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導學案課題 5.2預防犯罪課型 講授課 主備 審核學習 目標 1.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罰的種類。 2.逐步認清犯罪的危害,培養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 3.學會自我防范,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學習 重點 1.刑罰含義及分類的理解。 2.對不良行為的區分及理解。學習 難點 1.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 2.青少年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預 習 案 1.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_________,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_________。 2.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 3.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_________。 4.刑罰又稱為_______、_______,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________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5.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_______和______兩大類。行 課 案 1.什么是刑法? 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 3.犯罪的后果 4.什么是刑罰? 5.刑罰的分類 6.如何預防犯罪? 7.觀察下列漫畫《第一次》,回答問題: 第一次 (1)請你為這一系列漫畫設計一個恰當的主題。 (2)漫畫中的孩子從第一次撒謊到第一次殺人,這一系列的演變給我們哪些警示?檢 測 案 1、根據刑法規定,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 ) A、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 B、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C、主刑和附加刑 D、有期徒刑和死刑 2.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句話表明( ) A、小偷小摸沒有關系,不會構成犯罪 B、一般違法與犯罪都是違法行為,應受法律制裁 C、“偷針”與“偷金”是一般違法與犯罪的本質差別 D、一般違法較容易發展到犯罪 3.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句古語說明( ) A 必須依法制裁違法犯罪行為 B 違紀、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C 小錯必鑄成大錯,違法必定走向犯罪 D 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 4. 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 未成年人受到司法保護,我們年齡小與犯罪無關,違法犯罪不會受到處罰。 B 只要思想上重視,行為上做得好與壞都無所謂。 C 遵守法律,也是踐行道德的表現。 D 學習了法律知識就不會違法犯罪了。 5.違法犯罪有極大的危害,同時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要遠離違法犯罪行為。要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就必須( ) A 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制觀念 B 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C 只要不造成重大傷害,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行為。 D 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 6.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句話表明( ) A、小偷小摸沒有關系,不會構成犯罪 B、一般違法與犯罪都是違法行為,應受法律制裁 C、“偷針”與“偷金”是一般違法與犯罪的本質差別 D、一般違法較容易發展到犯罪 7.“法律如果不推開特權的門,也一定跨不進人民的心。”這句話表明( ) A、黨員干部違法可以將功補過 B、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黨員干部不可能違法犯罪 D、只有普通群眾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8.一般違法行為包括( ) ①民事違法行為 ②行政違法行為 ③刑事違法行為 ④違憲行為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漫畫《一個未成年人的道路》給我們的主要啟示有( ) 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B.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C.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0.一位父親有開車接打電話的習慣,家人屢勸無果,無奈之下,女兒“現場直播”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的行為。“女兒舉報父親”引發網民熱議。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手掌心:女兒做得對!在法律面前,親情可有可無 B.玻璃戒指:這樣做不好,出賣親人,追名逐利,有違常理 C.可口可樂@:為女兒點贊!公民應以法律為準繩,明辨是非 D.檸檬脾氣:不肖子孫!中華民族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都丟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