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4.1.1物質的構成浙教版 七年級上新知導入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物質的構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構成。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甘蔗汁從甘蔗的細胞中壓榨出來,說明甘蔗細胞中含有多種物質,那么,存在于甘蔗細胞內的糖和水等物質又是由什么構成呢?新知講解一、物質由分子構成千姿百態的沙雕都是由大量細小的沙粒構成 的,大千世界中的各種物質,是否也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構成?沙雕新知講解探究:蔗糖的構成1.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糖,可以看到什么?方糖中有大量細小顆粒。新知講解2. 將方糖碾碎,再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什么?碾碎的方糖中有大量更細小的顆粒。新知講解3. 將少量碾碎的方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鏡觀察,還能看到蔗糖的粉末嗎?蔗糖粉末看不見了思考1:蔗糖在水中真的消失了嗎?你想如何證明呢?參考答案:蔗糖的小顆粒雖然不見了,但蔗糖水有甜味,說明蔗糖并沒有消失。合作探究思考2:蔗糖沒有消失,為什么看不到了呢?參考答案:因為這些小顆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這種蔗糖微粒稱為蔗糖分子。由于分子太小了,所以用普通顯微鏡也看不到,只有用現代較先進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到一些較大的物質分子。新知講解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看到的放大幾百萬倍的的C60分子自然界中有許多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不同物質,構成它們的分子并不相同新知講解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構成的;酒精是由大量酒精分子構成的;新知講解(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構成物質的微粒除分子以外,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或離子等微粒構成的。例如:空氣是由大量不同的分子構成的。金屬、稀有氣體、某些固態非金屬如C、Si等由原子構成。大部分有機鹽、無機鹽等都是由離子構成的。新知講解(2)感受分子的大小①一杯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如果讓人去數,每秒鐘數一個,要數幾十億億年。②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大約是1.0×1021 個。這些分子如果讓人去數,每秒鐘數 1個,大約需要 30萬億年。③2500萬個水分子排列起來才只有1厘米長,而同樣數目的乒乓球挨個排列起來有750 千米長,相當于北京到南京的直線距離。新知講解新知講解④如果把水分子與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與地球之比。放大放大同樣的倍數一個水分子二、分子之間有空隙新知講解思考: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的。那么水分子、酒精分子是緊密無間的擠在一起,還是彼此存在一定的空隙呢?下面我們通過酒精和水的混合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實驗一:酒精和水混合實驗新知講解1.往一端封閉的細徑玻璃管內注入近一半的清水,再沿內管壁緩緩注入酒精,使酒精上液面距管口約 5 厘米,標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2. 用手指封住管口,將玻璃管反復顛倒幾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比較此時混合液的液面與原先所標的液面位置。新知講解視頻:酒精和水混合實驗實驗表明: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思考:你能說出酒精和水混合總體積變小的原因嗎?合作探究參考答案:水分子之間和酒精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當水和酒精混合時,不同分子相互進入到分子的空隙中,所以總體積會減小。酒精和水混合模擬實驗:芝麻和黃豆混合新知講解1. 先在量筒中先倒入黃豆,再倒入芝麻。記下黃豆和芝麻的總體積約100毫升。2.將量筒反復搖晃幾次,使黃豆和芝麻混合(相當于水和酒精的混合),你發現了什么?芝麻和黃豆混合現象:可以看到,混合后的總體積將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這是由于小顆粒的芝麻進入大顆粒黃豆之間的空隙。新知講解芝麻和黃豆混合實驗視頻結論: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思考與討論:請用事實證據說明是構成固體和液體的分子之間的空隙大,還是構成氣體的分子之間的空隙大 合作探究參考答案:構成氣體的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可以用壓縮的方法證明。用一個注射器將一端堵住,分別向里面裝10ml空氣、水和鐵粉,用力擠壓注射器,觀察三種物質的體積變化。發現裝空氣的注射器體積可以壓縮的很小,而裝水和鐵粉的注射器很難被壓縮。新知講解固體液體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一般情況下:氣體分子>液體分子>固體分子特殊:水結冰體積變大。課堂練習1.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氣體熱脹冷縮:分子間的空隙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B.1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C.水的三態變化:分子間的間隔可以變化D.1L黃豆和1L芝麻混合總體積小于2L:分子之間有間隔D課堂練習2.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后看不見了,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B.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極其微小C.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隙D.在盛油的厚壁鋼瓶內施加高壓時,雖然瓶壁無裂痕,但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分子之間有空隙;D課堂練習3.如圖為酒精和水的混合實驗示意圖,設計該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說明( )A.分子間存在空隙B.分子的質量很小C.分子的體積很小D.分子在不斷運動A課堂練習4.在研究分子間是否有間隙時,教材安排了酒精和水混合的實驗(如圖),實驗后有同學提出了疑問。(1)實驗中要先往細玻璃管內加水再加酒精,這是為什么?參考答案:因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若先加酒精再加水,在充分混合前已有部分水分子進入酒精的分子間隙中。課堂練習(2)有同學認為兩者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由于實驗操作時,用手指堵住管口,導致一部分水粘在手指上了,使得總體積減小,請你設計實驗加以驗證(簡要地寫出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將原先的酒精換成水,水與水混合,總體積不會有明顯變化;課堂總結物質的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質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分子體積很小,質量也很小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板書設計一、物質由分子構成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大部分物質是有分子構成的,但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2.分子體積很小,質量也很小。二、分子之間存在空隙1. 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2. 氣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大。作業布置1.完成課后習題1題2.做本節的同步練習冊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1.1物質的構成教學設計課題 物質的構成 單元 4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上學習目標 1.知道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十分微小。2.通過探究理解分子之間存 在空隙,能舉例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的現象。重點 理解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難點 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甘蔗汁從甘蔗的細胞中壓榨出來,說明甘蔗細胞中含有多種物質,那么,存在于甘蔗細胞內的糖和水等物質又是由什么構成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物質的構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構成。 學生思考討論 為引出本節的課題做鋪墊講授新課 一、物質由分子構成出示圖片:沙雕千姿百態的沙雕都是由大量細小的沙粒構成 的,大千世界中的各種物質,是否也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構成?探究:蔗糖的構成1.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糖,可以看到什么?方糖中有大量細小顆粒。 ( .. / 第四節 物質的構成 / 二氧化氮氣體的擴散.swf )2. 將方糖碾碎,再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什么? ( .. / 第四節 物質的構成 / 新增-分子擴散.swf )碾碎的方糖中有大量更細小的顆粒。3. 將少量碾碎的方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鏡觀察,還能看到蔗糖的粉末嗎?蔗糖粉末看不見了思考1:蔗糖在水中真的消失了嗎?你想如何證明呢?參考答案:蔗糖的小顆粒雖然不見了,但蔗糖水有甜味,說明蔗糖并沒有消失。思考2:蔗糖沒有消失,為什么看不到了呢?因為這些小顆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這種蔗糖微粒稱為蔗糖分子。由于分子太小了,所以用普通顯微鏡也看不到,只有用現代較先進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到一些較大的物質分子。出示圖片: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看到的放大幾百萬倍的的C60分子自然界中有許多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不同物質,構成它們的分子并不相同出示圖片: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構成的;酒精是由大量酒精分子構成的;(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構成物質的微粒除分子以外,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或離子等微粒構成的。例如:空氣是由大量不同的分子構成的。金屬、稀有氣體、某些固態非金屬如C、Si等由原子構成。大部分有機鹽、無機鹽等都是由離子構成的。(2)感受分子的大小出示圖片:一杯水①一杯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如果讓人去數,每秒種數一個,要數幾十億億年。出示圖片:一滴水②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大約是1.0×1021 個。這些分子如果讓人去數,每秒鐘數 1個,大約需要 30萬億年。③2500萬個水分子排列起來才只有1厘米長,而同樣數目的乒乓球挨個排列起來有750 千米長,相當于北京到南京的直線距離。④如果把水分子與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與地球之比。一個水分子→放大成乒乓球的大小→放大同樣的倍數乒乓球就相當于地球的大小。二、分子之間有空隙思考: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的。那么水分子、酒精分子是緊密無間的擠在一起,還是彼此存在一定的空隙呢?下面我們通過酒精和水的混合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實驗一:酒精和水混合實驗1.往一端封閉的細徑玻璃管內注入近一半的清水,再沿內管壁緩緩注入酒精,使酒精上液面距管口約 5 厘米,標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2. 用手指封住管口,將玻璃管反復顛倒幾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比較此時混合液的液面與原先所標的液面位置。視頻:酒精和水混合實驗實驗表明: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思考:你能說出酒精和水混合總體積變小的原因嗎?出示圖片:酒精和水混合參考答案:水分子之間和酒精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當水和酒精混合時,不同分子相互進入到分子的空隙中,所以總體積會減小。模擬實驗:芝麻和黃豆混合1. 先在量筒中先倒入黃豆,再倒入芝麻。記下黃豆和芝麻的總體積約100毫升。2.將量筒反復搖晃幾次,使黃豆和芝麻混合(相當于水和酒精的混合),你發現了什么?出示圖片:芝麻和黃豆混合出示:芝麻和黃豆混合實驗視頻現象:可以看到,混合后的總體積將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這是由于小顆粒的芝麻進入大顆粒黃豆之間的空隙。結論: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思考與討論:請用事實證據說明是構成固體和液體的分子之間的空隙大,還是構成氣體的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參考答案:構成氣體的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可以用壓縮的方法證明。用一個注射器將一端堵住,分別向里面裝10ml空氣、水和鐵粉,用力擠壓注射器,觀察三種物質的體積變化。發現裝空氣的注射器體積可以壓縮的很小,而裝水和鐵粉的注射器很難被壓縮。 固體 液體 氣體課堂練習1.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氣體熱脹冷縮:分子間的空隙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B.1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C.水的三態變化:分子間的間隔可以變化D.1L黃豆和1L芝麻混合總體積小于2L:分子之間有間隔【答案】D2.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后看不見了,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B.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極其微小C.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隙D.在盛油的厚壁鋼瓶內施加高壓時,雖然瓶壁無裂痕,但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分子之間有空隙;答案:D3.如圖為酒精和水的混合實驗示意圖,設計該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說明( )A.分子間存在空隙 B.分子的質量很小C.分子的體積很小 D.分子在不斷運動【答案】A4.在研究分子間是否有間隙時,教材安排了酒精和水混合的實驗(如圖),實驗后有同學提出了疑問。(1)實驗中要先往細玻璃管內加水再加酒精,這是為什么?參考答案:因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若先加酒精再加水,在充分混合前已有部分水分子進入酒精的分子間隙中。 (2)有同學認為兩者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由于實驗操作時,用手指堵住管口,導致一部分水粘在手指上了,使得總體積減小,請你設計實驗加以驗證(簡要地寫出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可將原先的酒精換成水,水與水混合,總體積不會有明顯變化; 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蔗糖的構成并回答學生思考討論回答觀察圖片觀察圖片了解分子的大小學生動手實驗并總結實驗現象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動手實驗并總結實驗現象學生思考討論學生練習 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了解分子非常微小但真實存在了解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分子是多么的微小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一般情況下:固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小,氣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大。鞏固本節知識課堂小結 梳理自己本節所學知識進行交流 根據學生表述,查漏補缺,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補充。板書 一、物質由分子構成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大部分物質是有分子構成的,但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2.分子體積很小,質量也很小。二、分子之間存在空隙1. 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2. 氣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大。物質的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分子體積很小,質量也很小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分子的基本性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1.1物質的構成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個分子D.自然界中有許多種分子2. 下列科學課堂實驗中能證明分子間存在空隙的是( )A.酒精和水混合實驗 B.觀察蔗糖實驗C. 噴香水實驗 D.芝麻與黃豆混合實驗3. 將密封良好的餅干從平原帶到高原,包裝袋會鼓起,這是因為( )A.餅干的質量變大B.袋內氣體分子個數增多C.高原地區大氣壓強較大D.袋內氣體分子間的間隙變大4. 如圖甲是小明繪制的某物質固、液、氣三種狀態的分子排列示意圖。其中表示氣態的是( )5. 如圖所示,密封容器中儲存有一定量的氧氣。當活塞慢慢上提后,下列關于容器內分子模型的建構合理的是( )A. B. C. D.6.下圖表示封閉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態水的微觀示意圖(該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動)。煮沸后,液態水變成水蒸氣。對于這一現象的微觀解釋,可用選項中的哪個圖表示( )A. B. C. D.7. 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固態、液態和氣態的微觀結構時,帶領學生做游戲,用人群分布的狀態來類比物質的狀態。如圖所示,甲、乙、丙三種情景分別對應的是( )A. 固態、液態、氣態 B. 氣態、固態、液態 C. 固態、氣態、液態 D. 液態、氣態、固態8. 如圖表示封閉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態水的微觀示意圖(該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動)。煮沸后,液態水變成水蒸氣。在這一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 )A.水分子本身變大 B.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C.水分子的數量增多 D.水分子受熱都跑到容器的一端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B.圖乙中黃豆和芝麻混合后總體積減小,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C.在“納米紙”的表面,細菌無法停留且油水不沾,說明組成“納米紙”的分子間沒有空隙。D. 物體的熱脹冷縮說明分子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10.下列有關分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所有物體不斷地分割下去,都可以得到同一種微粒——分子B.分子是一種比細胞更小的微粒,不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C.一塊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D.固體分子之間不存在空隙11. 一滴水里有數量驚人的水分子,如果讓人去數,每秒鐘數1個,大約需要30萬億年,這說明______。12.將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滿滿一杯水中,杯中水_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不會溢出,原因是:________。13. 小明往一端封閉的細徑玻璃管內先后注入等體積的清水和酒精,標注此時液面的位置。再用手指封住管口,將玻璃管反復顛倒幾次,使兩者充分混合,請描述出現的現象并用所學知識解釋該現象產生的原因。________14. 向容積為250毫升的細頸玻璃儀器A中加水至虛線處,然后再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處正好與刻度線相切。塞緊玻璃塞,將A中液體倒轉搖勻,重復3次。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1)A中的現象為_____,說明_____;(2)儀器A頸部足夠細的目的是_____。15. 小琦在家做糖溶于水的實驗時,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象,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1)糖塊怎么沒有了?_____________。(2)糖溶解后,液面為何降低?__________。參考答案1.【答案】 C【解析】A.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所以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故A說法正確;B.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故B說法正確;C.一滴很小的水滴中大約有1.667×1021個水分子,故C說法錯誤;D.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自然界中有許多種物質,所以自然界中有很多分子,故D說法正確;2.【答案】A【詳解】A.酒精和水混合,混合液體的體積小于混合前二者體積和,證明了分子間存在間隙,A符合題意。B.觀察蔗糖實驗不能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B不符合題意;C.噴香水不能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C不符合題意;D.芝麻與黃豆是宏觀物質,不能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D不符合題意;故選A。3.【答案】D【詳解】將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時,包裝會鼓起,是因為壓強減小,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故選:D。【點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4.【答案】C【詳解】根據圖片可知,C圖中分子之間的距離最大,因此表示氣態的是C;5.【答案】B【詳解】密封容器中儲存有一定量的氧氣。當活塞慢慢上提后,氣體所在的空間體積變大,壓強變小,分子間間隔變大,分子的大小不變。A、圖中分子變小了,故錯誤;B、圖中分子大小不變,間隔變大,故正確;C、圖中分子變成了原子,故錯誤;D、圖中粒子變小了,且氧分子不存在了,故錯誤;故選B。6.【答案】B【詳解】封閉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態水受熱沸騰后,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數目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水分子之間的間隔增大,導致氣態水的體積增大,故選B。7.【答案】 A【解析】【分析】不同狀態物質的分子之間間隔不同,物質分為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解答】 A、 物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它們的分子的特點:甲圖可以看出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 規律,所以這類物質體積和形狀比較鞏固,因此它是固態物質;乙圖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看起來分 子運動比較自由,比起固態物質分子它分子間間隔更松疏,看上去具有流動性,因此它是液態物質;此 類物質分子間的間隔非常大,容易被壓縮,因此為氣態物質,A符合題意。B、甲圖可以看出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律,所以這類物質體積和形狀比較鞏固,因此它是固態物質;乙圖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看起來分子運動比較自由,比起固態物質分子它分子間間隔更松疏,看上去具有流動性,因此它是液態物質,B不符合題意。 C、乙圖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看起來分子運動比較自由,比起固態物質分子它分子間間隔更松疏,看上去具有流動性,因此它是液態物質;此類物質分子間的間隔非常大,容易被壓縮,因此為氣態物質,C不符合題意。D、甲圖可以看出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 規律,所以這類物質體積和形狀比較鞏固,因此它是固態物質;乙圖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看起來分 子運動比較自由,比起固態物質分子它分子間間隔更松疏,看上去具有流動性,因此它是液態物質;此 類物質分子間的間隔非常大,容易被壓縮,因此為氣態物質,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8.【答案】B【詳解】A、液態水變成水蒸氣無新物質生成,水分子本身不變,此選項錯誤;B、液態水變成水蒸氣,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此選項正確;C、液態水變成水蒸氣,水分子的數量不變,此選項錯誤;D、由于分子在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水分子受熱,一部分水分子跑到容器的一端,此選項錯誤。故選B。9.【答案】B【詳解】A.圖甲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這主要表明分子間有間隙,故A正確;B.黃豆與芝麻混合實際上是物質的形態、體積的表現,不涉及分子,不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故B錯誤;C.任何分子之間都有空隙,“納米紙”只是空隙較小,故C錯誤。D.物體的熱脹冷縮,因為分子間的間隔隨著溫度的改變而改變,而不是分子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故D錯誤;10.【答案】B【詳解】A.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故A錯誤。B.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小,不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要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到,故B正確。C.一塊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是因為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進入它們的分子間隔中去了,與“分子是可以再分的”無關,故C錯誤。D.固體分子之間也存在空隙,只是空隙相對于氣體、液體分子空隙小一些,故D錯誤。故選B。11.【答案】分子很小【詳解】由一滴水里有數量驚人的水分子,如果讓人去數,每秒鐘數1個,大約需要30萬億年,說明了一滴水中水分子的多,同時也說明了分子很小,但真實存在。12.【答案】不會 分子間存在間隙【解析】因為分子間存在著間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所以杯中的水不會溢出.13.【答案】答案見解析【詳解】清水和酒精混合后,二者之間會發生擴散現象,酒精分子會跑到水分子的空隙里面,水分子會跑到酒精分子的空隙里面,因此混合后它們的體積會縮小。14.【答案】液面低于刻度線 分子間有間隔 便于觀察液面的變化【詳解】(1)酒精分子和水之間的間隔不同,混合后液體體積小于二者體積之和,A中的現象為:液面低于刻度線,說明分子間有間隔;(2)儀器A頸部足夠細的目的是便于觀察液面的變化。15.【答案】糖分子運動到水中去了 分子間有間隙【解析】【詳解】(1)糖溶于水,蔗糖分子擴散到水中,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故答案為:糖分子運動到水中去了.(2)溶于水的蔗糖分子進入水分子間的空隙中,體積變小.故答案為:分子間有間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學七上4.1.1物質的構成Word教學設計.doc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學七上4.1.1物質的構成Word試卷.doc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學七上4.1.1物質的構成課件.pptx 酒精與水混合.mp4 黃豆和芝麻混合實驗.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