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守護一片藍天 學設計 教材分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本課通過學生的實踐交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目標:1.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通過設計調查表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教學重、難點:1.注重實踐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反映生活。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1.創境激疑 導入新課是誰,讓我們豐衣足食?是誰,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家?是我們的祖國媽媽!又是誰,讓祖國媽媽發了高燒卻難以降溫?又是誰,撕破了祖國媽媽的綠衫使她的皮膚受傷?是我們這群不懂事的孩子!我們不會忘記十幾年前的祖國,到處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就像歌詞里寫到的:“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兒齊飛翔……”那時的大氣層就像地球的皮膚一樣,緊緊的包裹著地球,不讓地球受到絲毫的傷害,它又像一層美麗而透明的面紗,使地球成為茫茫宇宙中的藍色天體。(出示美麗的地球)因為有它,地球上的生物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因為有它,地球上的物種才可以繁衍生息;因為有它,地球才能保持一個恒定的溫度。它真是地球的氧氣箱、保溫被、防護傘。那時候,綠草如茵,鮮花遍野,大地像綠色的毛毯上繡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2.自主合作 探究發現:1.觀看圖片,了解破壞環境對大自然的危害。2.(自由發言,談體會)3.齊唱歌曲《低碳貝貝》,進一步了解人類不文明行為對自然的破壞,提倡人們增強環保意識。4.觀看生活中保護環境的行為。5.師小結: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習近平。3.展評析疑 交流指導1.知識問答競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豐富學生的環保知識。2.列舉(1).生活中不文明的環保行為;(2).生活中保護環境的措施。3.設計一句環保標語,展示交流。4.拓展延伸 鞏固應用1.請小組根據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設計一份《關于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5.總結評價 激勵進取讓我們齊心協力,守護一片藍天,共建美麗家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