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感受傳統文化——走進端午節》1、 教案背景1、 面向學生: 中學2、學科:語文研究性學習3、課時:14、學生課前探究準備:1)整理自己讀過的端午節故事。2)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和習俗。3)推薦網址,讓學生體驗怎樣收集資料。2、 教學課題通過主題探究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端午節的探討、了解,體驗探究過程和方法。在交流合作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在對端午節的探究中,理解其中蘊含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1、了解端午節的起源和相關的習俗等知識。2、積累端午節故事及相關知識。3、培養通過工具書和互聯網絡收集資料的能力。4、培養自主、合作、探究意識,鼓勵同學間交流,激發探究興趣。3、 教材分析本課題屬于七年級的綜合性學習。端午節的傳說,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在閱讀整理中,學生可以從中汲取端午故事及人物的豐富養分;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一步學習網絡搜索的知識;在探究合作中,通過小組討論、整理,抓住需要探究的問題,學會去粗取精,選好感興趣的主題,深入探討研究,得出結論。最后把小組探究成果通過PPT、小論文等形式展示出來。教學重點:1、在探究準備的這一環節,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學生的小組成員要搭配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小組內各司其職,各展所長。2、引導小組學生在選題時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收集資料時要有選擇性。教學難點:由于課文中所選資料是文言文,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把握內容,把探究性活動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教師在課前利用百度搜索有關端午節的圖片、歌曲、視頻,并對其進行選擇、整理。2、學生課前通過百度查閱有關小組探究主題端午節的文字、圖片等相關資料,并把探究成果制作成PPT課件。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綜合性學習——端午節》的相關教學材料,查閱經典的傳說故事,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在課件制作上,利用百度搜索下載劉和剛的歌曲《賽龍舟》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運用百度搜索一些關于端午節的圖片信息和視頻信息,制作成小競賽形式的環節。4、 教學方法本課是一節綜合性學習課,主要意在引導學生以端午節為話題,就某一個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探究性研究活動,因此,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是本課的主要教學方法。這一方法的運用讓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緊握手中,真正體會到做學習的小主人的樂趣。在探究中,培養了孩子敢于向問題挑戰,樂于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同時也鍛煉了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除此以外,還輔之以討論法、練習法,讓這一節活動課真正的令學生“活”起來。5、 教學過程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激趣導入:這里有一首歌,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在聽的同時,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首歌曲所歌唱的是哪個節日?賽龍舟師提問:你對端午節有多少了解?關于端午節的知識你又知道多少呢?(學生討論后,師出示課件明確——)2、過渡: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端午節,展開我們的奇妙之旅。(出示課件)二、 走近端午節——考考你【設計意圖】以生動活潑的競賽形式來檢查學生們在課前的探究準備情況如何,對端午節的了解程度。師:下面老師會出示有關端午節的圖片和小提示,請三個大組的同學作好準備,看哪個組的同學猜得最快最好?1、【百度圖片】屈原提示語:愛國詩人 汨羅江 《離騷》2、【百度圖片】粽子提示語:葦葉 大米或其它食材3、【百度圖片】龍舟提示語:競賽 團結 合作3、 了解端午節——動動腦【設計意圖】在初步檢測學生對端午節的了解基礎上,進一步以競賽題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端午節的認識。師:看來同學們課前的閱讀準備還是很不錯的,現在老師再來考考你們,我們知道有哪些與歷史人物有關的端午節傳說,下面,請各組的小能手準備好,看一下空格處填哪個歷史人物合適?1、想一想,填什么(1)相傳是源于紀念春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 。答案:屈原。(2)源于紀念東漢孝女 。答案:曹娥。(3)源于紀念春秋時期的楚國人答案:伍子胥。再一一講述他們的故事。2、積累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 劃龍舟 掛彩蛋 插蒲艾 跳鐘馗 采藥 沐蘭湯飲蒲酒、雄黃、朱砂酒 采茶、制涼茶 掛草藥 斗草……四、展示一下【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端午節的探討、了解,體驗探究過程和方法,在交流合作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讓學生在展示中體會做學習主人的自豪感。1、每個小組派代表來展示自己小組的探究成果——第一小組:端午傳說組小組探究:關于端午節的傳說。第二小組:端午知識組小組探究:關于端午節的知識第三小組:端午習俗組小組探究:各地的端午習俗。第四小組:端午詩詞組小組探究:搜集背誦一些端午詩詞。第五小組:端午歌謠組小組探究:流傳的一些端午歌謠。第六小組:端午愿望組小組探究: 對祖國的一些美好愿望。五、拓展延伸,大膽創新【設計意圖】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激發孩子們對知識了解的欲望,調動孩子們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1、同學們以村為單位,以“保衛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文明”為主題的宣傳活動。2、回到家耐心地向父母宣傳、講解!3、主動辦起了黑板報,向全校師生宣傳!4、在學校宣傳欄里進行手抄報、照片及繪畫展示。六、課堂小結在這節課上,我們走進了端午節,了解了端午節,也對端午節的某些方面進行了探討,老師欣喜地看到同學們的進步也期待著你們給老師帶來更大的奇跡。附板書設計:綜合性學習《感受傳統文化——走進端午節》端午傳說 端午知識端午習俗 端午詩詞端午歌謠 端午愿望4、 教學反思《綜合性學習——走進端午節》是一節主題探究課,在探究合作中培養孩子敢于向問題挑戰,樂于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1、綜合性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人翁意識;在學習中,老師指導學生們開展主題探究實踐,在探究學習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語文學習方式,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也有了提高。2、 增強了學生的網絡運用能力;現代是一個信息的時代,學生在探究實踐中進一步熟悉了網絡,能熟練運用百度搜索自己需要的知識。3、學生的比較篩選能力得到提升;在資料的尋找中,孩子們學會了比較和篩選,學會了去粗取精。雖然學生的主題探究還很稚拙,但他們在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的認真,參與的精神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4、合作精神得到了體現;這次綜合性學習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實踐活動完成學習。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自己分工、合作、討論、研究,無不表現出了團結合作的精神,讓他們受益匪淺。不足之處:課堂上給學生的展示方式不夠豐富,評價量表不夠具體;下一步的工作是設置更多的場合和方式讓學生充分展示成果;根據學生實際,繼續完善細化評價量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