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d教學目標1.了解植物會經(jīng)歷從生到死的過程;知道植物通常會經(jīng)歷由種子萌發(fā)成幼苗、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等階段。2.在教師引導下,能制訂觀察計劃,并能根據(jù)觀察計劃進行中長期觀察。3.能運用語言、圖表、照片等方式記錄辣椒的生長過程,養(yǎng)成尊重事實、用事實說話的科日學態(tài)度。4.逐漸養(yǎng)成愛護植物的習慣。10.細菌和病毒教學目標1.知道細菌和病毒的特點及與人類的關系。2.通過觀察、查閱資料和調查等方式獲取細菌和病毒的信息。3.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對流感和痢疾等疾病與微生物的相互關系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4.珍愛生命,健康生活,能做到把所學知識應用于疾病預防中。重點:細菌和病毒的特點。難點:做到把所學知識應用于疾病預防中。活動準備:搜集有關細菌和病毒的文字及圖片等資料。教學流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出示文字:有些生物個體十分微小,肉眼看不見,在土壤、空氣、自然水域及生物的身體內(nèi)外都存在著,與人類的健康關系密切。師生共同揭示答案-----細菌和病毒。教師提出問題:細菌和病毒與人類的健康有什么關系呢 教師視頻出示:自已手上的接觸到的細菌,并讓學生說一說它們?nèi)梭w健康的影響。(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課題:細菌和病毒。)二、活動過程(一)認識細菌和病毒。1. 認識細菌:教師組織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細菌的資料。老師總結:細菌個體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大約10億個細菌才相當于一顆小米粒那么大。2.教師出示球菌、桿菌、 螺旋菌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細菌的形狀,顏色、分布等,井通過閱讀文字材料了解它們的大小和形態(tài)。3.總結:細菌是單細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類。雖然絕大多數(shù)細菌是無害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很多細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致病。例如: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屬于正常菌群,常存在于人的體表皮膚、鼻腔,一般不引發(fā)疾病,卻能在一定條件下引發(fā)皮膚感染、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4.出示視頻:各種病毒對人體的危害。5.教師出示乙肝病毒模型和番茄花葉病毒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病毒的形狀、顏色等通過閱讀文字材料,了解它們的大小。(學生現(xiàn)察圖片、閱讀文字后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評價。)師生總結:病毒的個體非常做小,絕大多數(shù)要在高信的電子顯做鏡下才能看到,大約3萬個病毒才有1個細菌那么大。病毒也是一種微生物。6.了解病毒的生存特點及對其他生物的影響。教師出示資料卡:病毒的生存方式以及對人類產(chǎn)生的影響。(學生閱讀資料卡,交流匯報了解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它的形志、結構和生存方式。7.模擬細菌的繁殖速度,教師指導學生分小組說說對細菌繁殖的的了解,根據(jù)了解的其他動物繁殖情況,猜一猜菌繁殖的速度有多快。教師出示模擬細菌繁殖的實驗材料,引導學生說說紙杯、 大米分別模擬什么。師生共同總結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小組內(nèi)做好分工、要及時記錄等。(學生分組實驗。)(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一說自己對細菌繁殖速度和數(shù)量變化的感受。)(二)細菌和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是怎樣的 1.細菌和病毒對人類生活有什么影響。教師指導學生分小組討論,按它們對人類有益和有害兩個方面進行分類:食品發(fā)酵、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制藥、生產(chǎn)沼氣、制成疫苗屬于對人類有益的一面:;使人致病屬于細菌和病毒對人類有害的一面。2.組織學生開展“細菌和病毒的功與過”辯論會。教師提示學生要用證據(jù)說話,證實自己的論點。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在辯論中對細菌和病毒的“功”“過”形成全面認識。總結:腐生細菌對人類的影響,并出示圖片和播放視頻。三、拓展活動教師布置課下任務:在一個廣口瓶中放些土, 取部分雞或魚的內(nèi)臟埋入其中,一段時間后觀察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這說明了什么 四、板書設計10.細菌和病毒細菌是單細胞微生物。有桿狀、球狀、螺旋狀等。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特殊生物。有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15張PPT)10.細菌和病毒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配套課件(五﹒四學制)新知導入務卡任搜集有關細菌和病毒的文字及圖片資料。細菌和病毒個體微小,肉眼看不見。在土壤里、空氣中、自然水域中及生物的身體內(nèi)存在著大量的細菌和病毒。細菌和病毒與人類健康有什么關系呢 活動過程細菌個體十分微小,只有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大約10億個細菌才相當于一顆小米粒那么大。細菌有桿狀、球狀和螺旋狀等形態(tài)。認識細菌和病毒活動過程球菌細菌的形狀桿菌螺旋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認識細菌和病毒活動過程資料卡細菌是單細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類。雖然絕大多數(shù)細菌是無害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很多細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致病。例如: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屬于正常菌群,常存在于人的體表皮膚、鼻腔,一般不引發(fā)疾病,卻能在一定條件下引發(fā)皮膚感染、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病毒個體非常微小,絕大多數(shù)要在高倍的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大約3萬個病毒才相當于一個細菌那么大。活動過程活動過程資料卡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nèi)。根據(jù)病毒寄生的生物細胞不同,可將病毒分為三類: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乙肝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葉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活動過程細菌繁殖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136h24h1098765432繁殖速度驚人124816326412825651247萬億億鋪滿地球1尺厚活動過程細菌及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是怎樣的?使人生病制成疫苗生成沼氣生物制藥活動過程細菌適應力強,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與人類的關系密切。自然界中無數(shù)的腐生細菌會促使動植物遺體腐爛、分解;動植物遺體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是植物制造有機物的原料。資料卡活動過程拓展提高在一個廣口瓶中放一些土,取一部分雞或魚的內(nèi)臟埋入其中一段時間后觀察現(xiàn)象。思考:這說明了什么 謝謝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wǎng)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細菌和病毒.doc 10.細菌和病毒.ppt 傳播途徑.mp4 顯微鏡下看手上的細菌.mp4 腐生細菌.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