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八上教科版第四單元:單元學習提綱第八課 一念之差大千世界,有很多誘惑,它們大致可以有哪兩種?各自有什么作用?誘惑有美好誘惑和不良誘惑(危險誘惑)。美好誘惑激勵人們去追尋,創造,探索;危險誘惑驅使人們去追逐名利,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身邊常見的危險誘惑有哪些?黃毒;賭博;毒品;邪教;吸煙; 喝酒;六合彩;傳銷。黃毒、賭博、毒品、邪教的危害各是什么?黃毒的危害:輕者精神萎靡,紀律渙散,不思進取。重者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賭博的危害:容易形成好逸惡勞,爾虞我詐,投機取巧等不良品質。學生染上賭癮后,會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毒品的危害:嚴重危害身心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導致全家傾家蕩產;影響家庭幸福;容易滋生違法犯罪行為;危害人們、國家的利益。邪教的危害:它具有極強的欺騙性,可以使人喪失正常的思維和理智,甚至失去人性。事實證明,邪教“法輪功”是反人類、反社會和反科學的。如何拒絕不良誘惑?面對不良誘惑,要理性思考不良誘惑帶來的不良影響,客觀分析不良誘惑的危害性,理智的拒絕不良誘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和健康的娛樂上,不涉足容易滋生不良現象的場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沖動。要學會做到慎獨。遵守校紀法規,遵守道德規范。第九課 一步之遙一、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二、根據違反的法律,違法行為可以分為哪幾種?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行為。三、根據社會危害性程度,違法行為可以分為哪幾種?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什么是一般違法行為?違法情節比較輕微,社會危害性比較小的違法行為被稱為一般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具有嚴重危害社會、觸犯了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嚴重危害社會。(犯罪最本質的特征)觸犯了刑法。(犯罪的法律標志)受到刑罰處罰。(犯罪的必然結果)違法行為受到哪幾種法律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違憲制裁。一般違法犯罪的區別是什么?社會危害性不同。一般違法行為違法情節比較輕微,對社會危害性較小;犯罪對社會危害性嚴重。觸犯的法律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觸犯的是行政法律法規或是民事法律法規(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觸犯的是刑法。受到的處罰不同。一般違法行為受到的是行政制裁或是民事制裁(刑罰以外的處罰);犯罪受到的是刑罰處罰。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的聯系是什么?兩者關系密切,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受到法律的制裁。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它們之間只有一步之遙。有一般違法行為,又不及時改正,極有可能發展為犯罪。十一、如何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是預防違法犯罪的重要措施。增強法律意識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正視錯誤,勇于改正。十二、常見的身邊的“小惡”有哪些?公然違反紀律,隨意違反紀律;考試作弊,欺騙;威脅同學;打架,逞強好勝;愛占小便宜、、、、、、、逃學,曠課、早退、遲到。十三、怎樣正確對待生活里的的“小惡”?注意做到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大錯大惡都是從小錯小惡發展起來,要從克服各種小缺點,小錯誤,壞習氣,壞作風開始,防患于未然,把違法犯罪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深度看問題:探究: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哪些原因?(從家庭、學校、個人三個角度來分析)家庭:家庭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家庭缺少對子女的關心和教育,沒有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對子女要求不嚴學校:學校疏于對青少年的理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對青少年的管理不嚴,缺少正確的導向個人:青少年的法制觀念淡薄,對自己要求不嚴,缺乏自控能力;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時,不應采取過激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權利。案例分析:青年陳某在校不思進取,經常與社會上閑雜人員一起混在娛樂場所,動輒歐打他人,曾被公安機關拘留,但陳某仍不思悔改。一日,陳某潛入某商廈盜竊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5年。( 1)陳某毆打他人和潛入商廈的行為分別屬于那一類違法行為 ?(2)陳某的變化說明了說明道理?(3)我們青少年應從陳某的變化過程中吸取什么教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