莊戰役
5.劉伯承與鄧小平被稱為戰場上的最佳拍檔,他們共同指揮的軍事行動有(  )
①挺進大別山 ②遼沈戰役 ③淮海戰役 ④平津戰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進行了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這些戰役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們(  )
A.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迅速崩潰
B.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C.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D.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7.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第一個關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于(  )
A.抗日戰爭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
8.內戰爆發后,人民解放軍的作戰原則是(  )
A.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B.全面退縮,積蓄力量
C.主動出擊,正面迎敵 D.建立敵后根據地
9.實現中央突破,使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的主要部隊是(  )
A.中原解放軍 B.東北解放軍
C.西北解放軍 D.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
10.如圖是1949年國統區的人們攜帶著大捆大捆的金圓券去購買日用品的照片。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國統區經濟發達,人們收入豐厚
B.國統區社會治安良好
C.國統區市場繁榮,商品豐富
D.國統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嚴重
11.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在近代歷史上又是一座飽經滄桑的城市。下列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
①“五四”運動的爆發 ②“一二 九”運動的發生
③《取十協定》的簽訂 ④平津戰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20九上·蕭山期中)以下表格所示現象推動(  )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人民支前統計表
擔架(副) 小車(輛) 大車(輛) 牲畜(頭) 糧食(萬斤)
107700 430900 389820 1036300 95000
A.抗日戰爭轉入全面反攻 B.解放戰爭取得勝利
C.土地改革的順利完成 D.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二、問答題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實行耕者有其田。至1948年底,解放區有一億多農民分到了土地。
請說出1947年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的內容及意義。
三、材料分析題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力量對比。
  國民黨 共產黨
擁有軍隊 430多萬人 120多萬人
武器裝備 接受100萬日軍的裝備,取得美國大量武器 以步槍為主
擁有人口 3億多 1億多
擁有地區 大城市,絕大部分交通線 小城鎮農村偏遠地區
材料二:在戰爭開始的八個月里.解放區軍民積極作戰。殲滅敵人70多萬人。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不久。又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
材料三:國民黨軍隊占領延安后.急于尋找解放軍主力決戰。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牽著敵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東忽西.將敵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圍殲敵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殲敵人近三千人。
(1)從材料一看,內戰爆發時國共兩黨力量對比情況如何 國民黨采取了怎樣的戰略方針
(2)材料二中解放區軍民采取了什么樣的作戰原則和作戰方式“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3)材料三中提到“國民黨軍隊占領延安后”,延安是黨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國民黨軍隊占領的
(4)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后,西北野戰軍采用的什么戰術與敵周旋,從而“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
15.(2020九上·仙居期末)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回首來時路,波瀾壯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南湖有幸載紅船。舉錘鐮、立宣言、震撼九州,志破九重天……井岡山、大別山、萬里長征、勝利到延……”——姚俊明 《江城子·憶昔》
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黨員數量及成分構成變化
  總人數 工人 知識分子 農民 其他
1927年 1萬多 53.8% 19.1% 18.7% 8.4%
1928年 12萬左右 10.9% 7.2% 76.6% 5.3%
材料三:
(1)指出詩歌中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與中國共產黨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
(2)你可以從材料二中獲得哪些信息并簡析其原因。
(3)根據材料三分析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從此人民解放軍開始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戰略進攻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史實,重點掌握其歷史意義。
2.【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先后進行了與國民黨軍隊主力決戰的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④渡江戰役是戰略決戰,故排除。
B項①②③是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大戰役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戰役的相關知識。
3.【答案】C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在淮海戰役進行的時候,東北解放軍又揮師入關與華北解放軍合力進行平津戰役,1949年初,國民黨軍隊在總司令傅作義的率領下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隨后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平津戰役中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北平和平解放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北平和平解放的相關史實。
4.【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1948年11月,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統一指揮下,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發起了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淮海戰役發生在徐州地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淮海戰役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戰役的史實。
5.【答案】C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1948年11月,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指揮下,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發起淮海戰役。
C項①③是劉伯承與鄧小平共同指揮的軍事行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劉伯承與鄧小平共同指揮的軍事行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的相關史實。
6.【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先后進行了與國民黨軍隊主力決戰的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AD兩項指的是渡江戰役,不符合題意;
B項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符合題意;
C項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的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戰役的意義。理解并識記三大戰役的歷史意義。
7.【答案】C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解放戰爭時期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國土地法大綱》制定的時期。掌握中國近代史上不同歷史時期的土地政策。
8.【答案】A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全面內戰爆發后,面對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人民解放軍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A項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是內戰爆發后,人民解放軍的作戰原則,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與史實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解放戰爭,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
9.【答案】D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1947年夏,劉鄧大軍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和經濟壓力,開辟了新解放區,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人戰略進攻。
ABC三項都不是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的主要部隊,不符合題意;
D項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是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的主要部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史實。要熟記解放戰爭中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史實。
10.【答案】D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解放戰爭時期,由于國統區大量印刷紙幣,導致通貨膨漲,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因此,就出現了1949年國統區的人們攜帶著大捆大捆的金圓券去購買日用品的現象。
A項國統區經濟發達,人們收入豐厚與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國統區社會治安良好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國統區市場繁榮,商品豐富與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國統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嚴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49年國統區通貨膨漲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1.【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1945年8月,毛澤東等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在重慶簽訂《雙十協定》。③《雙十協定》的簽訂是在重慶,不是在北京,排除含③的選項。
B項①②④發生在北京(北平),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生在南京的近代歷史事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12.【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的框表信息“擔架”“小車”“大車”“牲畜”“糧食”的數量可知,圖片數據表明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有中共中央及時、果斷的戰略決策、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軍廣大官兵的英勇善戰等。
ACD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解放戰爭取得勝利受題干表格所示現象推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原因及學生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13.【答案】本題考察1947年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的內容及意義。內容:廢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受,連同鄉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鄉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平均分配;保護工商業者的財產及其合法的營業不受侵犯;等等。
意義:①解放區無地少地農民分得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②農民的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本題掌握1947年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的內容及意義
14.【答案】(1)內戰初期,國民黨憑借充足的兵力和優良的武器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全面進攻,速戰速決。
(2)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
(3)黨中央根據形勢主動放棄后,被國民黨軍隊占領。
(4)蘑菇戰術”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力量對比”中的信息可知,國民黨占有絕對優勢,力量強大,中共武裝力量薄弱。憑借優勢兵力,戰爭初期,國民黨采取全面進攻,速戰速決。
(2)面對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中共中央制定了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共產黨處于全國戰略的考慮,主動放棄延安的。
(4)根據材料“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牽著敵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東忽西”可知戰術是蘑菇戰術。
故答案為:(1)內戰初期,國民黨憑借充足的兵力和優良的武器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全面進攻,速戰速決。
(2)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
(3)黨中央根據形勢主動放棄后,被國民黨軍隊占領。
(4)蘑菇戰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結合所學解析題干信息。
15.【答案】(1)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 ;紅軍長征(三例即可)
(2)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的數量大大增加;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主體成分由工人階級變成農民階級。
因為中國共產黨開展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在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廣大農民踴躍參加共產黨,所以共產黨員成分構成發生了變化,農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圖1: 國統區經濟上陷入崩潰的境地,通貨膨脹:圖2: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圖3: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方針得當。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共一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紅軍長征,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一“南湖有幸載紅船”可以得出中共一大的召開即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一大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進行,根據“井岡山”可以得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根據“萬里長征、勝利到延安”可以得出紅軍長征。
(2)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表格信息。第一小問信息,根據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黨員數量及成分構成變化”表格可知,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的數量大大增加;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主體成分由工人階級變成農民階級。第二小問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在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廣大農民踴躍參加共產黨,所以共產黨員成分構成發生了變化,農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片信息。圖1國統區“鈔票滿天飛,人人活不了”反映了國統區經濟上陷入崩潰的境地,通貨膨脹,圖2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圖3毛澤東轉戰陜北說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方針得當。
故答案為:(1)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 ;紅軍長征(三例即可)。
(2)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的數量大大增加;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主體成分由工人階級變成農民階級。
因為中國共產黨開展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在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廣大農民踴躍參加共產黨,所以共產黨員成分構成發生了變化,農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圖1: 國統區經濟上陷入崩潰的境地,通貨膨脹:圖2: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圖3: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方針得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一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紅軍長征,工農武裝割據,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九上第四單元第一課第二目土地改革與三大戰役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再看一眼大別山,萬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見了,大別山》再現丁劉鄧大軍挺進大別由時的壯舉.渲染了重回大別山激動難舍的心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軍開始了(  )
A.戰略防御 B.戰略相持 C.戰略進攻 D.戰略決戰
【答案】C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從此人民解放軍開始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戰略進攻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史實,重點掌握其歷史意義。
2.為了加快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中共中央抓住時機,作出戰略決戰的決策。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是(  )
①遼沈戰役 ②淮海戰役 ③平津戰役 ④渡江戰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先后進行了與國民黨軍隊主力決戰的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④渡江戰役是戰略決戰,故排除。
B項①②③是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大戰役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戰役的相關知識。
3.毛澤東曾稱贊傅作義是“民族的功臣”“為和平解決各地戰事問題和減輕人民的戰爭痛苦樹立了榜樣”。上述評價和下列哪次戰役有關(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答案】C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在淮海戰役進行的時候,東北解放軍又揮師入關與華北解放軍合力進行平津戰役,1949年初,國民黨軍隊在總司令傅作義的率領下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隨后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平津戰役中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北平和平解放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北平和平解放的相關史實。
4.徐州“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接江淮,北扼齊魯”,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徐州地區的著名戰役是(  )
A.渡江戰役 B.淮海戰役 C.遼沈戰役 D.臺兒莊戰役
【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1948年11月,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統一指揮下,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發起了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淮海戰役發生在徐州地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淮海戰役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戰役的史實。
5.劉伯承與鄧小平被稱為戰場上的最佳拍檔,他們共同指揮的軍事行動有(  )
①挺進大別山 ②遼沈戰役 ③淮海戰役 ④平津戰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1948年11月,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指揮下,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發起淮海戰役。
C項①③是劉伯承與鄧小平共同指揮的軍事行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劉伯承與鄧小平共同指揮的軍事行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的相關史實。
6.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進行了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這些戰役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們(  )
A.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迅速崩潰
B.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C.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D.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先后進行了與國民黨軍隊主力決戰的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AD兩項指的是渡江戰役,不符合題意;
B項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符合題意;
C項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的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戰役的意義。理解并識記三大戰役的歷史意義。
7.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第一個關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于(  )
A.抗日戰爭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
【答案】C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解放戰爭時期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國土地法大綱》制定的時期。掌握中國近代史上不同歷史時期的土地政策。
8.內戰爆發后,人民解放軍的作戰原則是(  )
A.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B.全面退縮,積蓄力量
C.主動出擊,正面迎敵 D.建立敵后根據地
【答案】A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全面內戰爆發后,面對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人民解放軍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A項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是內戰爆發后,人民解放軍的作戰原則,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與史實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解放戰爭,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
9.實現中央突破,使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的主要部隊是(  )
A.中原解放軍 B.東北解放軍
C.西北解放軍 D.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
【答案】D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1947年夏,劉鄧大軍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和經濟壓力,開辟了新解放區,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人戰略進攻。
ABC三項都不是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的主要部隊,不符合題意;
D項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是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的主要部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史實。要熟記解放戰爭中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史實。
10.如圖是1949年國統區的人們攜帶著大捆大捆的金圓券去購買日用品的照片。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國統區經濟發達,人們收入豐厚
B.國統區社會治安良好
C.國統區市場繁榮,商品豐富
D.國統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嚴重
【答案】D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解放戰爭時期,由于國統區大量印刷紙幣,導致通貨膨漲,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因此,就出現了1949年國統區的人們攜帶著大捆大捆的金圓券去購買日用品的現象。
A項國統區經濟發達,人們收入豐厚與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國統區社會治安良好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國統區市場繁榮,商品豐富與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國統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嚴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49年國統區通貨膨漲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1.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在近代歷史上又是一座飽經滄桑的城市。下列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
①“五四”運動的爆發 ②“一二 九”運動的發生
③《取十協定》的簽訂 ④平津戰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1945年8月,毛澤東等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在重慶簽訂《雙十協定》。③《雙十協定》的簽訂是在重慶,不是在北京,排除含③的選項。
B項①②④發生在北京(北平),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生在南京的近代歷史事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12.(2020九上·蕭山期中)以下表格所示現象推動(  )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人民支前統計表
擔架(副) 小車(輛) 大車(輛) 牲畜(頭) 糧食(萬斤)
107700 430900 389820 1036300 95000
A.抗日戰爭轉入全面反攻 B.解放戰爭取得勝利
C.土地改革的順利完成 D.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的框表信息“擔架”“小車”“大車”“牲畜”“糧食”的數量可知,圖片數據表明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有中共中央及時、果斷的戰略決策、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軍廣大官兵的英勇善戰等。
ACD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解放戰爭取得勝利受題干表格所示現象推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原因及學生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二、問答題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實行耕者有其田。至1948年底,解放區有一億多農民分到了土地。
請說出1947年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的內容及意義。
【答案】本題考察1947年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的內容及意義。內容:廢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受,連同鄉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鄉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平均分配;保護工商業者的財產及其合法的營業不受侵犯;等等。
意義:①解放區無地少地農民分得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②農民的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本題掌握1947年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的內容及意義
三、材料分析題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力量對比。
  國民黨 共產黨
擁有軍隊 430多萬人 120多萬人
武器裝備 接受100萬日軍的裝備,取得美國大量武器 以步槍為主
擁有人口 3億多 1億多
擁有地區 大城市,絕大部分交通線 小城鎮農村偏遠地區
材料二:在戰爭開始的八個月里.解放區軍民積極作戰。殲滅敵人70多萬人。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不久。又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
材料三:國民黨軍隊占領延安后.急于尋找解放軍主力決戰。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牽著敵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東忽西.將敵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圍殲敵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殲敵人近三千人。
(1)從材料一看,內戰爆發時國共兩黨力量對比情況如何 國民黨采取了怎樣的戰略方針
(2)材料二中解放區軍民采取了什么樣的作戰原則和作戰方式“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3)材料三中提到“國民黨軍隊占領延安后”,延安是黨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國民黨軍隊占領的
(4)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后,西北野戰軍采用的什么戰術與敵周旋,從而“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
【答案】(1)內戰初期,國民黨憑借充足的兵力和優良的武器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全面進攻,速戰速決。
(2)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
(3)黨中央根據形勢主動放棄后,被國民黨軍隊占領。
(4)蘑菇戰術”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力量對比”中的信息可知,國民黨占有絕對優勢,力量強大,中共武裝力量薄弱。憑借優勢兵力,戰爭初期,國民黨采取全面進攻,速戰速決。
(2)面對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中共中央制定了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共產黨處于全國戰略的考慮,主動放棄延安的。
(4)根據材料“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牽著敵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東忽西”可知戰術是蘑菇戰術。
故答案為:(1)內戰初期,國民黨憑借充足的兵力和優良的武器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全面進攻,速戰速決。
(2)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
(3)黨中央根據形勢主動放棄后,被國民黨軍隊占領。
(4)蘑菇戰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結合所學解析題干信息。
15.(2020九上·仙居期末)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回首來時路,波瀾壯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南湖有幸載紅船。舉錘鐮、立宣言、震撼九州,志破九重天……井岡山、大別山、萬里長征、勝利到延……”——姚俊明 《江城子·憶昔》
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黨員數量及成分構成變化
  總人數 工人 知識分子 農民 其他
1927年 1萬多 53.8% 19.1% 18.7% 8.4%
1928年 12萬左右 10.9% 7.2% 76.6% 5.3%
材料三:
(1)指出詩歌中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與中國共產黨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
(2)你可以從材料二中獲得哪些信息并簡析其原因。
(3)根據材料三分析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答案】(1)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 ;紅軍長征(三例即可)
(2)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的數量大大增加;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主體成分由工人階級變成農民階級。
因為中國共產黨開展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在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廣大農民踴躍參加共產黨,所以共產黨員成分構成發生了變化,農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圖1: 國統區經濟上陷入崩潰的境地,通貨膨脹:圖2: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圖3: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方針得當。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共一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紅軍長征,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一“南湖有幸載紅船”可以得出中共一大的召開即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一大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進行,根據“井岡山”可以得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根據“萬里長征、勝利到延安”可以得出紅軍長征。
(2)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表格信息。第一小問信息,根據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黨員數量及成分構成變化”表格可知,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的數量大大增加;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主體成分由工人階級變成農民階級。第二小問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在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廣大農民踴躍參加共產黨,所以共產黨員成分構成發生了變化,農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片信息。圖1國統區“鈔票滿天飛,人人活不了”反映了國統區經濟上陷入崩潰的境地,通貨膨脹,圖2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圖3毛澤東轉戰陜北說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方針得當。
故答案為:(1)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 ;紅軍長征(三例即可)。
(2)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的數量大大增加;從1927年到1928年,黨員主體成分由工人階級變成農民階級。
因為中國共產黨開展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在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廣大農民踴躍參加共產黨,所以共產黨員成分構成發生了變化,農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圖1: 國統區經濟上陷入崩潰的境地,通貨膨脹:圖2: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圖3: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方針得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一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紅軍長征,工農武裝割據,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衡阳市| 华蓥市| 岑巩县| 轮台县| 商丘市| 平江县| 双桥区| 沿河| 乡宁县| 门头沟区| 文水县| 雷山县| 民和| 张家川| 湘阴县| 大宁县| 南城县| 垫江县| 绥阳县| 达州市| 金塔县| 固镇县| 漠河县| 会理县| 阿城市| 平罗县| 玛沁县| 阿克陶县| 吴忠市| 普兰县| 濮阳市| 庆元县| 崇明县| 安塞县| 张北县| 申扎县| 广东省| 东莞市| 武功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