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低年級學生交流合作能力培養的評價案例——以《小手洗干凈》一課為例【概述】品德與社會不單純是讓學生增強對社會的認識,更主要的是要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所以,其性質是“以激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而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還強調“獨學而孤陋寡聞”,彼此間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切磋技藝,促進個人的認知發展。養成合作交流能力是適應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社會技能。通過設置各類課堂評價量表,采用激勵性評價能促進低年級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的養成。【案例呈現】以(上教版)《品德與社會》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祝你平安》中的第一篇課文《小手洗干凈》為例:一、確定評價的內容和目標:會傾聽,會表達,會合作三個方面,設定評價標準,確定課堂的主要評價目標:評價內容 評價目標會傾聽 以傾聽的姿勢聽別人的發言,比如:認真做好,神情專一,眼睛注視發言者等專心聽,耐心聽,虛心聽,細心聽在聽的過程中能夠聽出正確與錯誤,會辨別對與錯會表達 發言踴躍,敢于表達自己觀點發言內容圍繞問題中心,不偏題發言時聲音響亮,站姿自信會合作 明確在小組中扮演的角色在小組合作中,和其他同學融洽相處二、關注反饋評價在課堂觀察時,對學生的行為做簡要的記錄,比如:以個人加五角星,到最后計算五角星得到的個數;以此類似行為作為下一步評價的依據三、確定課堂主要觀察點課堂主要觀察點:(1)觀看完一個視頻,提出問題后,學生的反應;(2)提出問題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3)學生回答問題時,觀察其他學生傾聽的習慣;(4)觀察回答問題的學生,發言情況;(5)在小組合作中,觀察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情況。主要觀察片段:師:對呀,那我們一天都要洗好多次手,小朋友們你會洗手嗎?生:會(學生們很自信的齊聲說會)師:你們那么厲害呀,都會洗手,哪個小朋友知道洗手有哪些步驟嗎?說明:問學生“會不會洗手”這一個問題,根據自己的預設,學生肯定會回答“會”,因為洗手是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對于學生來說是沒有難度的,經過老師的“你們那么厲害啊”這樣的言語一夸獎一問,增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以及繼續學下去的求知欲,為下一步教洗手的過程做鋪墊。生:第一步:我先要把手弄濕;第二步:我要搓洗手液;第三步:雙手仔細搓一搓,把手搓干凈;第四步:用水把手沖干凈;第五步:用干凈的毛巾把手擦干凈。師:太厲害了,洗手步驟說的那么清楚。那老師有一個疑問了:我知道洗手時用干凈的水,那我裝在盆里的水可以嗎?為什么呢?說明:在教學中,教師采用一種裝傻的態度,在學生面前示弱,是為了讓學生成為真正課堂的主角,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就會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傾聽的孩子會聽的更仔細,因為要等待時機,萬一表達觀點的學生表述的不正確的時候,可以隨時舉手表述自己的觀點。生1:不可以的,要用自來水。生2:要用流動的水,如果用盆里的水,洗來洗去,臟的垃圾又在盆里,然后又洗到手上去了。師:你掌握的知識真廣泛呀,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按照正確的步驟洗一次手嗎?(邀請一個學生洗手完畢)師:你們看到某某小朋友洗手了,我們來回顧一下他五個步驟都做到了嗎?那他手腕洗干凈了嗎,指甲洗干凈了嗎?看來呀,他這些都沒有洗干凈,沒有做到仔細搓洗這一步。陳老師就來教教你們怎樣做到仔細搓洗,來小朋友們把小手伸出來,一起動起來啦。(根據視頻圖片全班一起動起來)師:誰愿意再來嘗試洗一下手,其他小朋友要觀察仔細了,看看他洗手步驟正確嗎?有沒有做到這些部位都搓洗到了,然后我們給他評價一下,給他打星。生:我愿意(完成后,學生們一起幫他打星)師:好啦,那我們小組之間來比賽一下,看一看那個小組最厲害,完成的最好。說明:經過學生們模擬洗手,邀請學生示范洗手,再來小組間的合作洗手,能夠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集體觀念和良好的伙伴關系。四、制定課堂評價量表1、采用等第制標準(總體評價)姓名( ) 一顆星 二顆星 三顆星 四顆星傾聽方面交流方面合作方面總評2、采用多角度評價的方式。(1)課內評價A. 組員內互評表同學們,你們好,今天你們整堂課都要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交流,每個人都要爭取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要樂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合作完成后,看看誰的表現比較棒,好嗎?編號 題目 學生1 學生2 學生3 學生41 在大部分時間他(她)里認真傾聽,積極參與2 他(她)常常鼓勵督促組內成員積極參與各個環節的互動。3 他(她)能夠按時完成組內學習任務。4 我對他(她)的表現很滿意。5 如果有下次,我還愿意和他(她)一起合作。B.師生評價表指標 評分細目以及說明 分數 教師評價1.自學 (1)動手動腦,扎實規范。5分(2)自主思考,提出問題。5分 102.發言 (1)參與面大,發言踴躍。3分(2)切中主題,質量較高。4分(3)口齒清楚,表達簡潔流暢。3分 103.合作 (1)組內合作有序,配合默契,互相幫助。5分(2)組內分工明確,積極參與,組員各司其職。5分(3)組內互相傾聽,互相質疑,解答疑問等良好習慣。5分(4)組內通過合作學習掌握新的技能。5分 204.展示 (1)組內展示有條不紊。3分(2)組間展示公平競爭,規范有序。 4分(3)敢于提出問題,有效的進行質疑。4分 10(2)課外評價A.家長評價表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好!在《小手洗干凈》這一堂課中,孩子們學會了正確洗手的方法,懂得了要養成文明洗手的習慣,也懂得了在生活中要養成其他一些良好的衛生習慣,那家長朋友們我們一起做孩子們的監督者,看一看,每天,他們做到了哪幾勤呢? 爭做四勤好孩子 衛生項目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勤洗手剪指甲 勤洗頭理發 勤洗澡換衣 勤刷牙漱口 星星的顆數 (家長評)評價標準:1.“四勤”得四顆星。 2.“三勤”得三顆星。 3.“兩勤”得兩顆星。 4.“一勤”得一顆星。5、簡要說明: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解題或解決一些問題,而應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能力,會傾聽,會交流,會合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項。作為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長期堅持有意識地指導和督促,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并在聽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去交流,去合作,參與教學活動,并伴隨多角度的評價,如:生生評價,師生評價,家長評價,師師評價等多維度評價,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更生動、更精彩,學生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的課堂學習氛圍會更融洽。另附:教研組老師課堂觀察量表老師們,你們好,感謝你們整節課的全程傾聽,每個環節針對整堂課的評價目標確立了評價主體和評價手段,希望各位老師對我在實施過程中的評價效果和改進意見中提出你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再次感謝你們!評價信息教學環節 評價目標 評價主體 評價手段(工具) 評價效果 改進意見活動一:觀看視頻故事。 說出視頻中的丟丟這樣做對嗎,說出理由。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教師 小組爭星(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即興評價,口頭獎勵☆,粘貼在小孩子的手上。)活動二:我想說 能說出正確洗手的幾個基本步驟,說出哪些情況下要洗手。 學生自我教師 小組爭星(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即興評價,口頭獎勵☆,粘貼在小孩子的手上。)活動三:七色光模擬洗手。 知道并能實踐正確的洗手方法。 學生自我;組長;教師 小組爭星(組長在學習單上評價)活動四:我能行 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養成常開窗、勤洗手、不隨地吐痰等良好的個人和公共衛生習慣。 教師 小組爭星(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即興評價,口頭獎勵☆,粘貼在小孩子的手上。)課外作業 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養成良好的個人和公共衛生習慣。 家長評價 評價標準:1.“四勤”得四顆星;2.“三勤”得三顆星;3.“兩勤”得兩顆星; 4.“一勤”得一顆星。整體感受師生評價察生生評價察課內評價察進行課堂觀察評價主體察確定評價觀察點家長評價察師師評價察課外評價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