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第一框 促進民族團結目標導航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了解我國為維護民族團結的相關政策,自覺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4.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是?5.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原因及措施?6.怎樣維護民族團結?自主預習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民族大家庭民族分布特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逐步形成以漢族為主體,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合的新特點2020年6月8日全國兩會閉幕后不久總書記赴寧夏考察調研,促進民族團結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考察中,習近平強調,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眾攜手并進,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體現了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來到寧夏,促進民族團結是總書記格外關注的事情。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各族人民的關系)1、我國的民族概況:(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的組成)(3)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各族人民的關系)(2)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現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 經過了長期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有些少數民族還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區。那么,我國是怎樣來管理少數民族地區呢?實行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的民族政策有哪些?(1)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3)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舊知回顧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獨立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居住(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注意:區別于港、澳、臺的高度自治!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我國有哪幾個少數民族自治區?(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2)有利于少數民族自己管理內部事務,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意義:結合視頻回答:參加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體現了我國各民族之間什么地位?2021年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共有2956名,其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總數的14.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6個民族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共謀發展。(2)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各民族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①民族平等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同等的社會地位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武漢少數民族志愿者同心抗疫,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思考:全國各族人民積極主動參與支援湖北抗擊疫情說明了什么?(1)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結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2)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歷史淵源)③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作用)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義務)P96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課堂筆記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我們的祖國我們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 …小組合作探究:為了維護民族團結,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有人說,對于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只能由國家來制定策略,公民個人對此無能為力。你認為呢?義務篇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探究與分享青少年應該如何維護民族團結?①意識:②具體行動:③宣傳、與...作斗爭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各個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意識,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宣傳民族政策,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絕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自覺與分裂民族的言行作斗爭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維護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探究分享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思考:面對九寨溝地震,為什么各族群眾能積極主動參與救援行動?前提條件物質保證(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政治基礎前提條件物質保證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政治基礎前提條件物質保證處理民族關系三項基本原則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二、家和萬事興 (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2)逐步縮小發展差距(3)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4)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思考短片中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新網海口5月21日電 (記者 王子謙)今年以來,海南兩個黎苗少數民族國家級貧困縣退出貧困序列。其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依托熱帶雨林、溫泉、黎苗風情等資源稟賦,實施“旅游+村委會+農戶”等旅游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吃上旅游致富飯。思考:結合視頻和材料說說我國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措施有哪些?家和萬事興①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經濟方面:2.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1)經濟發展表現家和萬事興②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民生方面:(2)社會發展表現教育醫療就業家和萬事興③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文化方面:火把節藏戲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節政治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補充在P95)黨和國家為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作出了哪些努力?①經濟方面: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實施興邊富民行動。(P94)②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P95)③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P95)④政治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歸納總結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家和萬事興民族分布特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和新型民族關系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的原因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原因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措施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的光榮義務板書設計1、2019年11月20日至21日,國家民委召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經驗交流會。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這樣做能夠( )①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②消除民族地區的發展差異③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④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2、經過四年的打造,2020年廣西壯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華已成為展現民族文化魅力、推動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的盛會。這次活動打造了“桂風壯韻濃”“和諧在八桂”等五大線上活動板塊,讓網絡云端的老百姓共享民族文化大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我國新型民族關系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C.這有利于促進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D.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是高度自治,少數民族完全自主管理本民族的內部事務C3、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來,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加快西藏發展、保持西藏穩定的政策措施,使西藏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得益于我國(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堅持各民族文化彼此交流、融合和統一③消除了民族之間的差異 ④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4、湖北武漢等地市發生嚴重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積極為其提供物資支援。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為此,我們要( )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②讓各民族同時建成全面小康社會③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④擁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根本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5.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要努力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這段講話的意思是強調( )A.要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要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C.要傳承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D.要落實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D6、2020年1月,恰逢農歷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上云南,詳細詢問脫貧情況;在村廣場上敲響三聲佤族木鼓,祝福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鄉親們的簇擁下,唱著《阿佤人民唱新歌》走出村口。云南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有8個自治州,29個自治縣,14個民族鄉,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1)我國在這些州、縣、鄉實行怎樣的基本政治制度?(2)從材料看出什么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3)我國各族人民有哪些共同追求?(4)云南與緬甸、老越毗鄰,面臨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我們應樹立什么樣觀念和鑄牢什么樣的意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國泰民安。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榮。(兩點即可)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所做的 政府工作報 告 中講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和睦相處、團結溫暖的大家庭. 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 繼續加強對民族地區、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支持.組織好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紐帶更加牢固.(1) 你認為怎樣才能“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 (8分)(2)為了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說說你將怎樣做.(4分)答:①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③積極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④ 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 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答:青少年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 努力學習, 將來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 并堅決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爭。“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民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全國兩會視頻--人民視頻--人民網.mp4 2021-2022部編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上冊 第四單元 7.1 促進民族團結 課件(共52張PPT).pptx 56個民族喜迎國慶.mp4 ]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mp4 援湖北新疆女軍醫阿依努爾:帶著感恩之心從天山來.mp4 武漢少數民族志愿者同心抗疫,民族團結一家親!.mp4 民族原則.mp4 民族地區扶貧.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