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5.2TO PREVENT CTIME學習目標課程標準 重點難點知識目標: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基本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 能力目標: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遵紀守法的人。 重點:刑罰的特征和種類難難點:如何加強自我防范1、刑法的作用和內容是什么?2、犯罪的含義是什么?3、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各自地位是什么?4、刑罰的含義及種類是什么?5、如何加強自我防范?6.不良行為有哪些?嚴重不良行為有哪些?自主預習 獲取新知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對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規定作出調整。調整后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等犯罪,將不再是刑事“免責人群”。最低刑責年齡下調,對未成年人是好事還是壞事?一、了解罪與罰行為的性質:盜竊罪我國刑法對四百多種犯罪行為分別規定了刑罰。查閱刑法,分析圖片中行為的性質和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探究一 刑法的內容及作用鏡頭一:砸破汽車玻璃偷盜車內物品行為的性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鏡頭二: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性質:非法拘禁罪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清節的,從重處罰。思考: 根據以上三個案例,總結刑法的內容及作用?鏡頭三:為了逼對方還債而綁架他人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內容: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處什么樣的刑罰。罪罰1.刑法的作用、內容1、刑法的作用和內容是什么?作用: 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內容: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處什么樣的刑罰。P52駕勞斯萊斯堵醫院引來調查,女司機涉嫌偽造證件被刑拘!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一般違法行為屬于違反毆打他人而導致他人重傷甚至死亡觸犯屬于刑法犯罪行為探究與分享P53試對比分析兩種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你還能列舉出類似例子嗎?勒索少量財物與搶劫; 吸毒與販毒; 酒駕與醉駕2021/10/163、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各自地位是什么?P53基本特征:①嚴重社會危害性、②刑事違法性、地位P53小字:是最本質特征是犯罪的法律標志是犯罪必然法律后果③應受刑罰處罰性殺害兩名防疫人員的罪犯馬建國被執行死刑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最高法核準:殺害兩名防疫人員的罪犯馬建國被執行死刑馬建國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馬建國在云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拒不遵守防疫政策和交通管控措施,持刀捅刺執行公務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致二人死亡,情節特別惡劣,社會危害極大,后果和罪行極其嚴重。根據其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后果和罪行極其嚴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依法懲處。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依法判處馬建國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如果社會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認為是犯罪。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并不都是犯罪行為,因為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的程度有大有小,只有對社會的危害達到觸犯刑法的嚴重程度時,這種行為才被認為是犯罪。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對不同的造法行為,分別采取不同的強制方法。如果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相關鏈接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漫畫中乘客搶奪方向盤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2)這種違法行為有哪些基本特征?(3)漫畫警示我們必須增強哪些意識?合作探究(1)漫畫中乘客搶奪方向盤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2)這種違法行為有哪些基本特征?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3)漫畫警示我們必須增強哪些意識?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自律;提高規則意識,遵守社會規則;增強生命至上的意識,珍愛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等。合作探究犯罪的三個相關鏈接嚴重社會危害性應受刑罰處罰性刑事違法性最本質特征犯罪的法律標志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基本特征在我國,廣大人民警察處于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第一線,時常面臨各種危險。社會生活中,有的人法律意識淡薄,或者存在“法不責眾”心理,他們采用成脅恐嚇、拳打腳踢,甚至駕車沖撞等方式侵襲民警,嚴重危及民警人身安全嚴重挑戰國家法律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人民警察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我國刑法第277條規定,暴カ袋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從重處罰。(1)對暴力襲警行為從重處罰,有助于減少暴力襲警案件的發生,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可以更好地起到震懾和預防犯罪的作用。(2)對暴力襲警犯罪行為嚴厲打擊,既是切實保障公安民警執法權益的迫切需要,也是維護警察執法權威、法律秩序的客觀要求。為什么要對暴力襲擊人民警察的行為從重處罰?探究與分享34.刑罰含義、種類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試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種類: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刑罰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驅逐出境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附加刑可以同時使用主刑只能單獨使用主 刑附加刑罰金:強制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適用于貪利型犯罪,如走私、販毒等。剝奪政治權利:剝奪犯罪分子參加國家管理與整治活動的權利。沒收財產:將犯罪分子所擁有的財產的部分或全部,強制無償的收歸國有。多適用于嚴重的犯罪,如危害國家安全罪、金融詐騙罪等。驅逐出境: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我國國境。管制: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3年。拘役: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1年。有期徒刑:期限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20年無期徒刑: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并強迫勞動改造。死刑:剝奪犯罪分子生命。主刑只能單獨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時使用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周永康受賄、濫用職權、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進行了一審宣判:認定周永康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1)周永康的行為是什么行為?(2)他受到的處罰是什么處罰?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二、加強自我防范預防未成年人犯罪5.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①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探究四 怎樣加強自我防范?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十七條規定相關鏈接: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附條件降低至12歲。有人說,年齡小的人一般不會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刑罰處罰。你同意嗎?思考:刑事責任年齡調整對我們的警示是什么?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犯罪與年齡無關,盡管法律規定人到了一定年齡實行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但是年齡小不受刑法處罰的說法是錯誤的。15歲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一些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開始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處分。但他并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為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思考一:陳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交友不慎不良行為違紀違法犯罪<<<<探究與分享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遠離不良行為交損友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偷竊財物攔路搶劫被判刑閱讀課本55頁“探究與分享”分析:陳某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不良行為可能會發展為違法犯罪行為。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小心交友,避免勿入歧途。(1)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如何預防犯罪,做守法公民?不良行為有哪些?嚴重不良行為有哪些?②③④①⑤⑥⑦①②③④⑤⑥⑦⑧5.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5.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了解罪與罰加強自我防范①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②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主刑附加刑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刑法的內容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刑罰預防犯罪課堂總結1.犯罪歷來是國家法律打擊的重點,犯罪分子終究要受到嚴厲的刑罰處罰。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①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②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③犯罪是一種觸犯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④犯罪是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相關標題文字,點擊添加相關標題文字。B5課堂小測2.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對在押的少年犯進行調查的數據顯示,從他們曾有的行為看,有打架行為的占57.9%,有曠課行為的占49.8%,經常光顧網吧的占44.9%,有賭博行為的占44.3%。這說明( )①不良行為任其發展,可能導致違法行為②不良行為必然發展為違法行為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為,預防違法犯罪④不良行為是小節,無關緊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擊添加相關標題文,點擊添題文字,點擊添加相關標題文字,點擊添加相關標題文字,點擊添加相關標題文字。C5課堂小測3、“厭學→逃學→輟學→流失社會→劣跡行為→違法犯罪”,幾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為軌跡。這警示我們( )①珍惜美好生活,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大錯不要犯,犯點兒小錯無所謂③要增強法制觀念,重視品德修養④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所以要防微杜漸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D4、2020年1月19日,王某自武漢回長春探親,在其出現發熱咳嗽癥狀時,仍多次與他人密切接觸,造成嚴重后果。2月22日,長春市朝陽區公安分局對王某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偵查。4月28日,當地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王某進行公開審理,王某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觸犯刑法、傳染病防治法,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①王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②對王某的處罰堅持了罪刑法定原則③對王某的處理方式表明我國司法機關嚴格執法④法不可違,觸犯法律必將受到刑法制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5【預防違法犯罪共促健康成長】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實施。其中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1)請你寫出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2)請從家庭、學校、社會和自身的角度,談談應該如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參考答案:(1)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2)家庭: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學校: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法治教育,及時發現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教育引導。社會:應當加強對中小學學校周邊環境的治安管理,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自身:加強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正確對待家庭、學校的教育,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6.15歲的劉某迷戀網絡游戲,經常曠課,夜不歸宿,但因自己無錢上網,多次強行向低年級同學索要錢財。一天晚上,他拿水果刀攔截一位女同學,索要30元錢。 女同學向公安機關報警,劉某最后被判刑。他后悔不迭地說:“我只是要同學一點錢,沒想到后果這樣嚴重。”(1)劉某的做法中屬于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分別是什么?(2)不良行為對我們有什么危害?(3)分析劉某的變化過程,談一談他給我們留下什么教訓。合作探究(1)劉某的做法中屬于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分別是什么?經常曠課,夜不歸宿屬于不良行為;多次強行向低年級同學索要錢財屬于嚴重不良行為。(2)不良行為對我們有什么危害?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影響我們的學習和進步;可能導致違法犯罪,對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危害等。(3)分析劉某的變化過程,談一談他給我們留下什么教訓。①要學會拒絕不良誘惑。②慎重交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范不法侵害保護自己。③加強道德修養,自覺遵紀守法,預防違法犯罪。合作探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 預防犯罪2020-2021學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同步課件(部編版).pptx 殺害兩名防疫人員的罪犯馬建國被執行死刑.mp4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mp4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遠離不良行為.mp4 駕勞斯萊斯堵醫院引來調查,女司機涉嫌偽造證件被刑拘!.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