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2020九上·南潯期末)20世紀70年代,阿根廷開始規模化種植大豆(大豆喜光喜熱,需水量大),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國。結合圖1,回答問題。
1.阿根廷大豆通過海上運輸出口至中國,首先要經過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甲地成為阿根廷大豆主產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
①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高原廣闊,土壤肥沃
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九上·南潯期末)2020年是列寧誕辰150周年,他把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相結合,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據此回答問題。
3.圖2為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示意圖,此圖可用來研究(  )
A.俄國“二月革命”期間相關歷史
B.世界上首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C.沙皇專制統治在俄國歷史的終結
D.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的形勢
4.1921年春,基于對現實的思考,列寧開始重新思考利用資本主義建設新俄國。列寧當時面對的“現實”是(  )
A.蘇聯面臨嚴峻經濟發展困境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存在弊端
C.外國武裝干涉威脅新生政權 D.蘇聯模式成為經濟發展障礙
5.(2020九上·南潯期末)革命口號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下列革命口號按其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準確的是(  )
①打倒列強,消滅軍閥
②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6.(2020九上·南潯期末)對圖3著作及其相關內容描述正確的有(  )
①最早吹響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②該書是魯迅第一篇白話小說
③文章揭示封建禮教吃人本質
④系統地介紹傳播馬克思主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九上·南潯期末)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據此回答問題。
7.圖4組圖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部分刊物。從這些刊物的命名中可看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  )
A.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B.得到了共產國際的大力幫助
C.聯合各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D.已在全國各個地方先后建立
8.紀錄片《百年中國》中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冊,它雖然不是一個世紀的起點,但卻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新時代的開始”意指中國(  )
①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②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③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④革命有了先進政黨領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九上·南潯期末)制作年代尺梳理和列表比較歷史事件等是學習歷史的好方法。據此回答問題。
9.四位同學對以下年代尺進行了解讀,其中正確的有(  )
甲:該年代尺反映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歷程
乙:①③時期的成果表明國共兩黨“合則兩利”
丙:②時期共產黨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丁:④時期中的淮海戰役最能體現人民的力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0.下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搭配正確有(  )
選項 戰役 影響
① 不列顛之戰 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② 中途島海戰 日本從此喪失太平洋戰場戰略主動權
③ 阿拉曼戰役 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垮臺,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④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0九上·南潯期末)電影《八佰》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講述了1937年10月底,謝晉元率領國民革命軍“八百壯士”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在上海四行倉庫孤軍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以下關于影片所述戰斗說法正確的是(  )
A.佟麟閣、趙登禹在此次戰斗中英勇就義
B.是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擊日本侵略的壯舉
C.這場戰斗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D.極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士氣
二、非選擇題
12.(2020九上·南潯期末)2020年春夏季節我國多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江淮地區洪澇尤為嚴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表12020年各梅雨監測區域主要參數表
區域 Ⅰ區域 Ⅱ區域 Ⅲ區域
入梅時間 6月1日(-7天) 6月9日(-5天) 6月10日(-11天)
出梅時間 7月11日(+3天) 7月31日(+18天) 8月2日(+18天)
梅雨量 615.6mm(+68.5%) 753.9mm( +168.3%) 659.0mm( +149.2%)
注:圖8中我國江淮流城梅雨監測區城分為江南區(Ⅰ區)、長江中下游區(Ⅱ區)和江淮區(Ⅲ區)三部分。圖9中當前水庫水位(海拔)65米,大壩高度100米,海拔115米。表格1括號中“-”、“+”分別表示偏早/偏少、偏晚/偏多。
(1)根據圖8及表一判斷,圖8四城市中正常入梅時間最早的是   。結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區洪澇災害嚴重的原因。   
(2)根據天氣預報,2020年7月10日,圖9所在區域將有強降雨。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當地政府準備組織群眾轉移。請結合圖9判斷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轉移的村莊并說明理由。
13.(2020九上·南潯期末)面對歷史發展,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適時調整和改變行動方向。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原計劃要去打長沙,可是長沙打不下來,目前長沙那樣的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管不著或難得管的地方去,到鄉下去,在鄉下站住腳,養精蓄銳,發展我們的武裝力量。
——摘編自1927年毛澤東在文家市對起義軍的講話
材料二:1935年10月,陳云在向共產國際的報告中寫道:此次會議“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
——摘編自姚明華《1935年陳云莫斯科之行述論》
材料三: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中國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摘選自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
(1)寫出毛澤東所說的“我們”接下去要去的地方名稱。
(2)談談你對材料二中“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的理解。
(3)本次會議為“建設一個新世界”提出了怎樣的努力方向。
14.(2020九上·南潯期末)梁希,湖州籍著名林學家,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閱讀梁希的部分生平簡介,回答問題。
梁希生平(部分)簡介
1883年12月,梁希生于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
1906年,梁希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并經常在其機關刊物上撰寫詩文,撻伐腐敗辱國的清王朝。1912年,他專程回國參加辛亥革命。
1927年梁希再次回國后,輾轉在北京農業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高等學府任教,1937年11月,梁希隨國立中央大學一起西遷重慶。
1945年9月3日,為彰紀念,梁希參與創建的民主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
1949年10月1日,梁希作為九三學社代表,在天安門城樓見證中國歷史新紀元的開啟。
(1)寫出材料中“機關刊物"的名稱。
(2)根據材料,簡述“西遷重慶"和“座談會更名”的歷史背景。
(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歷史新紀元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
【解析】【點評】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① 地形:高度:平原適宜耕作業;山地適宜畜牧業。坡度:大于25°不適合種植業。② 氣候:光照、熱量(溫差)、水分。③ 土壤: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④ 水源
1.根據圖中信息,結合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可知,阿根廷大豆通過海上運輸出口至中國,首先要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甲地成為阿根廷大豆主產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①緯度較低,熱量充足,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①②,正確。③高原廣闊,土壤肥沃,題中沒有信息。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不是自然條件。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答案】3.B
4.B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點評】 1917年4月,長期流亡國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列寧回到俄國首都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晚,列寧秘密來到彼得格勒的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起義.起義者迅速占領彼得格勒火車站、中央發電站、電話總局和國家銀行等站略要點,攻克臨時政府盤踞的最大據點--冬宮,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然而,國內外的反動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中,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
3.圖2為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示意圖,此圖可用來研究世界上首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沙皇專制統治在俄國歷史的終結是在1917年3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4.當時的“現實”指的是新經濟政策的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俄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存在弊端,導致經濟異常困難,社會矛盾加劇。列寧調查后認為,只有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才能恢復和發展生產。1921年春,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故B符合題意;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排除A;十月革命勝利后,經過3年的艱苦斗爭,蘇維埃政府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鞏固了新生政權,排除C;蘇聯模式在1936年形成,排除D。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5.【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工農武裝割據;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①打倒列強,消滅軍閥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戰爭,②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發生在1936年抗日戰爭時期,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1928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④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是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的口號。按其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準確的是①③②④。
B項①③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掌握情況。要求具備準確識記理解基礎知識的能力。
6.【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上發表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②③描述正確。①最早吹響新文化運動的號角的是《新青年》雜志,④系統地介紹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是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C項②③描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狂人日記》的識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
【答案】7.A
8.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史實。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及學生識記和理解歷史知識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7.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創辦了《勞動界》、《勞動音》、《勞動者》等一批專供工人閱讀的刊物,它們的刊行啟發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階級的結合,表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A項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8.由“1921年”結合所學,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③④理解正確。①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在五四運動中,②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D項③④是“新時代的開始”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答案】9.B
10.D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三大戰役
【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的關系。要識記兩黨關系發展的歷程,特別是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的相關史實。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中的重要戰役,要求識記重要史實。
9.據所學知,1924-1927年,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國共合作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1927-1937年,國共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內戰,給國內各民族帶來了災難,給日本侵華帶來了可趁之機;1937-1945年,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故乙說法錯誤。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故丙說法錯誤。
B項甲、丁解讀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0.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途島戰役使日本喪失太平洋戰場戰略主動權;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后,德國無力組織大規模的進攻,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故②④正確。莫斯科保衛戰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①錯誤;意大利投降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③錯誤。
D項②④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1.【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題干 “謝晉元率領國民革命軍‘八百壯士’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在上海四行倉庫孤軍抵抗日本侵略者”等信息,結合所學,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淞滬會戰是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役,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打死打傷日軍4萬多人,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A項佟麟閣、趙登禹在此次戰斗中英勇就義是在七七事變中,不符合題意;
B項是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擊日本侵略的壯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項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不符合題意;
D項極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士氣的是第三次長沙會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淞滬會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淞滬會戰的相關史實。
12.【答案】(1)南昌;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續時間長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寫,也可)
(2)丙村。丙居民區附近河道彎曲,短時間內泄洪能力差;丙村為山間小盆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丙村周邊等高線密集,山體坡度大,易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圖8及表一判斷,圖8四城市中正常人梅時間最早的是南昌。結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區洪澇災害嚴重的原因是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續時間長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寫,也可)
(2)、根據題意,結合圖9判斷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轉移的村莊是丙村。丙居民區附近河道彎曲,短時間內泄洪能力差;丙村為山間小盆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丙村周邊等高線密集,山體坡度大,易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3.【答案】(1)井岡山
(2)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3)會議指出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革命勝利后,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得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進攻長沙失敗后,毛澤東率領部隊轉向了井岡山地區。(2)根據材料“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結合遵義會議的意義進行理解即可,如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3)方向:結合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進行作答即可,如會議指出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革命勝利后,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得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
故答案為:(1)井岡山。
(2)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3)會議指出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革命勝利后,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得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的相關知識。
14.【答案】(1)《民報》。
(2)西遷重慶: 1937年 11月,上海淪陷, 日軍向南京進犯,國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談會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3)新紀元指的是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知識點】辛亥革命;“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同盟會的機關報是《民報》。(2)西遷重慶:根據材料“1937年11月,梁希隨國立中央大學一起西遷重慶”和所學知識可知,其背景是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日軍向南京進犯,國民政府岌岌可危。座談會更名:根據材料“1945年9月3日,為彰紀念,梁希參與創建的民主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和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3)理解:結合新中國成立的意義進行作答即可,如新紀元指的是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故答案為:(1)《民報》。
(2)西遷重慶: 1937年 11月,上海淪陷, 日軍向南京進犯,國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談會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3)新紀元指的是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一“梁希的部分生平”為依托,考查同盟會,抗日戰爭,新中國的成立的相關知識及銷售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同盟會,抗日戰爭,新中國的成立等知識。
1 / 1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2020九上·南潯期末)20世紀70年代,阿根廷開始規模化種植大豆(大豆喜光喜熱,需水量大),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國。結合圖1,回答問題。
1.阿根廷大豆通過海上運輸出口至中國,首先要經過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甲地成為阿根廷大豆主產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
①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高原廣闊,土壤肥沃
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B
2.A
【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
【解析】【點評】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① 地形:高度:平原適宜耕作業;山地適宜畜牧業。坡度:大于25°不適合種植業。② 氣候:光照、熱量(溫差)、水分。③ 土壤: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④ 水源
1.根據圖中信息,結合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可知,阿根廷大豆通過海上運輸出口至中國,首先要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甲地成為阿根廷大豆主產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①緯度較低,熱量充足,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①②,正確。③高原廣闊,土壤肥沃,題中沒有信息。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不是自然條件。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2020九上·南潯期末)2020年是列寧誕辰150周年,他把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相結合,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據此回答問題。
3.圖2為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示意圖,此圖可用來研究(  )
A.俄國“二月革命”期間相關歷史
B.世界上首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C.沙皇專制統治在俄國歷史的終結
D.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的形勢
4.1921年春,基于對現實的思考,列寧開始重新思考利用資本主義建設新俄國。列寧當時面對的“現實”是(  )
A.蘇聯面臨嚴峻經濟發展困境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存在弊端
C.外國武裝干涉威脅新生政權 D.蘇聯模式成為經濟發展障礙
【答案】3.B
4.B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點評】 1917年4月,長期流亡國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列寧回到俄國首都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晚,列寧秘密來到彼得格勒的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起義.起義者迅速占領彼得格勒火車站、中央發電站、電話總局和國家銀行等站略要點,攻克臨時政府盤踞的最大據點--冬宮,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然而,國內外的反動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中,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
3.圖2為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示意圖,此圖可用來研究世界上首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沙皇專制統治在俄國歷史的終結是在1917年3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4.當時的“現實”指的是新經濟政策的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俄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存在弊端,導致經濟異常困難,社會矛盾加劇。列寧調查后認為,只有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才能恢復和發展生產。1921年春,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故B符合題意;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排除A;十月革命勝利后,經過3年的艱苦斗爭,蘇維埃政府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鞏固了新生政權,排除C;蘇聯模式在1936年形成,排除D。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5.(2020九上·南潯期末)革命口號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下列革命口號按其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準確的是(  )
①打倒列強,消滅軍閥
②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工農武裝割據;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①打倒列強,消滅軍閥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戰爭,②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發生在1936年抗日戰爭時期,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1928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④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是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的口號。按其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準確的是①③②④。
B項①③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掌握情況。要求具備準確識記理解基礎知識的能力。
6.(2020九上·南潯期末)對圖3著作及其相關內容描述正確的有(  )
①最早吹響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②該書是魯迅第一篇白話小說
③文章揭示封建禮教吃人本質
④系統地介紹傳播馬克思主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上發表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②③描述正確。①最早吹響新文化運動的號角的是《新青年》雜志,④系統地介紹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是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C項②③描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狂人日記》的識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
(2020九上·南潯期末)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據此回答問題。
7.圖4組圖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部分刊物。從這些刊物的命名中可看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  )
A.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B.得到了共產國際的大力幫助
C.聯合各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D.已在全國各個地方先后建立
8.紀錄片《百年中國》中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冊,它雖然不是一個世紀的起點,但卻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新時代的開始”意指中國(  )
①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②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③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④革命有了先進政黨領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A
8.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史實。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及學生識記和理解歷史知識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7.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創辦了《勞動界》、《勞動音》、《勞動者》等一批專供工人閱讀的刊物,它們的刊行啟發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階級的結合,表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A項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8.由“1921年”結合所學,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③④理解正確。①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在五四運動中,②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D項③④是“新時代的開始”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020九上·南潯期末)制作年代尺梳理和列表比較歷史事件等是學習歷史的好方法。據此回答問題。
9.四位同學對以下年代尺進行了解讀,其中正確的有(  )
甲:該年代尺反映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歷程
乙:①③時期的成果表明國共兩黨“合則兩利”
丙:②時期共產黨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丁:④時期中的淮海戰役最能體現人民的力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0.下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搭配正確有(  )
選項 戰役 影響
① 不列顛之戰 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② 中途島海戰 日本從此喪失太平洋戰場戰略主動權
③ 阿拉曼戰役 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垮臺,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④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9.B
10.D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三大戰役
【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的關系。要識記兩黨關系發展的歷程,特別是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的相關史實。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中的重要戰役,要求識記重要史實。
9.據所學知,1924-1927年,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國共合作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1927-1937年,國共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內戰,給國內各民族帶來了災難,給日本侵華帶來了可趁之機;1937-1945年,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故乙說法錯誤。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故丙說法錯誤。
B項甲、丁解讀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0.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途島戰役使日本喪失太平洋戰場戰略主動權;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后,德國無力組織大規模的進攻,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故②④正確。莫斯科保衛戰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①錯誤;意大利投降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③錯誤。
D項②④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1.(2020九上·南潯期末)電影《八佰》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講述了1937年10月底,謝晉元率領國民革命軍“八百壯士”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在上海四行倉庫孤軍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以下關于影片所述戰斗說法正確的是(  )
A.佟麟閣、趙登禹在此次戰斗中英勇就義
B.是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擊日本侵略的壯舉
C.這場戰斗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D.極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士氣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題干 “謝晉元率領國民革命軍‘八百壯士’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在上海四行倉庫孤軍抵抗日本侵略者”等信息,結合所學,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淞滬會戰是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役,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打死打傷日軍4萬多人,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A項佟麟閣、趙登禹在此次戰斗中英勇就義是在七七事變中,不符合題意;
B項是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擊日本侵略的壯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項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不符合題意;
D項極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士氣的是第三次長沙會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淞滬會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淞滬會戰的相關史實。
二、非選擇題
12.(2020九上·南潯期末)2020年春夏季節我國多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江淮地區洪澇尤為嚴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表12020年各梅雨監測區域主要參數表
區域 Ⅰ區域 Ⅱ區域 Ⅲ區域
入梅時間 6月1日(-7天) 6月9日(-5天) 6月10日(-11天)
出梅時間 7月11日(+3天) 7月31日(+18天) 8月2日(+18天)
梅雨量 615.6mm(+68.5%) 753.9mm( +168.3%) 659.0mm( +149.2%)
注:圖8中我國江淮流城梅雨監測區城分為江南區(Ⅰ區)、長江中下游區(Ⅱ區)和江淮區(Ⅲ區)三部分。圖9中當前水庫水位(海拔)65米,大壩高度100米,海拔115米。表格1括號中“-”、“+”分別表示偏早/偏少、偏晚/偏多。
(1)根據圖8及表一判斷,圖8四城市中正常入梅時間最早的是   。結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區洪澇災害嚴重的原因。   
(2)根據天氣預報,2020年7月10日,圖9所在區域將有強降雨。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當地政府準備組織群眾轉移。請結合圖9判斷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轉移的村莊并說明理由。
【答案】(1)南昌;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續時間長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寫,也可)
(2)丙村。丙居民區附近河道彎曲,短時間內泄洪能力差;丙村為山間小盆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丙村周邊等高線密集,山體坡度大,易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圖8及表一判斷,圖8四城市中正常人梅時間最早的是南昌。結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區洪澇災害嚴重的原因是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續時間長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寫,也可)
(2)、根據題意,結合圖9判斷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轉移的村莊是丙村。丙居民區附近河道彎曲,短時間內泄洪能力差;丙村為山間小盆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丙村周邊等高線密集,山體坡度大,易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3.(2020九上·南潯期末)面對歷史發展,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適時調整和改變行動方向。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原計劃要去打長沙,可是長沙打不下來,目前長沙那樣的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管不著或難得管的地方去,到鄉下去,在鄉下站住腳,養精蓄銳,發展我們的武裝力量。
——摘編自1927年毛澤東在文家市對起義軍的講話
材料二:1935年10月,陳云在向共產國際的報告中寫道:此次會議“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
——摘編自姚明華《1935年陳云莫斯科之行述論》
材料三: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中國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摘選自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
(1)寫出毛澤東所說的“我們”接下去要去的地方名稱。
(2)談談你對材料二中“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的理解。
(3)本次會議為“建設一個新世界”提出了怎樣的努力方向。
【答案】(1)井岡山
(2)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3)會議指出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革命勝利后,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得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進攻長沙失敗后,毛澤東率領部隊轉向了井岡山地區。(2)根據材料“目前我們黨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結合遵義會議的意義進行理解即可,如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3)方向:結合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進行作答即可,如會議指出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革命勝利后,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得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
故答案為:(1)井岡山。
(2)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3)會議指出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革命勝利后,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得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的相關知識。
14.(2020九上·南潯期末)梁希,湖州籍著名林學家,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閱讀梁希的部分生平簡介,回答問題。
梁希生平(部分)簡介
1883年12月,梁希生于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
1906年,梁希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并經常在其機關刊物上撰寫詩文,撻伐腐敗辱國的清王朝。1912年,他專程回國參加辛亥革命。
1927年梁希再次回國后,輾轉在北京農業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高等學府任教,1937年11月,梁希隨國立中央大學一起西遷重慶。
1945年9月3日,為彰紀念,梁希參與創建的民主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
1949年10月1日,梁希作為九三學社代表,在天安門城樓見證中國歷史新紀元的開啟。
(1)寫出材料中“機關刊物"的名稱。
(2)根據材料,簡述“西遷重慶"和“座談會更名”的歷史背景。
(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歷史新紀元的理解。
【答案】(1)《民報》。
(2)西遷重慶: 1937年 11月,上海淪陷, 日軍向南京進犯,國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談會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3)新紀元指的是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知識點】辛亥革命;“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同盟會的機關報是《民報》。(2)西遷重慶:根據材料“1937年11月,梁希隨國立中央大學一起西遷重慶”和所學知識可知,其背景是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日軍向南京進犯,國民政府岌岌可危。座談會更名:根據材料“1945年9月3日,為彰紀念,梁希參與創建的民主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和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3)理解:結合新中國成立的意義進行作答即可,如新紀元指的是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故答案為:(1)《民報》。
(2)西遷重慶: 1937年 11月,上海淪陷, 日軍向南京進犯,國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談會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3)新紀元指的是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一“梁希的部分生平”為依托,考查同盟會,抗日戰爭,新中國的成立的相關知識及銷售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同盟會,抗日戰爭,新中國的成立等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城步| 灵川县| 宣威市| 长泰县| 扶风县| 宁强县| 昭苏县| 海兴县| 普陀区| 肇东市| 静乐县| 庆安县| 驻马店市| 铜山县| 崇仁县| 河源市| 措勤县| 怀安县| 聂拉木县| 四平市| 弥渡县| 琼中| 石楼县| 维西| 汤阴县| 开化县| 永泰县| 怀柔区| 四子王旗| 南川市| 寻甸| 亳州市| 澜沧| 海安县| 永修县| 广德县| 宝山区| 瓦房店市| 马尔康县| 大荔县|