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必修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百色市第三高級中學 | 政治組 | 楊娟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1.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組成,明確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的重要意義。 2.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基本知識, 3.明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意義。 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我國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增強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2.科學精神:辯證的看待社會主義理論的價值,培養學生運用發展的觀點和科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3.公共參與:結合生活實際,感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中國的偉大成就、巨大變化,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主學習(5分鐘)你的記憶里一定有這首歌:《走進新時代》第一部分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探究與分享 P35-36鄧小平認為十二大“將是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會議”,為什么給予十二大這么高的評價?鄧小平說,十二大的作用,與我們黨的七大一樣,七大把革命引向勝利,十二大將把建設引向勝利。觀看視頻,回顧歷史,結合所學知識,感受黨在重大歷史時刻作出的正確判斷和關鍵抉擇。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提出的?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1)背景為了總結過去6年的歷史性勝利,進一步肅清十年內亂所遺留的消極后果,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確定繼續前進的正確道路、戰略步驟和方針政策。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2)標志(3)意義1982年,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鮮明主題。這一重大命題的提出,回答了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中國走什么樣的道路這一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成為指引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此后,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科學社會主義它是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而不是別的什么社會制度,它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或者其他制度的國家,在社會性質上是根本不同的。鮮明的中國特色它要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必須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既不落后于實際,也不超越實際。拓展延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層含義列寧指出:“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 理論是靈魂、是旗幟、是方向。自主學習 P36-38改革開放,理論先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沒有思想上的不斷解放,沒有理論上的不斷創新,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接續推進。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怎樣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導理論?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內容和查閱的資料,完成下列表格:概括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小組派代表上臺分享和展示學習成果。)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理論成果 形成時間 主要回答和 解決的問題 主要內容 (要求) 重大意義卓越貢獻(1)鄧小平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和發展①主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②主要內容(要求)③重大意義/卓越貢獻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①工作重心轉移、實行改革開放;②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③確立初級階段基本路線;④提出三步走戰略等。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屆四中全會后)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和發展①主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么樣建設黨的認識。②主要內容(要求)③重大意義/卓越貢獻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①“三個代表”②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和框架④確立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⑤推進黨的建設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3)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大后)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和發展①主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②主要內容(相關鏈接)③重大意義/卓越貢獻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①第一要義:發展。②核心:以人為本。③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④根本方法:統籌兼顧。(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和發展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①主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②主要內容(相關鏈接)③重大意義/卓越貢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穩中求進總基調。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理論成果 形成時間 主要回答和 解決的問題 主要內容 (要求) 重大意義卓越貢獻鄧小平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什么是社會主義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 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 建設什么樣的黨 怎么樣建設黨 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科學發展觀 十六大以后 實現什么樣的發展 怎樣發展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十八大以來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彩篇章。七大1945十五大1997十六大2002十七大2007十九大2018馬克思列寧主義一大1921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第二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小組合作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表重要講話: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觀看視頻,思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成就背后的原因。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領導核心】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基本路線】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根本任務】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五位一體】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意義含義(內容)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重大意義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涵是黨和國家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十四億多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國家治理的關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重要性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來源如何發展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者之間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拓展延伸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者之間的關系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支柱,是我們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一切成就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016年7月1日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3.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課堂小結完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十二大課堂練習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所有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主題是( )A.堅持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B.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C.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課堂練習2.道路走得怎么樣,最終要靠事實來說話。世所罕見的發展與巨變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 )①立足基本國情,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②錯誤。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④錯誤。課堂練習3.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根本保證。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途徑。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我們前進的精神力量。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C【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②錯誤。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④錯誤。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有理由講好“四個自信”,也有方法講好“四個自信”,凝聚更多共識,形成磅礴合力,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結語自信人生二百年 會當水擊三千里感謝聆聽 下次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走進新時代》.mp4 3.2中共十二大.mp4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pptx 3.2我們為什么這么自信.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