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教學目的:通過各種活動,借助他人的評價,幫助學生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不光認識自己的優點,更應知道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愿意改正。設計意圖:以鏡子為話題引入新課,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將他人的評價作為一面鏡子,通過他人的評價反觀自己的行為,更能全面地認識自己。教學重難點:根據“鏡像自我”的理論,直觀地呈現出:人與人之間相互為對方的鏡子,在對方眼里觀察自己,可以看到社會上其他人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產生對自己滿意或不滿意的情緒體驗,本課教材通過“父母、老師、同學”眼里的我展開評價活動,綜合周邊人對自己的印象,引導學生從他人的評價中來進一步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讓學生的自我意識就更具客觀性。 教學過程一、話題引入:為什么別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中的“我”有些不一樣呢 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的“一面面鏡子”,我們看到了“父母眼中的我”、“同學眼中的我”、“老師眼中的我”,這些人眼中的你和你心目中的“我”一樣嗎? 為什么別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中的“我”有些不一樣呢 (1)多媒體呈現提示: A、我認為這是我應該做的,所以沒有把它當作優點; B、因為我沒注意到這些; C、同學沒有完全了解我; D、我自己不覺得我是個這樣的人 (2)同學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當“別人眼中的我”與“自己心中的我”不完全吻合時,學生會產生心理沖突,這是全面地認識自己的最佳時機。同學們經過反思與交流,了解他人對自己的期待,明確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知道努力的方向。] 二、 活動、現場采訪,全班交流。 1、思考:當別人指出了你的缺點的時候,你會怎么想 2、請全班同學做小記者,去采訪自己的同學或在場的老師。 3、請同學們發表采訪心得。 4、延伸。 (1)課件出示:照哈哈鏡的鏡頭若干。你照過哈哈鏡嗎?有什么發現? (2)在你和別人交流時,你有沒有像照哈哈鏡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呢? [設計意圖:別人眼中的自己有可能是負面的,學生對這樣的評價也可能出現抵觸情緒,哈哈鏡里的自己往往比較不真實,形象地告訴學生:有時,我們也會把自己看得太大了,引導學生以寬容、積極的心態面對別人的評價,感恩別人對自己的提醒,從而取長補短,促進自己的成長。] 活動五、總結課堂,提出希望。 師:無論他人對我們的評價是否客觀公正,老師希望同學們能以平和的心態去感受別人的評價,把表揚當鼓勵,把批評當作提醒,坦然面對別人的評價。讓我們拿出行動來,改正自己的缺點,讓自己做得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