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統編版 九年級上第一節 促進民族團結「每日一習話」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新知導入2021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講話:“要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牢記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民族團結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空氣和陽光一樣,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國家好、民族好,我們大家才會好,沒有安定團結的大局,一切都無從談起。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第一節 促進民族團結教學目標1、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了解我國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點;3、明白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4、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5、知道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6、懂得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任務。教學重點 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的基本原則;教學難點 國家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所采取的措施。自學導航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90-97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特點、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3、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基本政治制度;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5、國家為什么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6、我國保障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民生的重要意義?7、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新知講解一、民族大家庭“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中華民族唱起來》運用經驗歌曲《中華民族唱起來》給我們什么啟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統一、觀念基本相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融合,由多元到一體、由松散到緊密,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大格局。相關鏈接材料中能得到什么信息?(1)中華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2)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對團結統一的自主認同、是中華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深情密碼。14億多中華兒女的大團結,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特征。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華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團結統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是建立在共同歷史條件、共同價值追求、共同物質基礎、共同身份認同、共有精神家園基礎上的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知識拓展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緊密聯系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我國各民族人民形成了什么樣的兄弟情誼?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平等 團結 互助 和諧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1)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平等的社會地位。(2)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材料中能得到什么信息?各民族一律平等相關鏈接江孜保衛戰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我國各族人民共赴國難,團結御侮,救亡圖存,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1903年12月,一支英國侵略軍偷越我國邊界,占領西藏帕里等地區,又于1904年4月進犯江孜。西藏人民踐行“勿讓洋人染指我疆土”“縱然男盡女絕,誓不與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衛戰中血奮戰,堅持了3個多月。探究分享(1)從江孜保衛戰的歷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①我國各族人民共同捍衛了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②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③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民族獨立。(2)近代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故事 (3)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現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東北抗日聯軍、回族抗日英雄馬本齋,組織回民支隊,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促進,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精神追求。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武漢抗疫彰顯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情懷為什么少數民族同胞積極參加抗疫斗爭?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民族都是中國大家庭的一員,現在祖國有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各族人民都應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為戰勝疫情和國家民族團結貢獻力量。少數民族同胞積極參加抗疫斗爭給我們什么啟示?(1)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嚴峻戰爭中,各民族朋友們像石榴子一樣緊緊團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戰疫情,眾志成城抗病毒,一起筑牢了守護萬家燈火的安全防線。(2)少數民族同胞們,以強烈的責任感回報社會,用愛心傳遞民族團結的濃濃真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含義。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里氏7.1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各地救援力量第一時間向災區集結,各種救援物資以最快速度向災區運送,各族群眾以各種方式為災區人民祈福,出現了一幕幕各民族合力抗震救災的感人場景。探究分享青海省玉樹地震各族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玉樹抗震救災說明了什么 ①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威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②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根險,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③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3)我國各民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二、家和萬事興 習近平時間丨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 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①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經濟社會狀況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區為國家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②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著明顯的貧富差距,由于自然、歷史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間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依然存在。(1)國家為什么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2)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的必要性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各民族團結互助 鄉村振興譜新篇積極依靠國家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爭取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地制宜,依據本地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經濟,發展電商經濟,拓展銷售渠道;(2)這些措施對于其他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有什么借鑒意義 ①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②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1)黨和國家如何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興邊富民行動西氣東輸青藏鐵路西電東送寧夏羊絨生產工廠貴州千戶苗寨發展生態旅游我國保障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民生的重要意義?(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2)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3)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20世紀80年代,西藏人才緊缺,教育基礎相對薄弱,國家作出在內地開辦西藏班(校)的決策。1985年9月,以藏族為主體的首批西藏小學畢業生到內地學習,開啟了西藏教育新模式。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20個省市的18所初中、14所高中開辦西藏班,有55所示范性高中招收西藏插班學生,共有在校生近兩萬人,界計完成招生11萬余人,為西藏培養輸送中專以上人オ3.6萬余名。內地西藏班成為西藏教育的重要補充形式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畢業生中的很多人成為所在行業的骨千力量。內地西藏班的開辦,對加速西藏人才培養、促進民族交流和團結、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相關鏈接劉三姐是傳說中的壯族民間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被譽為“歌仙”。“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壯族民間認為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歌圩就是劉三姐傳歌形成的?!叭氯笔菈炎宓貐^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相傳就是為了紀念劉三姐。劉三姐歌謠以歌代言,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情感表達方式,見證了壯族的文化發展歷程,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劉三姐歌謠傳承比較完整,種類豐富多彩,有歌舞劇、電影等形式傳播,影響深遠。2006年,劉三姐歌謠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相關鏈接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給我們什么啟示?(1)少數民族文化是國家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2)尊重、保護和傳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為什么要守護民族文化?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1)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2)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3)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同學們的對話給了你什么啟示 (1)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2)“同心掬得滿庭芳”,只有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探究分享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愛前面的祖國。我們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青少年應該如何維護民族團結?①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②自覺擁護和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④與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做斗爭,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br/>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1、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全國自治州自治縣脫貧攻堅奔小康經驗交流會召開。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州自治縣脫貧攻堅奔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打下堅實基礎。材料表明( )A.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B.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要求C.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D.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B課堂練習2、因為熱愛,在離家萬里之外的新疆熱土扎根一年又一年,支教一屆又一屆。有一群來自廣東9座城市的170名教師,從60后到90后,來到廣東對口援疆喀什地區伽師縣,駐扎在5所中小學,用數百成千個日夜澆灌出一顆顆飽滿的“石榴籽”。這些教師用行動詮釋了( )①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②中華民族一家親,消除了各民族之間的差異③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光榮義務④我國增強了少數民族地區高度自治的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課堂練習3、 當前,新疆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生不斷改善,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這得益于( )①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③通過精準扶貧消除了民族間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④初步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課堂練習4、2021 年第一季度,廣西壯族自治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全區經濟運行持續向穩向好,生產需求繼續回升,就業民生保障有力。廣西取得的成就充分體現了( )①“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現實優越性②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③黨和國家重視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④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D課堂練習民族大家庭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民族關系家和萬事興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原因促進民族團結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措施板書設計小剛同學對各民族間的友好交往十分關心,對于一些有關民族交流的活動做了詳細了解,下列是他收集的一些材料,讓我們共同探究。材料一 由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 辦的“民族團結代代傳”青少年民族團結交流萬人計劃,以民族團結教育為主線,每年選取2000名左右的各民族青少年到中東部省份開展民族團結主題活動。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心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各民族自己的夢……各民族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1)運用民族團結和相關知識,談談材料一給你的感悟。(2)為什么各民族要手足相親、寧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作業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1《促進民族團結》課時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欠發達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任務更為艱巨。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地進一步合力推進對口支援工作,支持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得到了巨大發展。這表明( )A.我國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關系B.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C.在我國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權利D.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只能依靠國家的幫助和支持2.2020年3月1日,5輛滿載著西藏30噸藏香豬肉的冷鏈運輸車抵達武漢市。西藏昌都人民以最好的特產、最迫切的心情回報對口援藏之情,向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對此,我們感受到(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特有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②各民族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民族團結之花綻放 ③我國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直面挑戰、勇擔重任 ④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發展差距逐步縮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在援藏工作中,山東省始終堅持“向牧區傾斜,為民生服務”的原則,扎實推進民生項目建設,把大量援藏資金向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傾斜。這有利于( )A.實現祖國統一,保障國家安全B.維護和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C.實現西藏地區的高度自治,維護社會穩定D.促進民族團結,推進共同繁榮4.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沒有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應該( )①推進民族地區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建設 ②提高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能③完善區域發展無差別政策,優化轉移支付和對口支援機制 ④確保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山南市委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堅持“四級書記抓扶貧”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機制,強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實現藏區脫貧( )①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體現 ②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有力舉措 ③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 ④是維護西藏地區民族平等和團結的根本保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新疆代表團審議。他指出,要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的認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這是因為( )①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團結凝聚、共同奮進的歷史 ②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③民族團結關乎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關乎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習近平致力于增強各族人民團結,凝聚中國力量。他一再強調“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親相愛、共同團結進步”,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為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中學生應該( )①青少年應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擁護我國的民族政策 ②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做傷害民族感情的事情 ③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積極支持民族地區的建設 ④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搞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黨領導西藏各族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西藏社會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這充分證明( ?。?br/>①各族人民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③西藏經濟快速發展,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④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全國自治州自治縣脫貧攻堅奔小康經驗交流會召開。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州自治縣脫貧攻堅奔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打下堅實基礎。材料表明( )A.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B.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要求C.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D.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10.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因此,作為青少年應該 ( )①積極宣傳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 ②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③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分裂祖國統一的行為做斗爭 ④了解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1 年第一季度,廣西壯族自治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全區經濟運行持續向穩向好,生產需求繼續回升,就業民生保障有力。廣西取得的成就充分體現了( )①“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現實優越性 ②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 ③黨和國家重視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④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民族團結友愛,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民族紛爭,則社會動蕩,人民遭殃。世界上許多國家把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做法稱為“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是指( )A.堅持民族地區優先發展的戰略B.在民族地區實行高度自治的方針C.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D.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13.當前,新疆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生不斷改善,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這得益于( )①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③通過精準扶貧消除了民族間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 ④初步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廣西壯漢雙語教育以形成學前教育、中小學各學段及高等教育有機銜接的完整體系。除了保護壯語,廣西正在對京語、毛南語等人口較少民族的語言進行保護。此外,廣西共有35個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開設了民族語言節目。這( )①是對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基本原則的踐行 ②是逐步縮小民族地區發展差距的根本途經 ③有利于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④是因為各族公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因為熱愛,在離家萬里之外的新疆熱土扎根一年又一年,支教一屆又一屆。有一群來自廣東9座城市的170名教師,從60后到90后,來到廣東對口援疆喀什地區伽師縣,駐扎在5所中小學,用數百成千個日夜澆灌出一顆顆飽滿的“石榴籽”。這些教師用行動詮釋了( )①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②中華民族一家親,消除了各民族之間的差異 ③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光榮義務 ④我國增強了少數民族地區高度自治的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新疆某幼兒園園長古麗孜娜提 吐坎說:“我是柯爾克孜族,我更是一名中國人,講好祖國的語言是中國人最主要的標志?!薄拔覀兺ㄟ^‘結對認親’、相互走訪,雙語教育,讓各族小朋友從小就認識到: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是兄弟姐妹?!?br/>材料二 近年來,在中央政府領導和全國兄弟省份的幫助下,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區生產總值同70年前比增長了642倍,經濟總量進入全國中等行列。(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主關系怎樣的?(2)材料二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哪些原則?(3)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為促進民族團結,青少年應該怎么做?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總人口220萬,其中朝鮮族854萬人,占39.7%,漢族占57.4%,其它少數民族是滿族,回族,蒙古族和壯族等。習近平總書記曾到延邊視察,在當地某少數民族自治縣考察時,習近平強調: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哪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大家都要過上全面小康的生活,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材料表明我國各民族分布呈現什么特點?(2)除材料中提及的自治地方之外,我國還有哪一級自治地方?(3)習總書記強調的內容直接體現了我國貫徹的哪些發展理念?(4)落實習總書記強調的內容,我國采取了哪些舉措?參考答案1.B 2.D 3.D 4.A 5.A 6.D 7.D 8.C 9.B 10.D11.D 12.C 13.A 14.B 15.B16.(1)平等團結互助和諧。(2)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3)①青少年應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擁護我國的民族政策 ②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做傷害民族感情的事情 ③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積極支持民族地區的建設 ④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搞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17.(1)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緊密聯系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2)自治區(3)共享發展理念(4)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培養少數民族干部等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7.1《促進民族團結》教學設計課題 7.1《促進民族團結》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學習目標 1、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了解我國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點;3、明白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4、理解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5、知道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6、懂得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任務。重點 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的基本原則;難點 國家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所采取的措施。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每日一習話」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2021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講話:“要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牢記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民族團結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空氣和陽光一樣,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國家好、民族好,我們大家才會好,沒有安定團結的大局,一切都無從談起。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第一節 促進民族團結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視頻導入本節內容,使學生易于進入本節內容講授新課 一、幻燈片出示課題、教學目標二、幻燈片出示自學導航,教師巡視指導:自學指導:要求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 P90-97內容,結合導學案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特點、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4、國家為什么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5、我國保障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民生的重要意義?6、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三、師生合作探究(一) 民族大家庭探究一:播放視頻“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中華民族唱起來》 給我們什么啟示?點撥: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探究二:相關鏈接材料中能得到什么信息?點撥:(1)中華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2)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對團結統一的自主認同、是中華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深情密碼。14億多中華兒女的大團結,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特征。探究三:知識拓展中華民族共同體 點撥: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華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團結統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是建立在共同歷史條件、共同價值追求、共同物質基礎、共同身份認同、共有精神家園基礎上的命運共同體。探究四:問題探究(1)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2)我國各民族人民形成了什么樣的兄弟情誼?(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是什么?(4)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特點是什么?點撥:(1)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緊密聯系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2)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3)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4)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探究五:P92相關鏈接材料中能得到什么信息?點撥:各民族一律平等(1)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平等的社會地位。(2)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探究六:P92探究與分享(1)從江孜保衛戰的歷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近代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故事 (3)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現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點撥:(1)①我國各族人民共同捍衛了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②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③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民族獨立。(2)舉出一例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的故事即可,如抗日戰爭時期回族英雄馬本齋,組織回民支隊,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3)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都表現出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促進和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精神追求。探究七:播放視頻《武漢抗疫彰顯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情懷》(1)為什么少數民族同胞積極參加抗疫斗爭?(2)少數民族同胞積極參加抗疫斗爭給我們什么啟示?點撥:(1)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民族都是中國大家庭的一員,現在祖國有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各族人民都應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為戰勝疫情和國家民族團結貢獻力量。(2)①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嚴峻戰爭中,各民族朋友們像石榴子一樣緊緊團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戰疫情,眾志成城抗病毒,一起筑牢了守護萬家燈火的安全防線。②少數民族同胞們,以強烈的責任感回報社會,用愛心傳遞民族團結的濃濃真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含義。探究八:探究與分享各族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玉樹抗震救災說明了什么 點撥:①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威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②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根險,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③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探究九:問題探究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點撥:(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3)我國各民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二)家和萬事興探究一:視頻探究《習近平時間丨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 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1)(1)國家為什么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2)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的必要性 點撥:(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經濟社會狀況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區為國家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著明顯的貧富差距,由于自然、歷史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間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依然存在。 (2)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探究二:播放視頻《各民族團結互助 鄉村振興譜新篇》(1)黨和國家如何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2)這些措施對于其他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有什么借鑒意義 點撥:(1)①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②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2)積極依靠國家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爭取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地制宜,依據本地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經濟,發展電商經濟,拓展銷售渠道;探究三:P94相關鏈接我國保障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民生的重要意義?點撥:(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2)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3)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探究四:P95相關鏈接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點撥: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探究五:P96相關鏈接 劉三姐歌謠(1)給我們什么啟示?(2)為什么要守護民族文化?點撥:(1)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2)①少數民族文化是國家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②尊重、保護和傳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探究六:問題探究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點撥:(1)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2)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3)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探究七:P96探究與分享同學們的對話給了你什么啟示 點撥: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同心掬得滿庭芳”,只有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探究八:問題探究青少年應該如何維護民族團結?點撥:①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②自覺擁護和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④與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做斗爭,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 學生讀出教學目標學生自學觀看視頻,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發言觀看視頻,閱讀材料,思考問題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觀看視頻,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觀看視頻,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 教師巡視,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當堂達標 見課時訓練 認真做題,同桌互改 通過訓練,提高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課堂小結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同心掬得滿庭芳”,只有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說出本節課自己學會什么 歸納知識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1《促進民族團結》學案課型:新授 設計者: 日期: 授課人:__________________政治教研組:一、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了解我國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點;3、明白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4、理解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5、知道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6、懂得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任務。(二)學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的基本原則;學習難點:國家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所采取的措施。二、先學后教---學生自主學習:(一)閱讀課本,補全知識: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______________大家庭。(2)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緊密聯系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特點。(3)各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手足相親、_____________,共同捍衛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2、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_____;基本政治制度:堅持_________________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1)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_________的一員,具有平等的___________。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____________,承擔相同的_______________。(2)加強和鞏固___________,實現_______________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_____________的寶貴傳統。(3)我國各民族人民始終_________、___________、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國家為什么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經濟社會狀況得到很大改善,_____________為國家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2)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_____________,促進民族地區____________,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______________。5、我國保障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民生的重要意義?(1)民生是人民__________、社會_____________。(2)加快____________發展,保障和改善___________,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__________。(3)國家支持民族地區___________,實施積極的___________,初步建立____________保障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___________。6、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1)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___________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_____________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___________戰略,實施____________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____________能力。(2)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3)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_____________,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二)閱讀課本,找到下列問題并標注出來: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特點、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4、國家為什么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5、我國保障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民生的重要意義?6、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三、合作探究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總人口220萬,其中朝鮮族854萬人,占39.7%,漢族占57.4%,其它少數民族是滿族,回族,蒙古族和壯族等。習近平總書記曾到延邊視察,在當地某少數民族自治縣考察時,習近平強調: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哪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大家都要過上全面小康的生活,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材料表明我國各民族分布呈現什么特點?(2)除材料中提及的自治地方之外,我國還有哪一級自治地方?(3)習總書記強調的內容直接體現了我國貫徹的哪些發展理念?(4)落實習總書記強調的內容,我國采取了哪些舉措?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出版了《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論述摘編》。下面是其中部分精彩論述摘抄:我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中央這么重視民族工作,這么重視脫貧工作,就是要更好維護民族地區團結穩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頭頂同一片天空,腳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眾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堅決反對一切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言行。(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2)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為更好地加快民族地區發展,請你建言獻策。(4)作為中學生,我們應怎樣“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3.(民族團結 國之大事)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強調,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1)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參與反分裂斗爭,形成維護穩定的銅墻鐵壁”,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 4. 小剛同學對各民族間的友好交往十分關心,對于一些有關民族交流的活動做了詳細了解,下列是他收集的一些材料,讓我們共同探究。材料一 由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 辦的“民族團結代代傳”青少年民族團結交流萬人計劃,以民族團結教育為主線,每年選取2000名左右的各民族青少年到中東部省份開展民族團結主題活動。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心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各民族自己的夢……各民族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1)運用民族團結和相關知識,談談材料一給你的感悟。(2)為什么各民族要手足相親、寧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5.(民族團結眾志成城)材料一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被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成為激勵全國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1)材料中的“蒙古馬精神”彰顯了民族精神中的哪些內容?材料二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О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2)根據所學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四、當堂達標見課時練習五、自學反思 查漏補缺 附:合作探究參考答案1、(1)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緊密聯系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2)自治區(3)共享發展理念(4)①青少年應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擁護我國的民族政策 ②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做傷害民族感情的事情 ③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積極支持民族地區的建設 ④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搞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2.(1)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①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②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③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④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并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⑤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等。(4)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③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④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⑤積極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提高人們的民族團結意識;⑥與各民族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⑦積極同破壞民族團結、分裂民族的行為作斗爭;等等。3.(1)經濟上: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民生上: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文化上: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等。(2)①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宣傳、自覺維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②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關心少數民族同學;③自覺維護國家安全,舉報、制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協助,為維護國家安全積極建言獻策等。4.(1)該活動體現了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體現了我國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穩定和繁榮;有利于促進各民族共同進步和發展。(2)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5.(1)團結統一,自強不息(2)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特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重要目標,有利于促進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發展和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促進民族團結》.ppt 7.1《促進民族團結》學案.doc 7.1《促進民族團結》教學設計.doc 7.1《促進民族團結》課時訓練.doc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中華民族唱起來》.wmv 「每日一習話」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wmv 習近平時間丨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 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wmv 各民族團結互助 鄉村振興譜新篇.wmv 武漢抗疫彰顯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情懷.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