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的生長發育【教學目標】1.了解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以及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2.能利用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青少年身體發育的資料。3.認識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教學重點】了解人要經過8個生長發育期和兩次生長發育高峰。【教學難點】利用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青少年身體發育的資料。【教具準備】有關人體生長發育的教學掛圖、投影片、圖片、文字資料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提出問題:1.看到《人的生長發育》,你想到了什么問題?2.研討:給問題排序,說清理由。二、學習新課1.了解什么是生長發育及生長發育的原因。(1)什么是生長發育?指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解釋生長發育。(2)人為什么要生長發育?指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解釋人為什么要生長發育。2.感知自己及同學是怎樣生長發育的。(1)收集證據。(2)研討:組織學生就收集到的證據進行研討。(3)分析數據指導學生整理、分析數據,繪制折線圖,組織研討。3.了解影響人生長發育的因素。(1)發現問題:每個人的生長發育是不一樣的。(2)假設為什么每個人的生長發育不一樣?(3)研討1影響人的生長發育的因素有哪些?(4)研討2組織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資料,了解人的生長發育是有不同階段和生長高峰的。三、總結交流感受與想法:結合今天的研究,組織學生談談各自的感受和想法。四、布置作業自己與異性的外在差別。2 / 2(共18張PPT)我們的生長發育建立“身體生長記錄卡”姓名:______時間:______身高: ______ 坐高:______體重: ______ 頭圍:______腳長: ______ 臂長:______我的生長情況和主要特征:項目 時間 身高 (厘米) 體重 (千克) 臂長 (厘米) 坐高 (厘米) 頭圍(厘米)三年級(___年___月)四年級(___年___月)五年級(___年___月)六年級(___年___月)探究三年級到六年級身高、體重等變化身體生長數據記錄表身高 (厘米) 體重 (千克) 臂長 (厘米) 坐高 (厘米) 頭圍(厘米)三年級到四年級的變化數據四年級到五年級的變化數據五年級到六年級的變化數據身體生長數據對比表說一說我們的生長情況有什么變化:同學們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每年的身高、體重等方面都在發生變化,而且發生的變化數據每年都不一定相同。女同學在9歲到12歲之間每年的身高、體重變化加快。而且五年級到六年級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變化大。比較男女同學平均身高與平均體重年級 平均身高(厘米) 男 女 平均體重(千克) 男 女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比較男女同學在三、四、五、六年級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數據,有什么發現?在四年級以前,也就是10歲以前,男同學的平均身高、體重略大于女同學。從四年級開始到六年級,也就是從10歲開始到12歲,女同學在平均身高、平均體重方面都超過男同學。一生經歷的階段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看,你認為他們一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嬰兒兒童青年中年老年遺傳現象自己與爸爸媽媽對比,你有什么發現?我長得像媽媽。我爸爸是卷發,我也是卷發。像這樣,自己與媽媽或者爸爸在形態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現象,是一種遺傳現象。動物、植物也有遺傳現象嗎?動物也有遺傳現象。植物也有遺傳現象。除了具有相似性以外,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嗎?母女有差異雙胞胎也有不同像這樣,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的現象,是一種變異現象。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的特性之一。收集有關遺傳與變異的知識,辦一期有關遺傳與變異的科學小報。拓展謝 謝我們的生長發育【學習目標】1.知識:科學概念知道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初步建立人要經過8個生長發育期和兩次生長發育高峰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會運用表格、圖形、統計等的方法來認識和了解青少年身體發育。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課外能積極收集與生長發育有關的資料,能積極地與同伴一起交流有關生長發育的信息。【學習重難點】重點:建立人要經過8個生長發育期和兩次生長發育高峰的概念。難點:掌握用表格、圖形、統計等的方法來認識和了解青少年身體發育。【學習過程】一、思考導入看到《人的生長發育》,你想到了什么問題?二、合作探究1.探究新知(活動一)什么是生長發育?人為什么要生長發育?2.探究新知(活動二)(1)發現問題:每個人的生長發育是不一樣的。(2)假設為什么每個人的生長發育不一樣?(3)研討1影響人的生長發育的因素有哪些?(4)研討2人的生長發育有沒有不同階段和生長高峰?三、展示研討人要經過8個生長發育期和兩次生長發育高峰。四、延伸拓展課后思考題:自己與異性的外在差別。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我們的生長發育_教案.docx 2.我們的生長發育學案.docx 2.我們的生長發育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