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1--3課教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1--3課教學案

資源簡介

八年下冊思想品德教師集備教案集1——3課
執筆人: 張俊歆 審核人:鮑金海 授課時間: 序號11——120201
第一課: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第一框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教師寄語: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車輪也要前進;即使江河波濤洶涌,船只也航行。
(一)學習目標:通過交流合作學習,使同學們:了解我國憲法規定的內容,我國的現狀(仍然存在著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理解人民和公民的區別,理解我國的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的內涵 掌握我國的國家性質,公民權利和公民基本權利的區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界定,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的內容,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人民的地位和權利
(二)預習內容與指導
預習內容:教材4-------7頁內容
預習提綱:1我國的國徽一般都懸掛在什么地方?誰能說說我國的國徽圖案的構成?這些構成各自體現了什么含義?那么整個國徽圖案又體現了什么含義?
2在我國,人民都包括哪些人?人民的地位和權利是什么樣的?
3在國際上存在著恐怖主義分子,在我國西部邊境還有東突勢力,在國內,新疆有疆獨分子,西藏有藏獨分子。他們的存在和破壞給我國和人民的財產和安全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損失。這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做?
4什么是公民權利和公民基本權利
5在我國,人民和公民有什么區別和聯系?什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6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什么保障?
7在本框題里,我國憲法規定的內容有哪三個?
8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包括哪些內容?什么是立法保障?什么是司法保障?
9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在法律角度上,我們應該怎樣做?
10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什么?
(三)學習重點:1國家性質,2公民權利和公民基本權利,3什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4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的內容,5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什么。
學習難點: 公民和人民的區別
(四) 相關知識體系:
人民 地位 ———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人民和公民的區別和聯系)
公民權利 立法保障
權利 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 憲法——核心
公民基本權利 司法保障
(五)你在基礎知識方面有什么疑惑的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嗎 請馬上說出來!我和同學們幫你解決!
(六)展示自己的風采:一、請你判斷
1.工人、農民不享有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 ( )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公民。 ( )
3.在我國,人民既包括公民,又包括具有我國國籍的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 )
4.立法保障,就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 保障公民的權利。 ( )
二、最佳選擇題
1.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是 ( )
A.司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憲法保障 D.法律保障
2.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包括 ( )
①工人、農民 ②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③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④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⑤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我國哪部法律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 )
A.未成年人保護法 B.民法通則 C.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D.憲法
4.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是 ( )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憲法保障 D.民法保障
5.我國是 ( )
A.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B.農民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豐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D.工人階級領導的,以人民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6.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
A.家庭保障 B.學校保障 c.社會保障 D.法律保障
三、請你填空:
1.我國是( )領導的、以( )為基礎的( )專政的( )國家。
2.由于( )的公民權利,是公民( )、( )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3.我國通過建立以( )為核心、以( )和( )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4.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在于( )
四、簡答題
1.什么是公民權利和公民的基本權利
2.人民與公民的區別是什么
執筆人: 張俊歆 審核人:鮑金海 授課時間: 序號:11——120202
第一課: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第二框 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
教師寄語: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巖,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
(一)學習目標:通過交流合作學習,使同學們:了解我國憲法規定九大類公民基本權利。理解公民行使自己合法權利時的注意事項。掌握公民應該怎樣正確行使權利。以及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定。
(二)預習內容與指導 預習內容:教材8-------12頁內容 預習提綱:
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學校、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那么這些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共分哪幾大類?誰能說說這說明了什么(或者體現了教材上的什么觀點)?
2在我國,公民應該怎樣正確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
3閱讀教材第9頁下面的圖文資料,請問:在都市生活的馮某的這種做法的結果是什么?為什么?
4有人認為,我國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權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誰也管不著”。這種想法正確嗎?為什么
5閱讀教材上第10頁上面方框里的材料,回答蔣某的所作所為是在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嗎?為什么?
6閱讀教材上11頁下面方框里的材料。回答其中的問題?
7閱讀教材上第12頁老吳的材料,并回答其中的兩個問題?
(三)學習重點和難點:
公民怎樣正確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
(四) 相關知識體系:
憲法規定的九大類基本權利
我國公民
享有廣泛 要尊重他人權利
的權利 如何正確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 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
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 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五)你在基礎知識方面有什么疑惑的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嗎 請馬上說出來!我和同學們幫你解決!
(六)展示自己的風采:
一、請你判斷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 ( )
2.民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 ( )
3.尊重他人的權利就意味著失去自己的權利。 ( )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 )
5.在我國,言論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 ( )
二、最佳選擇題
1.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包括 ( )
①平等權 ②政治權利和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我們可以把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權利理解為 ( )
A.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B.想怎么干就怎么干C.這足我的權利,誰也管不著 D.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要維護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
3.言論自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包括 ( )
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論破壞民族團結 ③公民不得公開發表各種言論④公民不得利用言論擾亂社會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需要尊重他人權利
B.尊重他人就意味著失去自己的權利
C.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
D.公民不必在法律允許范圍內行使權利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B.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可以隨心所欲
C.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D.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
三、簡答題:在我國,公民應該怎樣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第二課 第一框題 公民的義務 東遼縣實驗中學 于春光
一、教材分析
本框題是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二課《我們應盡的義務》中第一框的內容。主要幫助學生認識履行義務的原因、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的內容、既要履行法定義務又要履行道德義務等問題。是學生了解基本義務,從而更好地履行義務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教材力求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對有關問題的評判能力。
二、學情分析
1、針對的問題:
八年級學生對公民的義務了解不多,對履行義務的意義知之不多,雖然平時許多行為都是履行義務的表現,但真正作為公民的義務觀念較淡薄,另外對公民道德義務的履行較易接受,而對法定義務會感覺比較遙遠,甚至會有履行義務是大人的事,我年紀還小,履行義務與我無關的想法。
2、學生的需要:
現在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家庭、社會中得到的較多,而付出的較少,自覺履行義務的意識不強,所以讓學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義務、哪些道德義務,樹立義務觀念非常必要。
三、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的含義、內容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2、懂得權利義務的一致性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對公民在行使權利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自覺履行義務,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自覺履行公民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五、教學方法:情感激勵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辯論等。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學習過程
1.情感啟動 導入新課(2分鐘)“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權利,也有他應盡的義務。如果每個人不僅知道自己的權利,而且知道自己的義務,這將有利于全人類的幸福。”法律的“大廈”是由權利、義務共同構筑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履行義務是享受權利的需要,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需要,所以我們要忠實地履行義務。
2.自主預習 自我檢測(15分鐘)
動筆填寫
1)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是 和 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
2)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在我國,公民 的權利和義務具有 。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3)公民權利和義務要求我們做到:我們不僅要增強 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 觀念,依法履行義務。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4)履行法定義務的意義:自覺履行義務,是我們的 ,也是愛國的重要表現。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履行法定義務的實際行動,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
5)道德義務含義: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 ,自覺自愿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動腦思考并標注
法定義務的含義?
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義務有哪些?
公民履行法定義務的意義是什么/
5、道德義務的含義?自覺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
6、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
7、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什么?
3.小組合作 互通有無(5分鐘)
對于預習中與自我檢測部分,組內生生之間交流共享
4答疑解惑 活動探究(8分鐘)
組內疑難點在全班范圍內交流,教師可就重難點提出質疑,生生、師生互動交流,活動探究;
教師總結補充:
1、在我國,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法定義務體現并維護道德義務(如愛崗敬業、服務群眾是道德義務的重要內容,憲法也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努力為人民服務。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道德義務的基本要求,在憲法、婚姻法中,都明確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這些規定,有利于道德義務的弘揚。);
另一方面,道德義務補充法律義務的不足,促進法律義務的履行。
2、提高社會成員履行道德義務的水平,有助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如上述單先生的事例說明,一個具有拾金不昧高尚道德的人,一般是不會為貪圖錢財而實施貪污、受賄、盜竊、搶劫等行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相反,他能夠自覺地履行法定義務。)正因為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相輔相成、相互支持、密不可分,所以我國既要堅持依法治國,又要堅持以德治國,把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結合起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但二者不能相互代替,因為二者有著嚴格的區別。如果將二者混為一談,就有可能放縱違法犯罪或者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設計意圖: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5.自我反饋 總結提升(2分鐘)
6全面檢測,面向全體:(8分鐘)
1、“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這句話是指權利和義務具有 ( )
A、一致性 B、對等性 C、制約性 D、矛盾性
2、那種認為“享受權利是自己的事,履行義務是別人的事”的錯誤觀點,產生的原因是 ( )
A貪圖享樂的思想作崇 B損人利己的思想影響
C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D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具有平等性
3、之所以在加強法治的同時要加強“德治”,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是因為 ( )
①人們的道德水準提高了,自己會自覺的遵紀守法 ②人們的道德水準提高了,能以主人翁的態度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③道德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④道德與法律一樣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下列屬于履行公民義務的行為有 ( )
①小剛年滿18周歲,主動報名參軍 ②小明的一副畫發表在美術雜志上,獲稿費100元
③已經成年的小軍贍養年邁多病的父親 ④小麗用自己壓歲錢買了一臺錄音機,供自己學習用
5、下列內容中既屬于法定義務,又屬于道德義務的是 ( )
①依法納稅 ②愛護公共財物 ③遵守公共秩序 ④尊重社會公德 ⑤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能力提升: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7年6月的一天,中學生小民早晨6點30分吃完爸爸做的早飯,安慰了生病的媽媽,背著書包去上學了。在去學校的公交車上,車上出現了被盜事件,小民和其他乘客一起配合駕駛員,將小偷扭送到附近的派出所,然后匆匆到校上課。午飯后,他給外地的爺爺奶奶寫了一封信。在校門口,看見幾個男生欺負一位回族同學,他趕緊制止,要他們團結少數民族同學。放學后,他將信郵走,坐車回家,并買了媽媽愛喝的牛奶。在樓門口遇到鄰居的幾個小青年,給他起了個外號“柿子”,她很氣憤地回家了。晚上吃過飯,做完作業,上床睡覺。
根據小民一天活動的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在小民一天的活動中,他享受了哪些權利和自由?履行了哪些義務?
在小民這一天的活動中,他的權利和自由是否受到侵犯?你覺得他該怎么辦?
學會反思 學后整理:
執筆人: 張俊歆 審核人:鮑金海 授課時間: 序號11——120203
第二課:我們應盡的義務第一框 公民的義務
教師寄語:山路曲折盤旋,但畢竟朝著頂峰延伸。
(一)學習目標:通過交流合作學習,使同學們:了解什么是法定義務,面對法定義務,我們該怎樣做?什么是道德義務,面對道德義務我們該怎樣做?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的區別和聯系?。理解什么是基本義務,其內容有哪些,我們應該怎樣做。掌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原理)及正確做法,公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中的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的義務、依法納稅的義務,公民自覺履行道德義務的作用或者意義。
(二)預習內容與指導
預習內容:教材14-------17頁內容
預習提綱:
1我們公民履行的義務來自于哪些方面?廣義的義務包括哪些內容?狹隘的義務指的是什么義務?
2什么是法定義務?我們應該怎樣做?
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它包括哪些內容?我們應該怎樣做?
4什么是道德義務?公民自覺自愿地履行道德義務有什么作用或者意義?
5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樣的關系?(原理),我們應該怎樣做?
6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三)學習重點和難點:
1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原理。2公民自覺履行道德義務的作用或者意義,
(四) 相關知識體系:
法定義務(和基本義務) 聯系
公民的義務
道德義務 區別
關系原理
公民的權利
(五)你在基礎知識方面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請馬上說出來!我和同學們幫你解決!
(六)展示自己的風采:
一、請你判斷
1.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 )
2.未成年人可以不向國家納稅。 ( )
3.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 )
4.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二、最佳選擇題
1.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 ( )
A.相悖性 B.一致性 C.區別性 D.同向性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我們被允許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B.對于法定義務,我們有權不履行
C.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
D.我對他人不需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3.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包括 ( )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②保守國家秘 ③愛護公共財物 ④依法納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對于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 B.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是相同的,無區別的
C.一個人的一生要盡各種法定義務 D.履行道德義務,每個人責尢旁貸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廣義的義務,既包括法定義務,又包括道德義務等義務
B.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
C.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有無權利的義務
D.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0行0應盡的義務
三、簡答題
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具體包括什么
2.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這對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第二課 第二框題 忠實履行義務 東遼縣實驗中學 于春光
一、教材分析
本課所依據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權利與義務”部分:“了解憲法與法律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不僅享有憲法規定的各項基本權利,還要對他人,對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義務來自親情、道德、紀律、法律等各個方面。通過本課,讓學生明白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
二、學情分析
對于公民忠實履行義務的三個層次的要求,學生在認識上可能較為模糊,法制觀念和義務觀念不強,缺乏自覺履行義務的責任感。因此在本課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對中學生樹立法制觀念,自覺履行義務,做一個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意義重大。
三、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公民履行義務的三個要求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以法律為準繩,對公民行為的是非辨別能力,在現實生活中能忠實履行義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公民。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忠實履行義務;如何正確提升學生的義務觀念,并落實到行動中去
五、三、教學方法:情感激勵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學習過程
1.情感啟動 導入新課(2分鐘)播放今日說法視頻《小姐弟的苦樂年華》
視頻主要內容:欣欣把自己打扮的很另類,沉迷到網吧打游戲, 不上學,甚至夜不歸宿。此時知道欣欣這種表現的姐弟倆神秘出現,主動幫助欣欣慢慢戒除網癮,重新回校上學。這姐弟倆還通過檢垃圾賣幫助過許多人。
讓學生談欣欣和姐弟倆的行為,引入新課
2.自主預習 自我檢測(15分鐘)
動筆填寫
1)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法律     的,我們積極去做。對法律所提倡的,我們積極去做,這是忠實履行義務的重要體現。
  法律     的,我們必須去做。
  法律     的,我們堅決不做。
2)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的關系: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相互 、相互 、相互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3)積極實施法律提倡和鼓勵行為的意義: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 ,促進社會主義 建設。
4)法律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為了維護 的合法權利,確保 的長治久安,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體現。實施法律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動腦思考并標注
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的意義?
法律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的原因?
3.小組合作 互通有無(5分鐘)
對于預習中與自我檢測部分,組內生生之間交流共享
4答疑解惑 活動探究(8分鐘)
組內疑難點在全班范圍內交流,教師可就重難點提出質疑,生生、師生互動交流,活動探究;老師結合視頻再全面分析。(為什么先“鼓勵”,然后“要求”,再“禁止”?這體現了我國法律規范人們行為的層次性,也體現法律以人為本的理念。如果鼓勵的都能積極做,說明道德水平高,也不會要求做才去做或要求也不做,更不會做禁止做的,象視頻中的姐弟倆的行為表現,說明姐弟倆的道德水平是比較高的,主觀上也不會做出違法的事情;如果鼓勵的不做就要求;如果要求還不行就只能禁止了。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社會主義道德和我國法律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我們要提高道德水平,忠實履行義務,增強法制觀念,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5.自我反饋 總結提升(2分鐘)
6全面檢測,面向全體:(8分鐘)
1、正確行使權利,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自覺履行義務,更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應該做到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受其影響,我國憲法、婚姻法等法律中都明確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說明 ( )
①我國法律體現并維持社會主義道德 ②社會主義道德所倡導的行為都是法律所要求的行為
③很多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義務,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④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可以互相替代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3、思考題:
王曉剛在中學讀書時就是一個勤奮學習的好學生,他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完成作業,被評為校 “十佳中學生”。畢業后光榮參軍,復員后被分配到電廠工作,由于努力工作,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他每月自覺繳納個人所得稅,并從工資中拿出100元寄給住在鄉下的年邁父母。
根據所學知識,請指出王曉剛享受了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
結合上節課的學習談談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如何?
根據你對兩者關系的認識談談你怎樣對待法律賦予你的權利和義務?
學會反思 學后整理:
執筆人: 張俊歆 審核人:鮑金海 授課時間: 序號:11——120204
第二課:我們應盡的義務第二框 忠實履行義務
教師寄語: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那邊的風光。
(一)學習目標:通過交流合作學習,使同學們:了解法律鼓勵做的行為有哪些(道德義務),我們這樣做有什么意義。我國法律和道德的關系是什么。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有哪些(法定義務),法律禁止做的行為有哪些。掌握公民怎樣忠實的履行義務。
(二)預習內容與指導
預習內容:教材18-------21頁內容
預習提綱:
1公民應該怎樣忠實履行義務?
2閱讀教材18頁上面的圖文資料,回答其中的問題?
3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做的行為有哪些?我們這樣做有什么意義?
4我國法律和道德是什么關系?
5我國法律要求做的有哪些?
6我國法律禁止做的行為有哪些?
(三)學習重點和難點:
公民應該怎樣忠實的履行義務?
(四) 相關知識體系:
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忠實履行義務 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五)你在基礎知識方面有什么疑惑的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嗎 請馬上說出來!我和同學們幫你解決!
(六)展示自己的風采:
一、最佳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道德所譴責的行為
B.對于法律要求做的,我們有時可以不按要求去做
C.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D.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 ’
2.下列是法律要求我們去做的是 ( )
①遵守交通規則 ②保護環境 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納稅 ⑤遵守公共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是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實施的行為有 ( )
A.不得破壞草坪、花卉、樹木 B.不得隨便出境旅游
C.不得鋪張浪費 D.不得在公共場合與人交際
4.某中學的師生為地震災區人民積極捐錢、捐物, 奉獻愛心,體現了憲法提倡( )
A.愛祖國 B.愛勞動 C.愛人民 D .愛社會主義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 B.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互相促進
C.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互相補允 D.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有時相悖
二、簡答題
做為公民,我們應該怎樣忠實的履行義務?
執筆人:鮑金海 審核人:鮑金海 授課時間: 序號:11—120205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第一框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
教師寄語:健康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非正義故,二者不可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人身權的內容,知道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身權。
知道人身自由屬于人身權,人身自由的重要,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與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與健康的特殊保護。
過程與方法
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 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
難點:人格權的涵義及特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護。
教學流程:
預習檢測:
1、 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2、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3、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 和 。
4、 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
5、 是公民參加一切活動、享有其他權利的基礎。
自主學習:
學生通讀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問題,不能自主完成的內容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1)什么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2)人身權利包含哪些內容?
(3)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幾種形式?
(4)法律為什么要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保護生命健康權有何意義?)
(5)我國法律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特殊的保護?
(6)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
(7)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質疑釋疑:
找出本節課中你所在的學習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你提出來:
當堂檢測:
1.在公民的權利中,其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 ( )
A.人身權利 B.生命健康權 C.人格尊嚴權 D.名譽權
2.下列行為,不屬于非法搜查的是 ( )
A.為“嚴格”管理,工人下班出廠門時要搜身
B.同學丟了東西,教師逐個檢查學生書包
C.偵查人員出示搜查證,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搜查
D. 自選商場對其懷疑的顧客搜身
3.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是 ( )
A. 平等權 B. 政治權利和自由
C. 生命健康權 D.文化教育權利
4.下列行為屬于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是 ( )
①虐待老人 ②非法使用童工 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 ④誹謗他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法律法規涉及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的有 ( )
①憲法 ②刑法 ③民法通則 ④婚姻法
A. ①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我國法律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_________的未成年人。 ( )
A. 18周歲 B. 20周歲 C. 14周歲 D. 16周歲
7.西方有一句宣傳有關法理的諺語:“放出去的瘋狗咬傷人,其主人是要負責任的!”這句諺語說明了 ( )
A. 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權 B. 公民的自由權受法律保護
C.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受非法侵害 D.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課 題: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第一框 生命與健康的權利
主備人: 平崗中學 王艷鳳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熱愛生命,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 2.能力目標: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
3.知識目標:初步了解人格權的內容,知道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
教學方法:“三刻鐘”自主互動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航(預習教材P23-27,完成下列預習題目,15′ )
1、什么是首要的人身權利?
2、人身權利的重要性和內容?
3、人身自由權的含義、作用及內容分別是什么?
4、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有什么重要意義?
5、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特殊保護?
6、保護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
二、預習成果展示 (15′) 1.分組展示交流以上預習題目
2.對本節學習內容提出質疑
三、當堂檢測 (15′)
填空:
人身權利是公民_____、_____的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_____和_____。
2.人身自由是一項重要的_____。 (1)含義:公民的人身自由_____。在法津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_____和_____完全由自己支配。
(2)作用:人身自由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_____。
(3)侵權行為:類似非法_____、非法____、非法_____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3.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_____、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_____。生命健康權是公民_____的人身權利。
4.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_____給予特殊的保護。
5.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是國家法律的一項_____。我國憲法、_____、刑法、民法通則、_____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都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
選擇:
1.下列行為不屬于非法搜查的是( )
A商場工作人員懷疑顧客有偷竊行為,對其進行搜查
B工人下班出廠門時要服從工廠管理規定被搜身檢查
C村里丟了東西,村民們為了證實自己的清白,讓村干部對其住宅進行搜查
D執法人員出示搜查證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搜查
2、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這表明( ) A未成年人的人格權不得轉讓、拋棄、繼承
B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要承擔社會責任
C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
D尊重他人就是保護自己
簡答: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后,胡錦濤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盡快救治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
(1)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重要批示是在積極維護災區人民的哪項權利?
(2)維護這項權利有什么重要意義?
四、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八年級思品講學案 課 題: 第三課 第二框 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
備課人:平崗中學 王艷鳳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尊重生命,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權利,增強法律意識,遠離暴力。
2、能力目標:逐步形成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能力;提高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
3、知識目標: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明確每個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生命和健康。
教學重點:正確、積極地行使生命健康權
教學難點: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教學方法:“三刻鐘”自主互動合作學習法
一、預習導航(預習教材P28-32,完成下列預習題目 )
1、我們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權?
2、為什么說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種社會責任?(為什么說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轉讓或拋棄?)
3、輕生和自殘等行為有什么危害?
4、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還負有什么義務
5、我們應該怎樣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二、預習成果展示(15′) 1.分組展示交流以上預習題目
2.對本節學習內容提出質疑
三、當堂檢測 (15′)
填空:
1、我們有權_____生命,_____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_____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_____和_____的精神;有權在患病時_____,恢復健康,增強體質;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_____時,有權_____和請求_____。
2、注重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種責任。除了為_____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_______。因為人具有_____,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_______
3、輕生、自殘行為的危害:必然會給_______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_______,還會引發老者_______、幼者_______等一系列_______。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______相悖,_______。
4、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____義務和____義務。
5、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既損害了他人的________,也損害了自己,要____受到相應的制裁。
6、我們青少年要關愛生靈,_______的生命與健康,_______,做一個既遵守法律又樂于助人的人。
選擇:
1.每天上完第二節課,同學們都要在操場上做廣播體操或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這是學校保障同學們積極行使( )
A 生命健康權 B 名譽權 C 人格權 D 人身自由權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種責任
B輕生、自殘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
C積極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權,他人的生命健康權與我無關
D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是我們的義務,應避免傷害他人,遠離暴力
3.下列行為中屬于關愛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是( )
①鍛煉身體 ②考試不好,絕食一天 ③患病時及時醫治 ④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依法保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簡答: 我們應該怎樣珍愛生命,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四、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執筆人:鮑金海 審核人:鮑金海 授課時間: 序號:11—120206
第三課 生命健康與我同在第二框 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
教師寄語: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輕言放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 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不得損害他人生命健康權,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暴力。
過程與方法
● 積極正確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權,如果受到傷害能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尊重、珍愛生命和健康,不僅是一項權利,也是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和人生觀;自覺尊重他人的生命與健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增強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積極地行使生命健康權
難點:關愛他人生命和健康
教學流程:
預習檢測:
1、列舉兩種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和行為:
2、除了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
3、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 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4、任何人不得 ,即使大義滅親也不允許,因為這是侵害生命權的行為。
5、任何人不得 ,因為這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
自主學習:
學生通讀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問題,不能自主完成的內容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1)公民積極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
(2)為什么說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種社會責任?(為什么說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轉讓或拋棄 )
(3)自己把多次違法犯罪的親人殺死,即所謂的大義滅親行為用不用負法律責任?為什么?
質疑釋疑
找出本節課中你所在的學習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你提出來:
當堂檢測:
1.下列屬于不珍愛生命健康權的是 ( )
①闖紅燈過馬路,險些與汽車相撞 ②怕打針吃藥患了感冒久拖不治,結果得了心肌炎 ③打傷入室行兇、搶劫的人 ④奮力搶救路遇的傷病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2.小學生馮川上學路過一居民樓時,被五樓劉某家陽臺上掉落下來的玻璃劃破了耳朵,這件事你認為 ( )
A. 劉某應賠償馮川的醫療費用 B. 馮川應自認倒霉
C. 馮川的后果自負,不受法律保護 D. 馮川的學校應負其醫療費
3.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_________不得讓與或拋棄。 ( )
A. 生命健康權 B. 榮譽權 C. 姓名權 D. 人身自由權
4. 2011年5月27日,集裝箱車駕駛員劉某因違規操作,造成5人死亡2人受傷的特大交通事故,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這說明 ( )
A. 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B. 侵犯公民健康權的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C.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
D. 承擔責任總要付出代價
5.作為未成年人,關愛自己的生命健康應做到 ( )
①在學習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 ②嚴厲打擊侵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的行為 ③杜絕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誘惑 ④多學一些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西林县| 万荣县| 青神县| 望城县| 墨脱县| 谢通门县| 杭州市| 普宁市| 南澳县| 兴安县| 濮阳市| 红安县| 冀州市| 边坝县| 江源县| 新邵县| 哈尔滨市| 景德镇市| 静海县| 栾川县| 邻水| 曲沃县| 德清县| 云霄县| 仁化县| 凤凰县| 花垣县| 潢川县| 武穴市| 鹰潭市| 通化县| 武威市| 井研县| 宜都市| 亚东县| 三穗县| 邢台市| 聊城市| 鹤山市|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