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下冊)期中仿真模擬卷(考試范圍:第四單元和第五單元第一課)(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學校: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題號 一 二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以下四組國家中,全部為我國陸上鄰國的是( )A.朝鮮、俄羅斯、土庫曼斯坦 B.蒙古、哈薩克斯坦、文萊C.印度、巴基斯坦、老撾 D.泰國、越南、柬埔寨2.位于我國最東端的區域是( )A.漠河地區 B.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相交處 C.曾母暗沙 D.帕米爾高原3.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經常會舉行的傳統盛會是A.火把節 B.潑水節 C.那達慕節 D.蘆笙節4.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平原和盆地 B.高原和山地 C.高原和盆地 D.地勢西高東低5.目前,全國的省級民族自治區有( )A.10個 B.8個 C.5個 D.3個6.圖中代表浙江省的數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7.與浙江省相鄰的省級行政區有( )A.贛、蘇、皖、滬、閩 B.閩、粵、晉、魯、蘇C.湘、滇、冀、皖、蘇 D.滬、蘇、魯、閩、贛8.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我國地形分布的是( )A.B.C.D.9.下列屬于季風氣候對我國影響的是( )A.提供了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優越條件 B.使全國終年高溫多雨C.減弱了我國北方的嚴寒 D.使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10.下列屬黃河中游支流的是( )A.洮河、湟水 B.汾河、渭河 C.湟水、涇河 D.洮河、渭河11.今年入春以來,我國南方降水偏多,北方旱情發展迅速。我國常常此旱彼澇,主要原因是( )A.海陸位置不同 B.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C.地形復雜多樣 D.夏秋季節臺風影響顯著12.兼跨長江中上游的省區是( )A.青海 B.四川 C.云南 D.湖北13.下圖是小明設計的四條旅游路線(見右圖甲、乙、內、丁),其中經過了我國三級階梯的路線是( )A.甲 B.丙 C.乙 D.丁14.秦嶺一淮河--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是①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③與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接近④我國1月份0°C等溫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是( )A.歷史沿革 B.民族構成 C.人口多少 D.區域特征16.下列地形區位于我國第二級階梯的有( )A.四川盆地和東南丘陵 B.柴達木盆地和華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和準噶爾盆地17.下列屬于我國夏季風的是( )①東北風 ②西南風 ③東南風 ④西北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臨太平洋,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 B.城市集中分布在東部C.山地和平原面積差不多大 D.水稻種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地區19.為了更加生動形象地對臺灣的介紹,他準備選擇上傳臺北市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他應當選擇A.A B.B C.C D.D20.東北地區周圍山地環繞,著名的有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因地制宜考慮這一地區的自然條件,可相應發展( )A.耕作農業 B.畜牧業 C.林業和特產區 D.種植茶樹、竹子等經濟作物21.下列地理現象主要出現在北方的是( )①一月均溫低于0°C,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②利用灌溉種植水稻,柑橘,內河航運發達③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河流結冰 ④濕潤地區,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我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 )A.杭州 B.上海 C.北京 D.石家莊23.下列省區中水土流失較嚴重的有( )①陜西省 ②山西省 ③黑龍江省 ④西藏自治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24.不同地區,自然條件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觀,形成了人們不同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下列描述語中,表示我國北方地區的是( )A.風吹草低見牛羊 B.旱地麥浪泛金黃C.四季有花常見雨 D.青稞美酒鍋莊舞25.一位同學在假期旅游后寫了一首記游詩:“自古農耕水土流,到處萬壑與千溝。窯洞之中憶革命,聽唱一曲信天游。”據此判斷,他旅游的地方屬于( )A.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 C.內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共50分)26.(12分)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圖中①為____省,簡稱__;②為臺灣海峽,位于__海;③為__海。(2)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的我國的四個省級行政區分別是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3)下列省區中擁有兩個簡稱的是( )A.貴州、云南、廣西壯族自治區 B.四川、云南、貴州C.甘肅、陜西、山西 D.甘肅、河南、陜西(4)下列省區中均瀕臨兩個海域的是( )A.吉和遼 B.遼和魯 C.桂和粵 D.冀和浙2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近年來,黃河流域又出現缺水斷流等新的問題。黃河斷流 1972 年開始,在距今40 多年的變化過程中,其斷流次數、歷時和河道長度均不斷增加。根據專家預測,黃河斷流的情況還將進一步惡化。(1)黃河起源于________ 山脈,于_____(省的簡稱)注入渤海,其干流呈“_____”字狀。(2)上述二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母親河”主要存在的哪些問題或現象 (3)材料一的現象發生在黃河的哪段流域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4)根據所學知識談談如何治理黃河 28.(12分)完成下列各題(1)A________ (海峽),B________(海洋)C________(港口城市).(2)島上森林面積廣闊,有“________”的美譽.臺灣最著名的樹種是________.(3)因島上廣泛種植________,故有“東方甜島”之稱.29.(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河北省雄安新區的位置材料二:4月1日,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其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安新、容城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該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1)雄安新區在北京什么方向?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的哪個區域?新區區域發展時要遵循什么原則?(2)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雄安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地勢特征、氣候類型。當地傳統民居有何特點?(3)結合材料分析,設立雄安新區有何積極意義?參考答案1.C【解析】我國陸上國界線長2.2萬多千米,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鮮、越南、老撾、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等14個國家接壤。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6個國家隔海相望。印度、巴基斯坦、老撾均為我國陸上鄰國,故C項正確;朝鮮、俄羅斯為我國陸上鄰國,土庫曼斯坦不與中國接壤,故排除A項;蒙古、哈薩克斯坦為我國陸上鄰國,文萊與中國隔南海相望,排除B項;越南、柬埔寨為我國陸上鄰國,泰國不與中國接壤,故排除D項。故選C項。2.B【解析】我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故B項正確;我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我國最南端在南沙群島曾母暗沙(3°N),我國領土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排除ACD。故選B項。3.C【解析】結合選項可知,那達慕大會是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經常會舉行的傳統盛會,C項正確;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排除A項;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排除B項;蘆笙節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排除D項。故選C項。4.C【解析】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階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第三階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第一和第二階梯分布著我國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而第三階梯分布著我國三大平原和三丘陵,故排除ABD,C項正確。故選C項5.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籌建時,中國共產黨就提出了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得到了各民族的熱烈歡迎,現如今我國已經建立了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C。6.D【解析】讀圖依據已標示的省份可知,圖中代表浙江省的數字是④,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7.A【解析】據所學知識,與浙江省相鄰的省級行政區有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對應的簡稱分別是滬、蘇、皖、贛、閩,故A選項正確,排除BCD選項。8.B【解析】據所學知識,天山是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山脈,天山以北是準噶爾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故B選項正確;秦嶺的北部是黃土高原,以南是四川盆地,A選項錯誤;橫斷山脈西部是青藏高原,東部是四川盆地,C選項錯誤;太行山西部是黃土高原,東部是華北平原,D選項錯誤。9.A【解析】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為我國東部帶來充沛的降水有利于生產生活,A選項正確;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或溫和少雨),B選項錯誤;北方地區距西北季風的源地近,加劇了嚴寒,C選項錯誤;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不是季風氣候的影響,D選項錯誤。10.B【解析】據所學知識,黃河以河口和桃花峪為界分為上、中、下游,汾河、涇河、渭河屬于黃河中游的支流,洮河、湟水位于黃河上游,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11.B【解析】由于夏季風的強弱不穩定,進退失常,導致容易出現旱澇災害,如果夏季風勢力強,前進速度快,到達北方時間較早、徘徊時間長,就會導致北方地區降水偏多,出現北澇南旱;如果夏季風弱時,則前進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時間較長,導致南方降水偏多,出現南澇北旱。因此我國常常此旱彼澇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12.D【解析】據所學知識,湖北宜昌是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江西湖口是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因而,兼跨長江上中游的省區是湖北省。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13.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讀圖可知,圖中四條路線中只有乙路線經過我國第一、二、三級階梯,C項正確;甲和丁路線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階梯,排除A項和D項;丙路線經過地勢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排除B項。故選C項。14.D【解析】秦嶺--淮河線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分界線,也是我國1月份0°C等溫線,故①④正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故②錯誤;③秦嶺一淮河線大致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故③錯誤。故選①④組合,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15.D【解析】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小河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做一定的調整,即根據區域特征的不同,把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16.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位于我國第二級階梯的有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D項正確;位于我國第二級階梯的有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不包括東南丘陵,A項錯誤;柴達木盆地是位于我國第一級階梯,華北平原位于我國第三極階梯,B項錯誤;青藏高原位于我國第一級階梯,而不是第二級階梯,C項錯誤。17.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是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因此我國夏季風的風向是東南風和西南風,C項正確;屬于我國夏季風的是西南風和東南風,而不是東北風和西北風,排除A、B、D項。18.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臺灣東臨太平洋,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A選項正確;臺灣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臺灣島西部,B選項錯誤;臺灣地形以山地為主,C選項錯誤;臺灣島的水稻種植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D選項錯誤。19.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北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高溫多雨,B項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B項正確;ACD項不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排除ACD項。故選B項。20.C【解析】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是我國天然林地的主要分布區,有“森林資源的寶庫”之稱,可發展林業及特產區,C符合題意;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都屬于林地,不適合發展耕作農業、畜牧業、種植茶樹、竹子等經濟作物,ABD排除。故選擇C。21.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北方地區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河流冬季結冰;一月均溫低于0°C,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所以①③為北方地區的特點,故選A;南方地區屬于濕潤地區,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利用灌溉種植水稻,柑橘,內河航運發達所以②④為南方地區的特點,故排除BCD。22.C【解析】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是黨中央、國務院、人民代表大會所在地,體現了其政治中心的地位;有眾多全國著名的高校、科研機構、博物館、圖書館,體現了其文化中心的地位。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23.A【解析】黃土高原地區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而黃土高原主要包括陜西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不包括黑龍江省和西藏自治區。①②正確,③④錯誤,故A選項正確,排除BCD選項。24.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夏季溫熱。 降水量少,而且季節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北方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B符合題意;風吹草低見牛羊反映的是西北大草原的游牧生活,排除A;四季有花常見雨、青稞美酒鍋莊舞與我國北方地區不符,排除CD。故選B。25.A【解析】根據詩中“萬壑、千溝、窯洞、信天游”等信息可知該處應該是黃土高原, 這里由于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長期的水土流失導致該地區形成了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表形態,故選A。26.(12分)(1)青海、青;東;黃。(2)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3)B(4)B【解析】(1)讀圖可知,圖中①是位于第一階梯的青海省,簡稱“青”;②是位于東海的臺灣海峽;③是位于長江北側的黃海。(2)讀圖可知,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的省區分別是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3)四川簡稱“川”或“蜀”,云南簡稱“云”或“滇”,貴州簡稱“貴”或“黔”,廣西、山西、陜西和河南均只有一個簡稱,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4)據所學知識,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既臨渤海又臨黃海,兩個半島分別屬遼寧省和山東省。遼寧簡稱“遼”,山東簡稱“魯”,B選項正確;吉林沒有瀕臨海域,A選項錯誤;廣西和廣東只瀕臨南海,C選項錯誤;河北只瀕臨渤海,浙江只瀕臨東海,D選項錯誤。27.(14分)(1)巴顏喀拉;魯;幾。(2)黃河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黃河缺水斷流日趨嚴重。(3)黃河下游;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下游開地形開闊低平;為防止洪水災害人們不斷加高河堤。(4)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疏浚河道、加固堤壩等。【解析】(1)據所學知識,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流,最終在山東省流入渤海;山東省的簡稱是“魯”;黃河干流呈“幾”字形。(2)據材料一可知,反映的是黃河下游的“地上河”問題;據材料二“黃河流域又出現缺水斷流等新的問題”可知反映了黃河缺水斷流的問題。(3)黃河下游。原因主要從黃河中游流經地區、下游的地形以及人類活動等角度分析。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泥沙,這是“地上河”形成的物質基礎;下游開闊低平的地形為“地上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間;再有,為了防止洪水災害人們不斷加高河堤,最終導致了“地上河”的出現。(4)治理黃河的措施主要依據上述黃河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如:通過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疏浚河道,恢復黃河中游生態,減少泥沙淤積,從而達到治理“地上河”的目的;通過加固堤壩,確保下游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28.(12分)臺灣海峽 太平洋 高雄 亞洲天然植物園 樟樹 甘蔗【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臺灣島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農產品等知識。應根據題中地圖及所學知識來作答。(1)讀圖可知,圖中A是臺灣海峽,B是太平洋,C是高雄。(2)臺灣島上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臺灣最著名的樹種是樟樹,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所以,臺灣有“樟腦王國”之稱。(3)在臺灣島的西部平原上,廣泛種植甘蔗,蔗糖產量高,故有“東方甜島”之稱。29.(12分)(1)南方或西南方,北方地區,因地制宜原則(2)地形類型:平原,地勢:地勢低平,位于第三階梯,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民居:注重防寒,室內有暖氣設備(3)有利于緩解北京、天津的人口壓力;有利于優化城市布局;有利于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等(答對二點即可)【解析】(1)根據題中給出的信息可知,雄安新區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從四大地理區域的角度看,位于北方地區,新區的發展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2)結合所學知識,雄安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平原。地勢特征是位于第三級階梯,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當地傳統民居注重防寒保暖,室內有暖氣設備。(3) 根據“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 可歸納出有利于緩解北京、天津的人口壓力;根據“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可歸納出有利于優化城市布局;有利于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等。【點睛】 北京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在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被河北省環抱,地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交往中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