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家好:我是道德與法治教師XXX,\\上節課通過學習,我們一起了解了中國文化,知道了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在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昌盛的同時,作為青少年還要關注生態文明的建設,認識到我們國家目前面臨的挑戰以及存在的問題,形成正確的生態文明價值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一框“正是發展挑戰”。\\接下來,同學們先來看一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我國資源環境的嚴峻形勢,樹立憂患意識,培養珍惜、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品質,認同、堅持計劃生育政策、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能力目標:正確看待我國人口、資源問題的基本國情,認清當前面臨的危機與挑戰,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辯證看待人口政策的變化與調整,能闡明人口政策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道理;積極宣傳計劃生育、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及有關知識。\\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當前的人口狀況,知道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和呈現出的新特點,理解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明確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人口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完善。了解當前我國資源環境的基本國情,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理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下面閱讀教材第74頁“運用你的經驗”里面的內容,老師將這些公益廣告還原成視頻,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這些熟悉的廣告詞吧!(播放視頻)視頻看完,同學們,你知道這些公益廣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題嗎?對于這些廣告,你是不是有所感受呢?\\在這些公益廣告中,呈現出水資源緊缺問題,\\人與動物、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人與環境關系的問題,\\隨時隨地注意保護環境問題,把這些問題引入公益廣告,\\可以引領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號召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影響身邊的人做起。我國在快速發展、經濟騰飛的同時,資源環境危機正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造成危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人口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今天的一個問題——發展中的人口問題。\\請同學們看這段資料,1990年,聯合國決定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在《世界人口展望》的報告中對人口數量和60歲以上年齡層進行了數據分析。資料中,曝光了兩個突出的人口問題,即\\“人口數量過快增長”\\“人口結構不合理(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嚴重)”\\從國際視角看,人口數量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針對人口問題,我們再看兩則數據分析:第一則數據分析,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出的,到2019年末,全國各類人口比例變化的數據。第二則數據分析,是關于今后15年,我國人口變動趨勢的分析。\\根據這兩則數據,讓我們把視角從國際拉回到我國。從我國視角看,\\首先,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在人口問題上的重要國情。\\在這個重要國情之下,我國還呈現出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的基本特點。\\除此之外,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一系列的新的特點,增速趨緩 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城鄉分布不平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大家看這樣一組數據:第一組是2015的年人口抽樣調查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關于教育程度的相比值;第二組數據是全球受教育程度以及擁有高等教育程度的國家和人口比例分析。根據以上分析數據,請同學們思考,從國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認為我國人口文化素質的基本狀況如何?對我國經濟社會有何影響?\\從縱向看,我國國民教育程度不斷提升,人口文化素質整體改善。\\從橫向看,我國國民受教育程度還低于西方發達國家,人口文化素質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由此可見,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國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文化素質不高,將會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人口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發展問題,\\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基于我國人口基本國情和人口發展形勢,我國及時作出科學判斷,提出了“三個不會根本改變”,即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因此,我們得出結論:解決人口問題的策略是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需要長期堅持。\\由于問題是發展變化的,所以,計劃生育有計劃,但計劃并非一成不變。\\我們來看教材76頁相關鏈接里面的內容,當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出臺,計劃生育將不再是政策,而是法制化了。2016年,計劃生育法補充條款提出并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子女。\\請大家思考,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不是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摒棄?說說你的看法。\\實行“全面兩孩”政策并不意味著放棄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而是基于國情,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有關生育政策的調整,為人口政策積極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實施,對解決人口問題意義重大。\\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隨著社會發展,國策也進行了有效調整。而調整之后的國策,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1982年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至今,我們國家的勞動力人口有沒有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看教材77頁的材料數據分析。這則數據,對1982年—2016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0—14歲人口數量、15—64歲的人口數量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依然值得關注。從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國近年來勞動力人口狀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嗎?結合生活實例,說一說勞動力人口狀況的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什么影響?\\在這則材料的數據分析中,可以明顯看出勞動力人口數量減少,呈下降趨勢,老年撫養比持續上升,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等。\\這種勞動力人口狀況的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例如: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加劇,企業用工成本顯著提高;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結束,投資回報率下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增加了社會養老負擔;等等。(同學們,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除了人口問題,對于資源環境問題,同樣也是全球性的問題。大家先來看這幅圖,我們對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十大環境問題所產生的危害了解多少?\\資源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中國的資源環境問題是全球資源環境問題的一部分。解決好資源和環境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和行動。\\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了一系列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對人們的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已經危及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立足長遠、放眼未來、綜合考量、系統思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接下來,我們進入到第二個內容的學習——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緊密相關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有些也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珍惜資源,節約資源,要全面正確地看待我國的資源現狀,\\既要看到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的優勢,\\也要看到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的劣勢,我國總體上資源緊缺,這一形勢并未改變。\\繼而得出一個結論: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同時,我們也得到一些啟示: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既造成了資源枯竭,又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處理好資源與經濟發展關系,避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的一時增長。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并重(zhong)的發展道路。\\這里有一份材料,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則材料是關于我國快遞業每年包裝物消耗的統計。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膠帶,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萬噸。\\這則材料其實隱含著造成嚴峻的資源問題的原因,那就是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面對這樣嚴峻的資源形勢,九年級二班同學以“我國資源面面觀”為主題進行討論。四位同學各持己見,請你點評以上觀點,并說明理由。“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靠的就是資源支撐”和“多用些資源也是值得的”的兩個觀點是錯誤的。\\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不能僅靠資源支撐,還要靠科技支撐,靠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等。再看“我國經濟發展了,有了錢就可以到國際市場買資源”的觀點,也是錯誤的。\\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要始終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四人觀點中,只有“與節約資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資源”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只有把節約資源和合理利用資源結合起來,才能有效破解我國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難題,才能減少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與影響、提高生態環境容量和水土資源承載能力,才能加快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這個探究的分析結論,我們也了解到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方面是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另一方面是工業化進程中的疊加效應。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學們,教材79頁中,小源的描述你遇到過嗎?霾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什么危害?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我們可以為減輕霾做些什么?讓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一起來認識一下“霾”。(播放視頻)視頻看完,同學們想必都能從視頻中有所感悟有所了解。\\霾,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由于機動車輛增多,高能耗工業比重大,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受弱高壓控制,逐漸形成霾。\\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做一名義務宣傳員,積極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依法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反復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這段話使我們深刻理解到:\\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毀滅。\\改革開放以來,\\充分利用資源,環境的相對優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國家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快速提高。\\同時,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矛盾日益突出。\\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因為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環境問題愈加嚴重。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呈高發態勢。\\所以,我們要轉變發展方式,尋找新出路。\\同學們,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從本質上講,都是發展問題,發展中出現問題,\\我們必須通過轉變發展方向,才能得到解決。\\因此,在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的基礎之上,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必然的選擇。\\這節課講到這里就已經接近尾聲了,讓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這節課的內容:當今世界,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它們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長期面臨的問題,通過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現狀、特點、原因、危害以及策略的分析,得出結論: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同學們,我們接下來做幾道題,來驗證一下自己對這節課知識的了解,請看題:如圖反映了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是( )A. 人口素質偏低,人口增速趨緩 B. 人口基數大,出生率低C. 城鄉分布不平衡 D. 人口增速趨緩。這道題,題干中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趨于平緩,甚至有下降趨勢,題干中人口增速趨緩的人口現狀新特點,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不是新特點,排除AB;C與題意不相符。 故選:D。\\請看下一題:國務院決定于2020年11月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這是為了( )①全面了解我國的人口狀況 ②確保人口普查的真實性③完善我國的人口發展戰略 ④解決我國資源短缺問題四個選項: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這道題,題干是國家為了完善人口發展戰略,掌握我國人口發展狀況,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決定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①③符合題意;②與題意不符;④錯誤,“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目的不是解決我國資源短缺問題。故選:A。\\請看下一題:世界上可以被人類利用的150多種礦產中,我國就有137種。但我國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儲量、森林蓄積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這表明:( )A. 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B.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C.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D. 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資源浪費嚴重題干提到的是我國資源現狀,與環境形勢無關,A不選;我國雖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是很多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說法錯誤,B不選;從題干可以看出我國礦產資源137種,說明資源種類多,但是我國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儲量、森林蓄積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可以看出人均資源占有量少,C正確;題干并沒有提到資源的開發利用,D無關。 故選:C。\\最后,根據教材80頁的內容,給大家留一個作業,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展板、手抄報、宣傳欄等。\\同學們,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人們目益關注的四大問題。這些問題關乎著世界的發展;關乎著中國的發展;關乎著中華兒女子孫萬代的發展。我們每個同學都要正是發展挑戰,堅持貫徹國家的人口政策,節約并合理利用資源,增強環保意識,走綠色發展道路,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與改革盡一份微薄之力。\\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我們下節課再見!年級 九年級上冊 授課教師課題 《正視發展挑戰》 指導教師 新授課教學 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我國資源環境的嚴峻形勢,樹立憂患意識,培養珍惜、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品質,認同、堅持計劃生育政策、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能力目標: 正確看待我國人口、資源問題的基本國情,認清當前面臨的危機與挑戰,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辯證看待人口政策的變化與調整,能闡明人口政策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道理;積極宣傳計劃生育、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及有關知識。 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當前的人口狀況,知道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和呈現出的新特點,理解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明確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人口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完善。 了解當前我國資源環境的基本國情,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理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資源環境的嚴峻形勢。 2.教學難點:人口問題的本質。學情 分析 本框學習中,學生到了初中階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的提高,要把握人口資源環境國情的相關政策,課程與現實生活都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有明確的規定,要求學生增強環保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自覺履行環境保護意識。教學 方法 教法:情景設罝,引導講解。 學法:自學、合作探究。教學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教材第74頁“運用你的經驗” 思考:你知道這些公益廣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題嗎?對于這些廣告,你是不是有所感受呢? 帶著問題進入新課。 讓學生感受設問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導入本課主題。二、教學環節 目標導學一: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環節一:教材第74頁“運用你的經驗” 思考:你知道這些公益廣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題嗎?對于這些廣告,你是不是有所感受呢?2.進入到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產生了變化,是什么? 教師歸納: 在這些公益廣告中,呈現出水資源緊缺問題,人與動物、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人與環境關系的問題,隨時隨地注意保護環境問題,把這些問題引入公益廣告,可以引領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號召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影響身邊的人做起。 環節二:看材料,說問題(世界人口日與世界人口問題) 思考:突出的人口問題?特點? 教師歸納:“人口數量過快增長”“人口結構不合理(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嚴重)”從國際視角看,人口數量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 首先,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在人口問題上的重要國情。在這個重要國情之下,我國還呈現出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的基本特點。除此之外,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一系列的新的特點,增速趨緩 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城鄉分布不平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 環節三:看資料思考 思考: 從國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認為我國人口文化素質的基本狀況如何?對我國經濟社會有何影響? 教師歸納:根據以上分析數據,請同學們思考,從國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認為我國人口文化素質的基本狀況如何?對我國經濟社會有何影響?\\從縱向看,我國國民教育程度不斷提升,人口文化素質整體改善。\\從橫向看,我國國民受教育程度還低于西方發達國家,人口文化素質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由此可見,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國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文化素質不高,將會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環節四:P76相關鏈接 思考: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不是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摒棄? 教師歸納:實行“全面兩孩”政策并不意味著放棄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而是基于國情,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有關生育政策的調整,為人口政策積極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目標導學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 環節一:看圖歸納 思考:大家先來看這幅圖,我們對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十大環境問題所產生的危害了解多少? 教師歸納:資源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中國的資源環境問題是全球資源環境問題的一部分。解決好資源和環境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和行動。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了一系列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對人們的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已經危及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立足長遠、放眼未來、綜合考量、系統思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環節二:資料分析 思考問題: 嚴峻的資源問題的原因? 教師歸納: 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環節三:探究討論話題討論“我國資源面面觀” 思考:請你點評以上觀點,并說明理由。 教師歸納總結 環節三:P79相關鏈接 思考:小源的描述你遇到過嗎?霾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什么危害?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我們可以為減輕霾做些什么? 教師點撥: 霾,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由于機動車輛增多,高能耗工業比重大,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受弱高壓控制,逐漸形成霾。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做一名義務宣傳員,積極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依法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我國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我國面臨嚴峻的形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不會改變。知道了我國資源環境面臨嚴重危機,資源問題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知道了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明確了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 利用視頻的直觀演示發,講述法讓學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并回答 學生思考,教師點撥 學生思考,教師點撥 學生感悟,教師點撥 學生感悟,教師點撥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小組討論 ,合作探究 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公益廣告入手,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從廣告語中感知當今社會發展所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 本欄目通過對有關世界人口數據的統計,讓學生了解世界人口問題的特點,感受世界人口問題的嚴峻性,把握我國人口問題的世界背景。 本活動意在引導學生理解人口素質的內涵,從人口素質的角度進一步了解我國人口國情,并且通過對比了解提高人口素質的必要性。 引導學生從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角度理解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讓學生了解國家在計劃生育方面所采取的社會保障措施。 引導學生了解全球范圍內環境問題的諸多表現及發展趨勢,讓學生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危害,思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 增進學生對幸福及走向共同富裕提升思想境界。 本活動設計了一個學生討論的生活化場景,通過對四種不同觀點的辨析,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國正在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之間的關系,堅定走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 增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思想境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反饋練習 如圖反映了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是( )A. 人口素質偏低,人口增速趨緩 B. 人口基數大,出生率低C. 城鄉分布不平衡 D. 人口增速趨緩。這道題,題干中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趨于平緩,甚至有下降趨勢,題干中人口增速趨緩的人口現狀新特點,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不是新特點,排除AB;C與題意不相符。 故選:D。 \\請看下一題:國務院決定于2020年11月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這是為了( ) ①全面了解我國的人口狀況 ②確保人口普查的真實性 ③完善我國的人口發展戰略 ④解決我國資源短缺問題 四個選項: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這道題,題干是國家為了完善人口發展戰略,掌握我國人口發展狀況,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決定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①③符合題意;②與題意不符;④錯誤,“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目的不是解決我國資源短缺問題。故選:A。 \\請看下一題:世界上可以被人類利用的150多種礦產中,我國就有137種。但我國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儲量、森林蓄積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這表明:( ) A. 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 B.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C.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 D. 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資源浪費嚴重 題干提到的是我國資源現狀,與環境形勢無關,A不選;我國雖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是很多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說法錯誤,B不選;從題干可以看出我國礦產資源137種,說明資源種類多,但是我國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儲量、森林蓄積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可以看出人均資源占有量少,C正確;題干并沒有提到資源的開發利用,D無關。 故選:C。四、課后延伸 最后,根據教材80頁的內容,給大家留一個作業,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展板、手抄報、宣傳欄等。五、結束語 同學們,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人們目益關注的四大問題。這些問題關乎著世界的發展;關乎著中國的發展;關乎著中華兒女子孫萬代的發展。我們每個同學都要正是發展挑戰,堅持貫徹國家的人口政策,節約并合理利用資源,增強環保意識,走綠色發展道路,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與改革盡一份微薄之力。板書設計 正是發展挑戰 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共29張PPT)正視發展挑戰九年級 道德與法治學 習 目 標能力目標◎正確看待我國人口、資源問題的基本國情,認清當前面臨的危機與挑戰,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辯證看待人口政策的變化與調整,能闡明人口政策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道理;積極宣傳計劃生育、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及有關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我國資源環境的嚴峻形勢,樹立憂患意識,培養珍惜、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品質,認同、堅持計劃生育政策、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當前的人口狀況,知道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和呈現出的新特點,理解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明確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人口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完善。◎了解當前我國資源環境的基本國情,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理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導入水資源緊缺問題人與動物、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人與環境關系的問題隨時隨地注意保護環境問題公益廣告引領人們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影響身邊的人做起。新授一、發展中的人口問題(一)全面認識人口問題人口數量過快增長人口結構不合理(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嚴重)從國際視角看,人口數量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相關鏈接相關鏈接新授(一)全面認識人口問題2. 從我國視角看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基本特點增速趨緩 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城鄉分布不平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新的特點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重要國情一、發展中的人口問題新授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國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文化素質不高,將會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探究分享(1)從縱向來看,我國國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人口文化素質整體改善。新授一、發展中的人口問題(二)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策略人口問題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發展問題本質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計劃生育有計劃,但計劃并非一成不變。思考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不是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摒棄?說說你的看法。探究分享實行“全面兩孩”政策并不意味著放棄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而是基于國情,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有關生育政策的調整,為人口政策積極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新授(二)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策略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實施的意義調整必要性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探究分享(1)勞動力人口數量減少,呈下降趨勢,老年撫養比持續上升,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等。(2)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加劇,企業用工成本顯著提高;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結束,投資回報率下降;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速度減緩,抑制了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速度;導致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增加社會養老負擔;等等。探究分享(1)資源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中國的資源環境問題是全球資源環境問題的一部分。解決好資源和環境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和行動。(2)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了一系列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對人們的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已經危及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3)要立足長遠、放眼未來、綜合考量、系統思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授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一)我國當前面臨的資源問題資源問題現狀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總量大種類多自然資源豐富開發難度大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 ①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既造成了資源枯竭,又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②處理好資源與經濟發展關系,避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的一時增長。③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并重的發展道路。啟示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快遞業的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各種材質的包裝箱、膠帶以及內部緩沖物(填充物)等七大類。2016年,我國快遞業包裝物共消耗快遞運單約312.8億枚、編織袋約32億條、塑料袋約68億個、封套約34億個、包裝箱約37億個、膠帶約3.3億米……這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膠帶,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萬噸。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資料分析探究分享新授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二)我國當前面臨的環境問題形勢原因危害 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一方面是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另一方面是工業化進程中的疊加效應。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霾危害影響身心健康成因①機動車輛增多 ②高能耗工業比重大③北方冬季燃煤取暖 ④受弱高壓控制行動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做一名義務宣傳員,積極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依法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關愛和保護環境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走向毀滅相關鏈接新授(三)對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的反思充分利用資源環境的相對優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國家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快速提高。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矛盾日益突出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環境問題愈加嚴重。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呈高發態勢。轉變發展方式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新授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四)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資源問題環境問題人口問題發展問題本質轉變發展方式策略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們的必然選擇人口問題資料資源問題資料環境問題資料小結正視發展挑戰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完善計劃生育政策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反饋練習練習D(2020年,通遼市,中考12)如圖反映了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是( )A. 人口素質偏低,人口增速趨緩 B. 人口基數大,出生率低C. 城鄉分布不平衡 D. 人口增速趨緩(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22)國務院決定于2020年11月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這是為了( )①全面了解我國的人口狀況②確保人口普查的真實性③完善我國的人口發展戰略④解決我國資源短缺問題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反饋練習練習反饋練習練習(2020年,湖北省咸寧市,中考10)世界上可以被人類利用的150多種礦產中,我國就有137種。但我國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儲量、森林蓄積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這表明:( )A. 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B.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C.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D. 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資源浪費嚴重C作業課后延伸結束語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人們目益關注的四大問題。這些問題關乎著世界的發展;關乎著中國的發展;關乎著中華兒女子孫萬代的發展。我們每個同學都要正是發展挑戰,堅持貫徹國家的人口政策,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增強環保意識,走綠色發展道路,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與改革盡一份微薄之力。謝 謝 大 家 聆 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 正視發展挑戰—說課稿.docx 6.1《正視發展挑戰》 教學設計.docx PM2.5(1'21).mp4 公益廣告(1'24).mp4 正視發展挑戰.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