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物理部分--------02重力、摩擦力和彈力 運動與力的關系1、摩擦力大小變化規律,討論摩擦力大小首先要區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二者特點不同。 滑動摩擦力大小完全由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而靜摩擦力大小(包括方向)有“自動調整”的特性, 即它在一定范圍內能根據外界條件(其他的某一個力)的變化而“不動聲色”地改變,而變大或變小取決于其他力的情況,一般根據力的平衡知識解答,最大靜摩擦力大小完全由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一般略大 于同樣條件下的滑動摩擦力大小)。21教育網2、求解物體的平衡問題時,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是基礎工作。從上面的分析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明確研究對象對于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十分重要。其實對于所有科學問題的研究,明確研究對象都是首先需要明確的前提之一,研究對象也就是研究的模型,車輛、飛機、物塊、 斜面、小球、一段聲音、一段液柱或一個液片、一定量的液體、氣體或固體等,經常作為我們研究的模型,另外還有,一個簡單機械、一個杠桿、一束光線或一群光線或者一段電路等都是重要的研究模型。除實體模型外,研究中還需要有一些過程模型或狀態模型,如勻速直線運動、勻速轉動、輕質不可伸縮的繩、光滑桌面、盛滿水的燒杯、薄凸透鏡會聚平行光于焦點、理想的電壓表和電流表、光線、磁感線等。2·1·c·n·j·y3、隔離分析法和整體綜合法。科學問題中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個單獨的物體或一個孤立的過程, 這時,就要把所涉及的多個物體、多個過程作為一個整體,或從整個過程角度來分析,這種方法稱為整體法;而把整體中的某一部分(如其中的一個物體或者一個過程)單獨從整體中抽取出來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則稱為隔離法。實際應用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隔離法或整體法,也可以隔離法和整體法交叉運用。3、計算涉及圓弧長度d 與對應的圓心角θ的關系,如以普通度數為單位,關系為:;如以弧度為單位,關系為:,即θ=d/R即當圓心角很小時,弧長接近弦長。知識點1、摩擦力(2021春 蘭州期中)如圖所示,質量為10kg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f與時間t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像的是( )ABCD【解答】解: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知:物體豎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因為物體靜止,所以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重力;21·世紀*教育網當F減小時,物體所受的壓力減小,摩擦力減小,故摩擦力小于重力,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物體會下滑。故選:C。知識點2、平衡問題如圖所示,A、B為質量均為m的兩條形磁鐵,置于臺秤的托盤上,忽略臺秤與磁鐵間的磁力作用。當平衡時B對A的彈力為F1,臺秤的示數為F2,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A.F1=mg,F2=2mg B.F1>mg,F2=2mgC.F1>mg,F2=mg D.F1>mg,F2>2mg【解答】解:如圖,物體A處于靜止狀態,物體A受到重力mg、彈力F1、物體B對物體A的引力F引,物體A受到的彈力和引力、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1=F引+mg,所以F1>mg。物體AB放在水平的臺秤盤上,臺秤的示數是物體AB對水平盤的壓力,水平盤受到的壓力等于物體AB的重力2mg。故選:B。知識點3:彈力如圖所示,將一個質量為m的球固定在彈性桿AB的上端,今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拉球,使桿發生彎曲,在測力計的示數逐漸增大的過程中,AB桿對球的彈力方向為( )A.始終水平向左B.始終豎直向上C.斜向左上方,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逐漸增大D.斜向左下方,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逐漸增大【解答】解:以球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重力G、測力計的拉力T和AB桿對球作用力F,由平衡條件知,F與G、T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力的合成圖如圖。則有G、T的合力方向斜向右下方,測力計的示數逐漸增大,T逐漸增長,根據向量加法可知G、T的合力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逐漸增大,所以AB桿對球的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逐漸增大,所以選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如圖所示,五本書相互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間的書C,但未拉動,各書仍靜止,關于它們所受摩擦力的情況,以下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書E受兩個摩擦力作用B.書B受到一個摩擦力作用C.書C受到一個摩擦力作用D.書A不受摩擦力作用【解答】解:A、對整體受力分析可知整體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和地面對E向左的摩擦力;再對上面四本書進行分析,可知D受向左的摩擦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D對E有向右的摩擦力,故E受兩個摩擦力,故A正確;21*cnjy*comB、對AB分析,A由于靜止且水平方向沒有外力,故A不受摩擦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A對B沒有摩擦力;再對AB整體分析,同理可知,B下端也不受摩擦力;故B錯誤;C、對AB分析可知,同B可知,B不受C的摩擦力,再對C分析,可知C只受D的摩擦力,故C正確;D、對A分析,可知A水平方向沒有外力,故不會有摩擦力,故D正確;故選:B。2.一根質量為m、長為L的均勻鏈條一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掛在桌邊,如圖中(a)所示,此時鏈條的重心為C1.若在鏈條兩端各掛一個質量為的小球,如圖中(b)所示,此時鏈條的重心為C2.若在鏈條兩端和中央各掛一個質量為的小球,如圖中(c)所示,此時鏈條的重心為C3(C1、C2、C3在圖中均未標出)。比較三個重心的高度h1、h2和h3的關系( )【來源:21cnj*y.co*m】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3>h2【解答】解:分別研究桌面以上部分和桌面以下部分,則可得出兩部分的重心;連接兩點,則連線與角平分線的交點即為重心,如圖所示;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則可得出h1>h3>h2;故選:D。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及細繩重力不計,每只鉤碼重2N,當從靜止狀態放手后到彈簧測力計碰到滑輪前,彈簧測力計的讀數T為 。【解答】解:由圖知,左邊鉤碼重:G左=2N×2=4N;右邊鉤碼重:G右=2N∵G左>G右∴測力計組成的系統向左做加速運動以左邊鉤碼為研究對象,鉤碼向下做加速運動,則G左>T以右邊鉤碼為研究對象,鉤碼向上做加速運動,則T>G右。綜上可知:2N<T<4N。故答案為:2N<T<4N。4.(2014 諸暨市校級自主招生)測定患者的血沉,是醫學上用來幫助醫生對病情作出正確判斷的一種手段。把新鮮的血液,加入抗凝劑,靜置一定時間后形成抗凝血后,紅血球即從血漿中分離出來而下沉。設抗凝血是由紅血球和血漿組成的懸浮液,血漿的密度ρ0≈1.0×103kg/m3,紅血球的密度ρ≈1.3×103kg/m3.將抗凝血放進豎直放置的血沉管內,紅血球起初在血漿中加速下沉,然后一直勻速下沉,其勻速下沉的速度稱為”血沉”。正常人血沉的值大約是v=12mm/h.如果把紅血球近似看作半徑為R的小球,它在血漿中下沉時所受的粘滯阻力為f=6πηRν,在室溫下η=1.8×10﹣3Pa s,已知V球=R3,試根據以上信息解答下列問題:(1)紅血球在血漿中為什么先加速下沉、后一直勻速下沉?(2)計算紅血球半徑的大小。【解答】解:(1)紅血球在血漿中下沉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粘滯阻力和浮力;紅血球由靜止開始下沉時,速度很小,根據f=6πηRv可知,所受的粘滯阻力也非常小,由于血漿的密度ρ0小于紅細胞的密度ρ,紅血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開始f+F浮<G,紅血球會加速下沉,隨著紅血球下沉速度變大,粘滯阻力增大,當f+F浮=G時,紅血球就會勻速下沉。21*cnjy*com(2)當紅血球在血漿中勻速下沉時,受到平衡力作用,因此有:f+F浮=G;F浮=ρ0V排g=ρ0R3g=ρ0gR3,G=mg=ρV排g=ρR3g=ρgR3,∵f=6πηRv∴6πηRv+ρ0gR3=ρgR3即R=已知:g=10N/kg,η=1.8×10﹣3Pa s,v=12mm/h=×10﹣5m/s,ρ0≈1.0×103kg/m3,ρ≈1.3×103kg/m3代入上式得:R==3×10﹣6m。答:紅血球半徑的大小3×10﹣6m。5.勻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相等路程的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線運動,如從靜止開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則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移動的距離s=vt.在它的v﹣t圖像中(如圖1),陰影矩形的邊長正好是v和t.可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對應著v﹣t圖像中陰影的面積。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也有類似的關系。現有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由靜止開始沿平直道路做勻加速運動,在10秒末速度達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勻速直線運動,最后減速慢慢停下。(1)從汽車由靜止開始運動計時,在如圖2中作出汽車在1分鐘內的v﹣t圖像。(2)求這1分鐘內汽車行駛的距離。(3)汽車行駛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車前進的牽引力F1和阻礙汽車運動的阻力F2,試分析這一分鐘內F1和F2的大小關系。【解答】解:(1)在10秒末速度達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保持不變,采用描點法做出圖像如下:(2)前10s通過的路程:s1=vt=×10m/s×10s=50m,后50s通過的路程:s2=vt′=10m/s×50s=500m,1分鐘內汽車行駛的距離:s=s1+s2=50m+500m=550m;(3)在0~10s內,汽車做加速運動,牽引力大于阻力,即F1>F2;后50秒內,汽車做勻速運動,受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即F1=F2。答:(1)圖像如上圖;(2)這1分鐘內汽車行駛的距離550m;(3)在0~10s內,F1>F2;后50秒內,F1=F2。1.如圖所示,木塊A的質量為m1,一端與水平細繩相連,細繩的另一端掛著質量為m2(m2<m1)的鉤碼B,木塊恰好在桌面上勻速運動。若在A上再加一個質量為m的砝碼,同時在B下再掛上一個質量為m的鉤碼,木塊的速度將(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不變B.變快C.變慢D.由ml、m2、m的大小關系而決定【解答】(1)物體A受到鉤碼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做勻速運動,所以鉤碼對物體的拉力與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兩者大小相等,即F=f。2-1-c-n-j-y設物體與桌面的摩擦系數為μ,此時物體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物體A的重力,即:F壓=GA=m1g;則摩擦力f=μF壓=μm1g。【出處:21教育名師】物體A受到的拉力F=GB=m2g。所以:μm1g=m2g,解得:μ=①。(2)把木塊A、鉤碼和砝碼看為一個整體,該整體受到鉤碼和砝碼的拉力和木塊和砝碼在桌面產生的摩擦力作用,拉力大小等于鉤碼和砝碼的重力,即F′=(m2+m)g②摩擦力的大小f′=μ(m1+m)g ③假定該整體的加速度為a(a可大于0、小于0,或等于0,具體為哪種等分析后便知)。由此可得:(m2+m)g﹣μ(m1+m)g=(m1+m2+2m)a ④把①代入④得:a=因為m2<m1,故a>0,故為加速運動。故選:B。2.(2019春 昌平區月考)一氫氣球下系一小重物,重物只在重力和繩的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和風力的影響,重物勻速運動的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的虛線方向,圖中氣球和重物G在運動中所處的位置正確的是( )ABCD【解答】解:以重物為研究對象,重物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合力為零,根據平衡條件得知,繩子的拉力與重力方向相反,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則繩子的方向必定在豎直方向上。故選:A。3.如圖所示,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拴一個小球,繩子的另一端固定在懸掛點O上,做成一個單擺。拉動小球到B處,放手后使它擺動起來,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在擺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B.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的拉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C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D.小球回到最高處B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解答】解: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速度與力的方向垂直,合力方向指向拉力,提供向心力,拉力大于重力,故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小球運動到最高處B和C時,細繩對它的拉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沒有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且大小不相等,故不是平衡力,故選項CD錯誤。故選:B。4.汽車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線運動,途中通過一塊沙地。汽車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汽車在駛入沙地前已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駛入沙地到駛出沙地后的一段時間內,位移s(表示物體(質點)位置變化,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可能是( )A.B.C.D.【解答】解:汽車駛入沙地前,做勻速直線運動,牽引力和阻力平衡;汽車剛駛入沙地時,阻力增加,牽引力小于阻力,加速度向后,減速;根據功率P=Fv可知,隨著速度的減小,牽引力不斷增加,故加速度不斷減小;當加速度減為零后物體勻速運動;www.21-cn-jy.com汽車剛離開沙地,阻力減小,牽引力大于阻力,故加速度向前,物體加速運動;根據功率P=Fv可知,隨著速度的增加,牽引力不斷減小,故加速度不斷減小;即物體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最后勻速;21cnjy.com故汽車進入沙地減速,中途勻速,離開沙地加速;s﹣t圖線上某點的斜率表示該點對應時刻的瞬時速度,B圖兩端是曲線,且最后的斜率大于開始的斜率,即最后的速度比開始的最大速度還要大,不符合實際;只有A選項曲線在O點處的切線斜率等于駛出沙地后直線的斜率,符合實際。故A正確,B、C、D錯誤。【版權所有:21教育】故選:A。5.(2020秋 重慶月考)如圖所示是研究鋼絲伸長形變的實驗。在底板一端固定一個滑輪A,另一端裝一立柱B.在靠近滑輪一端處有一個帶有小輪C和可繞豎直軸轉動的小平面鏡。把鋼絲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在小輪上緊繞一周后跨過滑輪掛上重物。在平面鏡前置一激光器,讓光線射向平面鏡并反射投影至長木板末端的光屏上,這樣,鋼絲受力伸長,帶平面鏡轉動一個小角度,反射光線在屏上就有一較大位移。為估算出BC間鋼絲的伸長量△L,除了測量平面鏡上光的反射點與光屏的距離L,以及反射光線在屏上的位移d,實驗中還應測定的物理量是 ,可得伸長量△L= (用以上測量量表示)。www-2-1-cnjy-com【解答】解:由題意知,要測量鋼絲的伸長量,還需測定出小輪C的半徑R;設伸長量為△L,則平面鏡轉動角度為,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變化為輪轉動角度的2倍,則:=解得:△L=。故答案為:小輪C的半徑R;。6.(2020春 碑林區校級期中)月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引力的1/6.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6kg的宇航員,在月球上質量為 kg,重為 N;一個舉重運動員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150kg的物體,到月球上他最多能舉起 kg的物體。(g=10N/kg)21·cn·jy·com【解答】解:宇航員連同隨身裝備在地球上的質量是96kg,因為物體的質量與位置無關,所以宇航員到達月球后期質量仍然是96kg;因為月球上的重力大約是地球上的 ,所以他在月球上的重力:G月=G地=mg=×96kg×10N/kg=160N;運動員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物體的重力:G最大=m最大g=150kg×10N/kg=1500N;在月球上能夠最多舉起物體的質量:m最大===900kg。故答案為:96;160;900。7.(2021 河南模擬)如圖(甲)所示,電磁鐵A、薄鐵片B和支架組成的裝置懸掛于彈簧測力計C的下端,當電磁鐵A通電后,鐵片B被突然吸引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鐵片B被吸引起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解答】解:在通電使電磁鐵A產生磁力后,能把鐵片B吸起,此時B受到的向上吸引力一定大于它自身的重力,即F>GB,由于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鐵片B一定對于磁鐵A有一個向下的吸力F′,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所以F′>GB,這樣對于彈簧秤來講,在支架重力、電磁鐵重力不變的情況下,由于B對測力計向下的拉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導致了測力計受到向下的拉力增大,即示數將增大。鐵片B被吸引起來,B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答案為:增大;運動狀態。一只小貓跳起來抓住懸掛在天花板上的豎直木桿,如圖所示,在這一瞬間懸繩斷了,設木桿足夠長,由于小貓繼續上爬,所以小貓離地面高度不變,則木桿下降的加速度大小為 ,方向為 。(設小貓的質量為m,木桿的質量為M)【解答】解:先對貓進行分析,由于貓相對地面高度不變,即貓處于平衡狀態,而貓受重力G1=mg和木桿對貓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如圖所示,故G1與F二力平衡,即:F=G1=mg…①再對木桿進行受力分析:木桿受重力G2=Mg作用,由于木桿對貓有向上的摩擦力F,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貓對桿有向下的摩擦力F′,且有:【來源:21·世紀·教育·網】F′=F…②由牛頓第二定律,桿的加速度為:a=…③由①、②、③式可得:a=g,即桿下降的加速度為g,方向向下。故答案為:g;向下。9.“嫦娥三號”探測器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著陸器和巡視器,其中巡視器就是我們俗稱“玉兔”的月球車(如圖所示).網上有許多學生和科學愛好者問了許多關于月球車的有趣問題,你能幫他回答嗎?(1)月球表面的某些部分土壤非常松軟,而且崎嶇不平,石塊、隕石坑遍布。設計什么樣的月球車輪才能方便它在月球表面行駛?(2)月球車為什么不使用減震性能更好的充氣輪胎?(3)月球車的主要能量來源是什么?【解答】解:(1)月球表面的某些部分土壤非常松軟,而且崎嶇不平,石塊、隕石坑遍布,將月球車的輪子表面積做得更大,可以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月球車對月球表面的壓強;(2)月球車不使用減震性能更好的充氣輪胎,原因之一是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壓(或大氣、空氣),充氣輪胎容易爆裂;(3)月球車的主要能量來源是太陽能。10.空氣的阻力與速度有關,我們把研究的對象近似的簡化成球體,當物體的速度比較慢時,空氣阻力的表達式是 f=6πηrv,η 是空氣的黏度,取η≈1.8×10﹣5 帕 秒,不考慮它隨溫度的變化,r是物體的半徑,v是物體的速度大小;當物體的速度比較快時,空氣的阻力的表達式是f=πρ空r2v2/5,式中ρ空為空氣的密度。依據以上的原理,請分析以下問題:(球體的體積公式為V=4πr3/3)(1)試計算半徑分別為r1=10﹣6米與r2=10﹣3米的水滴在空中豎直下落的速度,并由此說明云、霧和雨是由何種半徑的水滴下落形成?(2)在塵土飛揚的馬路上灑水的物理原理是什么?(3)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請簡要分析PM2.5的來源,以及PM2.5 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的原因。【解答】解:(1)根據測算確定r1=10﹣6m、r2=10﹣3m的水滴在空中運動所受阻力分別符合較慢額較快的情況;由πr13ρ水g=6πr1v1η得:v1==≈10﹣4m/s所以半徑為r1=10﹣6m的水滴形成的是云、霧;而由πr23ρ水g=πρ空r22v22得:v2=≈7m/s,所以半徑為r2=10﹣3m的水滴形成的是雨;(2)使細微的塵土在吸附水滴后,形成較大顆粒,從而加大塵土的沉降的速度;(3)通過以上計算,可以發現顆粒越小,顆粒在空氣中的沉降速度越小,越容易隨氣流遷徙,這就導致PM2.5顆粒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于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物理部分--------02重力、摩擦力和彈力 運動與力的關系1、摩擦力大小變化規律,討論摩擦力大小首先要區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二者特點不同。 滑動摩擦力大小完全由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而靜摩擦力大小(包括方向)有“自動調整”的特性, 即它在一定范圍內能根據外界條件(其他的某一個力)的變化而“不動聲色”地改變,而變大或變小取決于其他力的情況,一般根據力的平衡知識解答,最大靜摩擦力大小完全由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一般略大 于同樣條件下的滑動摩擦力大小)。21教育網2、求解物體的平衡問題時,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是基礎工作。從上面的分析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明確研究對象對于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十分重要。其實對于所有科學問題的研究,明確研究對象都是首先需要明確的前提之一,研究對象也就是研究的模型,車輛、飛機、物塊、 斜面、小球、一段聲音、一段液柱或一個液片、一定量的液體、氣體或固體等,經常作為我們研究的模型,另外還有,一個簡單機械、一個杠桿、一束光線或一群光線或者一段電路等都是重要的研究模型。除實體模型外,研究中還需要有一些過程模型或狀態模型,如勻速直線運動、勻速轉動、輕質不可伸縮的繩、光滑桌面、盛滿水的燒杯、薄凸透鏡會聚平行光于焦點、理想的電壓表和電流表、光線、磁感線等。2·1·c·n·j·y3、隔離分析法和整體綜合法。科學問題中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個單獨的物體或一個孤立的過程, 這時,就要把所涉及的多個物體、多個過程作為一個整體,或從整個過程角度來分析,這種方法稱為整體法;而把整體中的某一部分(如其中的一個物體或者一個過程)單獨從整體中抽取出來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則稱為隔離法。實際應用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隔離法或整體法,也可以隔離法和整體法交叉運用。3、計算涉及圓弧長度d 與對應的圓心角θ的關系,如以普通度數為單位,關系為:;如以弧度為單位,關系為:,即θ=d/R即當圓心角很小時,弧長接近弦長。知識點1、摩擦力(2021春 蘭州期中)如圖所示,質量為10kg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f與時間t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像的是( )ABCD知識點2、平衡問題如圖所示,A、B為質量均為m的兩條形磁鐵,置于臺秤的托盤上,忽略臺秤與磁鐵間的磁力作用。當平衡時B對A的彈力為F1,臺秤的示數為F2,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A.F1=mg,F2=2mg B.F1>mg,F2=2mgC.F1>mg,F2=mg D.F1>mg,F2>2mg知識點3:彈力如圖所示,將一個質量為m的球固定在彈性桿AB的上端,今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拉球,使桿發生彎曲,在測力計的示數逐漸增大的過程中,AB桿對球的彈力方向為( )A.始終水平向左B.始終豎直向上C.斜向左上方,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逐漸增大D.斜向左下方,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逐漸增大1.如圖所示,五本書相互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間的書C,但未拉動,各書仍靜止,關于它們所受摩擦力的情況,以下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書E受兩個摩擦力作用B.書B受到一個摩擦力作用C.書C受到一個摩擦力作用D.書A不受摩擦力作用2.一根質量為m、長為L的均勻鏈條一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掛在桌邊,如圖中(a)所示,此時鏈條的重心為C1.若在鏈條兩端各掛一個質量為的小球,如圖中(b)所示,此時鏈條的重心為C2.若在鏈條兩端和中央各掛一個質量為的小球,如圖中(c)所示,此時鏈條的重心為C3(C1、C2、C3在圖中均未標出)。比較三個重心的高度h1、h2和h3的關系( )【來源:21cnj*y.co*m】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3>h2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及細繩重力不計,每只鉤碼重2N,當從靜止狀態放手后到彈簧測力計碰到滑輪前,彈簧測力計的讀數T為 。4.(2014 諸暨市校級自主招生)測定患者的血沉,是醫學上用來幫助醫生對病情作出正確判斷的一種手段。把新鮮的血液,加入抗凝劑,靜置一定時間后形成抗凝血后,紅血球即從血漿中分離出來而下沉。設抗凝血是由紅血球和血漿組成的懸浮液,血漿的密度ρ0≈1.0×103kg/m3,紅血球的密度ρ≈1.3×103kg/m3.將抗凝血放進豎直放置的血沉管內,紅血球起初在血漿中加速下沉,然后一直勻速下沉,其勻速下沉的速度稱為”血沉”。正常人血沉的值大約是v=12mm/h.如果把紅血球近似看作半徑為R的小球,它在血漿中下沉時所受的粘滯阻力為f=6πηRν,在室溫下η=1.8×10﹣3Pa s,已知V球=R3,試根據以上信息解答下列問題:(1)紅血球在血漿中為什么先加速下沉、后一直勻速下沉?(2)計算紅血球半徑的大小。5.勻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相等路程的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線運動,如從靜止開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則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移動的距離s=vt.在它的v﹣t圖像中(如圖1),陰影矩形的邊長正好是v和t.可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對應著v﹣t圖像中陰影的面積。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也有類似的關系。現有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由靜止開始沿平直道路做勻加速運動,在10秒末速度達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勻速直線運動,最后減速慢慢停下。(1)從汽車由靜止開始運動計時,在如圖2中作出汽車在1分鐘內的v﹣t圖像。(2)求這1分鐘內汽車行駛的距離。(3)汽車行駛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車前進的牽引力F1和阻礙汽車運動的阻力F2,試分析這一分鐘內F1和F2的大小關系。1.如圖所示,木塊A的質量為m1,一端與水平細繩相連,細繩的另一端掛著質量為m2(m2<m1)的鉤碼B,木塊恰好在桌面上勻速運動。若在A上再加一個質量為m的砝碼,同時在B下再掛上一個質量為m的鉤碼,木塊的速度將(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不變B.變快C.變慢D.由ml、m2、m的大小關系而決定2.(2019春 昌平區月考)一氫氣球下系一小重物,重物只在重力和繩的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和風力的影響,重物勻速運動的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的虛線方向,圖中氣球和重物G在運動中所處的位置正確的是( )A BC D3.如圖所示,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拴一個小球,繩子的另一端固定在懸掛點O上,做成一個單擺。拉動小球到B處,放手后使它擺動起來,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在擺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B.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的拉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C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D.小球回到最高處B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4.汽車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線運動,途中通過一塊沙地。汽車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汽車在駛入沙地前已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駛入沙地到駛出沙地后的一段時間內,位移s(表示物體(質點)位置變化,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可能是( )A.B.C.D.5.(2020秋 重慶月考)如圖所示是研究鋼絲伸長形變的實驗。在底板一端固定一個滑輪A,另一端裝一立柱B.在靠近滑輪一端處有一個帶有小輪C和可繞豎直軸轉動的小平面鏡。把鋼絲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在小輪上緊繞一周后跨過滑輪掛上重物。在平面鏡前置一激光器,讓光線射向平面鏡并反射投影至長木板末端的光屏上,這樣,鋼絲受力伸長,帶平面鏡轉動一個小角度,反射光線在屏上就有一較大位移。為估算出BC間鋼絲的伸長量△L,除了測量平面鏡上光的反射點與光屏的距離L,以及反射光線在屏上的位移d,實驗中還應測定的物理量是 ,可得伸長量△L= (用以上測量量表示)。www-2-1-cnjy-com6.(2020春 碑林區校級期中)月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引力的1/6.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6kg的宇航員,在月球上質量為 kg,重為 N;一個舉重運動員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150kg的物體,到月球上他最多能舉起 kg的物體。(g=10N/kg)21·cn·jy·com7.(2021 河南模擬)如圖(甲)所示,電磁鐵A、薄鐵片B和支架組成的裝置懸掛于彈簧測力計C的下端,當電磁鐵A通電后,鐵片B被突然吸引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鐵片B被吸引起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一只小貓跳起來抓住懸掛在天花板上的豎直木桿,如圖所示,在這一瞬間懸繩斷了,設木桿足夠長,由于小貓繼續上爬,所以小貓離地面高度不變,則木桿下降的加速度大小為 ,方向為 。(設小貓的質量為m,木桿的質量為M)9.“嫦娥三號”探測器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著陸器和巡視器,其中巡視器就是我們俗稱“玉兔”的月球車(如圖所示).網上有許多學生和科學愛好者問了許多關于月球車的有趣問題,你能幫他回答嗎?(1)月球表面的某些部分土壤非常松軟,而且崎嶇不平,石塊、隕石坑遍布。設計什么樣的月球車輪才能方便它在月球表面行駛?(2)月球車為什么不使用減震性能更好的充氣輪胎?(3)月球車的主要能量來源是什么?10.空氣的阻力與速度有關,我們把研究的對象近似的簡化成球體,當物體的速度比較慢時,空氣阻力的表達式是 f=6πηrv,η 是空氣的黏度,取η≈1.8×10﹣5 帕 秒,不考慮它隨溫度的變化,r是物體的半徑,v是物體的速度大小;當物體的速度比較快時,空氣的阻力的表達式是f=πρ空r2v2/5,式中ρ空為空氣的密度。依據以上的原理,請分析以下問題:(球體的體積公式為V=4πr3/3)(1)試計算半徑分別為r1=10﹣6米與r2=10﹣3米的水滴在空中豎直下落的速度,并由此說明云、霧和雨是由何種半徑的水滴下落形成?(2)在塵土飛揚的馬路上灑水的物理原理是什么?(3)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請簡要分析PM2.5的來源,以及PM2.5 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的原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物理部分--------02重力、摩擦力和彈力 運動與力的關系(原卷版).doc 物理部分--------02重力、摩擦力和彈力 運動與力的關系(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