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精品講義第32講 百舸爭流的思想(學生版)【課標考綱解讀】課標分解 考綱細化 高考命題定位援引經典作家的言論,說明對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學;解釋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基本問題 2.唯物主義及其形態 3.唯心主義及其形態 4.馬克思主義哲學 1.從知識的考查看:試題立足于哲學的派別這一主線,重點考查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唯心主義及其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等 2.從試題類型上看:題型以體現類、判斷類選擇題為主。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唯心主義及其形態以判斷類題目考查為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主要考查其實踐性【高考復習策略】該講主要以“哲學的派別”為主線,立足哲學的基本派別,分析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唯心主義及其形態。立足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條件、基本特征與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從整個教材來看,此單元作為全書的起點,只有明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質還是意識,才能合理地認識唯物論、辯證法與唯物史觀。在復習本單元過程中把握唯物主義派別與唯物論的聯系,唯物主義基本派別與辯證法的聯系,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與唯物史觀的聯系。本部分在高考中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一般會結合中外哲學家的著名論斷、古今俗語、現實生活中具體事例等為內容,考察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區別,考察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特點及其區別。所以在復習中,要結合名人名言、古詩詞、漫畫及古代哲學家關于形與神、心與物、知與行、理與氣等觀點,加深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及各自形態的理解;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主干知識梳理】一、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關系問題,簡單地說,就是______和________的關系問題。【易錯提醒】 哲學的基本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2.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______標準。他哲學問題的回答。二、哲學的基本派別1.唯物主義及其形態(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①積極意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______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②缺陷: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①積極意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______,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②缺陷: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______的屬性等同于物質的屬性,并把世界的一切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因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歷史觀上的________等局限性。(3)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__________的基本規律,反映了____________的客觀要求,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易錯提醒】并非凡是唯物主義都是科學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雖然都堅持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徹底的、不科學的,只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因而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高考真題剖析】(2012江蘇卷)27.英國詩人雪萊在《無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兒喜愛歡悅/明天,就會凋謝/我們希望長駐一切/誘惑你,然后飛逸/什么是人間的歡樂/那是戲弄黑夜的電火/像閃光一樣短促”。下列與詩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B.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C. 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D. 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核心考點探究】考點一 哲學的基本問題正確把握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區別 內容 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地位 是哲學基本問題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哲學基本問題中從屬的方面意義 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各種哲學由于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分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 對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可知論認為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人能夠認識世界,這已被人的實踐活動所證實。不可知論者認為思維不能正確地反映存在,這種觀點忽視了社會實踐的發展和人類的認識能力總是在不斷地提高聯系 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解決,是第二方面問題解決的前提和基礎,第二方面內容是第一方面的展開和深化;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解決也影響著第一方面的徹底解決。【技巧方法】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可采用圖示法理解:【典題探究】【例1】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兩種思想的共同點是( )A.都承認客觀事物及其整個世界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B.都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認思維決定存在D.都否認存在決定思維【變式精練】1.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伴隨人們對世界的思考,貫徹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始終,下列行為中正確把握了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是( )①依據物價上漲,2011年我國連續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②西班牙一研究機構最近研究出“高科技算命器”,其原理是通過檢測DNA大概算出一個人的壽命 ③有人斷言2012年地球必將滅亡 ④烏鴉報喪、喜鵲報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考點二 哲學的基本派別1.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派別 評價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進步性:否認神創論,堅持唯物論 局限性:①對世界的物質性只是猜測,沒有科學依據。②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進步性:堅持并發展了唯物主義 局限性:①把物質歸結于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屬性等同為物質的屬性。②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③歷史觀上屬于唯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它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自然觀和歷史觀在唯物辯證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2.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內部派別 主要區別 例證主觀唯心主義 把人的主觀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夸大為唯一實在,認為客觀世界依賴于人的精神 萬物皆備于我;心外無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客觀唯心主義 把客觀精神(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世界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8”就是發;喜鵲報喜;彗星出現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理生萬物、理主動靜;上帝造萬物【知識拓展】在哲學的“兩個對子”中,由于各種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因而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從哲學的派別上看,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典題探究】【例2】[2011 廣東卷] “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與此哲學觀點相通的是( )A.自然從來不飛躍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D.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易錯全面排查】【易錯點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1.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 )A.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C.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D.思維決定存在還是存在決定思維【易錯點2】 混淆哲學的基本派別 2.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分歧的是( )A.“氣者,理之依也”與“理生萬物”B.“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與“物是觀念的集合”C.“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與“天不變,道亦不變”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易錯點3】 不能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它第一次實現了( )①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②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③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④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易錯點4】正確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4.唯物主義的發展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唯物主義都認為( )A.物質可歸結為某種具體事物 B.物質與運動不可分C.先有物質后有意識 D.意識反作用于物質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承認( )A.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變化發展的 B.世界是統一于物質的C.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復習感悟心得】1.“深入社會,把握時代。”文化創作生產才能走向大繁榮,這符合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2.“不深入現實,不把握時代。”這屬于文化創作生產中的唯心主義。3.文化創作是否從社會、時代、生活出發,這體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課后鞏固訓練】【能力提高訓練】一、選擇題1.承辦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從南京的實際出發,為全面展必然規律。現實中我們相信因果關系,比如火使人溫暖,水使人清醒,是因為不這樣就要吃苦頭。但是從理論上看,我們的理性無論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關系,關于原因和結果,我們的一切推論無非是從習慣來的,信念與其說是我們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為,不如說是感覺部分的行為比較恰當。這一觀點表明了休謨主張( )A.唯心主義 B.不可知論C.唯物主義 D.可知論4.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與“物是觀念的集合”B.“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與“天不變,道亦不變”C.“氣者,理之依也”與“理生萬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5.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①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②把物質歸結為水、火、氣、土等具體的物質形態 ③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的 ④缺少辯證法思想,具有機械性A.①② B.①④C.①②③ D.①③④6.從遠古開始,人們就把“天”作為人類智慧追索的對象,詩人屈原提出172個“天問”。下列關于“天問”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④“天為陽,地為陰”、“天圓地方”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客觀規律,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這種方法屬于( )A.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范疇 B.客觀唯心主義范疇C.主觀唯心主義范疇 D.機械唯物主義哲學范疇9.下列選項與“存在就是被感知”觀點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氣,已有此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氣者,理之依也D.天地之變,陰陽之化10.托馬思·阿奎納說:“凡事物運動,總是受其他事物推動……最后追到有一個不受其他事物推動的第一推動者,這是必然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個第一推動者就是上帝。”這一觀點屬于( )A.主觀唯心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C.樸素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11.漫畫“心中有籠便有籠,心中無籠便無籠”的觀點屬于(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B.樸素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12.下列哲學觀點中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B.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C.水是萬物的本原D.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尤者也二、非選擇題13.某村一座剛蓋好的農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稱之為“兇宅”,認為有鬼神作怪,在這期間,這家住戶也曾多次燒香拜佛,乞求神靈的保佑,但終不能制止死人事件的發生。后來村子里住進了扶貧工作組,工作組的同志認為,“兇宅”發生的死亡現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觀原因,經過實地考查、調研后,終于真相大白,禍根就來自地基中的一種放射性石料,把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這座農宅再也沒有發生過不明原因的死人現象了。試運用唯物論道理分析上述材料。【拓展沖刺訓練】1.承辦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從南京的實際出發,為全面展示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加快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這體現了( )A.物質與意識不可分B.物質與意識同等重要C.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B.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水、火、氣、土等形態C.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D.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生活上,這一思想對很多人有借鑒意義:心態好就能超脫世俗雜事的困擾。在哲學上,這一思想屬于(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C.樸素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4.下邊漫畫中人的行為( )A.是唯物主義的表現B.沒有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歷史的統一C.是極端狹隘的個人主義的表現D.是唯心主義表現5.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了( )A.實踐的觀點 B.革命的觀點 C.階級的觀點 D.歷史的觀點6.深入現實,才能描繪出波瀾壯闊的社會發展歷史;到民間采風,才能譜寫出偉大時代的藝術篇章。這體現了( )A.意識反作用于存在B.存在決定意識C.物質與意識不可分D.意識對存在有促進作用7.從下圖漫畫可以看出( )①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②甲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③甲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④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從哲學的角度看,與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B.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C.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D.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9.【寧夏銀川一中2012屆高三第六次月考】下列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是A.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D.萬物在運動,但在概念中運動10.【湖北省武昌區2012屆高三年級元月調研】2011年11月,我國的天宮、神舟順利對接,神舟八號安全返回,標志著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哲學基本問題的角度看,人類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確處理好①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②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③思維和存在的關系 ④實踐和認識的關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0.【浙江省2012屆高三五校聯考】中國古代哲學家楊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氣也。水土之氣,升而為天”。下列與之相一致的觀點是A.“天下萬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C.“氣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終為主” D.“物是觀念的集合”11.【昆明市第一中學2012屆高三高三文綜】右側漫畫中的領導高呼“一律抓緊抗旱”,對這做法分析正確的是A.屬于唯物主義觀點 B.屬于唯心主義觀點C.認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D.認為存在決定思維12.【哈六中2012屆高三期末考試】從哲學的角度看,與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呂氏春秋·自知》2013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精品講義第32講 百舸爭流的思想(教師版)【課標考綱解讀】課標分解 考綱細化 高考命題定位援引經典作家的言論,說明對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學;解釋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基本問題 2.唯物主義及其形態 3.唯心主義及其形態 4.馬克思主義哲學 1.從知識的考查看:試題立足于哲學的派別這一主線,重點考查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唯心主義及其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等 2.從試題類型上看:題型以體現類、判斷類選擇題為主。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唯心主義及其形態以判斷類題目考查為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主要考查其實踐性【高考復習策略】該講主要以“哲學的派別”為主線,立足哲學的基本派別,分析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唯心主義及其形態。立足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條件、基本特征與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從整個教材來看,此單元作為全書的起點,只有明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質還是意識,才能合理地認識唯物論、辯證法與唯物史觀。在復習本單元過程中把握唯物主義派別與唯物論的聯系,唯物主義基本派別與辯證法的聯系,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與唯物史觀的聯系。本部分在高考中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一般會結合中外哲學家的著名論斷、古今俗語、現實生活中具體事例等為內容,考察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區別,考察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特點及其區別。所以在復習中,要結合名人名言、古詩詞、漫畫及古代哲學家關于形與神、心與物、知與行、理與氣等觀點,加深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及各自形態的理解;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主干知識梳理】一、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關系問題,簡單地說,就是______和________的關系問題。【易錯提醒】 哲學的基本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2.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______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________;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2)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________的問題,即思維能否________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學區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凡肯定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觀點,就是可知論;凡否定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觀點,就是不可知論。【易錯提醒】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不能籠統地說是圍繞哲學基本問題展開的,而是圍繞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即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1)從社會實踐來看: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______和______活動中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無論是認識世界還是改造世界都要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2)從哲學自身派別來看: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______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________和______,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二、哲學的基本派別1.唯物主義及其形態(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①積極意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______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②缺陷: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①積極意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______,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②缺陷: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______的屬性等同于物質的屬性,并把世界的一切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因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歷史觀上的________等局限性。(3)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__________的基本規律,反映了____________的客觀要求,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易錯提醒】并非凡是唯物主義都是科學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雖然都堅持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徹底的、不科學的,只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因而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唯心主義及其形態(1)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________(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________。(2)客觀唯心主義,把________(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________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易錯提醒】 唯心主義,就其總體上和根本上來說都是錯誤的。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那就是看到和肯定了人的意識的巨大能動性和對物質的反作用。其錯誤在于把這種能動性和反作用過分夸大了。主觀精神 主觀精神 客觀精神 主宰【高考真題剖析】(2012江蘇卷)27.英國詩人雪萊在《無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兒喜愛歡悅/明天,就會凋謝/我們希望長駐一切/誘惑你,然后飛逸/什么是人間的歡樂/那是戲弄黑夜的電火/像閃光一樣短促”。下列與詩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B.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C. 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D. 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核心考點探究】考點一 哲學的基本問題正確把握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區別 內容 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地位 是哲學基本問題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哲學基本問題中從屬的方面意義 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各種哲學由于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分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 對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可知論認為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人能夠認識世界,這已被人的實踐活動所證實。不可知論者認為思維不能正確地反映存在,這種觀點忽視了社會實踐的發展和人類的認識能力總是在不斷地提高聯系 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解決,是第二方面問題解決的前提和基礎,第二方面內容是第一方面的展開和深化;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解決也影響著第一方面的徹底解決。【技巧方法】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可采用圖示法理解:【典題探究】【例1】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兩種思想的共同點是( )A.都承認客觀事物及其整個世界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B.都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認思維決定存在D.都否認存在決定思維【答案】D 【解析】孟子和老子的觀點都強調思維對存在的決定作用,屬于唯心主義,故答案為D。孟子強調客觀對主觀精神的依賴,但是老子觀點強調“客觀精神”,排除A、B。【變式精練】1.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伴隨人們對世界的思考,貫徹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始終,下列行為中正確把握了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是( )①依據物價上漲,2011年我國連續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②西班牙一研究機構最近研究出“高科技算命器”,其原理是通過檢測DNA大概算出一個人的壽命 ③有人斷言2012年地球必將滅亡 ④烏鴉報喪、喜鵲報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 【解析】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存在決定思維,思維反映存在,故①②正確。2012地球滅亡沒有科學依據,故排除③。④在現實社會中根本不存在,是人的主觀臆造,脫離了客觀存在,排除。考點二 哲學的基本派別1.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派別 評價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進步性:否認神創論,堅持唯物論 局限性:①對世界的物質性只是猜測,沒有科學依據。②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進步性:堅持并發展了唯物主義 局限性:①把物質歸結于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屬性等同為物質的屬性。②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③歷史觀上屬于唯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它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自然觀和歷史觀在唯物辯證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2.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內部派別 主要區別 例證主觀唯心主義 把人的主觀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夸大為唯一實在,認為客觀世界依賴于人的精神 萬物皆備于我;心外無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客觀唯心主義 把客觀精神(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世界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8”就是發;喜鵲報喜;彗星出現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理生萬物、理主動靜;上帝造萬物【知識拓展】在哲學的“兩個對子”中,由于各種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點相通的是( )A.自然從來不飛躍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D.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對哲學基本派別的理解。題干觀點強調宇宙是一個物質生生不息、唯心主義都符合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即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決定物質。3.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 ②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的區別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題以兒歌歌詞為背景,考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知識。歌詞的改動反映了“星辰閃耀”“常春藤纏繞”是上帝還是科學,故①③說法正確。②④與題意無關。【易錯全面排查】【易錯點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1.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 )A.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C.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D.思維決定存在還是存在決定思維【答案】 B 【解析】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故B入選。A、C錯在“辯證”。D不全面。【易錯知識點分析】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不等于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前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特有的命題,后者是一般哲學都會遇到的問題。 【易錯點2】 混淆哲學的基本派別 唯心主義。【易錯點3】 不能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它第一次實現了( )①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②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③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④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這樣,其他的哲學也是這樣。故③的說法并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的,排除含③的選項,本題選B項。 【易錯知識點分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易錯點4】正確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4.唯物主義的發展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唯物主義都認為( )A.物質可歸結為某種具體事物B.物質與運動不可分C.先有物質后有意識D.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答案】C【解析】唯物主義不管是什么形態,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認為先有物質后有意識,證唯物主義的觀點。(2)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回答才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唯物主義都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但對“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并不是一切唯物主義都承認的,如機械唯物主義就否定意識的能動作用。【復習感悟心得】1.“深入社會,把握時代。”文化創作生產才能走向大繁榮,這符合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2.“不深入現實,不把握時代。”這屬于文化創作生產中的唯心主義。3.文化創作是否從社會、時代、生活出發,這體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課后鞏固訓練】【能力提高訓練】一、選擇題【知識點】一:哲學的基本問題與不可知論的標準。【答案】C3.近代英國哲學家休謨認為,我們相信因果關系的存在是非理性的,因為歸納得不出普遍必然規律。現實中我們相信因果關系,比如火使人溫暖,水使人清醒,是因為不這樣就要吃苦頭。但是從理論上看,我們的理性無論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關系,關于原因和結果,我們的一切推論無非是從習慣來的,信念與其說是我們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為,不如說是感覺部分的行為比較恰當。這一觀點表明了休謨主張( )A.唯心主義 B.不可知論C.唯物主義 D.可知論【解析】從題目中得知,休謨不認為有所謂的世界一般的本質和規律,或者至少它是不確定的,這是一種典型的不可知論。【答案】B【知識點】二: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具體的物質形態 ③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的 ④缺少辯證法思想,具有機械性A.①② B.①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理解,要求學生能夠歷史地辯證地看問題。①③④都是對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正確認識。②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應排除。故選D。【答案】D6.從遠古開始,人們就把“天”作為人類智慧追索的對象,詩人屈原提出172個“天問”。下列關于“天問”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④“天為陽,地為陰”、“天圓地方”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③顯然不具有唯物主義傾向。④不涉及世界本原和物質與意識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因而既不屬于唯物主義,也不屬于唯心主義。【答案】A7. “一個人不過是自然界一株脆弱的蘆葦,但這是一株會思考的蘆葦,人因思想而偉大。”與此觀點意義相同的是( )A.我思故我在B.思維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C.物是觀念的集合D.人是萬物的尺度【解析】題干強調的是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A、C、D三項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故B項符合題意。【答案】B【答案】A【知識點】三:唯心主義及其形態9.下列選項與“存在就是被感知”觀點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氣,已有此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氣者,理之依也D.天地之變,陰陽之化【解析】題干中的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思想,顯然,B項觀點與其一致。C、D兩項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A項是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答案】B10.托馬思·阿奎納說:“凡事物運動,總是受其他事物推動……最后追到有一個不受其他事物推動的第一推動者,這是必然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個第一推動者就是上帝。”這一觀點屬于( )A.主觀唯心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C.樸素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解析】阿奎那把上帝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故選B項。其余各項說法均不符合題意。【答案】B11.漫畫“心中有籠便有籠,心中無籠便無籠”的觀點屬于(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B.樸素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解析】題中觀點認為“有籠無籠全部取決于自身的感受,很明顯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故選C項。其余各項均不符合題意。【答案】C12.下列哲學觀點中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B.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C.水是萬物的本原D.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尤者也【解析】A項意思: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著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這種觀點有無神論傾向,不符合題意。C、D兩項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答案】B二、非選擇題13.某村一座剛蓋好的農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稱之為“兇宅”,認為有鬼神作怪,在這期間,這家住戶也曾多次燒香拜佛,乞求神靈的保佑,但終不能制止死人事件的發生。后來村子里住進了扶貧工作組,工作組的同志認為,“兇宅”發生的死亡現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觀原因,經過實地考查、調研后,終于真相大白,禍根就來自地基中的一種放射性石料,把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這座農宅再也沒有發生過不明原因的死人現象了。試運用唯物論道理分析上述材料。【解析】注意題眼“唯物論”的規定性;由村民在唯心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導致了錯誤認識,而工作組的同志堅持以唯物主義世界觀為指導,運用科學的方法找到了“兇宅”的秘密,得知要運用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來分析。【答案】(1)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不同的世界觀決定了人們對問題的看法不同,采取的方法也會截然不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則恰好相反。(2)村民對“兇宅”的認識是有鬼神作怪,其做法是燒香拜佛、祈求神靈的保佑,這是村民在唯心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導致的錯誤認識;而工作組的同志堅持以唯物主義世界觀為指導,運用科學的方法找到了“兇宅”的秘密,終于真相大白。(3)這個事例啟示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要崇尚科學,反對迷信。而上學唯物主義);第三個人屬于辯證唯物主義。(2)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第一個人認為天意決定一切,是聽天由命的宿命論,是荒謬的。第二個人只看到災難帶給人們的困難,認為人無法改變,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無所作為的觀點。第三個人既承認災害,又看到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可以戰勝災害,這是完全正確的觀點。【拓展沖刺訓練】1.承辦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從南京的實際出發,為全面展示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加快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這體現了( )A.物質與意識不可分B.物質與意識同等重要C.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答案】 C 【解析】 A中的“不可分”說法錯誤。B中的“同等重要”說法錯誤。D“正確反映”錯誤。故選C。有借鑒意義:心態好就能超脫世俗雜事的困擾。在哲學上,這一思想屬于(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C.樸素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答案】 B 【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材料中“心態好就能超脫世俗雜事的困擾”把人的主觀精神、意志當作世界的本原,當作第一性,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故選B。4.下邊漫畫中人的行為( )A.是唯物主義的表現B.沒有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歷史的統一C.是極端狹隘的個人主義的表現D.是唯心主義表現【答案】D 【解析】漫畫中的人用放大鏡放大政績,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唯心主義的表現。A、C不符合題意。B觀點錯誤。5.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了( )A.實踐的觀點 B.革命的觀點C.階級的觀點 D.歷史的觀點【答案】A 【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了科學的實踐觀點,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故選A。6.深入現實,才能描繪出波瀾壯闊的社會發展歷史;到民間采風,才能譜寫出偉大時代的藝術篇章。這體現了( )A.意識反作用于存在B.存在決定意識C.物質與意識不可分D.意識對存在有促進作用【答案】 B 【解析】材料體現了存在決定意識。A項不體現材料,C、D觀點錯誤。7.從下圖漫畫可以看出( )①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②甲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③甲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④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D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讀懂漫畫的全部信息,“文學創作要從現實生活出發”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思想;相反,“文學創作要從感覺觀念出發”是意識決定物質的唯心主義觀點,由此可知,①③④正確。8.從哲學的角度看,與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B.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C.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D.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答案】B 【解析】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只鐘,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于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鐘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鐘,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得鐘者”犯了主觀唯心主義錯誤。A項和D項都是唯物主義的觀點,而C項屬于不可知論。B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所以,應該是B。9.【寧夏銀川一中2012屆高三第六次月考】下列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是A.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D.萬物在運動,但在概念中運動【答案】A【解析】A的意思是說,天地間的萬物都是天地結合的產物,并在陰陽二氣的接觸推蕩中變化。他從萬物的共同性方面抽象出一個萬物由以構成的“氣”。氣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物質概念,它相當于我們今日所謂的物質。B是唯心主義觀點,C夸大了事物的絕對運動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D看到了運動但認為運動是意識的運動,是唯心主義。10.【湖北省武昌區2012屆高三年級元月調研】2011年11月,我國的天宮、神舟順利對接,神舟八號安全返回,標志著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哲學基本問題的角度看,人類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確處理好①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②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③思維和存在的關系 ④實踐和認識的關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C【解析】哲學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或者說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10.【浙江省2012屆高三五校聯考】中國古代哲學家楊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氣也。水土之氣,升而為天”。下列與之相一致的觀點是A.“天下萬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C.“氣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終為主” D.“物是觀念的集合”【答案】B【解析】楊泉的水一元論,認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濁部分,下沉就成為了土,水變為蒸汽,就成為了天。這種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ACD是唯心主義觀點。11.【昆明市第一中學2012屆高三高三文綜】右側漫畫中的領導高呼“一律抓緊抗旱”,對這做法分析正確的是A.屬于唯物主義觀點 B.屬于唯心主義觀點C.認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D.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答案】B【解析】是否一律抓緊抗旱,要從各地實際情況出發,不能一刀切。這幅漫畫中的領導不分實際情況,從主觀出發,是工作中的唯心主義,必然瞎指揮。12.【哈六中2012屆高三期末考試】從哲學的角度看,與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呂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B.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C.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D.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答案】A【解析】本題的材料是一則議論型文字材料,材料結構由一則寓言故事+評價組成,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3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精品講義 第32講 百舸爭流的思想(學生版).doc 2013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精品講義 第32講 百舸爭流的思想(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