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實踐活動:《我喜歡的水果》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水果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常見的食物,雖然學生都能夠說出一些常見水果的名字,但對其主要特征及對人身體的好處不是很了解。需要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因為學生探索能力比較強,所以可以將知識融合在多樣的表現表達方式中。一、教學目標:1、培養孩子們認識事物和辨別事物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等。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識。3、了解水果的特征及水果有關的小常識。二、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三、活動準備塑料袋、一次性手套、樹葉、各種水果、盤子、水果刀、濕紙巾、牙簽等材料。四、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水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實物,它們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使我們身體更加健康,而且味道也很好。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揭示課題“我喜歡的水果”創設情境:師出示紙箱:“這是從大自然中取來的‘水果寶箱’,里面裝了不同水果。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里面都裝了哪些水果嗎?”(想!)(二)實踐活動1、認識水果的特征摸水果:(1)分別請幾位學生到“水果寶箱”中來摸水果,說感受。(提要求:想知道里面裝了那些水果,不能用眼睛看,要用手來摸,并把摸到的感覺告訴大家,如果大家能猜出是什么水果并正確地說出這種水果的顏色,這個水果就送給那個小組。)(2)全班同學猜水果。嘗水果:得獎同學品嘗水果,并說說水果的味道。2、了解水果的生長環境。師:你知道了哪些水果的生長環境?(1)學生匯報。如蘋果的來歷:澆水、移苗、施肥、剪枝、噴藥、采摘、包裝、運輸、儲藏、銷售等。(2)西紅柿的種植:撒種—移苗—澆水—搭棚—點花—剪頭—收獲師:原來每一種水果都是用很多勞動換來的,我們要珍惜。3、了解水果的營養價值及水果對身體的好處。(1)學生談一談:什么時間吃什么水果最好。(2)師:吃水果要營養搭配合理。注意各種水果都要食用,才能做到均衡營養。4、研究水果的吃法(1)師:我們探究了這么多有關水果的知識,那么你知道水果有哪些吃法嗎?生1:可以生吃水果、水果拼盤、水果沙拉等。生2:可以熟吃。拔絲蘋果、剝皮香蕉煮著吃等。生3:可以曬成干果、做成罐頭等。(2)師:那么你們愿意用你靈巧的雙手制作一個有創意的水果拼盤嗎?(出示水果拼盤圖,學生欣賞)師:要想制作拼盤,首先我們要做什么?學生討論得出制作要求:A、制作時要注意衛生安全。B、小組分工明確,拼盤要有創意的設計。C、制作水果拼盤,小組合作。(師指導)D、展示水果拼盤作品:各種樣式有創意的拼盤。師:我們來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師生評、生生評)師:你認為這個不太完美的水果拼盤應該怎樣完善呢?E、孩子們品嘗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三)活動總結與擴展:在今天的活動中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認識了自己喜歡的水果,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做成了精美的水果拼盤。同學們可真聰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合理食用水果,珍愛水果,知道水果的來之不易,不要隨意浪費水果。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在生活中,為家人或朋友制作出更有創意的美味水果拼盤和水果創意小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