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3 不簡單的杠桿教科版 六年級上新知講解你使用過杠桿類的工具嗎 能說說它的作用嗎 很久以前,人類就學會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石頭、木頭、獸骨、植物纖維等來制造工具。人們知道,單純依靠自己的肌肉產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制造一些工具可以產生更好的效果。在鐵路維修、礦山開發、汽車輪胎拆卸等勞動過程中,人們往往會使用一種簡單的工具——撬棍。新知講解操作時,只要在一根撬棍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動重物了。撬棍的原理是杠桿,杠桿可以省力、省距離或改變力的作用方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新知講解不簡單的杠桿新知講解1一根木棍就可以變成一個杠桿。古人利用木棍撬動大石頭,或者將植物粗壯的根撬出來。杠桿和斜面一樣,都是一種簡單機械。模擬測試:利用木板撬動和移動重物。任務:用一塊小石塊和木板將一塊大石塊從A處撬到B處。實驗材料:一塊小石塊、塊大石塊、木板、A4紙、作為支點的小木塊、作為支點的大木塊等。新知講解1實驗步驟:(1)按圖組裝一個杠桿,將大石塊置于木板的右邊作為阻力點,并置于紙的A端;將小木塊置于木板下面作為支點。新知講解1(2)移動小木塊(支點)的位置,觀察撬動大石塊的距離。①將大、小石塊固定放置在杠桿兩端,用小木塊作支點,并移動小木塊,直至小石塊可以撬動大石塊,記錄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②將小木塊(支點)向大石塊方向移動,觀察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③繼續將小木塊向大石塊方向移動。新知講解1(3)更換大木塊作支點,并調整大木塊的擺放形式(橫放或豎放)。①先將大木塊橫著放,并調整位置,直至小石塊可以撬動大石塊,記錄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②大木塊和大、小石塊位置不變,將大木塊豎著放,再用小石塊撬動大石塊,記錄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新知講解用小石塊撬動大石塊新知講解1實驗記錄:新知講解1實驗分析:(1)杠桿都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支撐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 位置叫作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作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作阻力點。新知講解1(2)通過測試發現,當支點距離阻力點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遠,也越省力;當支點距離用力點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近,也越費力。(3)當支點離地面越高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遠;當支點離地面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近。實驗結論:杠桿可以省力,通過杠桿可以用較輕的物體撬動較重的物體。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杠桿省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杠桿費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和同學一起對測試過程進行初步分析。分析之后,再做一次測試。新知講解探究杠桿的秘密新知講解尋找生活中杠桿的應用新知講解1.模擬測試中,我們是否能成功地將重物撬動到指定地點 杠桿在撬動中有什么作用 通過實驗,我們能成功地將重物撬到指定地點。杠桿在撬動中起到省力的作用。在這個實驗中,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是省力杠桿,所以用小石塊可以撬動大石塊。新知講解2.測試過程中,你做過哪些嘗試,有什么發現 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當支點與阻力點的距離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得越遠;當支點與用力點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得越近,甚至撬不動,也就是說,支點距離用力點越遠,杠桿省力,增加了力的作用效果;支點距離用力點越近,杠桿費力。測試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當增加支點的高度時,大石頭被撬得更遠,力的作用效果更好。新知講解杠桿的應用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發明了不同的杠桿。杠桿好比是人類功能強大的機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樣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像打撈網那樣擴展了力的作用范圍,有的像鋤頭那樣改變了力的作用……在許多現代復雜機器上,依然能夠發現杠桿的應用。新知講解1.生活中的省力杠桿。生活中的省力杠桿有很多,如開瓶器、老虎鉗、壓水井、鋤頭等。壓水井是一種能將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工具,壓水井的壓桿相當于一個杠桿,如圖所示,固定壓桿的轉軸是支點,小朋友用力下壓的一端是用力點,壓桿翹起的一端是阻力點。 當壓桿下壓時,會把另一端翹起,從而把水從下往上引,省力的同時,還改變了力的作用方向,鋤頭亦是如此。新知講解2.生活中的費力杠桿。生活中的有些杠桿是費力的,如筷子、鑷子、打撈網、挖掘機、塔吊等。因為它們的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所以是費力杠桿。雖然使用時比較費力,但是它們能夠降低工作難度,擴展力的作用范圍。可以延長手臂(或手指)的移動范圍、方便拿取細小物品、節省移動距離等。新知講解新知講解3.生活中的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蹺蹺板、天平、訂書機等簡單機械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因為這些杠桿的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所以既不省力也不費力。課堂練習判斷題。1.只要利用杠桿就可以省力,與支點的位置沒有什么關系。( )2.剪刀、起釘錘、鑷子等工具的外形與撬棍截然不同,因此它們不屬于杠桿。( )3.費力杠桿浪費力氣,沒有什么用途。( )4.杠桿只能增大力的作用效果,卻不能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5.天平是利用杠桿的原理制成。( )6.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但它們仍然在生活中發揮著作用。( )7.各種剪刀都是省力杠桿。( )8.同一種杠桿類工具,使用的方法不同,它的省力情況也可能不同。( )××××√√√×課堂練習選擇題1.我們通過改變( )的位置,可以改變杠桿的省力情況。A.重力點 B.拉力作用 C.支點2.下面屬于杠桿類的工具是( )。A.釘釘子時用的錘子 B.切水果時用的刀子 C.剪斷鋼絲時用的鉗子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所有的杠桿都有支點 B.有的杠桿沒有支點C.有的杠桿沒有支點或者沒有用力點4.下面使用的工具中,是省力杠桿的是( )。A.醫生使用的鑷子 B.吃飯用的筷子 C.開啟瓶蓋用的起子CACC課堂總結不簡單的杠桿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類對杠桿的認識和了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利用杠桿可以幫助我們撬起一些重物。改變支點的位置、支點的高度會影響杠桿的作用效果。能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杠桿裝置的使用情況。認識到杠桿也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應用廣泛,給我們帶來了便利。板書設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上第三單元第3課《不簡單的杠桿》教學設計課題 不簡單的杠桿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學習目標 1.利用杠桿可以幫助我們撬起一些重物。2.改變支點的位置、支點的高度會影響杠桿的作用效果。3.能利用杠桿完成撬動大石塊的任務。4.能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杠桿裝置的使用情況。5. 能對杠桿產生探究的興趣,樂于和同學合作完成模擬測試。6.尊重事實,如實記錄大石塊的移動距離,準確地畫出杠桿裝置。7.愿意傾聽其他同學的表達,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8.認識到杠桿也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應用廣泛,給我們帶來了便利。重點 能夠利用杠桿完成撬動大石塊的任務,并用圖式記錄撬動大石塊時杠桿的裝置。難點 能夠尊重事實,如實記錄大石塊的移動距離,準確地畫出杠桿裝置。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你使用過杠桿類的工具嗎 能說說它的作用嗎 很久以前,人類就學會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石頭、木頭、獸骨、植物纖維等來制造工具。人們知道,單純依靠自己的肌肉產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制造一些工具可以產生更好的效果。在鐵路維修、礦山開發、汽車輪胎拆卸等勞動過程中,人們往往會使用一種簡單的工具——撬棍。操作時,只要在一根撬棍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動重物了。撬棍的原理是杠桿,杠桿可以省力、省距離或改變力的作用方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觀看視頻資料。 學生回答問題。 聚焦問題,激發興趣,為探索做鋪墊。講授新課 探索: 一根木棍就可以變成一個杠桿。古人利用木棍撬動大石頭,或者將植物粗壯的根撬出來。杠桿和斜面一樣,都是一種簡單機械。模擬測試:利用木板撬動和移動重物。任務:用一塊小石塊和木板將一塊大石塊從A處撬到B處。實驗材料:一塊小石塊、塊大石塊、木板、A4紙、作為支點的小木塊、作為支點的大木塊等。實驗步驟:(1)按圖組裝一個杠桿,將大石塊置于木板的右邊作為阻力點,并置于紙的A端;將小木塊置于木板下面作為支點。 (2)移動小木塊(支點)的位置,觀察撬動大石塊的距離。①將大、小石塊固定放置在杠桿兩端,用小木塊作支點,并移動小木塊,直至小石塊可以撬動大石塊,記錄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②將小木塊(支點)向大石塊方向移動,觀察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③繼續將小木塊向大石塊方向移動。(3)更換大木塊作支點,并調整大木塊的擺放形式(橫放或豎放)。①先將大木塊橫著放,并調整位置,直至小石塊可以撬動大石塊,記錄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②大木塊和大、小石塊位置不變,將大木塊豎著放,再用小石塊撬動大石塊,記錄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實驗記錄:實驗分析:(1)杠桿都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支撐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 位置叫作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作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作阻力點。(2)通過測試發現,當支點距離阻力點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遠,也越省力;當支點距離用力點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近,也越費力。(3)當支點離地面越高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遠;當支點離地面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動得越近。實驗結論:杠桿可以省力,通過杠桿可以用較輕的物體撬動較重的物體。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杠桿省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杠桿費力;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和同學一起對測試過程進行初步分析。分析之后,再做一次測試。研討:模擬測試中,我們是否能成功地將重物撬動到指定地點 杠桿在撬動中有什么作用 通過實驗,我們能成功地將重物撬到指定地點。杠桿在撬動中起到省力的作用。在這個實驗中,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是省力杠桿,所以用小石塊可以撬動大石塊。測試過程中,你做過哪些嘗試,有什么發現 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當支點與阻力點的距離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得越遠;當支點與用力點越近時,大石塊被撬得越近,甚至撬不動,也就是說,支點距離用力點越遠,杠桿省力,增加了力的作用效果;支點距離用力點越近,杠桿費力。測試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當增加支點的高度時,大石頭被撬得更遠,力的作用效果更好。拓展:杠桿的應用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發明了不同的杠桿。杠桿好比是人類功能強大的機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樣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像打撈網那樣擴展了力的作用范圍,有的像鋤頭那樣改變了力的作用……在許多現代復雜機器上,依然能夠發現杠桿的應用。1.生活中的省力杠桿。生活中的省力杠桿有很多,如開瓶器、老虎鉗、壓水井、鋤頭等。壓水井是一種能將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工具,壓水井的壓桿相當于一個杠桿,如圖所示,固定壓桿的轉軸是支點,小朋友用力下壓的一端是用力點,壓桿翹起的一端是阻力點。 當壓桿下壓時,會把另一端翹起,從而把水從下往上引,省力的同時,還改變了力的作用方向,鋤頭亦是如此。2.生活中的費力杠桿。生活中的有些杠桿是費力的,如筷子、鑷子、打撈網、挖掘機、塔吊等。因為它們的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所以是費力杠桿。雖然使用時比較費力,但是它們能夠降低工作難度,擴展力的作用范圍。可以延長手臂(或手指)的移動范圍、方便拿取細小物品、節省移動距離等。3.生活中的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蹺蹺板、天平、訂書機等簡單機械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因為這些杠桿的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所以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杠桿裝置。學生小組內分工合作完成教科書中提供的探究活動,并完成活動手冊第8頁課堂活動記錄表。展示杠桿裝置繪圖,給出例圖和各部分的名稱。看圖,思考、分析和總結。學生說一說圖片中杠桿的作用。 為接下來探索活動的記錄環節做好充分準備。通過探究,學生可以發現更多關于杠桿的秘密。幫助學生梳理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的發現,啟發學生在研討過程中去思考更多關于杠桿作用的發現。使學生在生活實際情況中可以更加靈活地使用杠桿這一簡單機械。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類對杠桿的認識和了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利用杠桿可以幫助我們撬起一些重物。改變支點的位置、支點的高度會影響杠桿的作用效果。能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杠桿裝置的使用情況。認識到杠桿也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應用廣泛,給我們帶來了便利。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上第三單元第3課《不簡單的杠桿》同步練習(含答案)填空題。如圖所示,一根棍子下面有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們把這樣的棍子叫____________。像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____________。2.杠桿分三種類型:____________杠桿、____________杠桿和既不省力又不費力杠桿。3.利用杠桿工作時,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____________,克服阻力的位置叫____________,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____________。4.杠桿除了可以增大力的作用效果外,可以擴展力的____________,還可以改變力的____________。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1.只要利用杠桿就可以省力,與支點的位置沒有什么關系。( )2.剪刀、起釘錘、鑷子等工具的外形與撬棍截然不同,因此它們不屬于杠桿。( )3.費力杠桿浪費力氣,沒有什么用途。( )4.杠桿只能增大力的作用效果,卻不能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5.天平是利用杠桿的原理制成。( )6.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但它們仍然在生活中發揮著作用。( )7.各種剪刀都是省力杠桿。( )8.同一種杠桿類工具,使用的方法不同,它的省力情況也可能不同。( )9.各種杠桿的支點都是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間。( )10.用羊角錘將釘子錘進木頭,這個過程中使用了杠桿原理。( )11.用面包夾夾面包不需要用很多力,所以面包夾是一種省力的杠桿。( )12.省力杠桿類的工具能夠使我們較輕松地完成相應的活動,而費力杠桿類的工具對我們的工作毫無用處,反而使我們更加吃力,我們應該避免使用此類杠桿工具。( )三、選擇題。1.我們通過改變( )的位置,可以改變杠桿的省力情況。A.重力點 B.拉力作用 C.支點2.下面屬于杠桿類的工具是( )。A.釘釘子時用的錘子 B.切水果時用的刀子 C.剪斷鋼絲時用的鉗子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所有的杠桿都有支點 B.有的杠桿沒有支點C.有的杠桿沒有支點或者沒有用力點4.下面使用的工具中,是省力杠桿的是( )。A.醫生使用的鑷子 B.吃飯用的筷子 C.開啟瓶蓋用的起子5.下列杠桿的應用中,改變力的作用方向的是( )。A.鑷子 B.撬棍 C.剪刀6.紅紅和婷婷玩蹺蹺板,婷婷要想把紅紅蹺起,可行的方法是( )。A.紅紅向后移B.婷婷向后移C.兩人同時向后移四、簡答題。1.同學們都玩過蹺蹺板,你能分析一下蹺蹺板是杠桿嗎 2.在“利用木板撬和移動重物”的模擬測試中,我們應用到的工具和材料有哪些 應該注查什么問題 五、探究題。1.下圖中哪是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 (填在括號內)2.同學甲請同學乙到家里做客,進屋時,同學甲的媽媽正在搟面做面條,對于搟面杖是不是杠桿的問題,他倆出現了分歧,請判斷下他們誰說得對。同學甲:當用搟面杖搟面時,它也是一種杠桿!同學乙:這是不對的,只有用搟面杖當撬棍時,它才是杠桿!(1)你認為同學甲說得對么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認為同學乙說得對么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下面的杠桿中分別找出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參考答案一、1.撬棍 杠桿2.省力 不省力3.用力點 阻力點 支點4.作用范圍 作用方向二、××××√√×√××××三、CCACBB四、我認為蹺蹺板是杠桿,蹺蹺板中間的軸就是它的支點,兩個小朋友就相當于是兩個重物。木尺、一大一小兩塊石塊、有格子且標明“起點A、終點B”的寬紙帶、作為杠桿支點的方木塊。至少測試2-3次,并觀察每一次移動的距離,并做好記錄,而且石塊較重,小心不要砸到手。(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五、1.①阻力點 ②支點 ③用力點 A.支點 B.用力點 C.阻力點2. (1)不對 搟面杖在搟面時找不到支點(2)對 用搟面杖當撬棍時,能夠找到支點,它是杠桿3.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不簡單的杠桿.mp4 3.尋找生活中杠桿的應用.mp4 3探究杠桿的秘密.mp4 3用小石塊撬動大石塊.mp4 教科版六上第三單元第3課《不簡單的杠桿》同步練習(含答案).doc 教科版六上第三單元第3課《不簡單的杠桿》教案.doc 教科版六上第三單元第3課《不簡單的杠桿》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