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5月時政梳理一、LDR及會議相關1、2021年5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習近平與青年的故事》記述,習近平總書記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關心青年的成長。與青年通信,同青年談心,參加青年活動,常把青年記掛心間。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給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成為當代青年修身立德的八字箴言。2、2021年5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致賀信。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當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開幕,由商務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3、2021年5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對辦好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指出,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4、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內大循環,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5、2021年5月21日下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要用好科技成果評價這個指揮棒,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堅持正確的科技成果評價導向,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強化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要強化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合理補償機制,穩定調價預期,確保群眾負擔總體穩定、醫保基金可承受、公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可持續,提高醫療衛生為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要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總體目標,加強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往接,進一步推進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設,發揮生態保護補償的政策導向作用。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6、2021年5月21日晚,習近平應邀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會,并發表題為《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中國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各國應攜手努力,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7、2021年5月26日電,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通知》明確,要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準確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深入領會這一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時跟進學、前后貫通學、聯系實際學。要把握"四史"宣傳教育內涵,注重內容上融會貫通、邏輯上環環相扣,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加深對黨的歷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對黨的理論的理解和認識。8、2021年5月25日電,北極理事會日前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部長級會議,會議通過了雷克雅未克共同宣言,并發布了北極理事會歷史上首份十年戰略發展計劃。在共同宣言中,各方重申致力于維護北極和平穩定與建設性合作,強調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目標的重要性。二、榮譽、獎勵及新修法律1、2021年5月3日電,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日前決定,授予王殳凹等30名同志第二十五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授予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克冠行動"工作團隊等14個青年集體第二十五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確認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群體等6個青年集體獲第二十五屆"中國青年五四獎集體"、劉燁瑤等4名同志獲第二十五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三、三大攻堅戰相關1、2021年5月11日電,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發布《關于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鄉村產業振興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21年起各級預算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預留年度食堂食材采購份額,通過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原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2、2021年5月12日,歐盟委員會出臺一項行動計劃,致力于到2050年將空氣、水和土壤污染降低到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生態系統不再有害的水平,從而打造一個"零污染"的環境。四、重大事件1、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布:截至 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 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 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2、2021年5月13日,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掛牌儀式和成立大會并講話。3、2021年5月22日13時02分,中國科學院院十、我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吳孟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吳孟超院士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從醫70多年來,成功救治了1.6萬余名患者。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 91歲。他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4、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紀念日,西藏拉薩、昌都、林芝等地各族各界群眾舉辦多種紀念活動。5、2021年5月25日電,今年我國夏糧生產勢頭良好,冬小麥面積扭轉連續4年下滑勢頭,增加了 300多萬畝。五、科技文化熱點1、2021年5月13日電,位于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衛星產業園的國內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13日迎來第一顆衛星下線。這標志著我國即將進入小衛星批量生產階段。本次下線的衛星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是面向批產的典型衛星。2、2021年5月15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和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 2021"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在山東濟寧曲阜尼山圣境舉行。活動揭曉2021"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是"互"字。3、2021年5月19日下午,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同俄歲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兩國核育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儀式。習近平對中俄核能合作項目開工表示熱烈祝賀,向兩國建設者致以崇高敬意。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我同普京總統商定,將在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進雙邊關系向前發展。面對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中俄相互堅定支持,密切有效協作,生動詮釋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深刻內涵。4、2021年5月1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過程兩器分離和著陸后火星車拍攝的影像。著陸平臺駛離坡道以及祝融號火星車太陽翼、天線等機構展開正常到位。2021年6月時政匯總6月1日-6月6日6月1日,首個“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在廣州體育館建成并投入使用。6月1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在京舉行 2021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視頻會議。據介紹,今年6月是第20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為“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6月3日零時1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四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風云四號02星是我國新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首顆業務星,主要應用于天氣分析和預報、環境和災害監測等領域。6月6日首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在青海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以“共建生態文明 共享發展成果”為主題。6月7日-6月15日6月7日,由中鐵四局施工的蕪湖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熱滑試驗圓滿完成,標志著國內首條連續鋼構跨座式單軌,蕪湖市首條單軌進入調試階段,為蕪湖打通快速交通網奠定堅實基礎。6月8日,“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碳減排量轉讓協議簽約儀式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標志著中國首個“藍碳”項目交易正式完成。6月8日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陜北地區營堡中遺跡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明代長城城堡——清平堡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要進展,發現30 余尊保存完好的彩繪泥塑造像,接近真人大小,顏色鮮艷,造型栩栩如生。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6月12日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開幕。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中國人民銀行決定,6月15日起,將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5%提高到7%。6月17日-6月18日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 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6月17日是第二十七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前,我國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擴展態勢,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積近5年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386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續縮減,沙區和巖溶地區生態狀況整體好轉,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6月18日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正式開館。這對于深入研究中共六大歷史、總結歷史經驗具有重要意義。為祝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正式開館,經國家郵政局批準,《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特種郵票首發儀式6月20日在北京舉行。這套郵票1套1枚,郵票面值為1.20元,發行數量為820萬套,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發行。6月22日-6月29日6月21日,雅中—江西±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式投運,這是“十四五”期間我國首個建成投運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6月25日我國首個自營勘探開發的1500米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產。這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邁向“超深水”,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探明天然氣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 1500 米,最大井深達 4000 米以上,是我國自主發現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氣田。6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中國正能量 2021“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在京啟動,旨在發揮正能量激勵人、鼓舞人、引領人的重要作用,網聚正能量,構建同心圓。此次活動以“奮斗的人民,奮進的中國”為主題。6月26日,“中山大學”號駕駛艙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拉響汽笛,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交付儀式圓滿完成。據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國內設計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排水量6880噸,續航力15000海里。6月29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繼、浴血奮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6月29日,“豐功偉業——慶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特展”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開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